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04 中国现代史·选择题涉及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七、当代中国的外交八、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九、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一、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1.(2025·广东·高考真题)1952年下半年起,国家大范围地统一调配干部。1952—1953年,中共中央中南局从农村和机关抽调3000多名县级以上干部、3000多名技术骨干和700多名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干部,分配到工业和其他建设部门。这一措施( )A.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 B.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C.促进了十部管理制度的法制化 D.巩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地位【答案】A【解析】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952—1953年(中国)。据材料“1952年下半年起,国家大范围地统一调配干部……分配到工业和其他建设部门”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正值新中国“一五”计划前夕,大规模调配干部和技术人才到工业部门,是为了适应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战略转变,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的标志是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这一措施属于干部调配而非管理制度法制化,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新民主主义经济逐步被社会主义改造取代,材料措施恰恰是削弱而非巩固其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2.(2025·河南·高考真题)1953年,北京一位老工人说:“我一定要努力生产,多给国家积累财富,我要亲眼看到我们工人最理想的社会。”同年,青岛一名工厂干部也说:“我们地方工业既要保证人民的需要,又要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责任是很重大的。”这反映了我国( )A.工业落后的面貌得以改变 B.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激发工人热情C.劳动者使命担当意识增强 D.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已迫在眉睫【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明确以工业化建设为核心,同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中北京老工人“努力生产、积累财富”的决心,以及青岛工厂干部“保证人民需要、为工业化积累资金”的责任感,体现了当时劳动者对国家建设目标的认同,C项正确;材料时间为1953年,一五计划刚刚开始,工业落后的面貌没有得到改变,排除A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与1953年时间不符,排除B项;1949至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完成,排除D项。故选C项。3.(2025·甘肃·高考真题)《人民日报》曾刊登《新年唱词》,反映了各阶级的心声。其中,工人说:工业建设顶重要,看谁今年搞得棒;农民讲:反霸减租正推广,有田有地有余粮;百货店里胖掌柜想:人民购买力增强,通货不会太膨胀。上述唱词反映我国正在( )A.实施“一五”计划 B.巩固新生人民政权C.进行“三大改造”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50年代初(中国)。据材料“工人说:工业建设顶重要,看谁今年搞得棒;农民讲:反霸减租正推广,有田有地有余粮;百货店里胖掌柜想:人民购买力增强,通货不会太膨胀”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政权的措施,如工业建设、土地改革(反霸减租)和稳定物价等,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始于1953年,主要特征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与材料中工业建设初期的描述不符,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未体现所有制变革的内容,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开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2025·陕晋青宁卷·高考真题)1953年,农业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试办国营农业机器拖拉机站,帮助组织起来的农民耕种、收割,机耕土地的粮棉产量普遍高于传统耕种土地粮棉产量的30%以上。这对很多尚未入社的农民触动很大,他们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这有利于( )A.农村经济全面恢复 B.土地改革顺利进行C.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D.农业机械化的实现【答案】C【解析】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年的中国。题干指出,1953年国营拖拉机站提高了生产效率,促使未入社农民加入合作社。结合时间点,1953年处于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其核心是变革农村生产关系,将个体经济转变为集体所有制。C项正确;“农村经济全面恢复”对应的是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的成果,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土地改革”已于1952年基本结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题干中“试办国营拖拉机站”仅为机械化的初步尝试,1953年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仍很低,“实现”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5.(2025·云南·高考真题)1956年11月,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指出:“任何一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总要有一点独 立的能力……而我们这样的大国,必须建立自己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不然一旦风吹草动,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支援我们完全解决问题。”这段话主要强调我国( )A.面临严峻的外部形势 B.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C.社会主义改造的影响 D.