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抢分秘籍】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一、选择题1.(2024高二下·六安期末)信鸽运动是一项有益的群众体育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刘某在自己房屋内饲养了十余只信鸽。后来,刘某在其室外空调机位处加装鸽舍,又在鸽舍外搭建了附属设施以方便信鸽起落,鸽子的叫声,粪便和落羽等给楼下邻居李某的生活造成了困扰,李某将刘某诉至法院。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法院应支持李某所诉拆除鸽舍及附属设施、停止饲养信鸽的请求②刘某取得相应的资质后饲养信鸽应当提倡和鼓励,但应文明养鸽③若刘某不服法院的判决,可在一审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提起上诉④刘某有无偿利用自己空调机位的权利,但应当照顾到相邻方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4高三上·昆明开学考)张某在楼道内长期堆放大量杂物,堵住了消防通道,影响了邻居李某通行,双方为此发生纠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李某在业主群陈述张某堆放杂物的事实,致张某社会评价降低,侵害了张某的名誉权②业主对楼道享有共有的权利,但行使权利时不得违反法律和违背公序良俗③李某和张某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纠纷,双方应依照约定履行达成的协议④李某有权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张某承担排除妨碍的侵权责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4高二下·遂川竞赛)王某在某俱乐部滑轮滑时,未戴安全护具,不慎摔倒后受伤,并住院治疗。经查,该俱乐部在门口设置了温馨提示及入场须知。但未提供证据证明向王某作出了明确的安全警示以及说明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于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某未戴安全护具,未谨慎滑行是其受伤的原因,承担全部责任②王某未戴安全护具,未谨慎滑行是其受伤的主要原因,承担主要责任③俱乐部未尽到安全说明和警示义务是王某受伤的次要原因,承担次要责任④俱乐部已经在门口设置了温馨提示及入场须知,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2·海南)张某饲养了一只宠物狗,拴在自家院内。小周(15周岁)路过时拿棍子戏逗,宠物狗受到惊吓挣脱绳子冲出院门,把路过的王爷爷撞倒在地,造成其左腿粉碎性骨折,入院治疗一个多月,由此产生纠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爷爷的生命权受到侵犯②王爷爷的身体权受到侵犯③王爷爷有权请求张某支付医疗费④王爷爷有权请求小周父母支付医疗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2·海南)著作权是权利人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的权利。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使用作品,有可能构成侵权。下列属于侵犯著作权的是( )①小董从网上下载了一首流行歌曲供个人欣赏②某出版社无偿原文出版了近代学者梁启超的署名文集③最新版的教辅用书匿名全文收录了当代作家莫某的一篇短文④小郑的毕业论文未标出处使用了林某已发表文章的大段原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高二下·洪山期末)刘某到某饭店就餐时看见吧台有一个水壶,水壶样式与饭店提供茶水的水壶完全一样,但未注意到壶上模糊的提示标志。刘某将该水壶带回饭桌,将水壶中在外观上与普通饮用水无任何差异的透明液体倒入水杯之中并饮下一口,喝下后很快感觉身体不适,经询问才知该水壶中的液体是燃料酒精。此后,刘某将饭店诉至法院,法院予以登记立案。下列对本案分析正确的是( )①该饭店的过错导致刘某的健康权受到侵害,应当承担全部侵权责任②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刘某存在疏于观察的过错,故应承担相应责任③该饭店摆放易燃物不当,未尽到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应对其过错承担责任④该饭店作为经营场所,应该对刘某的健康权受到侵害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4高二下·上饶月考)近年来,我国野生动物园行业发展迅猛,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尤其是猛兽伤人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反映出野生动物园存在管理不善、理念滞后等问题,亟待深刻反思。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伤害后( )①动物园应承担侵权责任,如果证明自己无过错,可不承担责任②动物园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应当对受害人承担过错推定责任③受害人可以根据事实和自己的需要主张权利,处理好相邻关系④受害人可无限期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动物园给予赔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某医院晚间保洁时间为7时至8时,当日保洁员王某于6时45分提前完成了保洁工作并离开。上午8时,徐某见开水房有积水,就使用拖把对走廊进行了擦拭,导致地面潮湿。20岁李某疾步至此,因地面湿滑摔倒在地,致右锁骨粉碎性骨折,共花费医疗费2万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保洁员擅离职守存在过错,应承担李某部分医疗费用②徐某善意施惠,因此不必承担李某医疗费③李某存在疏忽,应当自己承担部分医疗费④若李起诉医院,医院应承担举证责任则李某不用举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9.某知名歌手在社交平台发布对于热映电影《飞驰人生2》的观后感时,配图中出现了拍摄的银幕画面照片,引发关于“盗摄”的热议。对此,法律专家指出:“盗摄”不等于著作权侵权,但不构成合理使用的“盗摄”是侵权;同时,涉及观影礼仪的道德约束、“禁止屏摄”的格式条款及预防侵权的合理防御,“盗摄”也绝非个人自由。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②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③道德与法律具有一致性,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需要以法治为支撑④格式条款由于限制了对方当事人的合同自由所以不具有法律约束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4高二下·成都月考)甲公司在架设电缆时电缆不慎滑落,导致路人乙头部受伤。乙被送入丙医院治疗,医生手术时伤了乙的眼睑,留下永久性疤痕。乙将甲公司和丙医院诉至人民法院,但由于乙的病历被多处涂改,影响了责任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三)遗失、伪造、基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条 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甲公司只要能证明自己无过错,就无需承担侵权责任②若甲公司设有护栏并能证明乙毁坏护栏擅自入内,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③乙只有证明其眼睑受伤留疤与丙医院的过错存在因果关系,丙医院才承担责任④丙医院因涂改病历被推定存在过错,应承担过错侵权责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海南某校学生在学习“知识产权”时,对以下行为进行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作业中引用了司马迁《史记》的一大段话 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收录一篇当代作家张洁的散文《挖荠菜》 从网上找到一首流行歌曲,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上 从同学那里拷贝一份应用软件,安装到自己的电脑上①作品已超出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保护期,不经著作人许可,不构成侵权②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可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不构成侵犯著作权③如果这一行为是在正规网店上下载并且用于自己使用,那么构成侵犯知识产权④属于作品的不合理使用,拷贝同学的应用软件安装在自己电脑上属于侵犯商标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50岁章某某在小区附近某超市购物时,因场地内留有未及时清理的冬瓜皮之类垃圾,致使章某某滑倒受伤。经法院委托司法鉴定,章某某伤情构成十级伤残。章某某因向涉事超市索赔无果,遂诉至法院要求某超市赔偿章某某各项损失共计16万余元。下列对本案理解正确的是( )①超市若有安全警示告示,可以不承担责任②章某某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需承担全部责任③超市存在过错,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④章某某没有尽到审慎注意义务,也需要承担责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4高三下·梅河口模拟)刘某(9岁)在学校期间被同学袁某(9岁)用贴板弹伤眼睛,导致刘某右眼角受伤。事后,学校积极配合受害人刘某就医,经鉴定刘某损伤构成十级伤残。刘某监护人将袁某诉至人民法院。