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8月联合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8月联合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辽宁省名校联盟 2025 年高三 8 月份联合考试
物 理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共 4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 4 分;第 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6 分,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 有选错的得 0 分。
1. 在学习物理知识时, 还应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模型的建立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
B.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
C. 已知合力求分力, 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D. 加速度 和速度 都采用了比值定义法
2. 如图所示为红、蓝两种颜色的光分别通过同一窄缝后在屏上呈现的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乙
图甲
A. 产生图甲衍射条纹的是红色光
B. 图乙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更大
C. 增大窄缝宽度,衍射会变得更明显
D. 减小窄缝宽度, 屏上光会变得更亮
3. 如图所示为由 24 个光滑铁环组成的铁链,其两端等高地悬挂在竖直的固定桩上,铁环从左到右依次编号为 1、 2、 3、……、24。在重力作用下铁链自然下垂形成一条曲线,曲线两端点的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 ,第 12 个和第 13 个铁环水平穿连,每个铁环的质量均为 ,重力加速度为 。下列关于铁环之间的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A. 铁环受到它上方铁环的弹力和它下方铁环的弹力方向相反
B. 每个铁环受到它上方铁环和它下方铁环的弹力大小相差
C. 铁环和铁环之间弹力的最大值为
D 铁环和铁环之间弹力的最小值为
4. 如图所示,斜面体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斜面上表面光滑。小球被轻质细线系住放在斜面上,细线另一端跨过定滑轮, 定滑轮摩擦忽略不计, 用水平向右的力拉细线使小球沿斜面缓慢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 (球未离开斜面)、斜面体始终静止。移动过程中
A 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变大 B. “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变大
C. 斜面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D. 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变大
5. 利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为 的可见光照射阴极 ,电流计中有电流流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移动到 端,电流计中一定没有电流流过
B.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移动到 端,电流计中一定没有电流流过
C.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保持不动,用红外线照射 ,电流计中可能有电流流过
D.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保持不动,用紫外线照射 ,电流计中可能没有电流流过
6. 2020 年 12 月 12 日,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正式退役了。在 3275 天 11 小时 43 分 0 秒的运行期间, 这里产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中微子研究成果, 包括发现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 使我国的中微子研究跨入国际先进行列。中微子是宇宙中最古老、数量最多的物质粒子, 太阳、地球、 超新星、宇宙线、核反应堆, 甚至人体都在不停地产生中微子, 每秒钟有亿万个中微子穿过人们的身体。大多数原子核发生核反应的过程中也都伴有中微子的产生,例如核裂变、核聚变、 衰变等。下列关于核反应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是 衰变方程, 是 ; 衰变方程
B. 高速运动的 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中子,其核反应方程为
C. 衰变为 ,经过 3 次 衰变,2次 衰变
D. 是核裂变方程,也是氢弹的核反应方程
7. 如图,一个上口用橡皮膜封闭的盛水长玻璃槽内,用一小玻璃瓶 A 倒扣在水中形成一个浮沉子, 悬浮在水中某位置保持平衡,若环境温度不变,用力按压橡皮膜到某一位置后,玻璃瓶将
A. 下沉一点后又平衡 B. 上浮一点后又平衡
C. 一直下沉到水底 D. 一直上浮到水面
8. 对如图所示的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被称为泊松亮斑,它的原理是光的干涉
B. 图乙中内窥镜应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C. 图丙所示疾驰而过的急救车使人感觉音调变化,是由于多普勒效应引起的
D. 图丁用自然光照射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前后两个竖直放置的偏振片,光屏依然发亮
