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汉族创世史诗《黑暗传》中写道,盘古生于混沌,得水星、木星、金星、火星相助,分开天地。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歌颂的盘古,造天地、造石头、造日月,是一位能干的创世神。畲族《高皇歌》开篇即称颂盘古开天的不朽功绩。这些史诗A.展现了各民族独特艺术表达形式B.反映了多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历程C.蕴含了万物同源的集体文化认知D.呈现了差异化创世神话叙事逻辑2.岳麓秦简记载,李斯奏请禁止以古非今,得到秦始皇批准,因此博士缄口不言。后秦始皇向李斯下诏要求优待参与议事的博士,李斯顺势奏请解除对博士的“禁言令”。这反映出当时A.文化专制政策的整体变动B.中央集权体制的内在矛盾C.博士群体政治地位的提升D.言路管控策略的动态调整3.隋场帝登基后,立嫡长子杨昭为皇太子,但杨昭不幸早天。在大业四年(608年)以前,次子杨暕一度被看作储君人选,得到隋炀帝的栽培和关注。然而,随着杨暕种种劣迹的暴露,隋炀帝转而培养皇孙杨侗和杨侑,但始终没有正式册立皇储。此立储过程反映了当时A.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不断缓和B.嫡长子继承制的崩溃C.皇权稳固需求与现实困境的矛盾D.皇位归属由品行决定4.宋仁宗皇祐、至和年间,欧阳修和苏洵不约而同地率先编写本族的新族谱,范仲淹也开始在苏州创建义庄用以供养族人。张载、二程、朱熹等均极力倡导“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收世族,立宗子法”。这些做法A.加强了国家基层治理B.彰显了士大夫阶层的社会担当C.稳定了宋朝社会秩序D.是民间宗族势力对政权的干预【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