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14 热学1.(2025·安徽·高考真题)在恒温容器内的水中,让一个导热良好的气球缓慢上升。若气球无漏气,球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温度不变,则气球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 )A.对外做功,内能不变 B.向外放热,内能减少C.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小 D.吸收的热量等于内能的增加量2.(2025·山东·高考真题)分子间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规定两个分子间距离r等于时分子势能为零,则( )A.只有r大于时,为正 B.只有r小于时,为正C.当r不等于时,为正 D.当r不等于时,为负3.(2025·黑吉辽蒙卷·高考真题)某同学冬季乘火车旅行,在寒冷的站台上从气密性良好的糖果瓶中取出糖果后拧紧瓶盖,将糖果瓶带入温暖的车厢内一段时间后,与刚进入车厢时相比,瓶内气体( )A.内能变小 B.压强变大C.分子的数密度变大 D.每个分子动能都变大4.(2025·云南·高考真题)图甲为1593年伽利略发明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支温度计,其原理如图乙所示。硬质玻璃泡a内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与a相连的b管插在水槽中固定,b管中液面高度会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设b管的体积与a泡的体积相比可忽略不计,在标准大气压下,b管上的刻度可以直接读出环境温度。则在下( )A.环境温度升高时,b管中液面升高 B.环境温度降低时,b管中液面升高C.水槽中的水少量蒸发后,温度测量值偏小 D.水槽中的水少量蒸发后,温度测量值偏大5.(2025·河南·高考真题)如图,一圆柱形汽缸水平固置,其内部被活塞M、P、N密封成两部分,活塞P与汽缸壁均绝热且两者间无摩擦。平衡时,P左、右两侧理想气体的温度分别为和,体积分别为和,。则( )A.固定M、N,若两侧气体同时缓慢升高相同温度,P将右移B.固定M、N,若两侧气体同时缓慢升高相同温度,P将左移C.保持不变,若M、N同时缓慢向中间移动相同距离,P将右移D.保持不变,若M、N同时缓慢向中间移动相同距离,P将左移6.(2025·山东·高考真题)如图所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足够长玻璃管竖直固定于调温装置内。玻璃管导热性能良好,管内横截面积为S,用轻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大气压强为,活塞与玻璃管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恒为,等于最大静摩擦力。用调温装置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时,气柱高度为,活塞开始缓慢上升;继续缓慢加热至时停止加热,活塞不再上升;再缓慢降低气体温度,活塞位置保持不变,直到降温至时,活塞才开始缓慢下降;温度缓慢降至时,保持温度不变,活塞不再下降。求:(1)时,气柱高度;(2)从状态到状态的过程中,封闭气体吸收的净热量Q(扣除放热后净吸收的热量)。7.(2025·海南·高考真题)竖直放置的气缸内,活塞横截面积,活塞质量不计,活塞与气缸无摩擦,最初活塞静止,缸内气体,,大气压强,(1)若加热活塞缓慢上升,体积变为,求此时的温度;(2)若往活塞上放的重物,保持温度T0不变,求稳定之后,气体的体积。8.(2025·广东·高考真题)铸造金属元件时,通过往进气口打气,将下方金属液体压进上方预热过的铸型室。其中铸型室与下方装金属液的气室形状都为柱体,铸型室底面积,高,铸型室底部与下方液面差初始为,上方出气口与大气连通,大气压强,下方气室的底面积,金属液体密度,。管道面积忽略不计。(1)当铸型室刚好充满金属液时,求下方液面下降高度与下方气室内气体压强。(2)将出气口关闭铸型,当上方铸型室液面高为时,求下方气室内气体压强。9.(2025·浙江·高考真题)如图所示,导热良好带有吸管的瓶子,通过瓶塞密闭T1 = 300 K,体积V1 = 1 × 103 cm3处于状态1的理想气体,管内水面与瓶内水面高度差h = 10 cm。将瓶子放进T2 = 303 K的恒温水中,瓶塞无摩擦地缓慢上升恰好停在瓶口,h保持不变,气体达到状态2,此时锁定瓶塞,再缓慢地从吸管中吸走部分水后,管内和瓶内水面等高,气体达到状态3。已知从状态2到状态3,气体对外做功1.02 J;从状态1到状态3,气体吸收热量4.56 J,大气压强p0 = 1.0 × 105 Pa,水的密度ρ = 1.0 × 103 kg/m3;忽略表面张力和水蒸气对压强的影响。(1)从状态2到状态3,气体分子平均速率_____(“增大”、“不变”、“减小”),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瓶壁的分子数_____(“增大”、“不变”、“减小”);(2)求气体在状态3的体积V3;(3)求从状态1到状态3气体内能的改变量ΔU。10.(2025·福建·高考真题)洗衣机水箱的导管内存在一竖直空气柱,根据此空气柱的长度可知洗衣机内的水量多少。当空气柱压强为p1时,空气柱长度为L1,水位下降后,空气柱温度不变,空气柱内压强为p2,则空气柱长度L2=___________ ,该过程中内部气体对外界___________ 。(填做正功,做负功,不做功)1.电动充气泵是家用汽车常备工具,它利用电能驱动电机将外界气体压入轮胎,从而达到充气的目的。在充气前汽车轮胎内存有的气体,现用电动充气泵对轮胎充气,每分钟可将外部气体充入轮胎,外部气体压强为,该汽车轮胎最大容积为,内部最大允许气压为,假设充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则充气时间最长约为( )A. B. C. D.2.如图,1mol某理想气体经两个不同的过程(a→b→c和a→c)由状态a变到状态c。已知理想气体遵循气体定律,气体内能的变化量与温度的关系为(R为大于0的已知常量,、分别为气体始末状态的温度)。初始状态a的温度为。则( )A.两过程内能增量相同均为B.a→c过程单位时间撞击器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增加C.a→b→c过程内能逐渐增大D.两过程从外界吸收热量之比为3.如图所示,气闸舱有两个气闸门,与核心舱连接的是闸门,与外太空连接的是闸门。国际空间站核心舱内航天员要到舱外太空行走,需先经过气闸舱,开始时气闸舱内气压为(地球表面标准大气压),用抽气机多次抽取气闸舱中气体,当气闸舱气压降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打开气闸门。已知每次从气闸舱抽取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体积都是气闸舱容积的,每次抽气降低的温度是抽气前气闸舱内热力学温度的,不考虑漏气、新气体及航天员大小产生的影响。则抽气3次后气闸舱内气压为( )A. B. C. D.4.如图所示,密封包装的食品袋从低海拔运送到高海拔地区的过程中,会发生膨胀现象。若此过程中温度不变,袋内空气视为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袋内空气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B.袋内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C.袋内空气压强减小D.袋内空气向外界放热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其体积V随温度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向外放出的热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B.气体压强保持不变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气体分子数减小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放置一个带有活塞的导热气缸,活塞用平行于斜面的轻弹簧拉住,弹簧的另一端被固定,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初始状态活塞到气缸底部内侧的距离为,气缸底部外侧到斜面底端挡板的距离为,气缸内气体的初始温度为。已知气缸质量为,活塞的质量为,气缸内部的横截面积为,活塞与气缸间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该封闭气体的内能与温度之间存在关系,不计一切摩擦,,大气压为。现对气缸进行缓慢加热,则( )A.气缸内气体对活塞的压力是由气体分子间的斥力引起的B.初始状态下气缸内气体压强C.气缸底部恰好接触到斜面底端的挡板时,气体的温度为D.从最初到气缸底部恰好接触到斜面底端的挡板时,气体吸收的热量7.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绝热汽缸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汽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外力作用下,活塞从A处缓慢运动到B处,该过程中( )A.气体的内能减小 B.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变大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D.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单位缸壁的作用力增大8.