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火把节音乐会》(情景表演)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火把节音乐会》(情景表演)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火把节音乐会》教学设计
课型:情景表演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学习任务2:聆听音乐
聆听或表现音乐的过程中,能根据音乐的情绪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说出音乐的情绪的相同于不同,简要描述音乐表现的形象月内容。
在聆听音乐时能保持安静,注意力集中,参与音乐活动时能专注于音乐,不干扰他人。
学习任务3.情景表演
能根据音乐特点进行动作创编或者即兴表演,于同伴一起体验表现造型,扮演角色的乐趣,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2.教材分析
《火把节音乐会》是2024人音版新教材第一单元《幸福的歌》里的一节情景表演课。本节课中共设计了四项内容,分别是《乃哟乃》《彝家娃娃真幸福》《阳光下的孩子》《快乐的啰嗦》。以彝族火把节为背景,聚焦“祈福、丰收、团圆”三大主题,贯穿舞蹈、器乐、服饰等文化符号。要求同学们通过、奏、舞、演、画等方式来表现过年时的欢乐氛围。
3.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前几节课时的学习,同学们对这几首作品在老师的引导下都进行了细致的学习和分析。并且通过学习也掌握了表现幸福的歌的本领,如摆手舞、彝族歌曲、对弹拨乐的认识和演奏动作的模仿等。为本节课的学习和表现掌握了储备技能。但二年级的孩子有意注意时间短暂,还需要老师不断引导,组织纪律,以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序的完成合作表演。
学习目标
1.通过听、唱、跳、奏、创等实践活动,进一步体验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以“火把节音乐会节目单”为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完成“唱、舞、演、奏”四类节目创作,培养创造力与团队协作能
3.感受火把节的欢乐氛围,激发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理解彝族文化中“团结、祈福、欢乐”的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民族团结意识。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以“火把节音乐会节目单”为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完成“唱、舞、演、奏”四类节目创作,培养创造力与团队协作能
学习难点:创造性地设计表演形式(如歌曲与舞蹈的融合、情景剧的情节编排
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3.感受火把节的欢乐氛围,理解彝族文化中“团结、祈福、欢乐”的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民族团结意识。 导入部分 1.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2.认真聆听理解。 1.视觉唤醒:播放火把节民俗视频(篝火歌舞、点火把、服饰展示),提问引导:“视频中人们在庆祝什么节日?你看到了哪些热闹场景?” “火把节里,音乐和舞蹈起到了什么作用?” 2.文化铺垫:简单介绍彝族火把节的习俗(驱邪祈福、歌舞狂欢)与文化意义,引出本课核心任务——用音乐、舞蹈、演奏等形式体验火把节。 认真聆听 积极发言 观点明确
1.通过听、唱、跳、奏、创等实践活动,进一步体验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以“火把节音乐会节目单”为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完成“唱、舞、演、奏”四类节目创作,培养创造力与团队协作能 新知新学 活动一:创作排练 1.聆听并接受邀请。 2.分组创作:学生自由选择“唱/舞/演/奏”小组,讨论表演形式。教师巡视指导(提供音乐素材、动作范例、剧情建议)。 小组排练:每组确定“节目负责人”,分工完成“演唱/舞蹈/台词/伴奏”任务,教师协助解决创意难点(如自制“火把”道具、简化乐器节奏)。 活动二:表演展示 1.献计献策,布置舞台。 2.分组上台表演。 活动三:评价 1.自由发言。 2.自由发言。 3认真聆听。 活动一:创作排练 1..角色扮演:展示“火把节邀请函”图片,教师扮演“音乐会主持人”邀请学生:
“一年一度的火把节音乐会开始啦!带上你的节目,和彝族小伙伴一起欢乐庆祝吧!” 2.展示“节目单”图片,分解“唱、舞、演、奏”四大板块,引导学生分组选择并创作。 唱:《乃哟乃》小组合唱,可设计和声、加入动作(如篝火手势、彝族礼仪。 舞:《彝家娃娃真幸福》舞蹈,基本动作(抖肩、摆手、踢步),小组创编队形(如围圈、分层)。 演:《阳光下的孩子》情景剧结合火把节“祈福、游戏、分享”场景,设计台词与动作(如模拟点火把、手拉手游戏) 奏:《快乐的罗嗦》乐器伴奏。模仿月琴扬琴等民族弹拨乐器的演奏方法,或用课堂乐器(手鼓、沙锤)模仿音色,为旋律设计节奏型。 活动二:表演展示 1.师:我们如何布置篝火晚会的舞台呢? 2.师:舞台布置好了,请各个小组依次上台表演吧!台下的观众们要用你们的掌声表示对演员们的尊重哦。 活动三:评价 1师:节目看完了,谁能讲一讲你最喜欢那一组的表演为什么? 2师:你觉得那一组的节目有待提高,并给出合理的建议。 3.教师总结节目亮点。 团结合作 分工明确 能展示自己小组成员的特色 自然大方 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观点明确,语言清晰。
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民族团结意识。 拓 展 部分 聆听,感受彝族人民的淳朴与热情。 播放彝族合唱视频《彝山彝水等你来》 认真聆听
课堂小结 “彝族音乐是祖国艺术宝库的璀璨明珠,希望大家课后继续探索其他民族音乐,做文化传承的小使者!”
板书设计 火把节音乐会 唱:《乃哟乃》小组合唱,可设计和声、加入动作(如篝火手势、彝族礼仪。 舞:《彝家娃娃真幸福》舞蹈,基本动作(抖肩、摆手、踢步),小组创编队形(如围圈、分层)。 演:《阳光下的孩子》情景剧结合火把节“祈福、游戏、分享”场景,设计台词与动作(如模拟点火把、手拉手游戏) 奏:《快乐的罗嗦》乐器伴奏。模仿月琴扬琴等民族弹拨乐器的演奏方法,或用课堂乐器(手鼓、沙锤)模仿音色,为旋律设计节奏型。
作业设计 搜集彝族其他音乐作品(如《阿细跳月》)或民俗资料,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