必须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6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建立自己的完整的工业体系”直接指向工业化建设,且“大国必须如此”“不能依赖外部支援”强调了工业化的自主性和必要性,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一致,D项正确;材料重点强调自身须建立完整工业体系,不是在阐述面临的外部形势,排除A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主要体现在外交领域国际关系的处理等方面,与建立完整工业体系主旨不符,排除B项;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但讲话未提及改造的成果或遗留问题,而是围绕“工业化”的必要性展开,与改造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故选D项。6.(2025·湖南·高考真题)上海解放后,原本奄奄一息的绿宝金笔厂在政府扶持下,迅速恢复和发展。1955年,该厂并入华孚金笔厂,成为公私合营企业,经理由原绿宝金笔厂老板担任。这反映了当时( )A.国家始终贯彻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B.民族资产阶级逐步掌握工厂领导权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巨大成就 D.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55年(中国)。据材料“1955年该厂并入华孚金笔厂成为公私合营企业”和所学知识可知,公私合营是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形式,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D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在1953年后逐步被社会主义改造政策取代,排除A项;据材料“经理由原绿宝金笔厂老板担任”可知这只是合营初期的过渡安排,不能说明民族资产阶级掌握领导权,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这只是个别企业的改造案例,不能反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巨大成就”,排除C项。故选D项。7.(2025·山东·高考真题)1957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说:“中国社会很久以来就处在大变动中间了。抗日战争时期是大变动,解放战争时期也是大变动。……现在的变动比过去的变动深刻得多。”“深刻得多”是指( )A.建立了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B.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C.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制度变革【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7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中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1957年正处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毛泽东所言“现在的变动”即指这一制度性变革,D项正确;1949年新中国成立已标志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建立,属于解放战争的成果,而非1957年“更深刻”的变动,排除A项;新中国土地改革完成于1952年,属于反封建的经济变革,但未触及私有制的根本(如资本主义工商业仍存在),未形成制度性变革,排除B项;“一五计划”(1953—1957)重点发展重工业,1957年仅奠定工业化基础,尚未“初步实现”;且工业化属于生产力范畴,而非制度变革的核心,排除C项。故选D项。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8.(2025·河南·高考真题)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与黑龙江阿城继电器厂就新厂选址曾有不同看法,最终国家考虑财力、迁入地供应能力及企业经济属性等因素,同意该厂选址河南某地。这一决策( )A.反映国际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B.体现计划经济体制被逐步突破C.表明现代企业制度逐渐建立 D.兼顾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需求【答案】D【解析】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据材料“国家考虑财力、迁入地供应能力及企业经济属性等因素”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正值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工业布局上既考虑国防安全(如选址内地),又兼顾经济发展(如考虑财力、供应能力等),D项正确;题干仅涉及国内工业布局调整,未体现国际格局变化,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计划经济体制被逐步突破是在改革开放后(1978年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9.(2025·黑吉辽蒙卷·高考真题)1977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和讨论了国家计委关于引进新技术的报告,报告提出引进新技术一定要适合国情,不能“为‘先进’而先进”。中央政治局批准了该报告并要求“精打细算,买先进的关键设备……引进一百亿美元也可以,但要多快好省”。这表明中央( )①秉持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②确定了工业发展的方向③努力发展生产力的决心 ④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77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该报告明确提出“引进新技术一定要适合国情,不能‘为‘先进’而先进’”,反对盲目追求技术先进,强调从实际出发。这体现了对“文革”期间“左”倾冒进思想的纠正,回归实事求是的原则,①正确;题干仅涉及“引进新技术”的具体策略(如买关键设备、注重效益),未明确“工业发展方向”(如优先发展重工业、轻工业等),②错误;引进技术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精打细算”“买先进关键设备”体现了对效率的重视,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标一致,③正确;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④错误。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10.(2025·江苏·高考真题)1978年,香港“船王”包玉刚表示愿意捐1000万美元在北京建一座饭店,同时表达了以他父亲名字命名的愿望。邓小平同志果断拍板同意。1985年,兆龙饭店落成,邓小平同志破例出席开幕典礼。这表明当时中国( )A.推行市场经济迫在眉睫 B.坚持对外开放毫不动摇C.提出了建立经济特区的设想 D.实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答案】B【解析】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1985年的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包玉刚作为香港企业家(境外资本)参与内地建设,邓小平的支持体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积极吸引外资、推动对外开放的态度。