2.1认识自己(课件21张PPT+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认识自己(课件21张PPT+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就提出:
“自知者明”
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就提出:
“认识你自己”
思考:上述两张图片及介绍,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认识自己非常重要!
新课导入
第二课 正确认识自我
2.1 认识自己
道德修养:
学会用理性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评价;增强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
健全人格:
深刻认识了解自己,处理好他人的关系,体悟生命的美好。
责任意识:
积极主动地认识自己,不断探究自己、发觉自己,不断完成自我完善。
核心素养目标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
1、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2、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P9-11内容,时间3分钟。
3、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4、他人评价的意义
5、生活实践对认识自己的意义
视频赏析
思考:(1)董丽娜身上具有什么优秀品质?(2)董丽娜作为一名眼部障碍者,她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
观名人---析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笔记区
1.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P10
①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的禀赋和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
②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认识自己之路
既然认识自己如此重要,那我们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去认识自己呢?
游戏时刻
游戏要求:
1、每个人拿一张白色小纸条,用文字或图画等形式描绘自己,然后折起来,放进老师百宝箱里,时间3分钟。
2、老师随机让学生抽出一张纸条并读出纸条的内容,同学们说说这些内容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认识自己的。
通过自我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
生理状况
心理特征
社会关系
从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
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如性格、气质、能力等;
从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
请大家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你的同桌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尊重他人,不要人身攻击,1分钟)
互动环节
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笔记区
2.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P10
①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②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想知道我是谁,不那么容易。在不同人的眼里,我有所不同。
数学老师说我是个思维敏捷的学生,
语文老师认为我学习很用功。
在有的同学眼里,我是一个做事很认真的人;
在有的同学眼里,我成了骄做自大的人。
同学说我性格内向,妈妈却说我有些外向。
在邻居眼里,我是个勤快又懂礼貌的女孩子;
在妈妈看来,我有点懒、还有些小牌气。
爸爸说我已经长大,妈妈却说我还小。
在这么多的评价里,我无法确定哪个才是真正的“我”。
探究与分享----他人评价需重视
思考:1.不同的人对我的评价不同,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
2.“我”该如何对待这些评价?
你的第一眼看到了什么?
图片赏析
从左图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我们看事物要全面,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它,认识自己也如此。
对待他人的对我们的评价我们要重视,但是也不能盲从,正确认识自己!
笔记区
3.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P10-11
①重视他人评价,客观冷静分析,既不盲从,也不忽视。
②用心聆听。心怀感激之情,感谢他人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悉心听取他人对自己的看法,重视他人的评价,不过早下结论。
③注重沟通。当他人的评价与自我评价不同时,我们可以主动与对方沟通交流,了解他们评价的缘由,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评价,全面地认识自己。
④勇于面对。有些客观、中肯的评价,可能是我们不愿意听到的,但当我们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这些评价时,不仅能更好地看清自己,而且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
⑤理性应对。对于他人不客观的评价,如吹捧或贬损,我们可以经过理性思考后选择忽略或者平静地拒绝,不让这样的评价影响自己。
学习的你
劳动的你
和朋友在一起的你
还有什么样的你呢?
