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1861年,法国文豪维克多 雨果在给巴雷特大尉的一封信中写道:“在您看来,维多利亚女皇和拿破仑皇帝的联合舰队所进行的这次远征真是无上的荣耀,而且还是法兰西和英吉利共同分享的一次荣光……”材料中所述的“这次远征”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2.“英国公使额尔金和英军司令格兰特深知圆明园在咸丰帝心中的地位,它不仅是清朝皇帝经常居住的行宫,也是皇帝向全国发号施令的政治中枢,将其焚毁可以对清廷产生强烈的震慑作用。”作者认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目的是( )A.显示其军事力量的强大 B.对民众抵抗的报复C.掩盖抢夺文物后的罪恶 D.对清王朝施加压力3.史料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以下可以作为研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一手史料的是( )A.《百家讲坛》相关讲述 B.圆明园大水法遗址C.现代专著《火烧圆明园》 D.电影《圆明园劫难》4.小华在参观圆明园遗址时,看到残垣断壁,愤怒之情油然而生。犯下火烧圆明园这一滔天罪行的是( )A.俄军 B.美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5.“这座……聚集了古今艺术珍品和历代图书典籍的壮丽宫殿和园林,如今只剩下些烧不烂、抢不走的石柱,在默默诉说着侵略者的暴虐。”材料中的“侵略者”是( )A.英国军队 B.俄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6.有人这样评价这场战争:“它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丧失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它还为沙皇俄罗斯更多地割占中国西部领土制造了条件。……(这场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开始投靠外国侵略者,……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下列事件和这场战争密切相关的是( )A.香港岛割给了英国 B.鸦片贸易在中国合法化C.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7.某位历史学家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以不同面目出现的侵略中国的强盗帮凶中,俄国实际上成了获取赃物最多的一个强盗。”其依据是俄国( )A.割占香港岛 B.劫掠北京城C.强占大片领土 D.索取巨额赔款8.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美国、法国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先后在中国建立了领事裁判权制度,并且变本加厉,逐渐扩大领事裁判权应用范围。据此可知,我国( )A.清政府完全丧失国家领土主权 B.外国列强全面控制了中国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D.中国自然经济遭到了破坏9.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外国侵略者所到之处,人民群众进行了英勇抵抗。广州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天津、烟台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抗击侵略军,中国民众抵抗侵略的行为( )A.解除了西方列强的威胁 B.展现了民众的爱国情怀C.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 D.得到清政府的全力支持10.古董鉴赏家马未都曾在微博中说:“我在《国宝100》里讲过圆明园十二兽首,今天马首铜像回归圆明园,值得庆贺。”圆明园十二兽首最早的劫掠者是( )A.英法 B.俄美 C.英美 D.法俄11.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圆明园 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八国联军占领并劫掠北京城 D.中国产品在国际上备受欢迎12.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某西方列强威逼胁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蚕食鲸吞地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该列强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13.下图为《1842—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万英镑),该图所示现象有助于我们理解( )A.清朝政府实行禁烟的原因 B.列强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C.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D.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14.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下图圆明园大水法遗址见证了( )A.沙俄侵占中国的领土 B.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C.日军屠杀军民的罪行 D.美日侵略台湾的史实15.历史评价是对历史事件进行态度和价值的评判表达。以下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表达,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B.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C.沙俄割占中国的大片领土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二、问答题16.阅读教材,填写下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条约名称及签订国 签订时间 主要内容《瑷珲条约》(与俄国) 1858年 割占中国领土___________多万平方千米《天津条约》(与俄、美、英、法等国) 1858年 ___________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___________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与英、法、美等国) 清政府承认___________合法化《北京条约》(与英、法、俄等国) 清政府承认___________继续有效,增开___________为商埠,割___________给英国,赔款也大幅增加三、材料分析题17.某历史小组尝试用图片梳理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搜集相关的图片】(1)结合所学,将上述图片与下面时间轴所示事件进行对应。(填写序号)上述图片中属于一手资料的有。(填写序号。多选、少选和错选均不得分)【为图片配文字说明】图片名称 文字说明《南京条约》签字页 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与英国协议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口通商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地面积最多的不平约。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控制了清政府。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文字说明中有3处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活动反思】(3)综合上述资料和所学,分析导致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18.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材料一 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它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也许,英国议会在1840年4月的三天辩论可以帮助后人考察战争的根源。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复兴之路》材料二 鸦片战争爆发时,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是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结束。材料三 一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尊金佛像,可值1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个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兵,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两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该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生,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材料四时间 史实1858年 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广大地区,面积约60万平方千米土地被该1858年国侵占,并逼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瑗珲条约》加以承认1860年 乌苏里江以东、兴凯湖附近,约40万平方千米国土被该国侵占,事后逼1860年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加以承认(1)在材料一中,英国统治者把鸦片战争的原因归结为中英之间的贸易争端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指出材料二中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是否是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为什么?(3)在材料三中,几个外国人大肆抢掠的情形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中?(4)材料四大事记中记载的“该国”指哪一个国家?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该国侵占我国的领土面积是多少?(5)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会作出哪些努力?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2.【答案】D3.【答案】B4.【答案】C5.【答案】C6.【答案】B7.【答案】C8.【答案】C9.【答案】B10.【答案】A11.【答案】A12.【答案】C13.【答案】B14.【答案】B15.【答案】D16.【答案】条约名称及签订国 签订时间 主要内容《瑷珲条约》(与俄国) 1858年 割占中国领土 60多万平方千米《天津条约》(与俄、美、英、法等国) 1858年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与英、法、美等国) 1858年 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北京条约》(与英、法、俄等国) 1860年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 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也大幅增加17.【答案】(1)②④①③;①②③。(2) “口通商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应改为“五口通商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应改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地面积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应改为“《瑷珲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地面积最多的不平等条约”。(3) 原因:帝国主义的入侵;封建主义的腐朽;清政府的软弱无能等。18.【答案】(1)不正确;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开拓市场以倾销商品,虎门销烟只是导火索(2)清政府军事力量落后;不是;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落后(3)第二次鸦片战争(4)俄国;150万平方千米(5)努力:在近代中国,作为爱国志士,首先应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然后宣传革命思想,痛斥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和帝国主义的侵略罪状,组织起最广大的中国人民发动革命斗争,推翻清朝的统治,赶走帝国主义。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