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整体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整体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主备人 XXX 年级 六年级
课程标准模块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使用教材版本 统编版
单元名称 第一单元 单元课时数 6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 我们的守护者 核心素养 法治观念
单元内容结构化分析 课标要求 课标摘录: 1.《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三学段(5-6年级)学段目标:在法治观念方面,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观念,知道民法典,了解未成年人的权利,树立用法律保护个人生命财产安全的意识,知道违法要承担责任,形成守法意识。 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三学段(5-6年级)内容要求:初步认识法律的概念及特征,感受法律对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初步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知道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食品安全等法律常识,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课标分解 1.学生学什么 第一,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初步认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总和。 第二,通过构建中国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开展宪法宣传活动。 第三,结合生活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相关案例,如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等,让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食品安全等法律常识。 2.学到什么程度 第一,让学生列举身边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感受法律对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规范、保障作用,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第二,让学生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明白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进而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 第三,知道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初步运用相关法律知识来维护权益,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是统编小学德育教材的“法治专册”,意在通过一学期的法治教育,帮助广大青少年初步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为了让学生和教师尽快熟悉陌生的知识领域,本册教科书安排了由浅入深的内容,帮助学生从生活入手,感受身边的法律,认识我国的法律体系。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作为本册起始,帮助学生初步认知法律和法律体系。在前几册道德与法治教材逐步渗透法治教育的基础上,本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了解生活中的法律及其作用,认识宪法的法律地位,学习关于宪法的基本知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
学情分析 已有认知、能力基础:该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能够对一些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归纳和推理 。在课堂上,他们可以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对法律现象进行初步思考。比如在探讨“校园欺凌”时,学生能基于生活经验发表看法,尝试分析其中涉及的行为对错与责任。同时,他们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能够借助书籍、网络等渠道查找相关法律资料。 可能遇到的困难: (一)概念理解困难 法律概念抽象,像“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一概念,学生难以把握“国家制定”“国家强制力”的具体含义 。对于法律与道德、纪律的区别,学生也容易混淆,难以清晰界定三者在调整范围、实施手段等方面的差异。例如,在判断某些行为是违法、违反道德还是违反纪律时,常常出现错误判断。 (二)宪法认知障碍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其内容涵盖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对学生来说过于宏观、抽象 。学生很难理解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以及它与普通法律的关系,觉得宪法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难以将宪法规定与日常生活建立联系。比如,在学习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时,学生可能只是机械记忆,无法深入理解其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知识应用难题 学生虽能记住一些法律知识,但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具体法律问题时,却不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 。例如,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如遭遇网络诈骗、校园暴力等,不知道该采取哪些法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发展点: (一)深化法律认知 通过具体案例对比分析,如对比“闯红灯受交通处罚(法律)”和“上课迟到受班级批评(纪律)”,帮助学生清晰区分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 ,深入理解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拓宽法律知识面,加深对法律体系的认识。 (二)强化宪法意识 开展宪法主题活动,如“宪法在我身边”演讲比赛、宪法知识手抄报制作等,引导学生关注宪法中与自身息息相关的内容 ,如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宪法的重要性。运用生活实例解读宪法条款,如通过分析“政府信息公开”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宪法对国家机关权力运行的规范和监督作用。 (三)提升实践能力 设置模拟生活场景的法律实践活动,如模拟消费者维权、劳动纠纷调解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掌握基本的法律程序和维权途径。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普法宣传、法律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运用法律知识服务社会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单元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列举身边的法律。让学生明白法律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护着大家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明确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这是法律与道德、纪律的重要区别。 3.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与普通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4.结合国家宪法日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宪法常识,认识到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等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单元学习难点: 1.培养法律意识与观念,帮助学生树立遵守法律的意识,让他们明白法律不仅是行为规范,更是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的保障,并非易事。 2.让学生理解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理念,认识到在享受权利的同时需履行义务,也具有一定难度。 3.引导学生将所学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遇到侵权行为时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理解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法律。理解法律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初步树立遵守法律的意识。 积极参与国家宪法日活动,了解宪法常识,培养宪法意识。 明白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4.理解公民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的必要性,维护宪法权威。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活动/任务1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核心目标 理解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法律。
具体表现 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分析,理解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法律。理解法律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初步树立遵守法律的意识。
活动/任务2 走进宪法 核心目标 了解宪法常识,培养宪法意识。
具体表现 通过看视频.案例分析.搜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宪法常识,培养宪法意识。
活动/任务3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核心目标 明白宪法是根本法。
具体表现 通过交流活动园,明白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活动/任务4 树立宪法权威 核心目标 理解公民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的必要性,维护宪法权威。
具体表现 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园等方式理解公民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的必要性,维护宪法权威。
四、单元教学结构图
健康看
五、单元课时计划安排
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要点 3课时 第一课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1.感知法律与生活的关联性:通过展示食品安全法、交通安全法等生活中常见的法律,引导学生思考若没有这些法律,生活将面临的混乱与风险,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都需要法律来调整,法律与我们一生相伴,保障我们的生活有序进行。 2.明确法律的作用:借助情景图片或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涉及的权利和义务,认识到法律能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3.认识常见法律类型:介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刑法、民法、行政法。 4.树立法治观念与意识:引导学生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遇事找法的意识和习惯。 3课时 第二课 宪法是根本法1.了解宪法基本内容:展示宪法文本,介绍其构成,包括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部分。讲解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让学生明白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明确宪法的地位与作用:从内容上,强调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等根本问题。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讲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还可展示国家机构组织体系图,说明宪法明确了国家机构的产生、组成和职权等,是国家机构运行的准则。 3.认识国家宪法日:介绍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2014年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说明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的社会氛围。 4.树立宪法权威意识:通过分析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宪法,从自身做起维护宪法尊严,如自觉遵守交通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