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暑假检测(开学)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三星堆青铜面具的纵目特征(如图)与中原商代青铜面具的椭圆脸型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差异最能说明( )A.古蜀文明完全独立于中原文化体系B.商代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尚未形成交流C.早期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D.神权政治在古蜀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2.福建土楼的建筑布局通常以祖堂为中心,外环高筑土墙,设置射击孔和瞭望台,二层以上房间均等分配。这种设计反映了( )A.明清时期闽南地区宗族制度与防御需求的结合B.移民文化对福建传统建筑的深刻影响C.道教 “天人合一” 理念在民居中的实践D.科举制度下士绅阶层的审美取向3.1973年,考古学家在陕西城固苏村商代墓葬中发现14件青铜兽面具,其獠牙透雕、目框深凹的特征与三星堆面具存在差异。这一发现可用于研究( )A.商代不同区域的巫术仪式差异B.中原与西南地区的贸易路线C.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南北传播D.早期国家的军事防御体系4.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土地成为列侯。” 这一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削弱诸侯王的经济实力C.扩大汉朝的疆域版图D.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5.1292年春天,意大利旅行家、商人马可·波罗护送一位蒙古公主阔阔真到波斯成婚时,曾经从福建泉州出海。他们来到泉州刺桐港,马可·波罗不禁发出感叹:“宋代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大批商人云集这里,遍地都是黄金,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宋代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B.泉州是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C.宋代海外贸易的繁荣发展D.资本主义萌芽在泉州的出现6.1932年,厦门《江声报》刊登广告称:“新声唱片行新到百代机,可录山歌、南管。购机者赠《抗战小调》蜡片一枚。” 这则广告反映了( )A.抗战初期闽南地区的文化救亡运动B.近代科技对传统艺术的冲击C.商业营销与爱国主义的结合D.地方政府对抗战的舆论支持7.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演说后,斯大林批注:“此人口吻比去年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更露骨。”丘吉尔则称:“原来‘自由世界’的边界划到了我的家门口。” 这一事件标志着( )A.冷战正式开始B.两极格局形成C.马歇尔计划实施D.北约组织成立8.下面是1978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18 户农民秘密签订契约前后数据对比图。小岗村这一实践最突出的意义是( )指标 1978 年(签约前) 1979 年(签约后) 变化情况粮食总产量 3.5 万公斤 6.6 万公斤 增长约 88.6%油料总产量 0.15 万公斤 1.75 万公斤 增长约 1066.7%人均口粮 230 公斤 400 公斤 增长约 73.9%A.彻底改变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B.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C.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提供经验D.实现农村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转型9.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时,首任总干事鲁杰罗称:“多边贸易体系不再是‘富人俱乐部’。” 这一论断旨在强调( )A.发展中国家话语权显著提升B.发达国家主导地位的终结C.全球化进入区域集团化阶段D.知识产权保护的平等化10.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截至2023年,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这一倡议的核心目标是( )A.建立新型国际政治联盟B.推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C.主导全球经济治理体系D.促进区域军事合作1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社会影响具有显著的时间滞后性。1960年代计算机开始应用于商业领域,但直到1980年代个人电脑普及才引发办公革命。互联网技术虽诞生于1969年ARPANET,但万维网协议1991年才公开,真正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则在2000年后。导致这种滞后性的根本原因是( )A.技术系统从实验室原型到社会化应用的协同演化周期 B.社会制度对新兴技术扩散的结构性过滤与适应性调整 C.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技术成本与社会需求的匹配阈值 D.文化认知范式对技术合理性的建构与认同滞后效应12.邓小平同志力排众议,坚持制度创新,主张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可容许个别地区长期保留资本主义,把两种原本对立的制度融入一国,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你不吃掉我,我不吃掉你”。这种政治包容,从不同而和中发掘出国家利益和港澳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这种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 )A.实现制度多样性与国家统一性的辩证统一B.换取区域治理效能的最大化提升C.维护社会稳定的静态平衡D.以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弥补社会主义制度的阶段性不足13.1750—1850年,英国通过圈地法案将600万英亩荒地转为牧场,推广“诺福克四茬轮作”。这一举措( )A.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B.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兴起C.促进了城市化进程D.提高了粮食自给率14.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规定(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体现了民主共和原则C.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D.结束了封建制度15.20世纪70年代,中国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并提出“三同时”制度。这一转变反映了( )A.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B.国际环保压力的增加C.计划经济体制的调整D.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1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和苏联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冲突,使其逐渐成为对手。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图中漫画最能体现( )A.国际关系在冷战背景下出现的合聚状态B.美国试图凭借全球布局压制苏联的霸权野心C.美国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D.美国的决策能对地区乃至全球局势产生主导影响二、材料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古代中国,法律制度的演进始终与社会结构变迁紧密相连。中国传统法制的主要特征:第一,法自君出,重权隆法。