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蓬莱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烟台蓬莱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三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价意见
一、二选择题 :1-10每题 2 分 ,11-14题每题3分,共计32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B A A C D C A D D AC AD BD BC
三、填空题:15-19题。每题3分,共15分
15、轮轴 省力 变大
16、 < = >
17、不属于 A C
18、守恒 增大 大于
19、 变小 b
四、简答题:(20题2分,第21题6分,共8分)
20、
21、(1)相同
(2) 越大 相等 一对平衡力
(3)(2分)承重钢丝间的夹角不宜过大
五、实验探究题:(22题8分,23题8分,24题10分,共26分)
22. (1) 漏气 C
(2) 液体深度 丙、丁
(3) (2分)深度 (2分)AB
23.(1) 量程 竖直
(2)(2分)
(3)增大 不变
(4)(2分)不同
24、(1)速度 小球
(2分)若木块质量过大,会导致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过短,难以准确判断动能大小。
(2) 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变大
(3)(2分)甲 (2分) 额外功还有克服绳重和摩擦做功,这个公式额外功只包含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所以该观点是错误的。
六、计算题:(25题8分,26题11分,共19分)
25、(2+2+4)解:(1)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雪龙”号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2)水面下5m深处船壁受到海水的压强
(3)“雪龙”号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
由和得
则“雪龙”号主机提供的动力
26. (2+3+2+4)解:(1)由图乙可知,第3s时A静止不动,此时A受到重力、钢缆绳的拉力和浮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此时A的受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2)由于完全浸没在水中,排开的体积V排=V=1.4m3
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1.4m3=1.4×104N
根据力的平衡关系可知,钢缆绳对A的拉力为F缆=G-F浮=2.4×104N-1.4×104N=1×104N
(3)由图可知,4s~8sA上升的高度为s=1.6m-0.8m=0.8m
则A上升的速度为
(4)①由图可知滑轮组的动滑轮绕绳子的段数n=3,拉力F做的功为W总=Fs=Fnh=1×104N×3×1m=3×104J
②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蓬莱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初三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五个大题,26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题前,务必用0.5亳米黑色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非选择题必须用0.5亳米黑色的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 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液。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本试卷出现的g值除有特殊说明外全部取值10N/kg
一、单项选择题:(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如图是亚残运会吉祥物的项目运动造型,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拉弓使弓变弯 B.蹬车使车前进
C.踢球使球飞出 D.划船使船前进
2. 如图所示,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在水平地面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速地迎面吹来,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模型相对于空气处于静止状态
B.提高风速,汽车模型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C.汽车模型设计为流线型可以增加迎风阻力
D.汽车模型上方的气体流速小,压强大
3.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的自行车,旁边是没有安装的简易款挡泥板。图中标注了四个可能的挡泥板的摆放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向前行驶时、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
B.坐垫做的宽大是为了增加骑行时臀部与坐垫的压强
C.为了雨天骑行时泥水不容易甩到身上前后轮的挡泥板应分别安装在②④处
D.匀速骑行时,人对车做的功全部转化为车的动能
在“航天日”主题活动中,小明用塑料瓶自制了“水火箭”(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
A. 发射时,“水火箭”向下喷水从而获得升空的动力
B. 工作原理是牛顿第一定律
C. “水火箭”的基本原理与现代火箭不同
D. 现代火箭的燃料是高压低温的燃气
5. 浮沉条件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从简单的物体漂浮到复杂的建筑结构设计,都有其独特的用途。下列四幅图中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密度计测量的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受到的浮力越大
B.图乙中盐水选种时,上浮的种子密度比盐水的密度大
C.图丙中热气球是通过自带的加热器调节气囊中气体的温度进而控制升降
D.图丁中古人打捞铁牛时,浮船受到的浮力等于铁牛的重力
6. 如图甲是“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实验装置,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块在0~1s做加速运动,在1~3s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1s内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0.6N