“破例出席典礼” 更凸显国家对开放政策的重视,与“坚持对外开放” 的主旨一致,B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78年仍以计划经济为主。题干未涉及经济体制改革(如市场调节、价格机制等),而是外资引入问题,排除A项;1979年中央已批准设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题干事件(1978 年洽谈、1985 年落成)与经济特区“设想”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是21世纪初(如2001年加入 WTO 后)提出的对外开放策略,与1978—1985年的时间背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2025·湖北·高考真题)20世纪80年代,某城市只允许集体开办“老虎灶”,集中供给热水。由于供水时间与场所限制,民众生活仍然存在诸多不便。有群众提议允许个体经营老虎灶,获得当地政府同意,个体经营的老虎灶纷纷涌现。民众生活便利的同时,经营者也获得一定收入。上述材料反映( )A.改革探索兼顾民生与效益 B.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凸显C.从试点到推广的改革路径 D.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题干中个体经营“老虎灶”的出现,既解决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民生痛点,又通过引入个体经济提升了服务效益,体现了80年代改革开放在探索中兼顾民生需求与经济效益的特点,A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80年代仍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形成,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试点”(如先在个别区域试验再推广),仅描述某城市直接允许个体经营的单一案例,未体现“从试点到推广”的过程,排除C项;“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强调产业结构(如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平衡,而题干仅涉及个体服务业(老虎灶)的局部调整,无法体现“全面协调”,排除D项。故选A项。12.(2025·甘肃·高考真题)1989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加了四倍多。1990年北京亚运会期间,全国各地的名优新特产品来京展销,花色品种逾万,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十余万游客云集争购。这些经济现象表明当时我国( )A.践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生产的商品极大丰富畅销全球C.更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9年后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89年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增长,1990年北京亚运会期间商品展销、游客云集等现象,正是践行这一理论,努力发展经济的表现,A项正确;亚运会商品展销火爆但限于特定事件,当时中国商品出口规模有限,“畅销全球”夸大事实,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度,且当时我国参与全球化水平有限,排除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D项。故选A项。13.(2025·陕晋青宁卷·高考真题)下表中国工业产值统计表(单位:亿元),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1977年 1988年 1991年工业总产值 3725 18224.58 26625国有工业 2869.37 10351.28 14955集体工业 855.63 6587.49 8783城乡个体工业 790.49 1287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495.82 1600A.工业布局调整效果显著 B.市场经济起主导作用C.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 D.所有制结构逐步优化【答案】D【解析】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77年至1991年,国有和集体工业产值增长的同时,城乡个体工业和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从无到有并快速增长。这表明工业经济从单一的公有制(国有、集体)向多种所有制(个体、私营、外资等)共同发展转变,说明我国的所有制结构逐步优化,D项正确;工业布局指工业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如沿海与内地、区域产业侧重等),而表格数据仅涉及所有制类型(国有、集体、个体、其他经济类型)的产值变化,未体现空间布局调整,排除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且表格中国有工业产值仍占较大比重,无法说明市场经济“主导”,排除B项;现代企业制度(如公司制、股份制)的推行始于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后,1991年尚未大规模实施。表格数据未涉及企业制度改革(如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等),排除C项。故选D项。14.(2025·浙江·高考真题)1992年下半年,国家物价局颁布了新的《价格管理目录》,中央直接管理价格的商品由737种减少到89种,工业生产资料大部分并轨实行单一的市场价格,放开了原来尚未放开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述举措的出台( )A.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新局面C.标志着以市场调节为主的价格机制形成D.顺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2年下半年(中国)。根据材料“1992年下半年,国家物价局颁布了新的《价格管理目录》,中央直接管理价格的商品由737种减少到89种,工业生产资料大部分并轨实行单一的市场价格”和所学可知,1992年9月,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对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材料中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顺应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D项正确;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间不符,排除A项;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的标志性事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B项;1992年十四大以后,加快改革步伐,积极理顺价格关系,大幅放开和调整了价格,建立起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但材料只是提及工业品价格,还有粮食等农产品价格未提及,排除C项。故选D项。15.