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鸡西市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所以力总是成对出现的B.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方向一定与地面垂直D.重心一定在物体上2.嫦娥六号探测器于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成功发射升空,总飞行约76万公里,历时53天,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预定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嫦娥六号探测器的质量较大,所以发射过程不能将它视为质点B.“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指的是时刻C.“76万公里”指的是位移大小D.“53天”指的是时刻3.一弹射装置将物体从地面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弹出,最高能到达处,忽略空气阻力(g取),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物体向上运动的时间是B.物体被弹出的初速度大小为C.物体在第内的位移为D.物体在整个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4.关于合力和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F总比分力和中的至少一个大B.若两个分力和大小不变,夹角角越小,则合力F一定越大C.若两个分力和夹角不变,大小不变,增大,则合力F一定增大D.若三个分力大小分别为1N、3N、5N,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05.如图所示,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子弹(可视为质点)以速度v从左向右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运动,穿过三块木块时速度刚好减小为零,且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三木块的厚度之比d1:d2:d3为( )A.3:2:1 B.4:2:1 C.5:3:1 D.::16.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如图所示,图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s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s内两车都做减速直线运动 B.在10~20s内乙车加速度大小为C.在时两车相遇 D.在10s时乙车在甲车前方25m处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宣纸,宣纸的左侧压有一镇纸,写字过程中宣纸保持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镇纸受到的支持力和它对宣纸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自左向右行笔写一横过程中,镇纸不受摩擦力作用C.自左向右行笔写一横过程中,桌面给宣纸的摩擦力向右D.竖直提起毛笔悬空时,增大握笔的力度可以增大手和笔之间的摩擦力8.如图所示,三角形斜劈M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左、右斜面的倾角分别为和,。两个斜面上分别有一小滑块P和Q在匀速下滑、P与左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Q与右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于 B.斜劈M对地面压力大于M的重力C.地面对斜劈M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D.地面对斜劈M的摩擦力水平向右9.如图所示,小球放在光滑的墙与装有铰链的光滑薄板之间,当墙与薄板之间的夹角θ缓慢地增大到90°的过程中( )A.小球对薄板的压力增大B.小球对墙的压力不变C.小球对墙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D.小球对薄板的压力不可能小于球的重力二、多选题10.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机器人通过磁铁吸附在船舷外壁面检测船体。外壁面可视为斜面,与竖直方向夹角为。船和机器人保持静止时,机器人仅受重力G、支持力、摩擦力和磁力F的作用,磁力垂直于壁面。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B.C. D.1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理想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非常小时,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D.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速度、加速度、位移这三个物理量就运用了比值定义法12.半径为的光滑圆弧轨道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为圆弧对应的圆心,今在轨道底部处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整个系统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弹簧的原长为,重力加速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B.小球对圆弧轨道压力大小为C.弹簧的劲度系数为D.地面受到圆弧轨道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三、实验题13.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1)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______。A.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将小车放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D.将小车放在远离打点计时器的一端(2)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下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cm,cm,cm,cm,cm,cm,则小车的加速度 m/s2(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 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4.(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a)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b)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2)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 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3)这位同学把这根弹簧做成了一个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为5 N时,里面弹簧的长度x = c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4)关于本实验中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弹簧原长时应将弹簧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并测出其长度B.根据所测数据在F x图上描点,作图时用直线连接每一个点C.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竖直状态D.可以随意增加砝码个数,只要保持砝码静止再读数就不会有误差四、解答题15.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相连,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站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人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物体甲及人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2)人对地面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3)若人的质量,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16.创建文明城市,提倡机动车礼让行人.某司机开车以10m/s速度行驶到路口附近,发现有行人准备过斑马线,立即刹车礼让行人。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求:(1)汽车刹车2s后速度的大小;(2)汽车刹车3s内的位移;(3)汽车刹车6s内的位移。17.如图所示,质量为m=10kg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则:(g=10 m/s2,sin37°=0.6,cos37°=0.8)(1)若物体恰好能匀速下滑,求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2)若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0.5,A与斜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细线系住物体A,并平行于斜面向上绕过光滑的定滑轮,另一端系住物体B,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求物体B质量的范围.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D B C D B B D AD题号 11 12答案 BC AC13.(1)BC(2) 0.80 0.4014.(1) F′ B(2) 10 50(3)20.0(4)C15.(1)200N,120N;(2)120N,方向水平向右;(3)24kg【详解】(1)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将FOA分解,由平衡条件,联立解得,(2)对人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地的摩擦力为120N,方向水平向右。(3)当甲的质量增大到人刚要滑动时,质量达到最大,此时人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为又由解得16.(1)(2),方向与汽车初速度方向相同(3),方向与汽车初速度方向相同【详解】(1)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所用时间为则汽车刹车2s后速度的大小(2)汽车刹车3s内的位移为方向与汽车初速度方向相同。(3)汽车刹车6s内的位移通过汽车整个刹车过程的位移,则有方向与汽车初速度方向相同。17.(1) (2) 2kg ≤m≤10kg【详解】(1)如图,对物体受力分析,对G进行正交分解,沿斜面方向为x轴,垂直斜面方向为y轴.在x轴方向上有f=Gx=Gsinθ在y轴方向上有FN=Gy=Gcosθ,所以(2)该题需分情况讨论.第一种情况:当物体刚刚好要沿着斜面下滑时,此时mB有最小值,受力分析:FT=mBgGx=GAsinθ=f+FTGy=GAcosθ =FNf=μFN代入数据,解得mB=2kg第二种情况:当物体刚刚好被B带着要沿着斜面上滑时,此时mB有最大值,受力分析:FT=mBgGx=GAsinθ=FT-fGy=GAcosθ =FNf=μFN代入数据,解得mB=10k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