如图所示,在水面上将少量水装入容积较大的玻璃瓶中,拧紧瓶盖后压入水底,倒置瓶身,打开瓶盖,让水进入瓶中。将瓶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全程气体不泄漏且温度不变。则水进入瓶内的过程中瓶内气体( )A.压强变大 B.对外界做功C.从水中吸收热量 D.所有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均不变9.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的图像,线段ab的延长线过原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是一条等温线B.ab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热C.ab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为D.ab过程的图像也是一条延长线过原点的直线1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过程如图中ABC图线所示,其中BC为一段双曲线。若将这一状态变化过程表示在下图中的p-T图像或V-T图像上,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B.C. D.11.在2025年春节期间,小明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将一个未开封的薯片袋放在温暖的室内(温度为),此时薯片袋看起来较为饱满,袋内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同,设为,之后他带着这袋薯片开车前往海拔较高的山区老家过年,山区温度较低,为,且外界大气压变为,此过程中薯片袋均未张紧,袋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下列关于袋内气体状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袋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B.袋内气体的体积会变小C.袋内气体对外界做负功D.袋内气体的一定会放出热量12.小明的爷爷喜欢喝盖碗茶,泡茶时,他向茶杯中倒入足够多的沸水,使得盖上杯盖后茶水漫过杯盖,然后静置一段时间就可以喝了,已知盖上杯盖后,在水面和杯盖间密闭了一部分空气(可视为质量和体积均不变的理想气体),过一段时间后水温降低,则( )A.泡茶时,用沸水能快速泡出茶香,是因为温度越高每个分子动能都越大B.水的颜色由浅变深,说明水分子在做布朗运动C.温度降低后杯盖拿起来比较费力,是因为封闭气体的压强变大D.温度降低的过程中,杯内气体向外界放热1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回到状态a。已知ad和bc与T轴平行,ab和cd与p轴平行,bd的延长线经过O点。则在a、b、c、d四个状态及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 )A.过程②中气体的密度增大B.过程①中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单位面积的容器壁的撞击次数增多C.过程②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D.过程③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14.现代喷气式飞机的燃气轮机工作循环简化如下:1→2过程空气被绝热压缩,2→3过程燃料燃烧气体等压膨胀,3→4过程高温气体绝热膨胀推动叶轮转动,4→1过程废气等压压缩至初始状态。若气体始终可看作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B.2→3过程中,气体对外做负功C.3→4过程中,气体内能不变D.4→1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15.如图所示,用容积为的活塞式抽气机对容积为的容器中气体抽气,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容器中原来的气体压强为,抽气机与容器连接部分的体积不计,则第1次抽气后容器中的气体压强( )A.,抽气过程中气体对外做正功B.,抽气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正功C.,抽气过程中气体对外做负功D.,抽气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负功16.压燃式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具有动力大、油耗小、低排放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机车及各种汽车中。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内部气体(可视为定量的理想气体)遵循如图所示的狄塞尔循环,其中a→b、c→d为绝热过程,则气体( )A.在a→b过程中温度不变B.在b→c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对外界做功C.在d→a过程中吸收热量D.经历一个循环过程后对外界做功为01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竖直放置着一个高为的圆柱形绝热气缸,气缸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缸底部通过阀门连接气筒,横截面积为且导热性能良好的活塞将气体分成上下两部分,轻质弹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活塞下表面和气缸底部。开始时轻质弹簧处于原长,活塞恰好位于气缸正中间位置,活塞上部分气体压强为,下部分气体压强为,两部分气体的温度均为。现在对气体缓慢加热使活塞上升,稳定后,两部分气体的温度均为,之后温度保持不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忽略电热丝、轻质弹簧、阀门所占气缸内的体积,不计活塞的厚度,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且不漏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塞的质量为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C.缓慢抽气使活塞回到气缸正中间位置,上部分气体的压强为D.缓慢抽气使活塞回到气缸正中间位置,需要抽出气体的体积在温度为、压强为的条件下为18.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如图所示,为平衡位置。有两个分子从相距处,均由静止开始运动,若仅考虑这两个分子间的作用力和靠近过程,则( )A.从到分子力始终做正功B.从到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从到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D.在处,分子间引力、斥力均减小为019.爆震发动机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动力装置,其工作原理涉及到复杂的热力学过程。在某先进的爆震发动机实验平台中,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进行模拟爆震燃烧实验。摩尔数为n的理想气体初始状态压强为,体积为,对应下图中的a点。现在这部分气体经过等压膨胀,体积变为,对应下图中的b点,气体在状态b经等温膨胀至状态c,压强变为。又经等压压缩至状态d,最后等温压缩回到状态a。已知理想气体的体积V、压强P和温度T满足方程;内能U满足关系。其中R为常数,n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 )A.气体在状态点b时的内能为B.气体在状态点a时温度为C.由c到d的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为D.由c到d的过程气体从外界吸热20.为检测甲图中烧瓶的气密性,将导管伸入水槽中,用手捂热烧瓶(如图乙),导管口产生气泡,松开手后导管内有水倒吸,最终形成一段稳定水柱(如图丙),证明装置不漏气。忽略大气压和环境温度的变化,下列关于烧瓶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气体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B.图乙中气泡上升过程中压强减小C.松开手后气体的内能逐渐减小 D.松开手后气体向外界放热小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21.如图甲所示是带有报警装置的加热器模型。一高度为H的汽缸开口向上直立在水平地面上,汽缸壁和活塞都是绝热的,活塞横截面积为S,在缸的正中间处有固定卡环,活塞可以在卡环以上无摩擦运动。活塞下方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状态封闭气体温度为T0,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强p0,现通过电热丝缓慢加热,活塞缓慢上升了,恰好触碰到报警装置。已知理想气体内能U与温度T的关系为(k为正的已知常量),不计活塞和卡环的厚度,重力加速度为g。封闭气体状态变化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活塞质量B.活塞质量C.