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初中上学期开学典礼校长致辞​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初中上学期开学典礼校长致辞​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初中上学期开学典礼校长致辞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当桂花的甜香漫过校园的青砖黛瓦,当第一片银杏叶在晨光中舒展金黄,我们知道,又一段崭新的成长旅程已然开启。今天,我们以开学典礼的名义相聚,不仅是为2025-2026学年揭幕,更是为每个生命的拔节生长见证。首先,请允许我向305名初一新同学致以最热烈的欢迎,你们清脆的脚步声,正为校园奏响青春的序曲;向全体教育同仁致以深深的敬意,是你们的智慧与汗水,让教育的土壤愈发肥沃;也向返校的同学们道一声:新学期,愿我们如竹林般向上生长!
校园东侧的那片竹林,总让我心生敬畏。竹笋在地下扎根三年,才会在雨季里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植物学家说,那些看不见的扎根岁月,正是为了日后的直指苍穹。这像极了初中三年的成长——前两年的默默积蓄,终将在第三年绽放惊人的力量。
今年暑假,《少年文艺》杂志刊登了我校毕业生李雨桐的散文《竹影婆娑》。她在文中写道:"初三那年晚自习后,我总爱在竹林里待十分钟,看月光透过竹叶的缝隙落在地上,像撒了一地碎银。那些与自己对话的时刻,比任何复习资料都让我平静。"这让我想起她当年带领的"竹林生态观察小组",用文字和数据记录竹林的四季变化,最终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生态文学奖。这告诉我们:成长从来不是一场短跑,那些看似无用的沉淀,终将成为生命里最坚实的支撑。
新学期,我们将围绕"认知突破""实践淬炼""品格养成"三个维度,构建全新的成长体系:
在认知突破维度,我们将启动"跨界读书会"。打破语文、历史、哲学的学科界限,比如读《西游记》时,既分析文学笔法,也探讨宗教文化,还会用思维导图梳理人物成长轨迹。每周三的"思维碰撞课"上,同学们可以带着自己的解读与师生辩论。真正的学习,是让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互联的网络,而非孤立的孤岛。
在实践淬炼维度,我们推出"社会微实践"项目。你们可以认领"社区老人智能手机教学""校园垃圾分类优化""街角流浪动物救助"等微型课题,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从调研到方案落地的全过程。就像竹笋终要破土而出,知识也必须在实践中才能长成智慧的竹林。
在品格养成维度,我们设立"成长勋章体系"。通过"坚持之星""互助之星""责任之星"等12类勋章,记录大家在晨跑打卡、同伴互助、校园值日等日常小事中的闪光时刻。记住,伟大的品格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由无数个微小的善举累积而成。
对老师们,我想说:教育是让灵魂唤醒灵魂的艺术。请在教案里多设计些"留白时刻",让学生有机会提出"离经叛道"的问题;在课堂上多创造些"意外场景",比如带着学生到雨中观察竹子的韧性;在评价时多关注些"非量化成长",比如一个孩子从胆怯到敢于发言的蜕变。
对初三同学:你们正处在"竹笋破土"的关键期。那些挑灯夜读的夜晚,那些反复修改的错题,都是在积蓄破土的力量。不必焦虑于暂时的缓慢,就像竹林里的笋,时机一到,自会节节高升。
对初二同学:你们正经历"竹节形成"的重要阶段。每道竹节都是生长的印记,也是未来抵御风雨的支撑。希望你们在这承上启下的学年,既巩固已有的基础,又勇敢尝试新的挑战,让每个"竹节"都坚实有力。
对初一同学:你们正处在"根系生长"的起始阶段。不必急于看到成长的高度,先在课本的土壤里扎实扎根。积极参加"新生适应营"的团队游戏,在"学长领航"活动中敞开心扉,这些都会成为你们日后拔节生长的养分。
老师们,同学们,教育最美的图景,是师生共同成为更好的自己。上周我看到,美术老师跟着学生学拍vlog,生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为竹林安装温湿度监测仪——这就是教育应有的模样:不是单向的灌溉,而是双向的滋养;不是刻意的雕琢,而是自然的生长。
此刻,晨光中的竹林正沙沙作响,那是成长的声音。愿我们都能像竹子那样,既能在风雨中保持坚韧,也懂得在阳光下谦逊低头。最后,用郑板桥的诗句与大家共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祝愿老师们育得桃李满天下,同学们长成栋梁材!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