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第 2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主备人 XXX 备课时间 2025年8月 授课时间
1.课时内容分析
教材上该课题设置了三个和法律相关的话题内容:①法律是什么;②生活与法律;③法律作用大。第一个话题“法律是什么”主要的教学目的为让学生了解法律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掌握法律和纪律、社会道德等之间的区别,进而对于法律知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第二个话题“生活与法律”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全面的了解和生活联系密切的民法、刑法以及行政法,分析不同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以此来保证我们的生活可以有序的进行。第三个话题“法律作用大”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对于我们的实际作用,认识到法律的内涵。以上的三个内容在思维逻辑上是层层递进的,本节课主要讲授“生活与法律”让学生全面的了解和生活联系密切的相关法律。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学习重点: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法律,了解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具有广泛性。
2.学习目标确定
1.认识到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2.了解刑法、民法和行政法,能够判断一种行为对应的是什么法律。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我们是生活在法治的社会中。教学难点:认识和了解刑法、民法、行政法。
4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视频引入: 1.导语: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法律,今天我们继续探讨生活与法律的关系。2.课件展示视频:播放视频《生活与法律》,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3.提问:视频中看到了哪些法律,看到这些场景有什么感受?小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它在我们生活中。板书课题:生活与法律观看视频并思考针对视频中的几部法律,感受生活与法律的关系,与同学讨论并踊跃回答。视频中涉及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用视频直观地将生活场景和法律关系呈现给学生,拉近课堂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任务一: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法律无处不在1.法律无处不在。不信,请看图片,说说这些场景与什么法律有关。(出示第5页情景图)2.梳理小结:我们无论在哪里,在怎样的场景当中,都有相关的法律在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在约束我们的同时,也在保护着我们。法律无时不在1.法律无处不在,法律无时不在。请看视频《一生相伴,哪些法律在保护你》 一生相伴,哪些法律在保护你从我们出生那一刻开始:上学后:结婚时:工作后:消费时:退休前:步入老年:2.梳理小结: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到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甚至是死亡,都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小采访1.请你采访一下家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到哪些法律。2.梳理小结: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时时有法律的踪迹,处处有法律的身影。学以致用学生看第5页情景图,结合自己的经验,思考生活中不同场景所涉及的法律,踊跃讨论并分享。对应的法律内容:工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道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超市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便给予父母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你我监护和抚养的义务,不可虐待、遗弃子女。《刑法》保护公民不被偷窃,不被猥亵。《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让我们在适龄阶段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学校老师不可体罚或侮辱我们的人格尊严。《民法》赋予我们自主决定终身大事的权利,没有人可以强迫或干涉,而你也必须扶养你的另一半。《劳动法》保障我们不因民族、性别不同而受歧视,企业不得设定超过6个月的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如果买到假货、劣质产品,被商家蒙骗,强行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都保护我们申诉的权利。《保险法》要求用人单位为我们缴纳部分或全部养老、工伤、医疗、失业和生育保险。《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让我们享受社会服务和优待,不受歧视、侮辱、虐待或遗弃。生1:我的爸爸是教师,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生2:我的姨妈开餐馆,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生3:我的叔叔是医生,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通过展示不同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思考讨论,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也为其以后学习法律分类打下基础。让学生再现生活情景,由此想到涉及到相关的法律问题。此环节也是对预学成果的展示。通过学生相互交流理解生活各方面都受到法律的规范和保护。结合教材,适时安排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任务二:认识刑法1.导语:法律保护合法权益,也制裁犯罪行为,请同学们阅读如下新闻。2.新闻报道中“依法对被告人曾德洪等17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罪一案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的“依法”的法是什么法?这法有什么作用?请同学带问题阅读教材第6页及“阅读角”。4.梳理小结:2020年6月30日,澎湃新闻从湖南高院获悉,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于6月29日依法对被告人曾德洪等17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罪一案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其中,曾德洪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贩卖、运输毒品等14个罪名,一审被判死刑。3.汇报。生1:新闻报道中“依法对被告人曾德洪等17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罪一案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的“依法”的法是刑法。生2:刑法的作用是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法官依据刑法来判断某种行为是否犯罪以及量刑。刑法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通过案例分析情况,了解学生对法律分类的认识,引导学生了解刑法,引入刑法内容的学习。任务三:认识民法、行政法1.同学们,下列的一些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但没有触犯刑法,有没有相应的法律管理这些行为,维护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2.带问题阅读教材第6、7页。3.汇报。4.梳理小结: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课堂总结小明:我们家在国庆前和李先生家签订了购房合同,购买李先生的房子。国庆后,李先生反悔了,不肯卖房子给我们了。一了解,原来是国庆后房价升了。有什么法律可以帮助解决我们家和李先生之间的合同纠纷吗?小东:我爸爸发现邻居陆某存在违法搭建钢结构玻璃幕墙的行为,于是向区规划土地监察大队反映,监察大队对情况不管不问。有相关的法律监督约束这些行政机关吗?生1: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小明家和李先生可以根据民法处理合同纠纷。生2:区规划土地监察大队对小东爸爸反映的情况不管不问,这是行政不作为。群众可以根据《行政法》问责区规划土地监察大队。今天我们主要了解刑法、民法、行政法这三大法律。在我国的法律大家庭中还有许多其他法律。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通过案例学习民法典相关介绍,,让学生理解民法和生活密切相关。通过案例学习,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还有行政法。
5.板书设计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生活与法律刑 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民 法 维护日常生活秩序行政法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
6.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作业1:查找一些与民法典相关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民法典。作业2:读漫画,回答问题(1)简单叙述漫画中的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2)看完漫画,从中你有什么想法
7.教学反思与改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