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时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6.《争做未来科学家》主备人 XXX 备课时间 8.10 授课时间1.课时内容分析本课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引导学生树立成为科学家的理想,并培养他们为实现理想而努力的品质。教材通过展示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成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学习重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树立成为科学家的理想。2.学习目标确定1.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引导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 3.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树立成为科学家的理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理想转化为实际行动,持续努力追求科学梦想。4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环节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未来科技的视频,如智能机器人、太空探索等。 教师:“同学们,看了这个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未来的科技是不是很神奇呢?” 2.认识科学家的故事 教师活动:讲述几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如牛顿、爱迪生、屠呦呦等。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牛顿是怎么发现万有引力的吗?爱迪生发明电灯经历了多少次失败呢?屠呦呦又是如何发现青蒿素的呢?”讲述科学家们的故事,突出他们的坚持、创新和努力。 3.讨论成为科学家的条件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成为科学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成为科学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成为科学家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创新的思维、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4.制定科学梦想计划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科学梦想计划。 教师:“同学们,既然我们都想成为科学家,那我们就来制定一个科学梦想计划吧。想一想,你想研究什么科学问题?你打算怎么去实现你的梦想呢?” 教师:“现在,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他们的科学梦想计划。” 5.总结归纳 教师活动: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也讨论了成为科学家的条件。同学们还制定了自己的科学梦想计划。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实现自己的科学梦想而努力奋斗。相信在未来,你们也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学生纷纷回答:“很神奇。”“未来的世界好棒。” 学生认真听讲,被科学家的故事所感动。 学生活动: 学生A:“要爱学习,有很多知识。” 学生B:“要会动脑筋,想办法。” 学生C:“要不怕困难,坚持下去。” 学生认真思考,写下自己的科学梦想计划。 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计划,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学生认真听讲,充满信心。 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对未来科技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了解科学家的奋斗历程,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崇敬和向往。 能记住一些科学家的故事,感受到科学家的精神。 、 通过讨论,让学生思考成为科学家的要求,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让学生将理想转化为具体的计划,培养他们的规划能力和行动力。 巩固所学知识,激发他们的斗志和信心。5.板书设计6.争做未来科学家 科学家的故事 成为科学家的条件 科学梦想计划6.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制定自己的科学梦想计划。7.教学反思与改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