(2025·湖南·高考真题)1995年,湖南省土地承包期续签工作基本完成,80%的农户续签了延包合同。同时,出现了拍卖租赁、招标承包等多种使用权转让形式,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开始形成。这( )A.顺应了基层群众自治需要 B.打破了传统城乡二元结构C.改变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根据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5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湖南的土地流转探索是中国农村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缩影。它既稳定了农户的土地承包权(续签延包合同),又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了土地使用权。流转形式(拍卖、租赁、招标)的多样化,本质上是通过市场机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打破计划经济时期土地固化的经营模式,D项正确;基层群众自治的核心是村民委员会对村内事务的民主管理,而土地流转属于生产关系调整,与村民自治的政治属性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依赖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等深层次改革,土地流转主要影响农村内部的资源配置,尚未触及城乡壁垒的核心,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核心是“包产到户”,所有权仍归集体,农户拥有承包权。湖南的改革仅涉及使用权流转,并未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和承包制的基本框架,而是对其市场化配套措施的完善,排除C项。故选D项。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16.(2025·四川·高考真题)1984年,我国成功发射首颗通信实验卫星“东方红2号”发射后,首次实现了对全国人大、政办会议等国内重大政务活动及奥运会等国际赛事的电视实时转播。这一成就主要有利于( )A.小康社会的基本建成 B.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D.增强民众国家认同感【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4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卫星转播使民众更直接地参与国家重大事件的“集体见证”,通过政务透明化和国际赛事中的国家形象展示,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情感归属和政治认同,D项正确;1984年尚处于小康社会建设的起步阶段,卫星发射与“小康建成”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科教兴国战略于1995年正式提出,1984年尚未形成这一国家战略,排除B项;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始于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目标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企业体制。卫星发射属于国家科技工程,与企业制度改革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故选D项。17.(2025·广东·高考真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从重视启蒙和教育、个性和自我,走向重视娱乐和盈利。1988年,全国上映的娱乐片达80余部,占故事片总量的60%以上。这反映了( )A.西方电影的大量引进对国产片造成冲击B.其他娱乐方式的缺失助推电影消费热潮C.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电影市场注入活力D.电影创作和发行体制实现充分市场化【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的娱乐化转向,本质上是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市场需求变化的结果。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因素渗透到文化领域,居民娱乐消费需求增长直接推动电影商业化转型。娱乐片的盛行是经济发展带动文化消费市场化的体现,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国产片“主动走向娱乐和盈利”,而非被动应对外来冲击,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录像厅、歌舞厅、电视综艺等新兴娱乐方式已逐步出现,“缺失”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体制仍处于改革初期,“充分市场化”的表述夸大了当时的改革程度。直到90年代末,电影产业才逐步建立市场化机制,排除D项。故选C项。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无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18.(2025·北京·高考真题)2007年,中国外交部领事司领事保护处升格为领事保护中心,负责海外公民、机构安全和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政策指导和统筹协调。2014年,外交部开通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全天候、零时差、无障碍地向海外中国公民提供领事保护与咨询服务。这些举措( )①保障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②建立起了总体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③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领事保护和应急热线的设立,体现了政府对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的重视,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些措施确保了中国公民在海外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获得帮助,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的关怀和外交为民理念,③正确;领事保护机制的完善,是国家在海外事务管理中制度化、专业化的体现,属于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推动了治理能力的提升,④正确。故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国内经济建设范畴,与海外领事保护无直接关联,①错误,排除AC项;领事保护和应急热线可以间接促进国际关系的稳定,但它们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的安全,而不是直接建立大国关系框架,②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七、当代中国的外交19.(2025·重庆·高考真题)1952年5月,日本国会议员公腰喜助等应邀到访北京。返日后,他们把周恩来总理赠送的电影《白毛女》在各地巡回放映,受到热烈欢迎。之后,日本艺术家松山树子将其改编成芭蕾舞剧在日本演出,这反映出当时( )A.中日友好成为社会各界普遍愿望 B.中国民间外交取得积极成果C.议员访华推动中日政府关系破冰 D.