从a到c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D.从a到c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22.为精准掌握某高温锅炉外壁温度变化,技术人员于锅炉外壁镶嵌底部水平、开口向上的圆柱形导热汽缸。汽缸内有质量不计、横截面积为100 cm2的活塞封闭理想气体,活塞上方警报器通过轻绳悬挂质量为10kg的重物。当缸内气体温度为240K时,活塞与缸底相距12cm;温度缓慢升高,活塞上升8cm时接触重物;轻绳拉力为零时警报器报警。已知锅炉房内空气压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活塞厚度及活塞与缸壁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初始状态到活塞接触重物,气体对外做功为80 JB.警报器报警时,锅炉外壁温度与初始温度比值为C.活塞接触重物时,气体压强比初始值增大1000 PaD.报警后温度继续升高,气体体积变化量与温度变化量比值恒为23.如题图甲所示,一个上端开口内壁光滑的导热汽缸静止在地面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厚度不计的轻质活塞封闭在汽缸内,气体的初始压强为p0,温度为T0,汽缸顶端两侧各有一个卡口,活塞到达顶端不会离开汽缸。现用电热丝缓慢对气体加热,气体的压强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气体温度达到2T0时,活塞到达汽缸顶端B.当气体温度达到3T0时,气体压强p1=1.5p0C.T0~2T0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2T0~3T0过程中,由于温度升高所有分子动能都增大2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过状态B、C又回到状态A,该过程的图像如图所示,BC与横轴平行、AC与纵轴平行、AB的延长线经过坐标原点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正功B.在过程中,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C.在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D.在一个循环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25.如图所示,一固定直立气缸由上、下两个相互连通的圆筒构成。上部圆筒体积为2V0,其中有一质量为2m、面积为2S的薄活塞A。下部圆筒长度足够,其中有一质量为m、面积为S的活塞B。两圆筒由一短而细的管道连通,两活塞均可在各自的圆筒内无摩擦地上下滑动,活塞A的上方盛有理想气体X,A、B之间盛有另一种气体Y,活塞B下方与大气连通。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态,X气体温度为T0、体积为V0,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为U=CT,其中C为已知常量,T为热力学温度;活塞B下方的大气压强为常量p0。若气缸壁、管道、活塞均不导热。现通过灯丝L对X气体缓慢加热(1)若活塞A恰好到达上圆筒底部时,X气体处于热平衡态,求其温度Tf1,以及从灯丝中吸收的热量Q1。(2)若气体X从灯丝中吸收的热量为(1)问中的两倍(即2Q1),求达到平衡态时气体X的温度Tf226.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制作的供水装置,汽缸内部长度,轻活塞将其分为左、右两部分,左部为储水室,储水室上部一根细管连接进水口和出水口;右部为气室,气室尾部有一气阀。初始时打开出水口和气阀,储水室内无水,轻活塞位于汽缸中央。现通过气阀给气室充气至压强,然后关闭气阀和出水口,打开进水口开始注水,活塞缓慢向右移动,当气室压强时停止注水。已知活塞横截面积,外界大气压强,气室内气体看作理想气体,整个过程温度不变,不计活塞厚度、摩擦力及水的重力产生的压强,求:(1)从气阀充入的气体在外界大气压下的体积;(2)注水结束后,打开出水口,当气室压强下降到时,排出水的体积。27.潜水艇中显示下潜深度的装置可简化如下:一根内壁光滑的平底厚玻璃管,开口端向下,侧面标有均匀的刻度线,开口端刻度值为“0”,底端刻度值为“120”。用质量和厚度均不计的活塞封闭开口端,活塞位于“0”处,以某种方式让其缓慢下降到水底,稳定时,活塞位于“40”处。已知大气压p0=1.0×105Pa,水的密度ρ=1.0×103kg/m3,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全程封闭气体不泄漏且温度不变,玻璃管始终竖直。(1)求活塞位于“40”处对应的水深h1;(2)将玻璃管上的刻度值x转换成深度值h,刻度线是否仍然均匀?请说明理由。28.汽车搭载空气悬挂有助于提升汽车的舒适性,某国产汽车的空气悬挂由空气弹簧与避震桶芯所组成。某次测试中,空气弹簧内密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压缩和膨胀过程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p-V图像。气体从状态等温压缩到状态,然后从状态B绝热膨胀到状态,B到C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为W,已知和W。求:(1)状态C的温度;(2)A到C全过程,空气弹簧内的气体内能变化量。2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如图所示的ab、bc、cd的三个过程,其中ba的延长线经过坐标原点O,bc与横轴平行,cd与ab平行,已知气体在状态a的压强为,体积为,在状态d的温度为,结合图像所提供的其它信息,求:(1)气体在状态b的压强与温度;(2)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对外界做的功。30.一辆汽车的一个轮胎充入空气后容积为0.1m3,胎压为2.0atm,轮胎内空气温度为7℃,汽车行驶一段时间后,轮胎内空气体积不变,温度变为27℃。已知7℃、1.0atm的空气密度为1.3kg/m3,求:(1)轮胎内空气密度;(2)汽车行驶一段时间后的胎压。(以atm为单位,可用分数表示)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14 热学1.(2025·安徽·高考真题)在恒温容器内的水中,让一个导热良好的气球缓慢上升。若气球无漏气,球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温度不变,则气球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 )A.对外做功,内能不变 B.向外放热,内能减少C.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小 D.吸收的热量等于内能的增加量【答案】A【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气球缓慢上升的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则气体的内能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气体的体积变大,气体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由于气体的内能不变,则吸收的热量与气体对外做的功相等。故选A。2.(2025·山东·高考真题)分子间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规定两个分子间距离r等于时分子势能为零,则( )A.只有r大于时,为正 B.只有r小于时,为正C.当r不等于时,为正 D.当r不等于时,为负【答案】C【详解】两个分子间距离r等于时分子势能为零,从处随着距离的增大,此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作用力做负功,故分子势能增大;从处随着距离的减小,此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也做负功,分子势能也增大;故可知当不等于时,为正。故选C。3.(2025·黑吉辽蒙卷·高考真题)某同学冬季乘火车旅行,在寒冷的站台上从气密性良好的糖果瓶中取出糖果后拧紧瓶盖,将糖果瓶带入温暖的车厢内一段时间后,与刚进入车厢时相比,瓶内气体( )A.内能变小 B.压强变大C.分子的数密度变大 D.每个分子动能都变大【答案】B【详解】A.将糖果瓶带入温暖的车厢内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而理想气体内能只与温度相关,则内能变大,故A错误;B.将糖果瓶带入温暖的车厢过程,气体做等容变化,根据,因为温度升高,则压强变大,故B正确;C.气体分子数量不变,气体体积不变,则分子的数密度不变,故C错误;D.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故D错误。故选 B。4.(2025·云南·高考真题)图甲为1593年伽利略发明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支温度计,其原理如图乙所示。硬质玻璃泡a内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与a相连的b管插在水槽中固定,b管中液面高度会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设b管的体积与a泡的体积相比可忽略不计,在标准大气压下,b管上的刻度可以直接读出环境温度。则在下( )A.环境温度升高时,b管中液面升高 B.环境温度降低时,b管中液面升高C.水槽中的水少量蒸发后,温度测量值偏小 D.