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古代两河流域,公元前21一前18世纪,先后颁布了《乌尔纳姆法典》《利皮特一伊什塔法典》《埃什鲁那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这些法典的颁布( )A.说明法制建设的完备 B.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C.有利于法律意识增强 D.表明惩罚力度的加大2.《汉谟拉比法典》作为一部公开的成文法,它废止了执法者可以根据形势的需要、上司的需要,随机量刑执法或法外开恩的陋习,开创了人类法制管理的先河。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A.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B.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C.维护了君主专制制度 D.彻底解决了社会矛盾3.据题图可知,统治者意在( )A.巩固国家的统治 B.加强皇帝的集权C.扩大统治的范围 D.维护法律的权威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打破房子利用裂缝强行进入住宅偷窃,那么他(窃贼)必须在那个洞前被处以死刑和埋葬。”据此可知,该法典( )A.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B.执法的原则非常严苛C.涉及的领域非常全面 D.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5.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这说明( )A.古代亚非地区经常洪水泛滥 B.文明的形成与环境存在联系C.古希腊文明来源于亚非文明 D.古代西亚和埃及的文明同源6.古巴比伦王国留下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内容涉及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对“照亮了当时的社会”理解正确的是( )A.充分保障了人民的利益 B.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C.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D.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7.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在《圣经》里被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罗马8.同苏美尔人的法律相比,古巴比伦法律规定的契约形式很多,包括租佃契约、债务、抵押、损害赔偿、借贷、合伙经营、保管、继承、雇佣等等。这( )A.源于古巴比伦商品经济的较大发展B.体现出罗马法体系对古巴比伦的影响C.有利于加强古巴比伦的君主专制统治D.说明古巴比伦法律体系的成熟9.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自由民租田耕种但田不生谷,则以未尽力耕耘论处,除了照交田主谷物外,如田地荒芜,还必须将其所荒芜之田犁翻耙平,交还田主。”这一规定( )A.体现了古埃及的重农思想 B.捍卫了自由民的合法权益C.反映了古罗马的法治传统 D.维护了奴隶主土地私有制10. 《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上述材料反映出其特点是( )A.内容全面 B.存在局限 C.传播广泛 D.影响深远11.下表是对《汉谟拉比法典》中法律条文的不完全统计,据此可知( )《汉谟拉比法典》中的法律条文 涉及内容归类第44—47条、第78—88条、第268—272条、第276—277条 租贷第273条、第274条、第275条 雇佣第35—41条、第71条、第278条、第279条、第281条 购买、交换第89—96条、第117—119条 借贷A.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活跃 B.古巴比伦实行君主专制C.两河流域民主政治发达 D.两河流域社会等级森严12.《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如果被盗窃的牛、羊、驴或者是猪属于寺庙或者皇室,盗窃者将偿付三十倍的赔偿;如果它们属于国王的公民,盗窃者将作出十倍赔偿;如果窃贼无力赔偿。将以死抵罪。”这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 )A.王权大于神权 B.法律维护特权C.罪罚相当的精神 D.阶级矛盾尖锐1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古埃及人制定了太阳历,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这充分说明( )A.亚非文明的主要成就是数学 B.古代亚非地区经常洪水泛滥C.文明的形成与环境存在联系 D.不同文明之间可以相互影响14.古代亚非文明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下列古文字反映了世界文明的( )A.发展性 B.连续性 C.开放性 D.多样性二、材料分析题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王国的崛起】材料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民族阿摩利人侵入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各自独立的国家,其中一支占据巴比伦,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在他的治理下,巴比伦王国很快从蕞尔小邦一跃成为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大国。【文明的发掘】材料二:1901年12月至1902年1月,一支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考古队在埃兰古都苏撒遗址发现一块石碑。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杀玛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的法典铭文,共4000行,约8000字,是垂直书写的。法典中部分铭文在古代就被磨损。【文明的真相】材料三:前言(节选)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正文(部分内容)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结语(节选)(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1)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谁?请结合史实说明他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部法典?法典铭文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3)根据材料三判断颁布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在这部法典中极力宣扬的思想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此法典?(4)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这部法律与当今法律相比最欠缺什么?三、综合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泰意中出十了大量竹简,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发现秦简,也是首次系统发现的秦律,亦是隶书演进重要环节的代表实物,虽非秦律全部,却涉及农业生产,市场交易,徭役征发,官吏职掌,少教民族关至等各个方面,为研究早期封建社会提供了重要实物史料。这些竹简当中有一篇《秦律十八种》,从中可以看出秦律已经达到了十分细密、详备的程度。秦律对汉代以及其后的中国传统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睡虎地秦简材料二 如下图石柱上所雕刻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涉及内容可以分为六大部分:动产、地产、商业、家庭、伤害与劳工......,刑罚有鞭打、焚烧、断手足等方式。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1)材料二中所说的法典是什么 根据两则材料分析《睡虎地秦简》和材料二中法典的异同。(2)材料一、二中的两个文物除了对研究当时的法律有价值,还有什么历史价值。17.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见下图。材料二 国王的死并不是最终的结局,国王死后用香油等药料涂尸防腐,然后将尸体和食物及其他必需品一起放入巨大的陵墓即金字塔内。——摘编自【关】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材料三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摘编自《汉谟拉比法典》(1)材料一中,金字塔是哪一古代文明的象征?根据材料二、指出金字塔的用途。(2)材料一中,《汉谟拉比法典》是哪一文明古国的成就?根据材料三、写出这一法典保护的对象。(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金字塔和《汉谟拉比法典》在古代文明中分别有着怎样的地位。从这些古老文明的发展和成就中能得到什么认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水排复原模型 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力风箱—水排。水排利用水流的冲击,带动皮橐(tuó)鼓风,将空气送入冶铁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材料二 芦苇做船帆的帆船 (复原图) 材料二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帆船,利用风驱动船只远行。依靠帆船,苏美尔人沿幼发拉底河建立了众多贸易据点。 ——摘编自吴军《全球科技通史》(1)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两个发明各自的巧妙之处及其作用。(2)在生活实际中,类似上述智慧的发明还有很多,请再举一例并予以说明。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2.【答案】B3.【答案】A4.【答案】D5.【答案】B6.【答案】D7.【答案】C8.【答案】A9.【答案】D10.【答案】A11.【答案】A12.【答案】B13.【答案】C14.【答案】D15.【答案】(1)汉谟拉比。史实:①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②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③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2)《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3)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这部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4)最欠缺当今法律所具有的平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16.【答案】(1)《汉谟拉比法典》。不同:完整度不同:《睡虎地秦简》不是秦律的全部,《汉谟拉比法典》是完整保留的法典;社会段不同:《睡虎地秦简》是早期封建社会,《汉谟拉比法典》是奴隶社会;载体不同:《睡虎地秦简》是竹简,《《汉谟拉比法典》》是石柱。(答出一点)相同: 对研究当时的法律都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内容都非常丰富。(答出一点)(2)是了解当时文字的重要史料。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17.【答案】(1)古代文明:古埃及文明。用途:作为古埃及国王的陵墓。(2)文明古国:古巴比伦王国。保护对象:寺庙或商行的财产。(3)地位: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悠久,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人类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等。(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写,言之成理即可)18.【答案】(1)巧妙之处,水排利用了水力,帆船利用了风力作用。水排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冶铁的效率,帆船的使用扩大了贸易范围。(2)例子:都江堰利用地势分流用于灌溉泄洪,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加热。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