“双百”方针促进了文化交流【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52年(日本)。据材料“日本国会议员公腰喜助等应邀到访北京。返日后,他们把周恩来总理赠送的电影《白毛女》在各地巡回放映,受到热烈欢迎。之后,日本艺术家松山树子将其改编成芭蕾舞剧在日本演出”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反映了中国通过民间外交形式(赠送电影、文化交流)推动中日友好,取得积极效果,B项正确;据材料可知,材料仅体现部分日本议员和艺术家的活动,无法体现“社会各界普遍愿望”,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中日政府关系尚未破冰(1972年才建交),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0.(2025·云南·高考真题)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确立了尊重国际社会主体多样性的原则。在万隆精神的指引下, 发展中国家正形成一种反对西方中心主义和集团对抗,强调自主性与平等共治的“全球 南方安全观”。该安全观( )A.蕴含了不结盟的外交思想 B.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C.体现了国际旧秩序的瓦解 D.巩固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答案】A【解析】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55年(世界)。据材料“反对西方中心主义和集团对抗,强调自主性与平等共治”和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倡导的“全球南方安全观”体现了发展中国家追求独立自主、平等合作的外交理念,这与不结盟运动的思想高度契合,A项正确;据材料可知,该安全观主要聚焦政治与安全领域,未直接涉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容,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旧秩序至今仍存在,材料未体现其瓦解,排除C项;“巩固多极化格局”不符合史实,多极化格局在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出现,排除D项。故选A项。21.(2025·广东·高考真题)研究某一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可提取的关键词有“世界多极化”“新型大国关系”“睦邻友好”“多边外交”。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主旨是( )A.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关系新格局 B.反对霸权主义C.打破美国和苏联两极对峙的国际秩序 D.倡导“不结盟”【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据材料“世界多极化”“新型大国关系”“睦邻友好”“多边外交”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关键词反映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格局,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反对霸权主义”是特定时期的斗争目标,与题干强调的合作主旨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外交政策并非以打破美苏两极格局为目标,且题干时间已处于后冷战时期,排除C项;“不结盟”是80年代的外交政策,未涵盖题干中多边外交等新特点,排除D项。故选A项。八、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22.(2025·云南·高考真题)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除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外,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数达6248家,占博物馆总数的91%以上,累计优惠观众100多亿人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享受博物馆免费开放服务人口最多的国家。据此可知( )A.民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B.博物馆展陈方式丰富多样C.新时代文化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民众 D.博物馆教育功能根本转变【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我国大量博物馆免费开放,累计优惠观众达100多亿人次,使更多民众能够走进博物馆,享受文化资源,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文化发展成果惠及了更多民众,C项正确;博物馆免费开放为民众提供了更多接触文化知识的机会,但仅从免费开放及观众人次等数据,不能直接得出民众科学文化素养“得到显著提升”的结论,排除A项;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数量以及惠及的观众人次,没有提及博物馆展陈方式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关于博物馆教育功能发生根本转变的相关表述,免费开放主要是在服务的普及性上有所提升,并未涉及教育功能的本质改变,排除D项。故选C项。九、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23.(2025·北京·高考真题)下表为北京市城市规划对城市功能的定位。由此可知( )1953年 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强大工业基地和技术科学的中心1993年 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2016年 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①北京城市功能因城市的扩建而扩大②首都地位决定了北京城市战略定位③北京不再承担经济引领的重要职能④北京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广泛和重要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B【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 1953年、1993年到 2016年,北京始终被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这是由其首都地位决定的 。同时,随着时代发展,其文化中心等其他定位也与首都地位紧密相关,所以首都地位决定了北京城市战略定位,②正确;1993年北京定位为“现代国际城市”,2016 年定位为“国际交往中心” ,这些变化体现了北京在国际交往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际影响力日益广泛和重要,④正确。故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材料中主要体现的是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的变化,并未提及城市功能的变化是因城市扩建导致,没有相关信息支撑“城市功能因城市的扩建而扩大”这一说法,①错误。