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答案CDCBBCCB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ABCCAADB1.C【解析】材料列举了汉族《黑暗传》、壮族《布洛陀》、畲族《高皇歌》三部创世史诗,共同围绕“盘古开天辟地”这一核心展开叙事,无论故事细节如何(如盘古借助星辰之力、造万物等),均以盘古为创世主体,强调其开辟天地、创造世界的功绩,这体现了不同民族对“世界起源”的共同认知,即天地万物的诞生源于盘古的创世行为,故选C项:材料未提及“艺术表达形式”(如诗歌体裁、语言风格、传播方式等)的差异,仅聚焦于创世内容的共性,故排除A项;材料仅呈现了各民族对盘古创世的共同记载,未体现多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过程(如文化传播的路径、相互影响的证据等),故排除B项:材料中三部史诗的核心逻辑一致(均以盘古为创世神),细节差异(如创世方式)并未改变叙事逻辑的统一性,因此“差异化”表述不准确,故排除D项。2.D【解析】从“禁止以古非今”到“解除对博士的‘禁言令’”,体现了秦始皇和李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对博士言路的管控策略,故选D项;材料中仅体现对博士“禁言令”的解除,并非文化专制政策的“整体变动”,秦朝的文化专制(如焚书坑儒)整体上是强化的,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矛盾,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故排除B项:“解除对博土的‘禁言令”只是言路管控的调整,不能直接说明博士群体“政治地位的提升”,故排除C项。3.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立储是维护皇权传承、巩固统治的关键,隋炀帝从嫡子到皇孙的反复考量,本质上是在寻找能稳定皇权的继承人;然而,现实中缺乏理想人选(嫡长子早天、次子失德、皇孙年幼),导致“始终没有正式册立”(“现实困境”)。这一立储过程体现了皇权对稳定继承秩序的需求与客观条件之间的冲突,故选C项;材料未体现“权力斗争不断缓和”,且立储波折本身可能隐含潜在斗争,故排除A项:隋场帝最初仍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只是因现实问题而未能顺利实施,这并不意味着嫡长子继承制崩溃,故排除B项:皇位归属的根本是皇权意志,品行仅是皇权筛选储君的参考因素,而非决定因素,故排除D项。4.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土大夫作为知识阶层和社会精英,主动通过编修族谱、设立义庄、倡导宗法等方式,维系宗族团结、传承伦理道德、改善族人生活,这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秩序、风俗教化的主动担当,故选B项;材料中士大夫的行为主要针对宗族内部(如编族谱、办义庄、倡宗法),属于民间自发的宗族建设,并非以国家名义参与基层治理(如地方行政、赋税、治安等),因此“加强了国家基层治理”说法不准确,故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士大夫的倡导和实【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7页)】高三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弥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汉族创世史诗《黑暗传》中写道,盘古生于混沌,得水星、木星、金星、火星相助,分开天地。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歌颂的盘古,造天地、造石头、造日月,是一位能干的创世神。畲族《高皇歌》开篇即称颂盘古开天的不朽功绩。这些史诗A.展现了各民族独特艺术表达形式B.反映了多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历程C.蕴含了万物同源的集体文化认知D.呈现了差异化创世神话叙事逻辑2.岳麓秦简记载,李斯奏请禁止以古非今,得到秦始皇批推,因此博士缄口不言。后秦始皇向李斯下诏要求优待参与议事的博士,李斯顺势奏请解除对博士的“禁言令”。这反映出当时A文化专制政策的整体变动B.中央集权体制的内在矛盾C.博士群体政治地位的提升D.言路管控策略的动态调整3.隋炀帝登基后,立嫡长子杨昭为皇太子,但杨昭不幸早天。在大业四年(608年)以前,次子杨暕一度被看作储君人选,得到隋炀帝的栽培和关注。然而,随着杨暕种种劣迹的暴露,隋炀帝转而培养皇孙杨侗和杨侑,但始终没有正式册立皇储。此立储过程反映了当时A.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不断缓和B.嫡长子继承制的崩溃C.皇权稳固需求与现实困境的矛盾D.皇位归属由品行决定4.宋仁宗皇祐、至和年间,欧阳修和苏洵不约而同地率先编写本族的新族谱,范仲淹也开始在苏州创建义庄用以供养族人。张载、二程、朱熹等均极力倡导“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收世族,立宗子法”。这些做法A.加强了国家基层治理B.彰显了士大夫阶层的社会担当C.稳定了宋朝社会秩序D.是民间宗族势力对政权的干预【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猫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6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pdf 2026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