水槽中的水少量蒸发后,温度测量值偏大【答案】BD【详解】AB.根据题意,中气体做等容变化,根据,当环境温度升高,则中气体压强增大,又可知b管中液面降低,同理可知环境温度降低时,b管中液面升高,故B正确,A错误;CD.由AB选项分析可知,管中刻度从上到下温度逐渐升高,同一温度,中压强不变, 管中液面液槽内液面高度差不变,水槽中的水少量蒸发后,槽中液面降低,则管内液面降低,则温度测量值偏大,故D正确,C错误。故选BD。5.(2025·河南·高考真题)如图,一圆柱形汽缸水平固置,其内部被活塞M、P、N密封成两部分,活塞P与汽缸壁均绝热且两者间无摩擦。平衡时,P左、右两侧理想气体的温度分别为和,体积分别为和,。则( )A.固定M、N,若两侧气体同时缓慢升高相同温度,P将右移B.固定M、N,若两侧气体同时缓慢升高相同温度,P将左移C.保持不变,若M、N同时缓慢向中间移动相同距离,P将右移D.保持不变,若M、N同时缓慢向中间移动相同距离,P将左移【答案】AC【详解】AB.由题干可知初始左右气体的压强相同,假设在升温的过程中板不发生移动,则由定容过程可得左侧气体压强增加量多,则板向右移动;A正确B错误;CD.保持温度不变移动相同的距离时, 同理得,若P不移动,则,故,则,向右移动,C正确D错误。故选AC6.(2025·山东·高考真题)如图所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足够长玻璃管竖直固定于调温装置内。玻璃管导热性能良好,管内横截面积为S,用轻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大气压强为,活塞与玻璃管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恒为,等于最大静摩擦力。用调温装置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时,气柱高度为,活塞开始缓慢上升;继续缓慢加热至时停止加热,活塞不再上升;再缓慢降低气体温度,活塞位置保持不变,直到降温至时,活塞才开始缓慢下降;温度缓慢降至时,保持温度不变,活塞不再下降。求:(1)时,气柱高度;(2)从状态到状态的过程中,封闭气体吸收的净热量Q(扣除放热后净吸收的热量)。【答案】(1)(2)【详解】(1)活塞开始缓慢上升,由受力平衡可得封闭的理想气体压强升温过程中,等压膨胀,由盖-吕萨克定律解得(2)升温过程中,等压膨胀,外界对气体做功降温过程中,等容变化,外界对气体做功活塞受力平衡有解得封闭的理想气体压强降温过程中,等压压缩,由盖-吕萨克定律解得外界对气体做功全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因为,故封闭的理想气体总内能变化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得故封闭气体吸收的净热量。7.(2025·海南·高考真题)竖直放置的气缸内,活塞横截面积,活塞质量不计,活塞与气缸无摩擦,最初活塞静止,缸内气体,,大气压强,(1)若加热活塞缓慢上升,体积变为,求此时的温度;(2)若往活塞上放的重物,保持温度T0不变,求稳定之后,气体的体积。【答案】(1)(2)【详解】(1)活塞缓慢上升过程中,气体做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代入数值解得(2)设稳定后气体的压强为,根据平衡条件有分析可知初始状态时气体压强与大气压相等为,整个过程根据玻意耳定律联立解得8.(2025·广东·高考真题)铸造金属元件时,通过往进气口打气,将下方金属液体压进上方预热过的铸型室。其中铸型室与下方装金属液的气室形状都为柱体,铸型室底面积,高,铸型室底部与下方液面差初始为,上方出气口与大气连通,大气压强,下方气室的底面积,金属液体密度,。管道面积忽略不计。(1)当铸型室刚好充满金属液时,求下方液面下降高度与下方气室内气体压强。(2)将出气口关闭铸型,当上方铸型室液面高为时,求下方气室内气体压强。【答案】(1),(2)【详解】(1)根据体积关系可得下方液面下降高度此时下方气体的压强代入数据可得(2)初始时,上方铸型室气体的压强为,体积当上方铸型室液面高为时体积为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此时上方铸型室液面高为时气体的压强为同理根据体积关系可得此时下方气室内气体压强代入数据可得9.(2025·浙江·高考真题)如图所示,导热良好带有吸管的瓶子,通过瓶塞密闭T1 = 300 K,体积V1 = 1 × 103 cm3处于状态1的理想气体,管内水面与瓶内水面高度差h = 10 cm。将瓶子放进T2 = 303 K的恒温水中,瓶塞无摩擦地缓慢上升恰好停在瓶口,h保持不变,气体达到状态2,此时锁定瓶塞,再缓慢地从吸管中吸走部分水后,管内和瓶内水面等高,气体达到状态3。已知从状态2到状态3,气体对外做功1.02 J;从状态1到状态3,气体吸收热量4.56 J,大气压强p0 = 1.0 × 105 Pa,水的密度ρ = 1.0 × 103 kg/m3;忽略表面张力和水蒸气对压强的影响。(1)从状态2到状态3,气体分子平均速率_____(“增大”、“不变”、“减小”),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瓶壁的分子数_____(“增大”、“不变”、“减小”);(2)求气体在状态3的体积V3;(3)求从状态1到状态3气体内能的改变量ΔU。【答案】(1) 不变 减小(2)V3 = 1.0201 × 103 cm3(3)ΔU = 2.53 J【详解】(1)[1][2]从状态2到状态3,温度保持不变,气体分子的内能保持不变,则气体分子平均速率不变,由于气体对外做功,则气体压强减小,故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瓶壁的分子数减小。(2)气体从状态1到状态2的过程,由盖—吕萨克定律其中,,解得此时气体压强为气体从状态2到状态3的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其中代入数据解得,气体在状态3的体积为(3)气体从状态1到状态2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为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其中,代入解得,从状态1到状态3气体内能的改变量为10.(2025·福建·高考真题)洗衣机水箱的导管内存在一竖直空气柱,根据此空气柱的长度可知洗衣机内的水量多少。当空气柱压强为p1时,空气柱长度为L1,水位下降后,空气柱温度不变,空气柱内压强为p2,则空气柱长度L2=___________ ,该过程中内部气体对外界___________ 。(填做正功,做负功,不做功)【答案】 做正功【详解】[1]设细管的截面积为S,根据玻意耳定律有可得[2]根据题意当洗衣机内的水位下降时,空气柱长度变长,故内部气体对外界做正功。1.电动充气泵是家用汽车常备工具,它利用电能驱动电机将外界气体压入轮胎,从而达到充气的目的。在充气前汽车轮胎内存有的气体,现用电动充气泵对轮胎充气,每分钟可将外部气体充入轮胎,外部气体压强为,该汽车轮胎最大容积为,内部最大允许气压为,假设充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则充气时间最长约为( )A. B. C. D.【答案】B【来源】2025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详解】设时间为t,根据玻意耳定律有其中,代入数据得故选B。2.如图,1mol某理想气体经两个不同的过程(a→b→c和a→c)由状态a变到状态c。已知理想气体遵循气体定律,气体内能的变化量与温度的关系为(R为大于0的已知常量,、分别为气体始末状态的温度)。初始状态a的温度为。则( )A.两过程内能增量相同均为B.a→c过程单位时间撞击器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增加C.a→b→c过程内能逐渐增大D.两过程从外界吸收热量之比为【答案】D【来源】2025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下学期考前押题联合测试物理试题【详解】A.由可知,c状态温度为。两过程内能增加量相同,为A错误;B.a→c过程压强不变,温度升高,分子撞击器壁作用力增大,故单位时间撞击器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减少,B错误;C.a、b状态温度相同,内能相同,故C错误;D.由图线与V轴围成面积可求两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所以二者比值为,故D正确。故选D。3.如图所示,气闸舱有两个气闸门,与核心舱连接的是闸门,与外太空连接的是闸门。国际空间站核心舱内航天员要到舱外太空行走,需先经过气闸舱,开始时气闸舱内气压为(地球表面标准大气压),用抽气机多次抽取气闸舱中气体,当气闸舱气压降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打开气闸门。已知每次从气闸舱抽取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体积都是气闸舱容积的,每次抽气降低的温度是抽气前气闸舱内热力学温度的,不考虑漏气、新气体及航天员大小产生的影响。则抽气3次后气闸舱内气压为( )A. B. C. D.【答案】B【来源】2025届河北省沧州市多校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详解】第一次抽气相当于气体的体积由变为,温度由变为,根据气体实验定律得得第二次抽气相当于气体的体积由变为,温度由变为,根据气体实验定律得得同理抽气3次后气舱内气压为故选B。4.如图所示,密封包装的食品袋从低海拔运送到高海拔地区的过程中,会发生膨胀现象。若此过程中温度不变,袋内空气视为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袋内空气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B.