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此案中刘某的行为存在过错,应自行承担全部责任②若学校没有尽到安全教育义务,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③袁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④袁某是刘某眼睛受伤的直接致害人,依法应承担侵权责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4高二下·成都月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确立的“绿色原则”传承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文化理念,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原则”的是( )①某钢铁公司在项目的立项过程中,需要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②某化工企业因环境污染致村民身体损害,应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③王先生购买了新能源汽车,小区物业无条件支持其安装充电桩④某企业因工程需要,违法移栽古树造成其死亡,法院判令其承担修复和赔偿责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张某与赵某是上下楼邻居。楼上张某的小孩经常在休息时间玩闹,影响了赵某一家人的休息,赵某多次上楼交涉无果,便偷偷录下张某与妻子日常生活及发生口角的视频,将其发至小区业主微信群,并对张某进行辱骂。张某非常气愤,遂将赵某告上法庭。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张某家在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②赵某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名誉权和个人隐私权③赵某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则应承担侵权责任④张某和赵某应本着公平合理原则处理相邻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材料分析题16.【缘起】李某和张某是某中学初一年级同班同学。一天课间,李某起身与前座同学聊天,张某路过李某座位时,突起“玩心”,偷偷将李某的椅子往后拉出一定距离,李某坐下时不慎坐空并摔倒,后脑碰到凳子后躺地不起。事故发生后,班主任王老师第一时间把李某送去了医院并通知了家长。李某被诊断为颅脑外伤、功能性神经障碍以及视神经挫伤。【争议】李某父母认为,李某受伤是由张某偷拉椅子导致的,张某应承担责任,赔偿损失。张某父母则认为,事故是在学校发生的,损失应该由学校赔偿。学校也很无奈,班主任表示,班级里前一天刚刚召开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不料第二天就出了意外。相关资料《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求助】围绕到底该由谁承担责任,三方各执己见,陷入僵局,最后三方走进社区警务室寻求帮助。请你化身社区警察,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对当事双方父母的观点进行评析。17.(2024高二下·师宗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日,72岁齐老太走进孙某(医生)的药店要求孙某给其测血压,结果显示老人的血压过高。因此孙某就让齐老太服用了一粒药丸(此药的主要功效就是降低血压,改善心绞痛症状,是对症的)。齐老太服下药后不久,突然晕厥。孙某判断老人已经心脏停跳,于是立刻对老人施救。后齐老太被送到该县的人民医院进行救治,人民医院给出的诊断结果是:由于孙某实施的心肺复苏,老人肋骨被压断12根,右肺挫伤等症状。齐老太康复后,其儿子把孙某告到了该县法院。他认为孙某给自己母亲服药,才导致意外发生,后又申请伤残等级鉴定,向孙某索赔医药费及其他赔偿共10万元。双方争论的焦点是孙某给老人服用的药片是否与老人昏厥有着因果关系,以及老人晕厥后,孙某的救治行为是否损害了老人的生命健康。法院在咨询了相关的医疗专家之后,认为齐老太服用的药品与心脏骤停无必然因果联系,被告孙某在给齐老太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不违反诊疗规范,不应承担抢救过错。临床上的研究表明心肺复苏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肋骨骨折、肺损伤出血以及内脏损伤。故孙某作为救助人对齐老太的损害不承担民事责任。因此,法院驳回齐老太儿子的诉讼请求。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该案件判决的合理性。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民事权利的界限;邻里关系及其处理规定【解析】【分析】法院应判决刘某承担相应侵权责任,文明饲养信鸽,照顾相邻方的权益,但对某有饲养信鸽的权利,且饲养信鸽行为经过了相关部门批准,因此法院不会支持李某所诉停止饲养信鸽的请求,①错误。妥善处理租邻关系、诉讼权利。刘某有无偿利用自己空调机位饲养信鸿的权利,但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不得利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所以说刘某取得相应的资质后饲养信鸽应当提倡和鼓励,但应文明养鸽,同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利益,②④正确。若对某不服法院的判决,可在一审判决作出后十五日内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一审判决生效后不能上诉,只能提起再审程序,③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法律对人身权设定的界限、相邻关系及其处理原则、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选出正确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答案】C【知识点】民事权利的界限;调解与人民调解【解析】【分析】①、名誉作为一种社会评价,是指社会或他人对特定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的品德、才干、信誉、资历,声望和形象等方面的客观评判。任何维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李某客观陈述事实,并未侵害张某的名誉权,①错误。②、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不得违反法律和违背公序良俗,②正确。③、纠纷的处理方式可以采用和解、调解、仲裁或诉讼等,③正确。④、行政诉讼是行政相对人认为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不合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受理、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李某和张某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李某有权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④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 此题考查民事权利有界限、人民调解,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3.【答案】C【知识点】侵权责任的规定与判别【解析】【分析】王某未戴安全护具,未谨慎滑行是其受伤的主要原因,承担主要责任,而不是承担全部责任,俱乐部对王某受伤也负有责任,故①错误,②正确。证据是证明的根据,如果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一旦发生纠纷,难免处理不利地位,该俱乐部在门口设置了温馨提示及入场须知,但未提供证据证明向王某作出了明确的安全警示以及说明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故这是王某受伤的次要原因,承担次要责任,故③正确,④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侵权责任的判定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侵权责任是行为人以其不法行为或法律规定的不当行为致使他人人身、财产权益受到损害而承担的民事责任。基于行为人没有履行法律上的规定的或者认可的应尽的义务而产生。4.【答案】D【知识点】侵权的法律责任与承担方式【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条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小周(第三人)未满18周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王爷爷有权请求张某或小周父母支付医疗费,故③④符合题意。王爷爷被宠物狗撞倒在地,造成左腿粉碎性骨折,其健康权受到侵犯,不是生命权、身体权受到侵犯,故①②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各项人身权和财产权。行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权利,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这些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5.【答案】D【知识点】著作权及其法律规定;民事权利的界限【解析】【分析】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仍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最新版的教辅用书匿名全文收录了当代作家莫某的一篇短文,“匿名全文收录”小郑的毕业论文未标出处,都侵犯了著作权,故③④符合题意。