排除AC项;2016年北京定位为“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引领作用,说明北京依然承担着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职能,并非不再承担经济引领的重要职能,③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04 中国现代史·选择题涉及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七、当代中国的外交八、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九、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一、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1.(2025·广东·高考真题)1952年下半年起,国家大范围地统一调配干部。1952—1953年,中共中央中南局从农村和机关抽调3000多名县级以上干部、3000多名技术骨干和700多名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干部,分配到工业和其他建设部门。这一措施( )A.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 B.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C.促进了十部管理制度的法制化 D.巩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地位2.(2025·河南·高考真题)1953年,北京一位老工人说:“我一定要努力生产,多给国家积累财富,我要亲眼看到我们工人最理想的社会。”同年,青岛一名工厂干部也说:“我们地方工业既要保证人民的需要,又要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责任是很重大的。”这反映了我国( )A.工业落后的面貌得以改变 B.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激发工人热情C.劳动者使命担当意识增强 D.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已迫在眉睫3.(2025·甘肃·高考真题)《人民日报》曾刊登《新年唱词》,反映了各阶级的心声。其中,工人说:工业建设顶重要,看谁今年搞得棒;农民讲:反霸减租正推广,有田有地有余粮;百货店里胖掌柜想:人民购买力增强,通货不会太膨胀。上述唱词反映我国正在( )A.实施“一五”计划 B.巩固新生人民政权C.进行“三大改造”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4.(2025·陕晋青宁卷·高考真题)1953年,农业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试办国营农业机器拖拉机站,帮助组织起来的农民耕种、收割,机耕土地的粮棉产量普遍高于传统耕种土地粮棉产量的30%以上。这对很多尚未入社的农民触动很大,他们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这有利于( )A.农村经济全面恢复 B.土地改革顺利进行C.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D.农业机械化的实现5.(2025·云南·高考真题)1956年11月,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指出:“任何一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总要有一点独 立的能力……而我们这样的大国,必须建立自己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不然一旦风吹草动,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支援我们完全解决问题。”这段话主要强调我国( )A.面临严峻的外部形势 B.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C.社会主义改造的影响 D.必须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6.(2025·湖南·高考真题)上海解放后,原本奄奄一息的绿宝金笔厂在政府扶持下,迅速恢复和发展。1955年,该厂并入华孚金笔厂,成为公私合营企业,经理由原绿宝金笔厂老板担任。这反映了当时( )A.国家始终贯彻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B.民族资产阶级逐步掌握工厂领导权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巨大成就 D.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7.(2025·山东·高考真题)1957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说:“中国社会很久以来就处在大变动中间了。抗日战争时期是大变动,解放战争时期也是大变动。……现在的变动比过去的变动深刻得多。”“深刻得多”是指( )A.建立了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B.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C.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制度变革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8.(2025·河南·高考真题)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与黑龙江阿城继电器厂就新厂选址曾有不同看法,最终国家考虑财力、迁入地供应能力及企业经济属性等因素,同意该厂选址河南某地。这一决策( )A.反映国际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B.体现计划经济体制被逐步突破C.表明现代企业制度逐渐建立 D.兼顾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需求9.(2025·黑吉辽蒙卷·高考真题)1977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和讨论了国家计委关于引进新技术的报告,报告提出引进新技术一定要适合国情,不能“为‘先进’而先进”。中央政治局批准了该报告并要求“精打细算,买先进的关键设备……引进一百亿美元也可以,但要多快好省”。这表明中央( )①秉持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②确定了工业发展的方向③努力发展生产力的决心 ④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10.(2025·江苏·高考真题)1978年,香港“船王”包玉刚表示愿意捐1000万美元在北京建一座饭店,同时表达了以他父亲名字命名的愿望。邓小平同志果断拍板同意。1985年,兆龙饭店落成,邓小平同志破例出席开幕典礼。这表明当时中国( )A.推行市场经济迫在眉睫 B.坚持对外开放毫不动摇C.提出了建立经济特区的设想 D.实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11.(2025·湖北·高考真题)20世纪80年代,某城市只允许集体开办“老虎灶”,集中供给热水。由于供水时间与场所限制,民众生活仍然存在诸多不便。有群众提议允许个体经营老虎灶,获得当地政府同意,个体经营的老虎灶纷纷涌现。民众生活便利的同时,经营者也获得一定收入。上述材料反映( )A.改革探索兼顾民生与效益 B.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凸显C.从试点到推广的改革路径 D.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12.(2025·甘肃·高考真题)1989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加了四倍多。