袋内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C.袋内空气压强减小D.袋内空气向外界放热【答案】C【来源】2025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详解】A.食品包装袋会发生膨胀,气体体积变大,则袋内空气对外界做功,气体膨胀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故A错误;B.气体膨胀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袋内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B错误;C.根据温度不变,体积变大, 所以压强减小,故C正确;D.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温度不变,则体积变大,则所以袋内空气一定对外界吸热,故D错误。故选C。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其体积V随温度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向外放出的热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B.气体压强保持不变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气体分子数减小【答案】B【来源】2025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卷【详解】根据可知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温度降低,则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减小,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分子数密度增加,可知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气体分子数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减小,根据可知气体向外放热,则气体向外放出的热量大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故选B。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放置一个带有活塞的导热气缸,活塞用平行于斜面的轻弹簧拉住,弹簧的另一端被固定,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初始状态活塞到气缸底部内侧的距离为,气缸底部外侧到斜面底端挡板的距离为,气缸内气体的初始温度为。已知气缸质量为,活塞的质量为,气缸内部的横截面积为,活塞与气缸间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该封闭气体的内能与温度之间存在关系,不计一切摩擦,,大气压为。现对气缸进行缓慢加热,则( )A.气缸内气体对活塞的压力是由气体分子间的斥力引起的B.初始状态下气缸内气体压强C.气缸底部恰好接触到斜面底端的挡板时,气体的温度为D.从最初到气缸底部恰好接触到斜面底端的挡板时,气体吸收的热量【答案】D【来源】2025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物理试卷【详解】A.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导致的,故A错误;B.对气缸和活塞整体分析有对活塞受力分析有代入数据解得故B错误;C.气缸内气体的温度从上升到,此时气缸底部恰好接触到斜面底端的挡板的过程中,封闭气体的压强不变,则有解得故C错误;D.该过程中内能增大,为气体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联立解得故D正确。故选D。7.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绝热汽缸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汽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外力作用下,活塞从A处缓慢运动到B处,该过程中( )A.气体的内能减小 B.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变大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D.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单位缸壁的作用力增大【答案】A【来源】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三)物理试卷【详解】A.汽缸绝热,汽缸内封闭的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活塞从A处缓慢运动到B处,气体体积变大,气体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内能减小,故A正确;B.汽缸内封闭的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总分子数不变,活塞从A处缓慢运动到B处,气体体积变大,故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变小,故B错误;C.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故C错误;D.活塞从A处缓慢运动到B处,体积增大,温度降低,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压强减小,由气体压强微观解释,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单位缸壁的作用力减小,故D错误。故选A。8.如图所示,在水面上将少量水装入容积较大的玻璃瓶中,拧紧瓶盖后压入水底,倒置瓶身,打开瓶盖,让水进入瓶中。将瓶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全程气体不泄漏且温度不变。则水进入瓶内的过程中瓶内气体( )A.压强变大 B.对外界做功C.从水中吸收热量 D.所有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均不变【答案】A【来源】2025届天津市北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试卷【详解】A.对瓶中所封的气体,由玻意耳定律,可知水进入瓶内的过程中,瓶内气体体积减小,所以气体压强变大,故A正确;B.水进入瓶内的过程中,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故B错误;C.全程气体温度不变,故气体内能不变,即,且外界对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对外放热,故C错误;D.全程气体温度不变,气体分子热运动平均速率不变,但不是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不变,故D错误。故选A。9.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的图像,线段ab的延长线过原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是一条等温线B.ab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热C.ab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为D.ab过程的图像也是一条延长线过原点的直线【答案】B【来源】2025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物理试卷【详解】A.根据整理得可知等温线是双曲线的一支,故A错误;B.根据得可知a点温度低于b点温度,可知ab过程内能增加,且a到b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W<0),根据可知Q>0,即ab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热,故B正确;C.图像与坐标纸围成的面积表示气体做的功,故ab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为故C错误;D.根据整理得可知图像延长线过原点的直线为等压线,题图可知ab过程不是等压变化,故D错误。故选B。1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过程如图中ABC图线所示,其中BC为一段双曲线。若将这一状态变化过程表示在下图中的p-T图像或V-T图像上,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A【来源】2025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大演练物理试卷【详解】AB.分析图像可知,为等压膨胀, 是等温压缩(反比例函数图像为双曲线),是等容降温,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p-T图像中为平行横轴的直线, 是平行纵轴的直线,是过原点的直线,选项A正确,B错误;。CD .V-T图像中为过原点的直线, 是平行纵轴的直线,是平行横轴的直线,图像C的变化方向错误,故选项CD错误。故选A。11.