小董从网上下载一首流行歌曲供个人欣赏,这符合作品的合理使用情形,未侵犯著作权,故①错误;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某出版社无偿原文出版近代学者梁启超(1873-1929年)的署名文集,没有侵犯著作权,故②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权力行使的界限、著作权的法律规定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法律对知识产权的限制在著作权上表现明显,如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这就是作品的合理使用。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这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仍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6.【答案】C【知识点】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与三要素;侵权责任的规定与判别【解析】【分析】饭店水壶上虽然有提示标志,但是比较模糊,容易被忽略,导致刘某误饮,因此,饭店对其过错承担责任,但不是承担全部侵权责任,①错误。饭店水壶上有提示标志,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刘某存在疏于观察的过错,故应承担相应责任;该饭店摆放易燃物不当,未尽到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应对其过错承担责任,②③正确。该饭店摆放易燃物不当,未尽到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应该就刘某的健康权受到伤害承担责任,但不是无过错侵权责任,④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民事行为能力、过错推定与无过错侵权责任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选出正确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7.【答案】A【知识点】侵权责任的规定与判别【解析】【分析】①②: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伤害后,动物园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应当对受害人承担过错推定责任,如果证明自己无过错,可不承担责任,故①②正确。③: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伤害不涉及相邻关系,故③错误。④:受害人要及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故④错误。故答案选A。【点评】此题考查侵权责任的判定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法律也规定了过错推定与无过错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例如,动物园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林木折断致人损害的责任。8.【答案】C【知识点】侵权的法律责任与承担方式;侵权责任的规定与判别【解析】【分析】保洁时间为7时至8时,保洁员王某于6时45分提前完成了保洁工作并离开, 保洁员擅离职守存在过错,应承担李某部分医疗费用 ,①错误;徐某见骨科病房开水房附近走道上有积水,就使用拖把对医院开水房进行清理,徐某见开水房有积水,就使用拖把对走廊进行了擦拭,导致所涉地面潮湿,徐某善意施惠,因此不必承担李某医疗费 ,②正确;李某行走时,对潮湿地面的危险疏于注意,未尽到注意的义务,应该承担部分责任,③正确;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李某若起诉,应承担举证责任,④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侵权的相关知识内容,分析材料中的案例内容,运用法律基础知识排除本身说法错误选项即可。9.【答案】A【知识点】著作权及其法律规定;民事权利的界限【解析】【分析】著作权是指权利人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的权利。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故①正确。民事权利有限制。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故②正确。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故③说法错误。格式条款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但也限制了对方当事人的合同自由,但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就具有法律约束力,故④说法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著作权、民事权利的限制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必须具备以下两项条件:一是独创性,也称原创性,是指由作者独立构思而成的,作品的表现不与他人已发表的作品相同,即不是抄袭、剽窃或者篡改他人作品。二是可复制性,复制形式包括印刷、录制、摄影、绘画、表演等。10.【答案】C【知识点】侵权责任的规定与判别【解析】【分析】②:如果未经许可进入高度危险活动区域受到损害,管理人能够证明已经采取足够安全措施并尽到充分警示义务的,可以减轻或者不承担责任,这是无过错侵权责任的除外情形。本案中,乙若是毁坏护栏擅自入内,甲公司可减轻或不承担责任,故②符合题意。③④:“有损害”“有过错”“有因果关系”是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但因为乙的病历被多处涂改影响责任认定,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推定丙医院有过错,丙医院应承担过错侵权责任,故④符合题意,③错误。①: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六条,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甲公司在架设电缆时电缆不慎滑落,导致路人乙头部受伤,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故①说法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侵权责任、侵权责任的判定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过错推定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无过错责任:法律规定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则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侵权责任。11.【答案】A【知识点】民事权利的界限【解析】【分析】作业中引用了司马迁《史记》的一大段话。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著作权保护期届满,该作品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因此作品已超出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保护期,不经著作人许可,不构成侵权,故①正确。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收录一篇当代作家张洁的散文《挖荠菜》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可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不构成侵犯著作权,故②正确。从网上找到一首流行歌曲,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上,如果这一行为是在正规网店上下载并且用于自己使用,那么不构成侵权,故③不符合题意。从同学那里拷贝一份应用软件,安装到自己的电脑上。如果安装的不是破解软件,用的是原版软件,未进行修改和反编译并不构成侵权;如果进行了修改或反编译,但是只是用于学习和研究,未用于商业目的也不属于侵犯著作权或商标权,故④说法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民事权利的界限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情形:报刊转载其他报刊上发表的作品;在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等。12.【答案】D【知识点】侵权的法律责任与承担方式【解析】【分析】超市未及时清理的冬瓜皮之类垃圾,致使章某某滑倒受伤,表明超市存在过错,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即使超市有安全警示告示,也需要承担责任,故③符合题意,①排除。章某某50岁,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对超市地面存在的冬瓜皮可能使人滑倒受伤,应该有足够的认知判断,因而应该谨慎行走并予以规避,这里章某某没有尽到审慎注意义务,也需要承担一定责任,④符合题意。超市存在过错,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章某某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没有尽到审慎注意义务,需要承担一定责任,不是全部责任,②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侵权法律责任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各项人身权和财产权。行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权利,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这些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13.【答案】D【知识点】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与三要素;侵权的法律责任与承担方式【解析】【分析】①④:材料中指出刘某(9岁)在学校期间被同学袁某(9岁)用贴板弹伤眼睛,导致刘某右眼角受伤,此案中刘某因袁某而受伤,应由袁某依法应承担侵权责任,故①不选,④正确。