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y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场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海谊中学高一年级月考思政科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不属于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是( )①唯物史观 ②形而上学 ③唯心史观 ④剩余价值学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中国古代诗词向来有反映社会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功能。唐代郑遨的“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颌血。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不劳而获的豪富贵族的愤怒之情。造成农民疾苦的根本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封建土地所有制 C.封建专制制度 D.封建等级制度3.英国在工业革命开始后,曾多次发生局部性经济危机,1825年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 )A.滞胀 B.生产绝对过剩 C.生产相对过剩 D.通货膨胀4.马克思说: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是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这里“看不见的线”是指( )A.工人拥有人身自由 B.剩余价值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工业革命的完成5.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三个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相同点是( )①生产资料都是私人占有 ②劳动成果全部归剥削者占有③劳动者都毫无人身自由 ④不同阶级之间都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小丽报名参加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论证演讲大赛。以下观点可选用的有(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物质力量④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为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提供了现成答案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7.空想社会主义者表达了对未来社会的设计,要求建立一个完美的社会形态,但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有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身上,幻想统治者接受他们设计的未来社会蓝图,把解放和幸福恩赐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者( )①主张阶级调和,支持阶级斗争 ②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③设计了未来新社会的美好蓝图 ④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某校学生在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中收集到下列资料,其中正确的有( )①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③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是( )A.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B.马克思和恩格斯 C.列宁和斯大林 D.毛泽东和邓小平10.以下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数字处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A.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 B.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C.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 D.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11.自从鸦片战争时起,先进的中国人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都以失败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③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12.1949年,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因素 ②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③根本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④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回望中国近现代史,1840年至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社会逐渐沉沦,以五四运动为开端,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蓄积组织力量做准备,注入了精神活力。可见,五四运动( )①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好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③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④改变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这是因为( )①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②中国封建势力与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参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④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新民主主义论》中,科学指明了国家革命的前途和方向,进而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进行的战略思想。这里的“两步”是指( )A.旧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C.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革16.某校高一(6)是同学在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讨论中,关于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意义”时的发言,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C.丙: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B.乙: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丁: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7.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从而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飞跃”的历程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③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A.①→④→③→② B.④→①→③→② C.④→③→①→② D.①→③→②→④18.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②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④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9.下表反映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不同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的变化。你认为产生此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时间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司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1952年 19% 1.5% 0.7% 71.8% 7%1957年 33% 56% 7% 3% 1%①个体农业经济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 ②过渡时期总路线贯彻落实已有成效③社会主义改造得到人民的积极支持 ④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0.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 )历史性飞跃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二、简答题2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4分)22.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哪些理论成果(8分)2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和根本原因(6分)24.改革开放的标志是什么(3分)三、材料分析题25.材料一 美洲火地岛上的居民将受赠的被子撕成一块块布片,分给每一个人。材料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材料三 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材料四 经过75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并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1)结合材料,请分析上述四段材料分别描述的是什么社会形态 (4分)(2)结合材料,请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中两大对立的阶级分别是什么 (6分)(3)结合材料,请简要概括材料四所指的社会形态中生产关系有何特点 (9分)高一政治答题卡姓名: 班级:一.选择题(本题分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题号 16 17 18 19 20答案21.(4分)22.(8分)23.(6分)24.(3分)25.(1)(4分)(2)(6分)(9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