在2025年春节期间,小明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将一个未开封的薯片袋放在温暖的室内(温度为),此时薯片袋看起来较为饱满,袋内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同,设为,之后他带着这袋薯片开车前往海拔较高的山区老家过年,山区温度较低,为,且外界大气压变为,此过程中薯片袋均未张紧,袋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下列关于袋内气体状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袋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B.袋内气体的体积会变小C.袋内气体对外界做负功D.袋内气体的一定会放出热量【答案】A【来源】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试题【详解】以袋内气体为研究对象,由题意可知,初始状态,压强为,设体积为,最终状态,压强为,设体积为,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解得因此,袋内气体的体积增大;A.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袋内气体温度从300K降低到280K,因此袋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故A正确;B.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袋内气体的体积增大,故B错误;C.因为袋内气体的体积增大,所以袋内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故C错误;D.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因为袋内气体温度降低,所以因为袋内气体体积增大,所以则无法确定Q与零的关系,则袋内气体不一定会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A。12.小明的爷爷喜欢喝盖碗茶,泡茶时,他向茶杯中倒入足够多的沸水,使得盖上杯盖后茶水漫过杯盖,然后静置一段时间就可以喝了,已知盖上杯盖后,在水面和杯盖间密闭了一部分空气(可视为质量和体积均不变的理想气体),过一段时间后水温降低,则( )A.泡茶时,用沸水能快速泡出茶香,是因为温度越高每个分子动能都越大B.水的颜色由浅变深,说明水分子在做布朗运动C.温度降低后杯盖拿起来比较费力,是因为封闭气体的压强变大D.温度降低的过程中,杯内气体向外界放热【答案】D【来源】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某校高三下学期综合测试(三)物理试题【详解】A.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并不是每个分子动能都越大,选项A错误;B.水的颜色由浅变深,说明固体茶颗粒在做布朗运动,选项B错误;C.杯盖拿起来比较费力,是因为封闭气体的温度降低,体积不变,则压强变小,选项C错误;D.温度降低的过程中,杯内气体体积不变,不对外做功,内能减小,则气体向外界放热,选项D正确。故选D。1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回到状态a。已知ad和bc与T轴平行,ab和cd与p轴平行,bd的延长线经过O点。则在a、b、c、d四个状态及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 )A.过程②中气体的密度增大B.过程①中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单位面积的容器壁的撞击次数增多C.过程②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D.过程③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答案】D【来源】2025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详解】AC.过程②中气体的压强不变,温度升高,气体的内能增大,由盖—吕萨克定律可知气体的体积增大,密度减小,气体对外做功,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故过程②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故选项AC错误;B.过程①中气体的压强减小,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可知体积增大,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单位面积的容器壁的撞击次数减小,故选项B错误;D.过程③中气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压强增大,由玻意耳定律可知,气体的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选项D正确。故选D。14.现代喷气式飞机的燃气轮机工作循环简化如下:1→2过程空气被绝热压缩,2→3过程燃料燃烧气体等压膨胀,3→4过程高温气体绝热膨胀推动叶轮转动,4→1过程废气等压压缩至初始状态。若气体始终可看作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B.2→3过程中,气体对外做负功C.3→4过程中,气体内能不变D.4→1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答案】A【来源】2025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联考物理试卷【详解】A.1→2过程中,空气被绝热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内能增大,则气体温度升高,故A正确;B.2→3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正功,故B错误;C.3→4过程中,气体绝热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内能减小,故C错误;D.4→1过程中,气体等压压缩,根据可知,气体温度降低,气体内能减小;由于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向外界放热,故D错误。故选A。15.如图所示,用容积为的活塞式抽气机对容积为的容器中气体抽气,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容器中原来的气体压强为,抽气机与容器连接部分的体积不计,则第1次抽气后容器中的气体压强( )A.,抽气过程中气体对外做正功B.,抽气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正功C.,抽气过程中气体对外做负功D.,抽气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负功【答案】A【来源】2025届黑龙江龙东十校联盟高三下学期联考(二模)物理试题【详解】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由气体状态方程有得抽气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正功。故选A。16.压燃式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具有动力大、油耗小、低排放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机车及各种汽车中。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内部气体(可视为定量的理想气体)遵循如图所示的狄塞尔循环,其中a→b、c→d为绝热过程,则气体( )A.在a→b过程中温度不变B.在b→c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对外界做功C.在d→a过程中吸收热量D.经历一个循环过程后对外界做功为0【答案】B【来源】2025届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阶段性检测(二模)物理试题【详解】A.a→b过程为绝热过程,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则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即a→b过程内能增大,温度升高,A错误;B.b→c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根据可知,气体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则内能,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则,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对外界做的功,B正确;C.d→a过程中体积不变,则,根据可知,气体的压强减小,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气体放出热量,C错误;D.根据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气体所做的功可知,经历一个循环后,外界对气体做功不为零,D错误。故选B。