②:若学校没有尽到安全教育义务,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而不是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故②不选。③:9岁的袁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监护人有对子女进行教育和监管的义务,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故③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民事法律关系、侵权责任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各项人身权和财产权。行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权利,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这些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14.【答案】B【知识点】民法基本原则【解析】【分析】①④:“某钢铁公司在项目的立项过程中,需要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某企业因工程需要,违法移栽古树造成其死亡,法院判令其承担修复和赔偿责任”,两种做法都致力于保护生态,符合“绿色原则”,故①④正确。②:某化工企业因环境污染致村民身体损害,应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故②错误。③:小区物业要合规合理安装充电桩,个人不能随意安装充电桩,故③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民法的原则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15.【答案】A【知识点】名誉权、荣誉权与隐私权及其法律规定;民事权利的界限【解析】【分析】①:张某与赵某是相邻关系,张某在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应考虑赵某一家人的休息权,故①符合题意,②:赵某遂偷偷录下张某与妻子日常生活及发生口角的视频,并发到小区业主微信群,对张某进行辱骂,这种行为侵犯了张某的名誉权和个人隐私权,故②符合题意。③:赵某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合法权利,适用一般侵权责任,不适用过错推定责任,故③不符合题意。④:二人应该按照方便生活的原则处理相邻关系,而不是公平合理原则,故④说法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权利行使的界限、隐私权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民法保护隐私权,是对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落实。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16.【答案】①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张某拉开李某的凳子,致其坐空摔倒后受伤,侵害了其的健康权;张某主观上有过错;其拉凳子的行为与李某受伤存在因果关系,应该承担赔偿责任。②父母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张某作为初一学生,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父母作为监护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③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受到人身损害,适用过错推定。班主任表示,班级里前一天刚刚召开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事发后也及时通知家长并把李某送去就医,尽到了管理和教育的职责,因此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知识点】侵权的法律责任与承担方式;侵权责任的规定与判别;父母对子女的权利与义务【解析】【分析】此题要求,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对当事双方父母的观点进行评析。解答此题应完整把握材料信息,明确案例事由,把握相关法条。围绕材料中李某和张某是某中学初一年级同班同学。一天课间,李某起身与前座同学聊天,张某路过李某座位时,突起“玩心”,偷偷将李某的椅子往后拉出一定距离,李某坐下时不慎坐空并摔倒,后脑碰到凳子后躺地不起等信息,联系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其父母作为监护人应该承担侵权责任;根据张某父母则认为,事故是在学校发生的,损失应该由学校赔偿。学校也很无奈,班主任表示,班级里前一天刚刚召开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不料第二天就出了意外等,联系过错推定责任等,说明,班级里前一天刚刚召开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事发后也及时通知家长并把李某送去就医,尽到了管理和教育的职责,因此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联系民事法律关系的知识,结合案例人信息,说明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张某作为初一学生,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父母作为监护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点评】此题考查侵权责任、父母对子女的义务、侵权责任的判定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围绕材料中双方父母的观点,提取材料有关信息,从侵权责任、父母对子女的义务、侵权责任的判定等角度进行评析。17.【答案】①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一般符合三个要件: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该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材料中孙某是出于正义对齐老太进行救治,主观上并无过错,且服用药物和心脏骤停没有因果关系,孙某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虽然救助过程中导致齐老太受伤,但临床研究表明进行心肺复苏造成肋骨骨折及肺损伤等无法避免。因此,孙某作为救助人对齐老太的损害不承担民事责任。②法律规定侵权责任,旨在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合理确定相关行为人与权利人之间的利益。法院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保护了孙某的合法权利,有助于平衡双方利益,促进社会和谐。③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任何诉讼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法院在本案判决过程中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正确解决纠纷,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知识点】侵权责任的规定与判别【解析】【分析】此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该案件判决的合理性。根据材料中齐老太服用的药品与心脏骤停无必然因果联系;被告孙某在给齐老太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不违反诊疗规范→可联系教材知识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一般符合三个要件。材料中孙某是出于正义对齐老太进行救治,主观上并无过错,且服用药物和心脏骤停没有因果关系,孙某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因此,孙某作为救助人对齐老太的损害不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材料中孙某在给齐老太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不违反诊疗规范,不应承担抢救过错→可联系教材知识法律规定侵权责任,旨在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合理确定相关行为人与权利人之间的利益。法院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有助于平衡双方利益,促进社会和谐。根据材料中法院在咨询了相关的医疗专家之后,认为齐老太服用的药品与心脏骤停无必然因果联系,被告孙某在给齐老太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不违反诊疗规范,不应承担抢救过错。临床上的研究表明心肺复苏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肋骨骨折、肺损伤出血以及内脏损伤→可联系教材知识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任何诉讼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法院在本案判决过程中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正确解决纠纷,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点评】此题考查侵权责任的判定、感受公正司法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概括材料内容,围绕法院判决,联系侵权责任的判定、感受公正司法等加以阐述,要注意表达的规范性。1 / 1【抢分秘籍】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一、选择题1.