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科版新版科学三年级上册《7.天气预报》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查询所得的当地天气预报活动,了解其所包含的信息,认识并使用常见的天气符号。2.通过天气观测记录与天气预报的对比活动,能尝试分析气温、降水、风、云等出现差异的原因,认识到天气是会变化的。3.通过整理不同地区的天气预报,保持对研究天气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4. 能主动提问、分享发现,愿意用简单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了解天气预报内容,认识并学会使用常见天气符号。比较分析天气观测记录与天气预报之间的异同。【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提问:整理今日的观测记录,我们观测的天气内容与天气预报一样吗?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天气预报。(板书课题:天气预报。)二、探索:天气预报的内容1.整理天气观测记录。提问:观测内容中包含哪些天气信息?预设:包含有气温、降水量、风向、风速、云量、云状。2.交流天气预报内容。(1)学生分享交流,说出查询方法与查询到的当地天气预报中所包含的信息。(2)通过交流讨论,发现不同查询方法与查询时间获得的天气预报会有不同。(3)通过班级讨论,确定天气预报中所获得的主要信息,并取得学生的一致认同,将其填在黑板记录表中。3.认识并使用天气符号。(1)通过天气预报符号的呈现展开天气符号的认知。(2)任选一份前一天的观测记录,用天气符号进行书写。并在后续的观测记录中推荐这样的记录方法。4.对比观测记录与天气预报。在黑板上分别展示今日的“天气观测记录”与“天气预报主要信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个天气内容的对比分析。三、研讨:交流天气观测记录与天气预报的对比1.天气观测内容与天气预报有什么相同与不同?2.从这些对比结果中,你对天气又多了哪些方面的认识?四、拓展:不同地区的天气预报1.请各个小组交流所查询的不同地点的天气预报。2.由此组成一个“浙江省天气预报”,并发现浙江省内同一天不同地点的天气不同。那么全国呢?全球呢?【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