B.在1~3s内拉力的功率为0.12W
C.如果3s后物体不再受拉力就会立即停止运动
D.在0~3s内拉力做的功一定多于0.2J
7 . 关于中考体育测试场上出现的运动场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华进行800m测试通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B.小华在跳绳测试中,起跳时她的重力和地面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明进行俯卧撑测试时,人体可以看作是一个以脚尖为支点的省力杠杆
D.小明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不受力的作用
8 . 如图是两边管子粗细相同,足够高的连通器,中间有一个可无摩擦移动的活塞。刚开始活塞固定不动,两管液面相平,左管液体是酒精(ρ酒精=0.8×103 kg/m3),右管液体是水(ρ水=1.0×103 kg/m3)。现松开活塞,重新稳定后(  )
A.右边液面下降1 cm B.右边液面下降2cm
C.右边液面比左边液面低1 cm D.左右液面一样高
9 .如图所示,某商场要把同一种货物搬运到同一辆汽车上,可采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甲图所用方法克服货物重力做功多
B.甲图所用方法比乙图所用方法机械效率高
C.甲图中,所搭斜面越长机械效率越高
D.甲图中,所搭斜面越长越省力
10. 研学实践活动时,小明在农家乐看到一种农具(如图甲),他查阅资料后知道,这种农具是农民捣谷用的“舂”,其工作原理图如图乙,AOB为碓杆,O为支点,A处连接着碓头,脚踏碓杆的B处可使碓头升高,抬起脚,碓头会落下去击打稻谷,若碓头的重力为30N,每踩一次碓头上升的高度为60cm,AO长1.5m,OB长0.3m,则(  )
A.使用舂捣谷时可以省力
B.不计碓杆的重力和摩擦,脚至少用15N的力才可以将碓头抬起
C.每踩一次对碓头做的功是1800J
D.若1min将B踩下30次,舂的机械效率为60%,则人做功的功率是15W
二、多项选择题(11-14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选错的得0分,共12分)
11. 小杰用盐水洗水果时发现,草莓在盐水中漂浮,小西红柿悬浮。一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盛有密度相同的盐水,小杰把质量相同的草莓和小西红柿分别放入甲、乙容器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中的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莓的密度小于小西红柿的密度
B.草莓所受的浮力大于小西红柿所受的浮力
C.盐水对甲容器底的压强等于对乙容器底的压强
D.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12. 某同学将粗细均匀的吸管一端密封,在吸管内装上适量的铁砂,并在吸管上标上刻度线及相应的密度值,制成了简易密度计,如图所示。密度计上有密度值为ρ1和ρ2的两条刻度线(ρ1>ρ2),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 h,该同学发现 h很小。若想增大 h,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增加吸管内铁砂的质量 B.降低吸管内铁砂的质量
C.使用更粗的吸管 D.使用更细的吸管
13.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中,每个滑轮质量相同,重为G的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匀速上升,已知乙滑轮组的效率为η,不计摩擦、绳重和木板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B.每个滑轮重
C.甲、乙将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时,拉力的功率一定不相等
D.A、B点绳子受到拉力FA、FB关系:FB>2FA
14. 如图甲所示,一薄壁圆柱体容器足够深,底面积为200cm2,容器内放有重力为6N、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当加入一定量的水时,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恰好为ON(此时木块静止),如图乙所示。则( )
A.乙图木块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重力
B.乙图容器内水的深度为6cm
C.乙图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600Pa
D.如用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将木块向上拉到距离容器底2cm处保持静止,如图丙所示,则木块静止时拉力F的大小是2N
三、 填空题 (15-19题, 每空1分共15分)
15.龙骨水车因其形如龙骨而得名,是我国历史上的主要灌溉农具。车头大轮与拐木组成了一个 (填简单机械名称)。拐木长度大于大轮半径,该机械相当于一个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用龙骨水车把水提到高处,水的机械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分别沿斜面用力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推上同一辆货车。物体从斜面底被推上货车所用的时间分别为,推力的功率分别为,已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在此过程中 ①F1 F2 ②WA WB ③P1 P2
17.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所用压强计中的U形管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在下图中,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图 ,应用大气压强的是图 。(均选填“A”、“B”、“C”或“D”)
18.如图,甲乙完全相同的小球,以同样的速度沿着与水平方向均成角斜向上抛出,甲球沿光滑斜面,乙球抛向空中,不计空气阻力,甲乙小球能到达的最高点分别为点与点,离地高度为和,在这个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是 (守恒/不守恒)的,这个过程中的重力势能在 (增大/减小),图中 (大于/等于/小于)。