(2024高二下·六安期末)信鸽运动是一项有益的群众体育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刘某在自己房屋内饲养了十余只信鸽。后来,刘某在其室外空调机位处加装鸽舍,又在鸽舍外搭建了附属设施以方便信鸽起落,鸽子的叫声,粪便和落羽等给楼下邻居李某的生活造成了困扰,李某将刘某诉至法院。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法院应支持李某所诉拆除鸽舍及附属设施、停止饲养信鸽的请求②刘某取得相应的资质后饲养信鸽应当提倡和鼓励,但应文明养鸽③若刘某不服法院的判决,可在一审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提起上诉④刘某有无偿利用自己空调机位的权利,但应当照顾到相邻方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识点】民事权利的界限;邻里关系及其处理规定【解析】【分析】法院应判决刘某承担相应侵权责任,文明饲养信鸽,照顾相邻方的权益,但对某有饲养信鸽的权利,且饲养信鸽行为经过了相关部门批准,因此法院不会支持李某所诉停止饲养信鸽的请求,①错误。妥善处理租邻关系、诉讼权利。刘某有无偿利用自己空调机位饲养信鸿的权利,但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不得利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所以说刘某取得相应的资质后饲养信鸽应当提倡和鼓励,但应文明养鸽,同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利益,②④正确。若对某不服法院的判决,可在一审判决作出后十五日内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一审判决生效后不能上诉,只能提起再审程序,③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法律对人身权设定的界限、相邻关系及其处理原则、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选出正确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2024高三上·昆明开学考)张某在楼道内长期堆放大量杂物,堵住了消防通道,影响了邻居李某通行,双方为此发生纠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李某在业主群陈述张某堆放杂物的事实,致张某社会评价降低,侵害了张某的名誉权②业主对楼道享有共有的权利,但行使权利时不得违反法律和违背公序良俗③李某和张某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纠纷,双方应依照约定履行达成的协议④李某有权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张某承担排除妨碍的侵权责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知识点】民事权利的界限;调解与人民调解【解析】【分析】①、名誉作为一种社会评价,是指社会或他人对特定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的品德、才干、信誉、资历,声望和形象等方面的客观评判。任何维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李某客观陈述事实,并未侵害张某的名誉权,①错误。②、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不得违反法律和违背公序良俗,②正确。③、纠纷的处理方式可以采用和解、调解、仲裁或诉讼等,③正确。④、行政诉讼是行政相对人认为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不合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受理、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李某和张某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李某有权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④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 此题考查民事权利有界限、人民调解,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3.(2024高二下·遂川竞赛)王某在某俱乐部滑轮滑时,未戴安全护具,不慎摔倒后受伤,并住院治疗。经查,该俱乐部在门口设置了温馨提示及入场须知。但未提供证据证明向王某作出了明确的安全警示以及说明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于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某未戴安全护具,未谨慎滑行是其受伤的原因,承担全部责任②王某未戴安全护具,未谨慎滑行是其受伤的主要原因,承担主要责任③俱乐部未尽到安全说明和警示义务是王某受伤的次要原因,承担次要责任④俱乐部已经在门口设置了温馨提示及入场须知,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知识点】侵权责任的规定与判别【解析】【分析】王某未戴安全护具,未谨慎滑行是其受伤的主要原因,承担主要责任,而不是承担全部责任,俱乐部对王某受伤也负有责任,故①错误,②正确。证据是证明的根据,如果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一旦发生纠纷,难免处理不利地位,该俱乐部在门口设置了温馨提示及入场须知,但未提供证据证明向王某作出了明确的安全警示以及说明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故这是王某受伤的次要原因,承担次要责任,故③正确,④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侵权责任的判定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侵权责任是行为人以其不法行为或法律规定的不当行为致使他人人身、财产权益受到损害而承担的民事责任。基于行为人没有履行法律上的规定的或者认可的应尽的义务而产生。4.(2022·海南)张某饲养了一只宠物狗,拴在自家院内。小周(15周岁)路过时拿棍子戏逗,宠物狗受到惊吓挣脱绳子冲出院门,把路过的王爷爷撞倒在地,造成其左腿粉碎性骨折,入院治疗一个多月,由此产生纠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爷爷的生命权受到侵犯②王爷爷的身体权受到侵犯③王爷爷有权请求张某支付医疗费④王爷爷有权请求小周父母支付医疗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知识点】侵权的法律责任与承担方式【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条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小周(第三人)未满18周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王爷爷有权请求张某或小周父母支付医疗费,故③④符合题意。王爷爷被宠物狗撞倒在地,造成左腿粉碎性骨折,其健康权受到侵犯,不是生命权、身体权受到侵犯,故①②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各项人身权和财产权。行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权利,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这些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5.(2022·海南)著作权是权利人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的权利。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使用作品,有可能构成侵权。下列属于侵犯著作权的是( )①小董从网上下载了一首流行歌曲供个人欣赏②某出版社无偿原文出版了近代学者梁启超的署名文集③最新版的教辅用书匿名全文收录了当代作家莫某的一篇短文④小郑的毕业论文未标出处使用了林某已发表文章的大段原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知识点】著作权及其法律规定;民事权利的界限【解析】【分析】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仍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最新版的教辅用书匿名全文收录了当代作家莫某的一篇短文,“匿名全文收录”小郑的毕业论文未标出处,都侵犯了著作权,故③④符合题意。小董从网上下载一首流行歌曲供个人欣赏,这符合作品的合理使用情形,未侵犯著作权,故①错误;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某出版社无偿原文出版近代学者梁启超(1873-1929年)的署名文集,没有侵犯著作权,故②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权力行使的界限、著作权的法律规定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法律对知识产权的限制在著作权上表现明显,如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这就是作品的合理使用。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这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仍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6.(2024高二下·洪山期末)刘某到某饭店就餐时看见吧台有一个水壶,水壶样式与饭店提供茶水的水壶完全一样,但未注意到壶上模糊的提示标志。刘某将该水壶带回饭桌,将水壶中在外观上与普通饮用水无任何差异的透明液体倒入水杯之中并饮下一口,喝下后很快感觉身体不适,经询问才知该水壶中的液体是燃料酒精。此后,刘某将饭店诉至法院,法院予以登记立案。