1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竖直放置着一个高为的圆柱形绝热气缸,气缸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缸底部通过阀门连接气筒,横截面积为且导热性能良好的活塞将气体分成上下两部分,轻质弹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活塞下表面和气缸底部。开始时轻质弹簧处于原长,活塞恰好位于气缸正中间位置,活塞上部分气体压强为,下部分气体压强为,两部分气体的温度均为。现在对气体缓慢加热使活塞上升,稳定后,两部分气体的温度均为,之后温度保持不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忽略电热丝、轻质弹簧、阀门所占气缸内的体积,不计活塞的厚度,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且不漏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塞的质量为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C.缓慢抽气使活塞回到气缸正中间位置,上部分气体的压强为D.缓慢抽气使活塞回到气缸正中间位置,需要抽出气体的体积在温度为、压强为的条件下为【答案】D【来源】2025届河北省部分示范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试题【详解】A.活塞静止在气缸正中间时,设活塞的质量为,由平衡条件解得,故A错误;B.对气体缓慢加热使活塞上升0.2h,设稳定后上部分气体的压强为,下部分气体的压强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由平衡条件有联立上式,解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故B错误;C.对于上部分气体,设活塞回到气缸正中间位置,上部分气体的压强为,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得,故C错误;D.当活塞回到正中间位置,上部分气体的压强为,设下部分气体的压强为。根据平衡条件有对下部分气体缓慢抽气,等温变化过程满足关系有解得,故D正确。故选D。18.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如图所示,为平衡位置。有两个分子从相距处,均由静止开始运动,若仅考虑这两个分子间的作用力和靠近过程,则( )A.从到分子力始终做正功B.从到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从到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D.在处,分子间引力、斥力均减小为0【答案】A【来源】2025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三模)物理试卷【详解】AB.从到分子力为引力,所以分子力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分子力做正功,A正确,B错误;C.通过力与距离图像可知,从到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反向增大,C错误;D.在处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大小相等,分子力表现为0,但斥力和引力不为0,D错误。故选A。19.爆震发动机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动力装置,其工作原理涉及到复杂的热力学过程。在某先进的爆震发动机实验平台中,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进行模拟爆震燃烧实验。摩尔数为n的理想气体初始状态压强为,体积为,对应下图中的a点。现在这部分气体经过等压膨胀,体积变为,对应下图中的b点,气体在状态b经等温膨胀至状态c,压强变为。又经等压压缩至状态d,最后等温压缩回到状态a。已知理想气体的体积V、压强P和温度T满足方程;内能U满足关系。其中R为常数,n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 )A.气体在状态点b时的内能为B.气体在状态点a时温度为C.由c到d的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为D.由c到d的过程气体从外界吸热【答案】BC【来源】2025届辽宁省辽南协作体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物理试卷【详解】B.气体在状态点a时有解得气体在状态点a时温度为故B正确;A.气体a从到b,发生等压变化,则有解得气体在状态点b时温度为则气体在状态点b时的内能为故A错误;CD.气体在状态b经等温膨胀至状态c,则有,可得气体在状态点c时的体积为气体从状态c等压压缩至状态d,最后等温压缩回到状态a,可知状态d的温度为根据解得气体在状态点d时的体积为从状态c等压压缩至状态d,外界对气体做功为气体的内能变化量为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可得可知由c到d的过程气体从外界放热,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20.为检测甲图中烧瓶的气密性,将导管伸入水槽中,用手捂热烧瓶(如图乙),导管口产生气泡,松开手后导管内有水倒吸,最终形成一段稳定水柱(如图丙),证明装置不漏气。忽略大气压和环境温度的变化,下列关于烧瓶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气体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B.图乙中气泡上升过程中压强减小C.松开手后气体的内能逐渐减小 D.松开手后气体向外界放热小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答案】BC【来源】2025届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下学期联考考前押题物理试题【详解】A.由于液柱液面高于烧杯水面,图丙中气体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故A错误;B.图乙中气泡上升过程中深度减小,压强减小,故B正确;C.气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C正确;D.气体体积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向外界放热大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故D错误。故选BC。21.如图甲所示是带有报警装置的加热器模型。一高度为H的汽缸开口向上直立在水平地面上,汽缸壁和活塞都是绝热的,活塞横截面积为S,在缸的正中间处有固定卡环,活塞可以在卡环以上无摩擦运动。活塞下方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状态封闭气体温度为T0,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强p0,现通过电热丝缓慢加热,活塞缓慢上升了,恰好触碰到报警装置。已知理想气体内能U与温度T的关系为(k为正的已知常量),不计活塞和卡环的厚度,重力加速度为g。封闭气体状态变化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活塞质量B.活塞质量C.从a到c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D.从a到c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答案】BC【来源】202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详解】AB.设活塞质量为m,b到c过程气体等压膨胀由平衡知识可得解得,故A错误,B正确;CD.从a到c过程,气体先经历等容升温增压过程,再经历等压升温增容过程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解得据题意得从b到c过程,气体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从a到c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22.为精准掌握某高温锅炉外壁温度变化,技术人员于锅炉外壁镶嵌底部水平、开口向上的圆柱形导热汽缸。汽缸内有质量不计、横截面积为100 cm2的活塞封闭理想气体,活塞上方警报器通过轻绳悬挂质量为10kg的重物。当缸内气体温度为240K时,活塞与缸底相距12cm;温度缓慢升高,活塞上升8cm时接触重物;轻绳拉力为零时警报器报警。已知锅炉房内空气压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活塞厚度及活塞与缸壁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初始状态到活塞接触重物,气体对外做功为80 JB.警报器报警时,锅炉外壁温度与初始温度比值为C.活塞接触重物时,气体压强比初始值增大1000 PaD.报警后温度继续升高,气体体积变化量与温度变化量比值恒为【答案】AB【来源】2025届河北省部分校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冲刺卷物理试题【详解】A.气体对外做功,则选项A 正确;B.缸内气体温度缓慢升高的过程中,到活塞刚好接触重物,缸内气体发生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有代入数据解得活塞刚好接触重物到轻绳拉力刚好为零的过程中,缸内气体发生等容变化,由力的平衡条件有由查理定律有代入数据解得温度比值选项B正确;C.