19.如图1,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均匀柱状体甲,底面积为0.25m2、高3m,正方体乙,边长为1m,若将甲物体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则剩下部分对桌面的压强将 ;若沿水平方向截取不同高度的甲物体,并平放在乙物体正上方时,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随截取的高度h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代表甲对地面的压强随截取高度h的变化图像是 (选填“a”或“b”),根据图2信息可知:p1:p4= 。
四、作图简答题(20题2分,第21题6分,共8分)
20.如图甲是某斜拉大桥,图乙是其简化的模型,O为支点,请你在图乙中画出拉力F对应的力臂l。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悬索桥(图甲)是建桥工程上的壮观景色,其主要特点是桥身通过两条或几条缆索吊在空中。这种缆索通常被锚固于两岸的索塔上,并通过吊杆将桥面吊起。它的主要承重构件是悬索,它主要承受桥面的拉力。
晓彤观察了悬索桥后,想知道“两个拉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互成的角度有什么关系”,于是按图乙的方式进行了多次实验探究。
按照设计方案,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点,先用拉力将橡皮筋拉至O点,再用两个大小相等、互成角度的拉力和共同拉将橡皮筋拉至O点,并将多次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角度/° 0 30 45 60 90 120
拉力 2 2.1 2.2 2.3 2.8 4
拉力 2 2.1 2.2 2.3 2.8 4
拉力 4
(1)实验过程中,每次都将橡皮筋拉至O点,其目的是让每次实验拉力对橡皮筋的作用效果 。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两个拉力和产生的作用效果与互成的角度有关,互成的角度越大,两个拉力 (选填“越大”或“越小”);当两个拉力互成角度为时,拉力拉力和之和与拉力的大小 ;当两个拉力相等且互成时,此时拉力与的关系是 。
(3)图丙为一款家用晾衣架,在承重钢丝承担总重不变的情况下,为防止两根承重钢丝被拉断,根据以上探究结果,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五、实验探究题(22题8分,23题8分,24题11分,共27分)
22.小明同学在学习液体压强时,为了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实验前,小明用手轻压如图甲所示的U形管压强计,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液面几乎不动,说明该装置___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若压强计漏气,则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
A.从U形管内倒出适量液体 B.向U 形管内添加适量液体 C.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2)比较图乙、丙实验可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着___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比较___________两图的实验可初步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拓展】
(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同学又设计了如图戊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时,将仪器放入水槽中,观察浸入液体中的容器侧面橡皮膜的变化,换用不同液体重复实验。
①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同的变量为___________。
②图戊b为图戊a的正视图,某次实验结果如图戊b所示,此时仪器更接近水面的一边是___________(选填“AB”“BD”“AC”或“CD”)。
23.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线、 和分度值。调零时,弹簧测力计应在 (选填“竖直”或“水平”)方向上调零;
(2)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高为6cm的长方体物块(可塑),测出重力。将它缓慢浸入水中,在图乙中画出物块所受浮力F浮随h变化的图象;
(3)分析图象可知:浸没前,h增加,F浮 ;浸没后,h增加,F浮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把此物块捏成高6cm的圆锥体,重复上述实验。两次实验所得的F浮随h变化的图象 (选填“相同”或“不同”)。
24.下面是蓬莱某中学某班级在系列探究活动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 (选填“高度”或“速度”)的关系。本实验探究的是 在碰撞 (选填“前”或“后”)瞬间的动能。实验中,木块的质量过大或过小都不行,若木块质量过大会导致 。
如图是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若斜拉测力计,与竖直拉比较,示数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如图是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必须竖直拉动弹簧测力计的是实验是 (选填“甲”或者“乙”)。根据,可以直接测量物重和滑轮重来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用按照如图所示方案来测量,这种观点错误的原因是 。
六、计算题 (25题8分,26题10分,共18分)
25.“雪龙”号是我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排水量约,吃水深度可达,动力系统中,主机功率。取,,求:
(1)“雪龙”号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2)水面下5m深处船壁受到海水的压强;
(3)如图所示,执行科考任务的“雪龙”号在海面破冰前行,假如船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主机能提供多大的动力。
26.如图甲所示,是建造大桥时所用的起吊装置示意图,使用电动机和滑轮组将物体A从江底沿竖直方向吊起。某一时段,物体A在水中(未露出水面)上升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A的重力为,体积为。不考虑风浪、水流等因素的影响。(,g取10N/kg)
(1)请在丙图方框内画出第3s时A的受力示意图(用“·”表示A);
(2)求第3s时A受到的浮力大小以及钢缆绳对A的拉力;
(3)4s~8s,求A上升的速度;
(4)A完全离开水面后,继续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1m,电动机对绳的拉力F大小为。求:①拉力F做的功;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