下列对本案分析正确的是( )①该饭店的过错导致刘某的健康权受到侵害,应当承担全部侵权责任②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刘某存在疏于观察的过错,故应承担相应责任③该饭店摆放易燃物不当,未尽到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应对其过错承担责任④该饭店作为经营场所,应该对刘某的健康权受到侵害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知识点】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与三要素;侵权责任的规定与判别【解析】【分析】饭店水壶上虽然有提示标志,但是比较模糊,容易被忽略,导致刘某误饮,因此,饭店对其过错承担责任,但不是承担全部侵权责任,①错误。饭店水壶上有提示标志,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刘某存在疏于观察的过错,故应承担相应责任;该饭店摆放易燃物不当,未尽到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应对其过错承担责任,②③正确。该饭店摆放易燃物不当,未尽到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应该就刘某的健康权受到伤害承担责任,但不是无过错侵权责任,④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民事行为能力、过错推定与无过错侵权责任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选出正确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7.(2024高二下·上饶月考)近年来,我国野生动物园行业发展迅猛,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尤其是猛兽伤人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反映出野生动物园存在管理不善、理念滞后等问题,亟待深刻反思。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伤害后( )①动物园应承担侵权责任,如果证明自己无过错,可不承担责任②动物园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应当对受害人承担过错推定责任③受害人可以根据事实和自己的需要主张权利,处理好相邻关系④受害人可无限期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动物园给予赔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识点】侵权责任的规定与判别【解析】【分析】①②: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伤害后,动物园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应当对受害人承担过错推定责任,如果证明自己无过错,可不承担责任,故①②正确。③: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伤害不涉及相邻关系,故③错误。④:受害人要及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故④错误。故答案选A。【点评】此题考查侵权责任的判定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法律也规定了过错推定与无过错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例如,动物园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林木折断致人损害的责任。8.某医院晚间保洁时间为7时至8时,当日保洁员王某于6时45分提前完成了保洁工作并离开。上午8时,徐某见开水房有积水,就使用拖把对走廊进行了擦拭,导致地面潮湿。20岁李某疾步至此,因地面湿滑摔倒在地,致右锁骨粉碎性骨折,共花费医疗费2万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保洁员擅离职守存在过错,应承担李某部分医疗费用②徐某善意施惠,因此不必承担李某医疗费③李某存在疏忽,应当自己承担部分医疗费④若李起诉医院,医院应承担举证责任则李某不用举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C【知识点】侵权的法律责任与承担方式;侵权责任的规定与判别【解析】【分析】保洁时间为7时至8时,保洁员王某于6时45分提前完成了保洁工作并离开, 保洁员擅离职守存在过错,应承担李某部分医疗费用 ,①错误;徐某见骨科病房开水房附近走道上有积水,就使用拖把对医院开水房进行清理,徐某见开水房有积水,就使用拖把对走廊进行了擦拭,导致所涉地面潮湿,徐某善意施惠,因此不必承担李某医疗费 ,②正确;李某行走时,对潮湿地面的危险疏于注意,未尽到注意的义务,应该承担部分责任,③正确;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李某若起诉,应承担举证责任,④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侵权的相关知识内容,分析材料中的案例内容,运用法律基础知识排除本身说法错误选项即可。9.某知名歌手在社交平台发布对于热映电影《飞驰人生2》的观后感时,配图中出现了拍摄的银幕画面照片,引发关于“盗摄”的热议。对此,法律专家指出:“盗摄”不等于著作权侵权,但不构成合理使用的“盗摄”是侵权;同时,涉及观影礼仪的道德约束、“禁止屏摄”的格式条款及预防侵权的合理防御,“盗摄”也绝非个人自由。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②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③道德与法律具有一致性,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需要以法治为支撑④格式条款由于限制了对方当事人的合同自由所以不具有法律约束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识点】著作权及其法律规定;民事权利的界限【解析】【分析】著作权是指权利人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的权利。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故①正确。民事权利有限制。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故②正确。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故③说法错误。格式条款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但也限制了对方当事人的合同自由,但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就具有法律约束力,故④说法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著作权、民事权利的限制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必须具备以下两项条件:一是独创性,也称原创性,是指由作者独立构思而成的,作品的表现不与他人已发表的作品相同,即不是抄袭、剽窃或者篡改他人作品。二是可复制性,复制形式包括印刷、录制、摄影、绘画、表演等。10.(2024高二下·成都月考)甲公司在架设电缆时电缆不慎滑落,导致路人乙头部受伤。乙被送入丙医院治疗,医生手术时伤了乙的眼睑,留下永久性疤痕。乙将甲公司和丙医院诉至人民法院,但由于乙的病历被多处涂改,影响了责任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三)遗失、伪造、基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条 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甲公司只要能证明自己无过错,就无需承担侵权责任②若甲公司设有护栏并能证明乙毁坏护栏擅自入内,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③乙只有证明其眼睑受伤留疤与丙医院的过错存在因果关系,丙医院才承担责任④丙医院因涂改病历被推定存在过错,应承担过错侵权责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识点】侵权责任的规定与判别【解析】【分析】②:如果未经许可进入高度危险活动区域受到损害,管理人能够证明已经采取足够安全措施并尽到充分警示义务的,可以减轻或者不承担责任,这是无过错侵权责任的除外情形。本案中,乙若是毁坏护栏擅自入内,甲公司可减轻或不承担责任,故②符合题意。③④:“有损害”“有过错”“有因果关系”是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但因为乙的病历被多处涂改影响责任认定,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推定丙医院有过错,丙医院应承担过错侵权责任,故④符合题意,③错误。①: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六条,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甲公司在架设电缆时电缆不慎滑落,导致路人乙头部受伤,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故①说法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侵权责任、侵权责任的判定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过错推定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无过错责任:法律规定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则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侵权责任。11.