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基本信息学科 道德与法治 主备人 XXX 年级 三课程标准模块 第二单元 使用教材版本 统编版单元名称 学科学 爱科学 单元课时数 6课时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主题 我们的国家机构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责任意识单元内容结构化分析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本课有关的要求:本单元紧扣《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责任意识”与“健全人格”两大核心素养,具体体现为: 政治认同:通过科技强国案例(如北斗卫星、载人航天),引导学生理解科技自立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培养“科学报国”的信念萌芽。 道德修养:强调科学家精神(如邓稼先的奉献、屠呦呦的坚持),传递勇攀高峰、淡泊名利的品德价值观。 法治观念:渗透科研诚信意识(如实验数据真实性)及科技活动规则遵守(如科技节合作规范)。 健全人格:通过科学探究中的挫折体验(如机器大象故障调试),培养抗逆力与创新思维。 责任意识:关联“科技立则民族立”理念,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科学是未来担当国家科技责任的基础。 二、课标分解 1.学生学什么 理解科技改变生活(如通信方式演变)、科学家的核心品格。 掌握观察、提问、实验记录等基础科学方法,培养“从小爱科学”的内驱力,树立科技强国使命感。 2.学到什么程度 通过科技影响、科学家故事、科学实践,激发科学兴趣,培育责任意识中的创新精神。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学科学 爱科学”,是落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其价值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科学素养是现代公民的核心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创新思维,能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奠定基础。其次是构建完整科学教育链条,本单元包含“科技力量大”“走近科学家”“从小爱科学”三课,形成“生活体验—精神引领—实践落地”的逻辑闭环,“科技力量大”通过古今生活对比、身边科技实例,让学生感受科技对生活与国家发展的影响;“走近科学家”以屠呦呦等科学家的真实事迹为载体,传递严谨求实、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从小爱科学”则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如小实验、小发明),将对科学的热爱转化为行动。最后是实现从“知识”到“素养”的跨越,不再局限于科学知识的传授,而是通过情境体验、榜样感召、实践探究,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意识,让科学精神融入日常。学情分析 已有认知、能力基础:好奇心强:对“昆虫观察”“机器人大象”等具象科技活动兴趣浓厚。实践热情高:热衷动手操作(如制作智能垃圾桶),易被“小发明家”故事激励。 可能遇到的困难:科学认知碎片化:能列举“科学家伟大”,但难以理解科研过程的长期性(如“十年磨一剑”的量子卫星研发)。易将实验视为“好玩游戏”,忽视严谨记录。城乡经验差异:城市生熟悉“导航软件”“无人机”,乡村生更易理解“农具科技改良”“气象观察”。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单元学习重点:通过科技影响、科学家故事、科学实践,激发科学兴趣,培育责任意识中的创新精神。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单元学习难点:通过科技影响、科学家故事、科学实践,激发科学兴趣,培育责任意识中的创新精神。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单元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科技强国案例(如北斗卫星、载人航天),引导学生理解科技自立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培养“科学报国”的信念萌芽。 道德修养:强调科学家精神(如邓稼先的奉献、屠呦呦的坚持),传递勇攀高峰、淡泊名利的品德价值观。 法治观念:渗透科研诚信意识(如实验数据真实性)及科技活动规则遵守(如科技节合作规范)。 健全人格:通过科学探究中的挫折体验(如机器大象故障调试),培养抗逆力与创新思维。 责任意识:关联“科技立则民族立”理念,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科学是未来担当国家科技责任的基础。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活动/任务1 呈现任务/活动名称 核心目标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提升国力。具体表现 通过分析比较、案例分析、讨论交流,了解科技改变生活(冰箱/导航)、科技提升国力(北斗系统)(对应目标1)活动/任务2 核心目标 科学家科研故事、品格剖析。具体表现 通过情景判断、数据分析等方式,知道科学家科研故事(挫折与突破)、品格剖析(奉献/求实)。(对应目标2)活动/任务3 核心目标 科学基础方法、科技活动意义。具体表现 通过情景判断、小组交流等方式,理解科学基础方法(阅读/观察)、科技活动意义(合作/解决问题)。(对应目标3)四、单元教学结构图五、单元课时计划安排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要点第一课时《科技力量大》认识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如冰箱、导航、智能手表等),了解其在居家、通讯、医疗、交通、教育等领域的作用;知晓科技在改变生活、观念及提升国力方面的具体体现(如通信方式演变、日心说的普及、北斗系统的应用等);能通过观察、讨论说出科技的影响。第二课时《科技力量大》激发对科学的兴趣,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科技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立志为科技强国贡献力量。第一课时《走近科学》学生了解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体会其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感受科学探索的艰辛。第二课时《走近科学》学生理解科学家的品格(爱国、质疑、求实等 ),学习并崇尚这些精神品质。第一课时《争做未来科学》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树立成为科学家的理想。第二课时《争做未来科学》学生将理想转化为实际行动,持续努力追求科学梦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