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素养目标1.时空观念:通过时代背景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时间,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性质。2.史料实证:通过相关史料,了解《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认识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3.唯物史观: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经过及影响的比较,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4.家国情怀:通过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在中国犯下的罪行。自主预习在北京西北郊,有一座兼具中西特色、曾有“万园之园”之称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但是现在我们前往圆明园参观游览时,看到的只是残垣断壁,园内的古籍珍宝荡然无存。这座宫殿为何会变成今天这般模样 这场战争是如何爆发的 我国因此遭受了哪些灾难 侵略者又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探究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生成】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提出无理的修约主张,被清政府拒绝。2.借口:“ ”和“马神甫事件”。 3.侵略者:英、法两国组成联军,俄、美两国支持。4.经过: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4月,英法联军舰队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5.签订条约条约 对象 内容《天津条约》 俄、美、英、法 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英、法、美 以“洋药”进口的名义承认 合法 【图示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掌握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知识生成】 1.火烧圆明园背景 1860年8月,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暴行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放火烧毁 2.《北京条约》的签订(1)背景: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并扬言要直捣皇宫。奕?被迫与英、法两国代表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北京条约》。(2)内容: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又增开 为通商口岸,割 半岛南端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巧学妙记·《北京条约》的内容:前约有效,增开天津;割地九龙,赔款大增。了解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知识生成】1.俄国割占中国领土: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 平方千米领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 地区, 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 程度进一步加深。 合作探究人类文明源远流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在学习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某校进行了一次研学活动,研学的目的地为圆明园遗址。请你参与本次研学活动。【研学攻略】(1)搜集相关资料,草拟一张从你的生活地点到目的地的路线图(包括你的生活地点、出行方式、目的地等)。为了更好地完成研学活动,还需要做哪些准备 【研学所见】同学们在参观圆明园遗址时,拍摄到下面的图片。(2)根据图片所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圆明园遗址写一篇解说词。【研学所闻】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在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就加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提出九项建议,其中关于恢复圆明园的建议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摘编自曾良《重建圆明园,是再现辉煌还是多此一举 》(3)对于现在的圆明园,社会上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些人主张在原址对圆明园进行重建,有些人则极力反对重建。对于这两种主张,你的观点是什么 请说出你的理由。【研学报告】(4)通过本次研学活动,写出你的收获。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扩大了侵略权益,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加强了列强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参考答案子任务一2.亚罗号事件5.北京 鸦片贸易子任务二1.咸丰皇帝2.天津 九龙子任务三1.150多万2.长江中下游 俄国 半殖民地化合作探究(1)提示:只要符合事实、切实可行的路线图即可。其他准备:证件、生活用品、药品、学习用具及电子设备,同时根据行程特点补充防晒、雨具等物品。(2)解说词:圆明园这一座精美绝伦的艺术宝库,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英法联军先是在圆明园中进行大肆抢劫,然后放火烧毁。大水法遗址是圆明园中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如今剩下的只有焚烧之后的残垣断壁。圆明园遗址是中国屈辱史的见证,我们应时刻不忘历史,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3)观点:赞同重建。理由:重建圆明园,把它建成国家收藏珍宝文物的博物馆,恰恰可以证明新中国的强大。重建当年的盛景,充分利用圆明园的无形资产,发展旅游事业,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观点:反对重建。理由:保留遗址,可以发挥其历史教育的功能,时刻提醒广大人民勿忘历史教训,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4)收获:圆明园之毁警示闭关自守与科技落后的代价,需以史为鉴。遗址保护需平衡历史记忆与当代需求,拒绝盗掘与破坏;直面残垣断壁,激发守护文明、振兴民族的使命感。总之,圆明园遗址是民族创伤的见证,亦是文化自信的起点。研学以多维度视角(历史、建筑、人文)揭示其当代价值,应珍视文化遗产,传承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