9.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小球和点光源,分别用相同的弹簧竖直悬挂于同一水平杆上,间距为 ,竖直悬挂的观测屏与小球水平间距为 ,小球和光源做小振幅运动时,在观测屏上可观测小球影子的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小球和光源的振动图像如图 2 所示,则
图 2
光源与小球振动的相位差为
B. 光源从初始状态回到平衡位置的时间为
C. 若影子振动的初相位为 ,则
D. 影子的最大速度
10. 现有轻质细绳 、 以及轻质弹簧 。在竖直面内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连接,其中 、 两点固定于竖直墙上, 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质量均为 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 沿水平方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现只剪断其中一根绳,则
A. 若只剪断 绳,则剪断绳后瞬间, 球加速度为
B. 若只剪断 绳,则剪断绳后瞬间, 球加速度为
C. 若只剪断 绳,则剪绳后瞬间, 球加速度为
D. 若只剪断 绳,则剪断绳后瞬间, 球加速度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4 分。
11. 某同学利用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如图 《甲》所示:为该同学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部分计数点 (后面计数点未画出) ,相邻计数点间有 4 个点迹未画出。所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 。
图甲
图乙
(1)为研究小车的运动,此同学用剪刀沿虚线方向把纸带上 、 、 ……等各段纸带剪下, 将剪下的纸带一端对齐,按顺序贴好,如图(乙)所示。若各段纸带上方的左上角、中点或各段纸带的中点连接后为一条直线 则可以判断出小车____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在图中 、 、 、 、 、 , 则打下点迹 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是_____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 (本小· 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流电的频率是 而电压不变,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_____实际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流电的电压变为 而频率不变,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引起
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制热值_____实际值(地“大于”“等于”或“小于”)
12. 在“用双缝干涉制换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单所示.
(1)M、N、P 三个光学元件依次为_____(填标号):
A. 滤光片、单缝、双缝 B. 单缝、滤光片、双缝
C. 单缝、双缝、滤光片 D. 滤光片、双缝、单缝
(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 单缝和双缝应当相互平行
B. 测量过程中, 把 5 个条纹间距数成 6 个, 会导致波长测量值偏大
C. 把毛玻璃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相邻两亮条纹中心的距离变宽
D. 若通过双缝的两列光波到屏上某点的路程差为波长的奇数倍, 该点处一定是暗条纹
(3)某同学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已知两缝间的间距为 ,以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时,在离双缝 远的屏上,用测量头测量条纹间的宽度: 先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 1 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读数为 ; 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 6 条亮纹中心对齐,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 _____mm。
(4)利用测量数据,此光波波长的计算表达式为 _____(用题中符号表示)。
13. (10 分) 如图所示,开口竖直向上的细玻璃管内有一段长为 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度为 的气体,此时封闭气体温度为 水银柱的上端到管口的距离为 ,已知大气压强为 。现把玻璃管缓慢旋转 至水平位置保持不动,然后对玻璃管缓慢加热到水银柱刚好没流出管口,则:
(1)玻璃管旋转 时,封闭气体的长度为多心?
(2)水银柱刚好没流出关口时,此时玻璃中封闭气体的温度为多少 ?
14. ( 12 分)如图所示,在平直公路上,汽车 A 向固定的测速仪 B 做直线运动,设 时汽车 A 与测速仪 相距 ,此时测速仪 发出一个超声波脉冲信号和一个红外线信号,汽车 在接收到红外线信号时正以 的速度运动,司机立即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汽车 接收到超声波信号时,它与测速仪 的间距为 ,已知超声波的速度 。红外线在空中传播的时间忽略不计。求:
(1)汽车 A 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大,
(2)测速仪 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 和测速仪 的间距 为多大?