海南某校学生在学习“知识产权”时,对以下行为进行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作业中引用了司马迁《史记》的一大段话 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收录一篇当代作家张洁的散文《挖荠菜》 从网上找到一首流行歌曲,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上 从同学那里拷贝一份应用软件,安装到自己的电脑上①作品已超出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保护期,不经著作人许可,不构成侵权②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可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不构成侵犯著作权③如果这一行为是在正规网店上下载并且用于自己使用,那么构成侵犯知识产权④属于作品的不合理使用,拷贝同学的应用软件安装在自己电脑上属于侵犯商标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识点】民事权利的界限【解析】【分析】作业中引用了司马迁《史记》的一大段话。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著作权保护期届满,该作品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因此作品已超出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保护期,不经著作人许可,不构成侵权,故①正确。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收录一篇当代作家张洁的散文《挖荠菜》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可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不构成侵犯著作权,故②正确。从网上找到一首流行歌曲,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上,如果这一行为是在正规网店上下载并且用于自己使用,那么不构成侵权,故③不符合题意。从同学那里拷贝一份应用软件,安装到自己的电脑上。如果安装的不是破解软件,用的是原版软件,未进行修改和反编译并不构成侵权;如果进行了修改或反编译,但是只是用于学习和研究,未用于商业目的也不属于侵犯著作权或商标权,故④说法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民事权利的界限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情形:报刊转载其他报刊上发表的作品;在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等。12.50岁章某某在小区附近某超市购物时,因场地内留有未及时清理的冬瓜皮之类垃圾,致使章某某滑倒受伤。经法院委托司法鉴定,章某某伤情构成十级伤残。章某某因向涉事超市索赔无果,遂诉至法院要求某超市赔偿章某某各项损失共计16万余元。下列对本案理解正确的是( )①超市若有安全警示告示,可以不承担责任②章某某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需承担全部责任③超市存在过错,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④章某某没有尽到审慎注意义务,也需要承担责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知识点】侵权的法律责任与承担方式【解析】【分析】超市未及时清理的冬瓜皮之类垃圾,致使章某某滑倒受伤,表明超市存在过错,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即使超市有安全警示告示,也需要承担责任,故③符合题意,①排除。章某某50岁,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对超市地面存在的冬瓜皮可能使人滑倒受伤,应该有足够的认知判断,因而应该谨慎行走并予以规避,这里章某某没有尽到审慎注意义务,也需要承担一定责任,④符合题意。超市存在过错,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章某某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没有尽到审慎注意义务,需要承担一定责任,不是全部责任,②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侵权法律责任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各项人身权和财产权。行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权利,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这些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13.(2024高三下·梅河口模拟)刘某(9岁)在学校期间被同学袁某(9岁)用贴板弹伤眼睛,导致刘某右眼角受伤。事后,学校积极配合受害人刘某就医,经鉴定刘某损伤构成十级伤残。刘某监护人将袁某诉至人民法院。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此案中刘某的行为存在过错,应自行承担全部责任②若学校没有尽到安全教育义务,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③袁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④袁某是刘某眼睛受伤的直接致害人,依法应承担侵权责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知识点】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与三要素;侵权的法律责任与承担方式【解析】【分析】①④:材料中指出刘某(9岁)在学校期间被同学袁某(9岁)用贴板弹伤眼睛,导致刘某右眼角受伤,此案中刘某因袁某而受伤,应由袁某依法应承担侵权责任,故①不选,④正确。②:若学校没有尽到安全教育义务,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而不是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故②不选。③:9岁的袁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监护人有对子女进行教育和监管的义务,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故③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民事法律关系、侵权责任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各项人身权和财产权。行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权利,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这些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14.(2024高二下·成都月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确立的“绿色原则”传承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文化理念,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原则”的是( )①某钢铁公司在项目的立项过程中,需要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②某化工企业因环境污染致村民身体损害,应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③王先生购买了新能源汽车,小区物业无条件支持其安装充电桩④某企业因工程需要,违法移栽古树造成其死亡,法院判令其承担修复和赔偿责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识点】民法基本原则【解析】【分析】①④:“某钢铁公司在项目的立项过程中,需要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某企业因工程需要,违法移栽古树造成其死亡,法院判令其承担修复和赔偿责任”,两种做法都致力于保护生态,符合“绿色原则”,故①④正确。②:某化工企业因环境污染致村民身体损害,应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故②错误。③:小区物业要合规合理安装充电桩,个人不能随意安装充电桩,故③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民法的原则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15.(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张某与赵某是上下楼邻居。楼上张某的小孩经常在休息时间玩闹,影响了赵某一家人的休息,赵某多次上楼交涉无果,便偷偷录下张某与妻子日常生活及发生口角的视频,将其发至小区业主微信群,并对张某进行辱骂。张某非常气愤,遂将赵某告上法庭。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张某家在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②赵某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名誉权和个人隐私权③赵某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则应承担侵权责任④张某和赵某应本着公平合理原则处理相邻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识点】名誉权、荣誉权与隐私权及其法律规定;民事权利的界限【解析】【分析】①:张某与赵某是相邻关系,张某在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应考虑赵某一家人的休息权,故①符合题意,②:赵某遂偷偷录下张某与妻子日常生活及发生口角的视频,并发到小区业主微信群,对张某进行辱骂,这种行为侵犯了张某的名誉权和个人隐私权,故②符合题意。③:赵某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合法权利,适用一般侵权责任,不适用过错推定责任,故③不符合题意。