1990年北京亚运会期间,全国各地的名优新特产品来京展销,花色品种逾万,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十余万游客云集争购。这些经济现象表明当时我国( )A.践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生产的商品极大丰富畅销全球C.更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3.(2025·陕晋青宁卷·高考真题)下表中国工业产值统计表(单位:亿元),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1977年 1988年 1991年工业总产值 3725 18224.58 26625国有工业 2869.37 10351.28 14955集体工业 855.63 6587.49 8783城乡个体工业 790.49 1287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495.82 1600A.工业布局调整效果显著 B.市场经济起主导作用C.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 D.所有制结构逐步优化14.(2025·浙江·高考真题)1992年下半年,国家物价局颁布了新的《价格管理目录》,中央直接管理价格的商品由737种减少到89种,工业生产资料大部分并轨实行单一的市场价格,放开了原来尚未放开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述举措的出台( )A.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新局面C.标志着以市场调节为主的价格机制形成D.顺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15.(2025·湖南·高考真题)1995年,湖南省土地承包期续签工作基本完成,80%的农户续签了延包合同。同时,出现了拍卖租赁、招标承包等多种使用权转让形式,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开始形成。这( )A.顺应了基层群众自治需要 B.打破了传统城乡二元结构C.改变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16.(2025·四川·高考真题)1984年,我国成功发射首颗通信实验卫星“东方红2号”发射后,首次实现了对全国人大、政办会议等国内重大政务活动及奥运会等国际赛事的电视实时转播。这一成就主要有利于( )A.小康社会的基本建成 B.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D.增强民众国家认同感17.(2025·广东·高考真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从重视启蒙和教育、个性和自我,走向重视娱乐和盈利。1988年,全国上映的娱乐片达80余部,占故事片总量的60%以上。这反映了( )A.西方电影的大量引进对国产片造成冲击B.其他娱乐方式的缺失助推电影消费热潮C.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电影市场注入活力D.电影创作和发行体制实现充分市场化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无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18.(2025·北京·高考真题)2007年,中国外交部领事司领事保护处升格为领事保护中心,负责海外公民、机构安全和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政策指导和统筹协调。2014年,外交部开通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全天候、零时差、无障碍地向海外中国公民提供领事保护与咨询服务。这些举措( )①保障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②建立起了总体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③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七、当代中国的外交19.(2025·重庆·高考真题)1952年5月,日本国会议员公腰喜助等应邀到访北京。返日后,他们把周恩来总理赠送的电影《白毛女》在各地巡回放映,受到热烈欢迎。之后,日本艺术家松山树子将其改编成芭蕾舞剧在日本演出,这反映出当时( )A.中日友好成为社会各界普遍愿望 B.中国民间外交取得积极成果C.议员访华推动中日政府关系破冰 D.“双百”方针促进了文化交流20.(2025·云南·高考真题)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确立了尊重国际社会主体多样性的原则。在万隆精神的指引下, 发展中国家正形成一种反对西方中心主义和集团对抗,强调自主性与平等共治的“全球 南方安全观”。该安全观( )A.蕴含了不结盟的外交思想 B.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C.体现了国际旧秩序的瓦解 D.巩固了世界多极化格局21.(2025·广东·高考真题)研究某一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可提取的关键词有“世界多极化”“新型大国关系”“睦邻友好”“多边外交”。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主旨是( )A.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关系新格局 B.反对霸权主义C.打破美国和苏联两极对峙的国际秩序 D.倡导“不结盟”八、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22.(2025·云南·高考真题)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除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外,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数达6248家,占博物馆总数的91%以上,累计优惠观众100多亿人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享受博物馆免费开放服务人口最多的国家。据此可知( )A.民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B.博物馆展陈方式丰富多样C.新时代文化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民众 D.博物馆教育功能根本转变九、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23.(2025·北京·高考真题)下表为北京市城市规划对城市功能的定位。由此可知( )1953年 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强大工业基地和技术科学的中心1993年 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2016年 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①北京城市功能因城市的扩建而扩大②首都地位决定了北京城市战略定位③北京不再承担经济引领的重要职能④北京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广泛和重要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备战2026年高考历史(2025年真题分类汇编通用版)专题04中国现代史·选择题(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备战2026年高考历史(2025年真题分类汇编通用版)专题04中国现代史·选择题(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