(3)测速仪 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立即改变其加速度, 后测速仪 又发出一个超声波脉冲信号,在 时该超声波信号恰与汽车 相遇,求汽车 的加速度
15. (18分)如图所示,倾角 的足够长光滑斜面底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放一长 , 质量 的薄木板,木板的顶端叠放一质量 的物块 (视为质点)。对木板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恒力 (大小未知),使木板沿斜面向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认为物块和木板分离前、后瞬间的速度均不变,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
(1)若物块未离开木板时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求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
(2)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 ,求使物块不滑离木板时恒力 的范围;
(3)若 ,求物块运动至最高点时与木板底端的距离 。 辽宁省名校联盟 2025 年 8 月份联合考试
物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A C C C BC BD ABD
1. B
A. 质点模型的建立运用了理想化模型(方法), 故 A 错误;
B.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 故 B 正确;
C. 已知合力求分力,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故 C 错误;
D. 加速度 的定义不是采用了比值定义法,速度 采用了比值定义法,故 D 错误。
故选 B。
2. A
A. 波长越长,衍射条纹中央亮纹越明显宽,可知,产生图甲衍射条纹的是红色光,故 A 正确;
B. 真空中光速都相同,均为 ,故 错误;
C. 增大窄缝宽度,衍射会变得不明显,故 错误;
D. 减小窄缝宽度,通过的光会变少,屏上光会变得更暗,故 错误。
故选 A。
3. D
AB. 铁环受到上方铁环弹力及下方铁环弹力外,还受重力,三力互成角度,故 AB 错误; D. 对第 个铁环分析,可知12、13铁环之间弹力为
仅对 12 铁环分析,可知 11 铁环对 12 铁环的弹力大小为 同理可知 12、13 铁环间弹力最小,故 D 正确;
C. 1、2 铁环和 23、24 铁环间弹力最大且为 ,故 C 错误。
故选 D。
4. A
AB. 对小球受力分析并合成矢量三角形重力大小方向不变,支持力方向不变,绳子拉力方向由图中实线变为虚线,绳子拉力增大, 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减小,故 正确, 错误;
CD. 对斜面受力分析
正交分解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斜面的压力 减小,所以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减小,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斜面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故 CD 错误。 故选 A。
5. C
AB. 如图加在光电管两端的电压是反向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移动到 端,此时反向电压为 0,电流计中一定有电流流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移动到 端,只要不超过遏止电压,电流计中也有电流流过,故 AB 错误;
C.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保持不动,用红外线照射 ,如果还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电流计中仍可能有电流流过,故 正确;
D.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保持不动,用紫外线照射 ,因为紫外线频率更高,一定发生光电效应,电流计中一定有电流流过,故 错误。
故选 C。
6. C
A. 方程
是轻核聚变反应方程
是 衰变方程,故 错误;
B. 高速运动的 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质子,其核反应方程为
故 B 错误;
C. 每经过一次 衰变,电荷数少 2,质量数少 4,每经过一次 衰变,电荷数多 1,质量数不变, 衰变为 ,经过 3 次 衰变,2次 衰变,故 正确;
D. 方程
是核裂变方程, 不是氢弹的核反应方程, 故 D 错误。
故选 C。
7. C

开始时, 悬浮在水中某位置保持平衡,则 排开水的重力等于 的重力;若用力按压橡皮膜到某一位置后,根据玻意耳定律,玻璃槽上方空气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则 A 内被封气体的压强增大,则体积减小,即排开水的重力减小,浮力减小,此时重力大于浮力,玻璃瓶将下沉, 下沉过程中压强不断增加, 被封气体的体积不断减小, 浮力不断减小, 则玻璃瓶将加速沉到水底,故 正确, 错误。
故选 C。
8.