活塞接触重物前,气体压强始终等于p0,未增大,选项C错误;D.报警时,报警后,气体进行等压变化,则即比值为选项D错误。故选AB。23.如题图甲所示,一个上端开口内壁光滑的导热汽缸静止在地面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厚度不计的轻质活塞封闭在汽缸内,气体的初始压强为p0,温度为T0,汽缸顶端两侧各有一个卡口,活塞到达顶端不会离开汽缸。现用电热丝缓慢对气体加热,气体的压强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气体温度达到2T0时,活塞到达汽缸顶端B.当气体温度达到3T0时,气体压强p1=1.5p0C.T0~2T0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2T0~3T0过程中,由于温度升高所有分子动能都增大【答案】AB【来源】2025届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详解】A.T0~2T0,气体发生等压变化,当温度达到2T0以后压强变大,可知则当温度达到2T0时,活塞到达汽缸顶部,故A正确;B.2T0~3T0,气体发生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可知解得故B正确;C.T0~2T0,发生等压变化,气体体积变大,则气体对外界做功,故C错误;D.2T0~3T0,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而不是所有分子动能都增大,故D错误。故选AB。2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过状态B、C又回到状态A,该过程的图像如图所示,BC与横轴平行、AC与纵轴平行、AB的延长线经过坐标原点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正功B.在过程中,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C.在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D.在一个循环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答案】CD【来源】2025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试题【详解】A.在过程中,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即外界对气体做负功,故A错误;B.在过程中,压强不变,体积减小,则温度降低,故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故B错误;C.在过程中,体积不变,外界对气体不做功;压强增大,则温度升高,气体的内能增大,故气体从外界吸收能量,故C正确;D.p-V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外界对气体做的功,气体经全过程,内能不变,但由于全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大于体积减小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故D正确。故选CD。25.如图所示,一固定直立气缸由上、下两个相互连通的圆筒构成。上部圆筒体积为2V0,其中有一质量为2m、面积为2S的薄活塞A。下部圆筒长度足够,其中有一质量为m、面积为S的活塞B。两圆筒由一短而细的管道连通,两活塞均可在各自的圆筒内无摩擦地上下滑动,活塞A的上方盛有理想气体X,A、B之间盛有另一种气体Y,活塞B下方与大气连通。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态,X气体温度为T0、体积为V0,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为U=CT,其中C为已知常量,T为热力学温度;活塞B下方的大气压强为常量p0。若气缸壁、管道、活塞均不导热。现通过灯丝L对X气体缓慢加热(1)若活塞A恰好到达上圆筒底部时,X气体处于热平衡态,求其温度Tf1,以及从灯丝中吸收的热量Q1。(2)若气体X从灯丝中吸收的热量为(1)问中的两倍(即2Q1),求达到平衡态时气体X的温度Tf2【答案】(1),(2)【来源】2025届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详解】(1)初态等压过程解得此过程外界对X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2)继续输入热量的过程中,气体X经历等体过程,内能变化解得26.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制作的供水装置,汽缸内部长度,轻活塞将其分为左、右两部分,左部为储水室,储水室上部一根细管连接进水口和出水口;右部为气室,气室尾部有一气阀。初始时打开出水口和气阀,储水室内无水,轻活塞位于汽缸中央。现通过气阀给气室充气至压强,然后关闭气阀和出水口,打开进水口开始注水,活塞缓慢向右移动,当气室压强时停止注水。已知活塞横截面积,外界大气压强,气室内气体看作理想气体,整个过程温度不变,不计活塞厚度、摩擦力及水的重力产生的压强,求:(1)从气阀充入的气体在外界大气压下的体积;(2)注水结束后,打开出水口,当气室压强下降到时,排出水的体积。【答案】(1)(2)【来源】2025届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详解】(1)设充入的气体体积为,供水装置的体积当气室充气至压强时,活塞从中央移动到左端;由玻意耳定律有解得(2)设当注水结束时,气室内气体的体积为,有解得打开出水口,气室压强下降到时,由玻意耳定律有解得则排出水的体积27.潜水艇中显示下潜深度的装置可简化如下:一根内壁光滑的平底厚玻璃管,开口端向下,侧面标有均匀的刻度线,开口端刻度值为“0”,底端刻度值为“120”。用质量和厚度均不计的活塞封闭开口端,活塞位于“0”处,以某种方式让其缓慢下降到水底,稳定时,活塞位于“40”处。已知大气压p0=1.0×105Pa,水的密度ρ=1.0×103kg/m3,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全程封闭气体不泄漏且温度不变,玻璃管始终竖直。(1)求活塞位于“40”处对应的水深h1;(2)将玻璃管上的刻度值x转换成深度值h,刻度线是否仍然均匀?请说明理由。【答案】(1)5m(2)不均匀【来源】2025届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详解】(1)对活塞封闭的温度不变气体,由玻意耳定律得其中,又因为联立得(2)由小问1可得x与h的函数关系式,可知x与h不成正比。故将玻璃管上的刻度值x转换成深度值h,刻度线不均匀。28.汽车搭载空气悬挂有助于提升汽车的舒适性,某国产汽车的空气悬挂由空气弹簧与避震桶芯所组成。某次测试中,空气弹簧内密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压缩和膨胀过程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p-V图像。气体从状态等温压缩到状态,然后从状态B绝热膨胀到状态,B到C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为W,已知和W。求:(1)状态C的温度;(2)A到C全过程,空气弹簧内的气体内能变化量。【答案】(1)(2)-W【来源】2025届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试题【详解】(1)从B到C过程,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解得(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A到B过程B到C过程由于故A到C过程气体内能增加联立解得2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如图所示的ab、bc、cd的三个过程,其中ba的延长线经过坐标原点O,bc与横轴平行,cd与ab平行,已知气体在状态a的压强为,体积为,在状态d的温度为,结合图像所提供的其它信息,求:(1)气体在状态b的压强与温度;(2)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对外界做的功。【答案】(1)(2)【来源】2025届河南省十校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模拟考试物理试卷【详解】(1)由气态方程可知其中,解得,(2)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对外界做的功30.一辆汽车的一个轮胎充入空气后容积为0.1m3,胎压为2.0atm,轮胎内空气温度为7℃,汽车行驶一段时间后,轮胎内空气体积不变,温度变为27℃。已知7℃、1.0atm的空气密度为1.3kg/m3,求:(1)轮胎内空气密度;(2)汽车行驶一段时间后的胎压。(以atm为单位,可用分数表示)【答案】(1)2.6kg/m3(2)【来源】2025届安徽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三)物理试卷【详解】(1)对充入空气过程解得(2)根据查理定律得解得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备战2026年高考物理(2025年真题分类汇编通用版)专题14热学(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备战2026年高考物理(2025年真题分类汇编通用版)专题14热学(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