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郴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郴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很多伟大的物理学家对物理的发展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与事实相符合的是(  )
A.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发现了质子
B.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麦克斯韦认为,均匀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
D.爱因斯坦提出的光电效应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光电效应实验中的各种现象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船浮于水面上,是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造成的
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D.单晶体的各种物理性质都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3.如图所示,为玻尔原子理论下的氢原子能级图,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处于n=1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11.0eV的光子并跃迁到更高的能级
B.在玻尔理论中,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
C.氢原子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红外线
D.一个氢原子从n=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可能辐射出6种频率的可见光
4.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从两面平行的玻璃砖上表面O点射入,进入玻璃砖后分成两束单色光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的折射率
B.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C.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
D.调节图中角,b光可能在玻璃砖的下表面发生全反射
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循环由下面4个过程组成:a→b为等压过程,b→c为绝热过程,c→d为等压过程,d→a为绝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
B.b→c过程中,气体内能不变
C.c→d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
D.d→a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
6.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恒定,内阻不可忽略,L是一个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且其自身的电阻不可忽略,A、B是两个相同的小灯泡。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A、B均可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时,A、B两灯功率相同
B.断开开关S,A会闪亮一下,然后逐渐熄灭
C.断开开关S,流过B的电流方向与原来相同
D.闭合开关S,通过灯泡A的电流始终不变
二、多选题
7.氚是最简单的放射性元素,某夜光手表是利用氚核衰变产生的射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氚核发生衰变过程中产生粒子和新核,并放出一定的能量。氚核的半衰期为12.5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衰变方程为
B.此衰变过程中,发生了质量亏损
C.氚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没有放射性
D.若有质量为的氚核,经过25年后,剩余氚核的质量为
8.如图甲所示,矩形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交变电流。图乙中,交流电源,两个标有“”的灯泡均能正常发光。且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电流表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图甲中的所示时刻,穿过线圈磁通量变化最快
B.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有效值为
C.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D.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每秒变化100次
9.一圆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半径为R,筒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粒子与圆筒碰撞后,始终以等大反向的速率反弹,且电荷量保持不变。在圆筒的P点有一小孔,从P处垂直磁场方向对准圆心入射速度为、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粒子,且不计粒子重力。该粒子与圆筒经过两次碰撞后,恰好能从P点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应强度为
B.磁感应强度为
C.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
D.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
10.如图所示,两段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左右两部分的间距分别为L、;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质量分别为m、的导体杆a、b均垂直导轨放置,接入电路的电阻分别为R、,导轨电阻忽略不计;a、b两杆同时分别以的初速度向右运动,a总在左边窄导轨上运动,b总在右边宽导轨上运动,从开始运动到两杆稳定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杆安培力方向与b杆安培力方向相反
B.a杆加速度与b杆加速度大小相等
C.电路中a杆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D.稳定时a杆和b杆的速度相等,即为
三、实验题
11.如图甲所示,利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双缝中心间的距离,双缝到光屏的距离,实验时,调整仪器,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
(1)相邻两个亮条纹间的距离 (用题中符号d、L、表示)。
(2)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的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分划板的中心刻线与A条纹的中心对齐时,此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丙所示, ;与B条纹的中心对齐时,手轮上的读数,该单色光的波长 (波长的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在该实验中,仅改用波长更长的光照射双缝,则屏上观察到的条纹个数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12.某同学用热敏电阻设计高温报警器。实验器材如下:热敏电阻、电磁继电器、蜂鸣器、小灯泡、保护电阻(阻值未知)、变阻箱、电池组两组、多用电表、铁架台、导线开关等。
(1)该同学首先用多用电表测量保护电阻的阻值,完成基本操作后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挡,进行 (选填“机械调零”或“欧姆调零”),测量的阻值,示数如图(甲)所示,对应的读数是 。
(2)如图(乙)所示是该热敏电阻的图像,可以得到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如图(丙)是某同学设计的高温报警器电路图,左边部分是控制电路,右边部分是报警装置。根据电磁继电器的技术数据,当热敏电阻达到设定温度时,电磁继电器自动吸合,报警装置报警。已知控制电路电池组电动势为(内阻可忽略不计),实测电磁继电器正常吸合时的电流至少为,继电器线圈电阻为,如果设置报警温度为,应将变阻箱的电阻R调节到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要报警器在时报警,需要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变阻箱的电阻。
四、解答题
13.如图所示,向一个空的铝制饮料罐中插入一根透明吸管,接口用蜡密封,在吸管内引入一小段油柱(长度可以忽略)。如果不计大气压的变化,这就是一个简易的气温计。已知饮料罐的容积是,吸管内部粗细均匀,横截面积为,吸管的有效长度为,当温度为时,油柱离管口,取大气压为。
(1)当温度变化时,油柱可在吸管内缓慢移动,该过程为等压变化还是等容变化?
(2)求这个气温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用摄氏温度表示);
(3)已知气温计的温度从缓慢上升到最大值的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求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加量。
14.如图所示,两条互相平行、水平放置的固定光滑导轨间距l=1m。ab、cd是两根与导轨垂直而且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的金属棒,两棒的质量分别为1kg和2kg,ab的电阻忽略不计,cd的电阻r=1Ω。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1T。cd左侧为绝缘导轨,cd右侧为金属导轨,已知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在导轨的右侧,连接一个R=3Ω的电阻。某时刻金属棒ab获得水平向右、v0=3m/s的初速度,当运动到cd时,与静止的金属棒cd发生弹性碰撞。求:
(1)碰后金属棒ab与cd的速度大小;
(2)在金属棒cd运动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3)金属棒cd在导轨上运动的位移大小。
15.人们通常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受力的特点,来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或对带电粒子进行分析,如回旋加速器、质谱仪、人造太阳等。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四象限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未知)的匀强磁场,方向如图所示,第二象限内存在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一带电量为,质量为m的粒子(不计重力)从x轴上的A点沿y轴正方向以初速度进入第二象限,经电场偏转后从y轴上的M点进入第一象限,然后从x轴上的N点进入第四象限。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3)把原磁场撤去,在第一象限某区域只需要加一磁感应强度为原磁场3倍的矩形磁场,即可使带电粒子与x轴正方向成角斜向下穿过x轴。求该矩形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S。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B A C AB CD BD ABC
11.(1)
(2) 3.870/3.869/3.871 467
(3)减少
12.(1) 欧姆调零 5/5.0/5.1
(2)减小
(3) 74 减小
13.(1)等压变化
(2)
(3)
【详解】(1)当温度变化时,油柱可在吸管内缓慢移动,饮料罐中的压强保持不变,所以该过程为等压变化。
(2)初始状态
测量温度最高时
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解得

即气温计测量的最高温度为
(3)气温计的温度从缓慢上升到最大值的过程中,体积膨胀,气体对外做功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可得
即内能增加量为。
14.(1),
(2)
(3)
【详解】(1)对金属棒的碰撞过程用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得,
(2)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金属棒cd及右侧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解得
(3)对碰后金属棒cd在金属导轨上运动的过程有
安培力
由动量定理,
金属棒cd在导轨上运动的位移大小
解得
15.(1)
(2)
(3)
【详解】(1)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有 ,
其中

(2)设带电粒子运动到M点时,水平分速度为,则有


设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

在磁场中,由几何关系



(3)当磁感应强度为时,有

使带电粒子与x轴正方向成角向下经过x轴,即粒子速度偏转,圆弧圆心角为,由几何关系,矩形的长边
矩形的短边
最小面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