A. 甲图是泊松亮斑,原理是光的衍射,不是干涉,故 A 错误;
B. 乙图内窥镜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故 正确;
C. 丙图疾驰急救车音调变化是多普勒效应,即波源与观察者相对运动,观察者接收到频率变化,故 正确;
D. 丁图中两偏振片透振方向垂直,自然光经第一个偏振片成偏振光,因第二个偏振片透振方向与之垂直,偏振光无法通过,光屏不发亮,故 D 错误。
故选 BC。
9. BD
A. 图 2 可知二者振幅为 ,设小球的振动方程
光源的振动方程
但 时,则

可知光源与小球振动的相位差为 ,故 A 错误;
B. 光源的振动方程
其中

光源从初始状态回到平衡位置,即
可知光源从初始状态回到平衡位置的时间为 ,故 正确;
C. 小球的振动方程
光源的振动方程
影子是光源发出的光被小球遮挡后,在屏上留下的阴影,取影子某一时刻的位置
根据几何关系
得影子的振动方程
当 时有

故 C 错误;
D. 对于
设振幅
根据能量守恒
根据图 2,周期
且周期
联立解得
故 D 正确。
故选 BD。
10. ABD
A. 根据题意,对 两个小球整体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有
解得
对 小球,根据平衡条件有
若只剪断 绳,则剪断绳后瞬间,绳 的拉力发生突变,对 小球有
球加速度为
故 正确;
B. 若只剪断 绳,则剪断绳后瞬间,弹簧 的弹力不发生突变,对 小球有 球加速度为
故 B 正确;
CD. 若只剪断 绳,则剪断绳后瞬间,绳 的拉力发生突变,弹簧 的弹力不发生突变, 两个小球具有相同的水平加速度,对 小球,水平方向有
对 小球,水平方向有
解得
对 小球,竖直方向有
解得
则 球加速度
对 小球,竖直方向有
解得
则 球加速度为
故 C 错误, D 正确。
故选 ABD。
11. 是 0.74 0.63 小于 等于
(1)[1] 它们的长度分别等于 ,因为剪下的每条纸带所用时间都是 ,即时间 相等,所以纸带的长度之比等于此条纸带的平均速度之比;而此条纸带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条纸带中间时刻的速度, 因此得出结论, 纸带的长度之比等于此条纸带的平均速度之比,还等于各条纸带中间时刻的速度之比,即纸带的高度之比等于中间时刻速度之比, 因此图乙中的 各点连起来为一直线,说明每相邻两个纸带相差的长度相等,即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所以说明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由此可得打 点时小车速度大小
[3]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可得小车加速度大小
[4] 若交流电的频率是 ,则打点周期 小于 ,即使用公式 计算时所用 值偏大,则加速度 值偏小,其测量值小于实际值。
[5] 若交流电的电压是 而频率不变,则打点周期 不变,计算出的加速度 值不变,其测量值等于实际值。
12. (1)A
(2)AC
(3)13.699/13.700/13.701
(4)
(1)由题意,光线集中后应依次通过 M、N、P 三个光学元件,分别为滤光片、单缝、双缝。
故选 A。
(2)A. 为了获得清晰的干涉条纹,单缝和双缝应当相互平行,故 A 正确;
B. 根据双缝干涉条纹公式 ,测量过程中,把 5 个条纹间距数成 6 个,导致相邻亮条纹间距 变小,则会导致波长 的测量值偏小,故 错误;
C. 据双缝干涉条纹公式 可知,把毛玻璃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即 变大,则相邻两亮条纹中心的距离 变宽,故 正确;
D. 若通过双缝的两列光波到屏上某点的路程差为波长的奇数倍, 由于频率和相位差完全相同,则该点处一定是明条纹,故 错误。 故选 AC。
(3)由图乙其读数为 ,由于读数误差,结果在
13.699mm~13.701mm范围内均正确。
(4)根据双缝干涉条纹公式
并且有
解得
13.
(1) 初态 ,玻璃管旋转 时 ,等温变化
解得气体长度为
(2)玻璃管水平放置加热前 ,加热后
等压变化
解得
14.
(1)先对速度进行单位换算
超声波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汽车在这段时间内匀减速运动的距离
解得
汽车 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为背离 ;
(2)从 到 ,汽车 行驶的距离
解得
(3) 时汽车的速度
解得
超声波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超声波在空中运动的距离
可知在
汽车匀减速运动的距离为
解得
汽车 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为背离 。
15.
(1)对物块受力分析,有
解得
(2)以物块和木板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以物块为研究对象,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故使物块不滑离木板时恒力 的范围 。
(3)由题意知物块会滑离木板,设物块在木板上的加速度大小为 ,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 ,有
设物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时间为 ,由几何关系有
解得
此后物块从木板上掉落,设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 ,有
设从物块刚掉落到物块速度减至零的时间为 ,有
解得
以物块与木板分离处为起始点,物块的位移大小
木板的位移大小

解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