君主享有最高的立法权,决定法律的创制和变迁。法律也以维护君权为要务。君主和统治集团重视制定和运用法律,巩固政权稳定,维护社会秩序。这种传统是古代农耕文明的特性所决定的,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根源。第二,诸法并存,民刑有分。中国古代的法典编集保持“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体例,但是在法律体系上,则是诸法并存,民刑有分的,即法律体系是由刑法、民事法、行政管理法、诉讼法等法律部门构成的。第三,家族本位,伦理法制。中国古代是沿着由家而国的途径进入文明时代的,因此宗法血缘关系对于社会和国家的诸多方面都有着强烈的影响,尤其是宗法与政治的高度结合,造成了家国一体、亲贵合一的特有体制。儒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成为法律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精神。法律维护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及其经济基础,历经数千年依然保持稳定。---摘编自《中国法制史》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法制 “法自君出,重权隆法” 特征形成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的马尼拉帆船贸易中,西班牙商人将中国生丝与丝绸从厦门运至墨西哥,返程时带回墨西哥银元。据统计,1571-1644年间,流入中国的白银约2600万比索,相当于明朝同期铸币总量的三倍。这些白银推动江南地区形成“桑争稻田”的现象,苏州纺织业雇工达数千人,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关系。---摘编自《马尼拉商人日记》材料二 18世纪末,英国东印度公司将印度鸦片走私入华,换取中国茶叶与生丝。1830-1838年间,平均每年走私鸦片达3.5万箱,导致中国白银外流约1亿两。银价上涨使得农民缴纳赋税时,需用更多铜钱兑换白银,引发1836年湖南、江西等地的抗粮风潮。---摘编自《18世纪英国殖民历史》(1)对比材料中两种贸易模式,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经济的不同影响。(2)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说明16-19世纪中外贸易格局变化的深层原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 世纪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既是贸易机构又是殖民统治工具,拥有组建军队、签订条约的权力,其董事会由贵族与大商人共同组成。18 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渐丧失垄断权,1858年被政府解散,殖民事务转由内阁直接管理。19世纪末,德国克虏伯公司通过研发新式火炮获得政府订单,1902年其军火产量占世界总量的40%,公司创始人阿尔弗雷德 克虏伯直接参与政府军事决策。20世纪30年代,美国田纳西河谷管理局作为政府机构,统一规划流域开发,既修建水电站提供电力,又负责防洪与农业改良。---摘编自《殖民者的罪恶》根据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三、综合题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19世纪80年代起,欧美列强在中国境内修建了大量铁路,这些铁路多用于资源运输和军事目的。如俄国修筑中东铁路和南满支路,德国修筑胶济铁路,英国修筑沪宁铁路,英德合筑津浦铁路,法国修筑滇越铁路,比利时修筑卢汉铁路等。中国既自身无力筑路,又无法阻止帝国主义国家的要求。铁路修筑多出于被动,缺乏统一规划。---摘编自《青岛大港站铁路实录》材料二 1905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时,首创“人”字形线路,解决了青龙桥路段的爬坡难题。他在铁轨铺设中采用“直井法”开凿隧道,比传统方法效率提升三倍。铁路通车后,运输成本较骡马运输降低60%,张家口至北京的货运量三年内增长五倍。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解放牌卡车,其发动机技术源自苏联,但工程师们根据中国多山地的特点,将底盘高度提升15厘米。1965年,我国自主设计的红旗CA770轿车问世,车内配备的空气悬架系统,能适应当时国内颠簸的公路条件。---摘编自《铁路构造》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东北境内外铁路分布图(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80年代起欧美列强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京张铁路、解放牌卡车、红旗CA770轿车的技术特点,并分析其体现的共同精神。(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交通与工业发展的认识。参考答案1.C2.A3.A4.B5.C6.C7.A8.C9.A10.B11.C12.A13.B14.B15.A16.D17.① 农耕文明特性决定,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秩序② 君主专制制度下,君主享有最高立法权③ 法律以维护君权和政权稳定为主要目的④ 传统社会缺乏民主政治基础18.(1)①马尼拉帆船贸易:促进中国白银流入,推动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②鸦片走私贸易:导致中国白银外流,银价上涨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社会动荡。(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2)①16世纪:新航路开辟促进东西方贸易,中国手工业品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②18-19世纪: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生产力提升,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③西方国家殖民扩张,通过不平等贸易获取利益。④中国仍保持自然经济主导,缺乏应对国际贸易变化的机制。19.论题:近代跨国公司的角色演变与国家权力关系的变化阐述: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作为贸易与殖民统治的双重工具,享有组建军队、签订条约等国家权力,体现了早期资本主义扩张中国家与商业资本的紧密结合。其董事会由贵族与大商人共同组成,反映了当时商业资本与封建权力的联盟关系。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权的丧失和最终解散,标志着国家开始直接管理殖民事务,表明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国家机器逐渐强化对经济活动的控制。这一转变与工业革命后英国国家实力增强和全球战略调整密切相关。19世纪末德国克虏伯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获得政府订单并参与军事决策,展示了工业资本与国家军事扩张的紧密结合。20世纪美国田纳西河谷管理局作为政府机构统一规划流域开发,则体现了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直接干预的新模式。结论:近代跨国公司角色的演变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家与资本关系不断调整的体现,反映了从商业资本主义到工业资本主义再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轨迹。20.(1)特点:①由不同列强分别修筑,缺乏统一规划;②主要用于资源运输和军事目的;③中国无力自主修筑,处于被动地位。影响:①便利列强对中国资源的掠夺;②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③客观上促进中国近代交通发展。(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2)京张铁路:①“人”字形线路解决爬坡难题;②“直井法”提高隧道开凿效率。解放牌卡车:①底盘高度提升适应中国多山地特点。红旗CA770轿车:①空气悬架系统适应颠簸公路条件。共同精神:①自主创新精神;②因地制宜的实用主义;③民族自强意识;④技术本土化改造能力。(3)①从被动接受到自主创新的转变过程;②技术发展需要结合本国实际条件;③民族工业发展对国家独立自主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