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任务一:陶瓷食器赏析任务单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食器观察记录食器名称年代收藏信息造型特点(形状、纹饰等)色彩特点钧窑莲花式注碗白瓷盘口长颈注壶三彩刻花三足盘二、赏析短文撰写欣赏历代不同陶瓷食器,从造型、色彩、工艺等方面,撰写一篇 200 字左右 的赏析短文,阐述陶瓷食器的艺术特点: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美食美器》教案一、教学目标能够识别不同朝代陶瓷食器的造型特点,理解美食美器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认识传统陶艺文化的价值。掌握捏塑成型制作陶艺食器的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能够制作出具有一定创意的陶艺食器。学会从艺术和实用角度欣赏陶瓷食器之美,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古代陶瓷食器的赏析;陶瓷食器制作工艺;捏塑成型法的步骤和操作要点。难点:运用捏塑成型法制作出造型独特、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陶艺食器。三、教学过程(40 分钟)导入(5 分钟)诗句展示:呈现诗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引导学生体会美食美器搭配的意境。问题引导:通过提问 “如果你是陶艺师,你想制作什么样的食器来搭配喜欢的美食呢?” 激发学生对陶艺食器制作的兴趣,导入新课。古代美食美器赏析(5 分钟)作品介绍:展示钧窑莲花式注碗、白瓷盘口长颈注壶、三彩刻花三足盘等古代陶瓷食器图片。钧窑莲花式注碗,它造型优雅,宛如绽放的莲花,为宋代钧窑瓷器,1973 年出土于辽宁省建平县三家子乡西湖素台村,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院,其独特的窑变釉色,色彩斑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白瓷盘口长颈注壶,盘口设计独特,长颈修长优美,为唐代白瓷的代表作品,1974 年,辽宁法库叶茂台七号辽墓出土,现收藏于辽宁博物馆,白瓷质地细腻,釉色纯净,体现了唐代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准;三彩刻花三足盘,盘身刻有精美的花纹,以黄、绿、白三色为主,色彩鲜艳,为唐代三彩器,1972 年出土于河南洛阳,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现了唐代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彩的艺术风格。文化讲解:深入讲解这些食器在当时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和艺术价值,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如这些食器不仅是实用的餐具,更是工艺精湛的艺术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审美观念和制瓷技术。陶瓷食器制作工艺(5 分钟)流程讲解:详细讲解陶瓷食器制作需经过练泥,将原料加工成细腻均匀、具有良好可塑性的泥料;成型,通过不同的方法将泥料制成所需的形状;晾干,使成型后的坯体水分蒸发,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上釉,在坯体表面施涂一层釉料;烧制,将上釉后的坯体放入窑炉中高温烧制,使其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最终形成坚硬、美观的陶瓷食器等工序。结合图片或视频辅助理解,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科学严谨性强调:结合小知识板块,强调陶瓷制作工艺的科学严谨性,如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成品质量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捏塑成型法步骤演示(5 分钟)分步讲解:按照教材图片,逐步讲解捏塑成型法制作陶碗的步骤。首先取适量陶泥,揉成均匀的泥球;然后将泥球放在平整的桌面上,用手掌轻轻按压,形成碗底的雏形;接着用手指从碗底边缘向上捏塑,逐渐塑造出碗壁的形状,注意控制碗壁的厚度和弧度;最后对碗的边缘进行修整,使其光滑圆润。边讲解边进行简单示范,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操作过程。操作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泥球大小要适中,按压力度要均匀,捏塑时手指用力要平稳等,确保学生掌握制作方法。创意食器造型启发(10 分钟)作品展示:展示丰富的学生作品图片,如动物造型的餐盘、花朵形状的杯子、具有几何创意的碗碟等,拓宽学生的创意视野。分析引导:选取典型作品,从造型创意,如模仿自然形态或抽象概念进行设计;色彩搭配,运用对比色或协调色营造独特视觉效果;功能实用性,考虑食器的容量、使用便捷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学生活动任务单(5 分钟)任务解读:详细解读任务内容和要求,明确任务目标和评价标准。任务一:欣赏历代不同陶瓷食器的造型之美,包括钧窑莲花式注碗、白瓷盘口长颈注壶、三彩刻花三足盘等。先认真观察这些食器的图片,记录食器名称、年代、出土 / 收藏信息、造型特点(形状、纹饰等)、色彩特点等内容。再从造型、色彩、工艺等方面,撰写一篇 200 字左右的赏析短文,阐述陶瓷食器的艺术特点,要求语言通顺、条理清晰,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任务二:运用捏塑成型的方法,制作一个造型独特的陶艺食器。在制作过程中,要运用所学的捏塑成型法步骤,注意操作要点和安全事项。食器造型要独特,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如可以设计成卡通形象、具有特殊功能的形状等。同时要注意制作过程中的卫生,合理使用材料工具,完成后对作品进行适当的修饰和整理。答疑指导:解答学生疑问,为学生提供创作建议,如在赏析时可以参考教师讲解的要点,在制作时可以从生活中寻找灵感,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材料工具,如陶泥的保存方法、刻刀的使用技巧等。总结(5 分钟)知识回顾:系统回顾本节课重点知识,包括古代陶瓷食器的特点、制作工艺、捏塑成型步骤和创意方法等,强化学生记忆。情感升华:强调美食美器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鼓励学生传承和创新传统陶艺文化,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文化传承中的责任和使命。四、课后作业完成课堂上的陶艺食器制作,若未完成可课后继续完善。完成任务单一赏析短文撰写收集更多陶瓷食器图片,制作一本美食美器剪贴集,加深对美食美器文化的理解,同时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资料收集整理能力。五、教学反思成功之处:通过丰富的图片展示和详细的步骤讲解,学生对美食美器及陶艺制作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参与积极性较高。不足之处:在学生实践操作环节,对个别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不足;部分学生在创意表达上仍有局限,创新思维的激发还需加强。改进措施:在今后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加强一对一指导;增加创意启发活动,如头脑风暴、创意案例分析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美食美器》教案.docx 《陶瓷食器赏析任务单:探寻陶瓷食器的艺术魅力》.docx 美食美器.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