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时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1.《学习伴我成长》主备人 XXX 备课时间 7.18 授课时间1.课时内容分析《学习伴我成长》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做学习的主人》的第一课。本课旨在让学生清晰认识到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学习,理解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学习贯穿始终。明白学习不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上知识的获取,还包括生活中各种技能的学习。通过回顾自身成长历程中的学习经历,培养学生反思和总结的能力,能梳理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深切体会学习对个人成长的重大意义,感受学习让自己不断进步、变得更优秀,从而树立积极、正确的学习观 ,认识到学习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更好地适应社会。第二课时主要围绕“处处可学习”展开。 《学习伴我成长》第二课时“处处可学习”主要聚焦于引导学打破学生对学习的狭隘认知,拓宽学习视野,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不仅局限于学校课堂,生活中处处都有学习的机会和资源,学习途径丰富多样。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全面的学习观,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兴趣。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学习重点:学生通过思考,探索学习途径,发现生活中处处可学习。2.学习目标确定1.通过思考,探索学习途径,发现生活中处处可学习。 2.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收获,感受学习的魅力。 3.体验“做”中学,明白“做”中学也能学到很多本领。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思考,探索学习途径,发现生活中处处可学习。 教学难点:体验“做”中学,明白“做”中学也能学到很多本领。4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在上节课给同学们布置了找名言警句的小任务,有同学想分享吗? 出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古训出自《礼记·学记》。 字面含义:玉石如果不经过雕琢打磨,就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如果不通过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和道义。 这句话常被用来劝诫人们要重视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那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不断地学习呢? 活动一 生活处处可学习 课堂学习 1、播放图片视频:学生在上课学习,思考:视频中的我们在干什么?(上课学习)课堂是我们学习的主要途径。 2小观察:在学校,我们已经参加过许多课程的学习。那么,学校里有哪些课程安排?你学到了哪些方面的知识? 2、小思考:学习一定是要通过课本和课堂吗?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途径可以学习呢?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其他途径 探究一(教材4-5页):请你判断一下,下面的同学是通过哪些途径学习的? 想一想,说一说(教材4页):你也有过类似的经验吗? 探究二:除了这些途径以外,还会有许许多多的途径可以让我们去学习!我们先来看看小光的故事吧! 思考:小光在交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在同学交往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小归纳:我们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懂得了人与人之间应友好对待,学会了交朋友的技巧和方法。 活动二 做中学 动手制作:观看视频,使用老师发放的纸张制作千纸鹤。 小组讨论:制作完千纸鹤同学们有从中学习到什么吗?(选择正方形的纸张、对齐边角折头部和翅膀分离时要轻一点防止扯破......)小组代表分享收获。 3、学习大秘诀:我们还能从做中学。 总结:生活处处可学习,在生活中各种场所中都能学到知识。 回顾旧知,分享完成的小任务。 通过已有的认知,找出在课堂中的各种学习活动, 思考分享。 通过思考,情景模拟,探索除了课堂学习以外的学习途径 学生参与动手制作活动,小组讨论后表达观点。 学生思考并分享在生活中“做中学”的经历。 思考:说说你的哪些本领是从“做”中学来的? (1)我跟爷爷学种花,不仅学会了怎么种花,还懂得了做事情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半途而废。 (2)我经常培妈妈去购物,知道了比对商品,该选择什么样的商品比较合适。 回顾旧知,引出新题,让学生可以温故旧知。 让学生了解课堂学习。知道课堂是我们学习的主要途径。 通过图文了解学习途径有很多,知道生活处处可学习。 通过具体的情景探究,让学生了解到与人交往也是一种学习的途径。 通过制作千纸鹤,老师“做中学”的小案例,思考分享,了解到许多的技能我们需要通过在做中学。5.板书设计1.学习伴我成长 第二课时 课堂中学 从与人交往中学 从玩中学 → 处处可学习 从做中学6.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学做一道菜(注意安全)或学种一种植物。7.教学反思与改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