④:二人应该按照方便生活的原则处理相邻关系,而不是公平合理原则,故④说法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权利行使的界限、隐私权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民法保护隐私权,是对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落实。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二、材料分析题16.【缘起】李某和张某是某中学初一年级同班同学。一天课间,李某起身与前座同学聊天,张某路过李某座位时,突起“玩心”,偷偷将李某的椅子往后拉出一定距离,李某坐下时不慎坐空并摔倒,后脑碰到凳子后躺地不起。事故发生后,班主任王老师第一时间把李某送去了医院并通知了家长。李某被诊断为颅脑外伤、功能性神经障碍以及视神经挫伤。【争议】李某父母认为,李某受伤是由张某偷拉椅子导致的,张某应承担责任,赔偿损失。张某父母则认为,事故是在学校发生的,损失应该由学校赔偿。学校也很无奈,班主任表示,班级里前一天刚刚召开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不料第二天就出了意外。相关资料《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求助】围绕到底该由谁承担责任,三方各执己见,陷入僵局,最后三方走进社区警务室寻求帮助。请你化身社区警察,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对当事双方父母的观点进行评析。【答案】①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张某拉开李某的凳子,致其坐空摔倒后受伤,侵害了其的健康权;张某主观上有过错;其拉凳子的行为与李某受伤存在因果关系,应该承担赔偿责任。②父母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张某作为初一学生,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父母作为监护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③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受到人身损害,适用过错推定。班主任表示,班级里前一天刚刚召开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事发后也及时通知家长并把李某送去就医,尽到了管理和教育的职责,因此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知识点】侵权的法律责任与承担方式;侵权责任的规定与判别;父母对子女的权利与义务【解析】【分析】此题要求,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对当事双方父母的观点进行评析。解答此题应完整把握材料信息,明确案例事由,把握相关法条。围绕材料中李某和张某是某中学初一年级同班同学。一天课间,李某起身与前座同学聊天,张某路过李某座位时,突起“玩心”,偷偷将李某的椅子往后拉出一定距离,李某坐下时不慎坐空并摔倒,后脑碰到凳子后躺地不起等信息,联系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其父母作为监护人应该承担侵权责任;根据张某父母则认为,事故是在学校发生的,损失应该由学校赔偿。学校也很无奈,班主任表示,班级里前一天刚刚召开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不料第二天就出了意外等,联系过错推定责任等,说明,班级里前一天刚刚召开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事发后也及时通知家长并把李某送去就医,尽到了管理和教育的职责,因此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联系民事法律关系的知识,结合案例人信息,说明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张某作为初一学生,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父母作为监护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点评】此题考查侵权责任、父母对子女的义务、侵权责任的判定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围绕材料中双方父母的观点,提取材料有关信息,从侵权责任、父母对子女的义务、侵权责任的判定等角度进行评析。17.(2024高二下·师宗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日,72岁齐老太走进孙某(医生)的药店要求孙某给其测血压,结果显示老人的血压过高。因此孙某就让齐老太服用了一粒药丸(此药的主要功效就是降低血压,改善心绞痛症状,是对症的)。齐老太服下药后不久,突然晕厥。孙某判断老人已经心脏停跳,于是立刻对老人施救。后齐老太被送到该县的人民医院进行救治,人民医院给出的诊断结果是:由于孙某实施的心肺复苏,老人肋骨被压断12根,右肺挫伤等症状。齐老太康复后,其儿子把孙某告到了该县法院。他认为孙某给自己母亲服药,才导致意外发生,后又申请伤残等级鉴定,向孙某索赔医药费及其他赔偿共10万元。双方争论的焦点是孙某给老人服用的药片是否与老人昏厥有着因果关系,以及老人晕厥后,孙某的救治行为是否损害了老人的生命健康。法院在咨询了相关的医疗专家之后,认为齐老太服用的药品与心脏骤停无必然因果联系,被告孙某在给齐老太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不违反诊疗规范,不应承担抢救过错。临床上的研究表明心肺复苏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肋骨骨折、肺损伤出血以及内脏损伤。故孙某作为救助人对齐老太的损害不承担民事责任。因此,法院驳回齐老太儿子的诉讼请求。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该案件判决的合理性。【答案】①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一般符合三个要件: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该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材料中孙某是出于正义对齐老太进行救治,主观上并无过错,且服用药物和心脏骤停没有因果关系,孙某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虽然救助过程中导致齐老太受伤,但临床研究表明进行心肺复苏造成肋骨骨折及肺损伤等无法避免。因此,孙某作为救助人对齐老太的损害不承担民事责任。②法律规定侵权责任,旨在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合理确定相关行为人与权利人之间的利益。法院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保护了孙某的合法权利,有助于平衡双方利益,促进社会和谐。③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任何诉讼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法院在本案判决过程中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正确解决纠纷,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知识点】侵权责任的规定与判别【解析】【分析】此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该案件判决的合理性。根据材料中齐老太服用的药品与心脏骤停无必然因果联系;被告孙某在给齐老太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不违反诊疗规范→可联系教材知识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一般符合三个要件。材料中孙某是出于正义对齐老太进行救治,主观上并无过错,且服用药物和心脏骤停没有因果关系,孙某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因此,孙某作为救助人对齐老太的损害不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材料中孙某在给齐老太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不违反诊疗规范,不应承担抢救过错→可联系教材知识法律规定侵权责任,旨在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合理确定相关行为人与权利人之间的利益。法院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有助于平衡双方利益,促进社会和谐。根据材料中法院在咨询了相关的医疗专家之后,认为齐老太服用的药品与心脏骤停无必然因果联系,被告孙某在给齐老太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不违反诊疗规范,不应承担抢救过错。临床上的研究表明心肺复苏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肋骨骨折、肺损伤出血以及内脏损伤→可联系教材知识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任何诉讼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法院在本案判决过程中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正确解决纠纷,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点评】此题考查侵权责任的判定、感受公正司法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概括材料内容,围绕法院判决,联系侵权责任的判定、感受公正司法等加以阐述,要注意表达的规范性。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抢分秘籍】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学生版).docx 【抢分秘籍】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