在生活实践中认识自己。学习、劳动、人际交往等生活实践,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断证明自己、检视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准确,自我形象也更加清晰。
我们的成长过程有着“多变”的我们,想一想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认识自己
笔记区
4.如何正确认识自己?P10-11
①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我们可以从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从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从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社会关系来认识自己)
②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③在生活实践中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一生去践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我们对自己的认识逐步深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每个人都是发展中的人。
2.1认识自己
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
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怎样正确认识自己(途径)
如何正确对待
他人的评价
自我的全面分析
他人评价
生活实践
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重视、客观冷静
聆听、面对、沟通、理性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明( )
A.当局者完全没有进行自我评价
B.他人的评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
C.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扬长避短
D.“旁观者”的评价都比“当局者”的评价更正确
B
课堂练习
2、认识自己是一切智慧的开端,下列关于“如何认识自己”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认识自己
②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
③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④可以从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C
课堂练习
3、下列名言警句中属于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有( B )
序号 名言警句
① 吾日三省吾身
②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③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④ 人贵有自知之明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B认识自己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课程目标 ”中的“第四 学段的“健全人格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 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合作,树立团队意识。 “课程内容 ”中的“第四学段 ”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具体对应的内容 标准是: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这一框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导学生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掌握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增强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
学情分析 进入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会不断提出一些与自身相关的、基本的问题:我是谁?我的能力、价值如何?我想成为怎样的人?别人如何看待我?因而,认识自我是他们极感兴趣又需要恰当引导的问题,以接纳自己、完善自己为最终的落脚点。初中学生十分注重自我形象,往往过度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本课引导学生学会用理性的态度去面对他人的评价,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形成更积极的自我形象。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巨大的潜能,认识、发掘自己的潜能使学生走向成功。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说明 “教学评一体化”是指教学、学习、评价三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教学理念。在本课程中,教学活动将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紧密结合,通过课堂讨论、自我评价和反思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指导。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深刻认识了解自己,处理好他人的关系,体悟生命的美好。 道德修养:学会用理性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评价;增强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 意识。 法治观念:客观、理性地对待他人评价。 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认识自己,不断探究自己、发觉自己,不断完成自我 完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自我反思日记本等。 2.活动设计: 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自我反思日记等活动方案。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1.图片欣赏 教师活动:上述两张图片及介绍,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引导学生分析这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图片后,分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通过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自我认识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视频欣赏 教师活动:播放关于眼部障碍者---董丽娜的成长记。 思考:(1)董丽娜身上具有什么优秀品质?(2)董丽娜作为一名眼部障碍者,她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完视频后讨论问题。 并在班上分享自己的看法 学生1: 学生2: 通过引入名人事迹,有利于学生对认识自己有更直观清晰的认识,通过学生的分享引出“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3.游戏时刻 教师活动:游戏要求: (1)每个人拿一张白色小纸条,用文字或图画等形式描绘自己,然后折起来,放进老师百宝箱里,时间3分钟。(老师准备好箱子) (2)老师随机让学生抽出一张纸条并读出纸条的内容,同学们说说这些内容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认识自己的。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用文字或绘制自画像,学生从箱子中随机抽出一张折叠的纸条,猜一猜这是谁,并说明他们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认识自己的。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对自己的描述,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认识。
4.互动环节 教师活动:请大家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你的同桌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尊重他人,不要人身攻击,1分钟) 提问:同桌给你的评价时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的呢?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同桌对自己的描述。 通过同桌描述,有利于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认识自己,从不同角度看待自己,知道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5.他人评价需重视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材料 想知道我是谁,不那么容易。在不同人的眼里,我有所不同。 数学老师说我是个思维敏捷的学生, 语文老师认为我学习很用功。 在有的同学眼里,我是一个做事很认真的人; 在有的同学眼里,我成了骄做自大的人。 同学说我性格内向,妈妈却说我有些外向。 在邻居眼里,我是个勤快又懂礼貌的女孩子; 在妈妈看来,我有点懒、还有些小牌气。 爸爸说我已经长大,妈妈却说我还小。 在这么多的评价里,我无法确定哪个才是真正的“我” 思考: 1.不同的人对我的评价不同,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 2.“我”该如何对待这些评价? 学生活动:认真分析材料,思考问题。分享自己的看法。 学生1: 学生2: 通过分析材料,让学生正确的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要用心聆听,勇于面对,理性辨别。
教师活动: 图片赏析:你第一眼看到了什么? 从图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从不同角度观察图片,总结你所看到的图像。 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知道看事物要全面,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它,认识自己也如此。 对待他人的对我们的评价我们要重视,但是也不能盲从,正确认识自己! 。
7.教师活动:多方面认识自己 请从学习中、活动中等方面认识,看看自己在不同的方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回想自己在学习中、活动中的表现,与大家分享最真实的自己。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通过在不同方面认识自己,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断证明自己、检视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准确,自我形象也更加清晰。
8.教师活动: 图片赏析 引导学生总结得出认识自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一生去践行。我们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每个人都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互相分享。 通过引用名言,让学生知道认识自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9.教师活动: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和方法。引导学生写下今天的学习体验和感悟,形成“自我认识日记”。教师提供正面反馈和总结。 学生活动:回顾本课学习,学生写下个人反思,分享自己的体验。 通过总结反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自我反思日记,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培养自我反思能力。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明( B ) A.当局者完全没有进行自我评价 B.他人的评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 C.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扬长避短 D.“旁观者”的评价都比“当局者”的评价更正确 2、认识自己是一切智慧的开端,下列关于“如何认识自己”的观点正确的是( C ) ①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认识自己 ②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 ③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④可以从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3、下列名言警句中属于通过他人的评价来
认识自己的有( B ) A.①② B.②③ C. ②④ D.①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