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上学期主题班会课件(共34张PPT):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班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上学期主题班会课件(共34张PPT):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班会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目录
CONTENTS
01
山河破碎:日寇侵华与民族危亡
02
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与行动
03
浴血奋战:全民族抗战壮丽史诗
04
钢铁脊梁——抗日英雄谱
05
伟大胜利:历史意义与永恒启示
山河破碎:日寇侵华与民族危亡
01
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
01山河破碎:日寇侵华与民族危亡
七七事变与全面抗战
沦陷区的苦难
铁蹄下的中国——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段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突袭北大营,4个月内侵占东北三省,建立伪满洲国。日军沿南满铁路向长春、哈尔滨推进,至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中国共产党号召抗日,东北义勇军奋起抵抗。此事件暴露日本军国主义野心,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序幕,中华民族自此陷入严峻危机。
铁蹄下的中国——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非法驻扎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937年,上海南站的轰炸案,几乎造成所有人死亡,这一名幼儿幸存,悲伤哭啼
1937年,日本制造的中国游乐园黑色周六爆炸事件,
1938年,带着死去孩子的年轻中国男人
1938年,日本士兵杀害一儿童父母后在给中国儿童喂水宣传中日友好
沦陷区的苦难——不能忘却的暴行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杀害。这一暴行是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三光政策”罪行
日军在沦陷区推行“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无数村庄被毁,百姓流离失所。这一政策充分暴露了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本性,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与行动
02
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与行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抗日旗帜,发表宣言揭露日本侵略野心,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西安事变中,中共以民族大义为重,推动和平解决,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洛川会议上,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明确敌后游击战方针,为抗战指明方向。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中共始终以正确战略团结各阶层力量,成为抗战中流砥柱。这段历史证明,中共的正确领导是中华民族赢得抗战胜利的关键,也为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提供了深刻启示。
01
指导抗战方向
1938年春,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奋笔疾书,完成《论持久战》,科学预判抗战将经战略防御、相持、反攻三阶段,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演讲中,他以“窑洞灯火”照亮抗战方向,八路军“18GA”臂章、新四军“N4A”臂章见证敌后战场壮大,抗日根据地示意图则展现中共“到敌人后方去”的战略智慧。科学理论指引下,全民抗战信心如磐,终迎胜利曙光。
02
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以游击战神出鬼没,用地道战、地雷战等巧法克敌,创建众多抗日根据地,牵制消灭大批日伪军。他们无畏强敌,以灵活战术与顽强斗志,筑起抗日的钢铁长城。
03
敌后战场砥柱
创建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了晋察冀、晋冀豫等19块抗日根据地,成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阵地。根据地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战,牵制了大量日军,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游击战典范:地道战/地雷战
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开展了灵活多样的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成为其中的典范。这些战术充分发挥了人民战争的优势,有效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抗战时期八路军的十种战术
浴血奋战:全民族抗战壮丽史诗
03
正面战场的血战
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中国军队伤亡25万余人;
太原会战历经月余,八路军等协同作战,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徐州会战中台儿庄大捷,毙伤日军万余人,极大鼓舞士气;
武汉会战使日军伤亡25万,抗战进入相持阶段。这些战役中,国民党爱国将士浴血奋战,用生命捍卫国家尊严,正面战场作用重大。
敌后战场的奇袭
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像钢钉般扎根抗日根据地。
他们以游击战术神出鬼没,用地道战让日军“进得来出不去”,用地雷战令其“寸步难行”。百团大战等战役中,他们破交通、毁据点,牵制大量日伪军。这支人民军队以血肉之躯和智慧,在艰苦环境中书写英勇无畏的抗战传奇。
全民抗战的伟力
抗战烽火中,工人加班生产武器,农民踊跃支前送粮;知识分子以笔为刃,用文化抗战唤醒民众;民族工商业者捐款捐物,海外侨胞汇款捐物支援。军民齐心筑起血肉长城,国际援华飞虎队助力蓝天。这团结一心的壮举,让世界见证中华民族的磅礴力量,也让我们深知:胜利源自全民同心,自豪生于民族共赴!。
浴血奋战:全民族抗战的壮丽史诗
正面战场血战
台儿庄大捷
1938年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首次大捷。这场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武汉会战
1938年武汉会战,中国军队顽强抵抗,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这场战役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彻底破产,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人民战争的伟力
民众支前
抗战期间,广大民众积极支援前线,推小车运粮、送弹药,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民众支前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展现了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力量。
华侨捐款
海外华侨心系祖国,积极捐款支援抗战,抗战捐款总额超过13亿元。陈嘉庚等华侨领袖为抗战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体现了海外华侨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大义。
钢铁脊梁:抗日英雄谱
04
将领的担当
普通战士与群众的壮举
少年英雄的榜样
国际友人的支持
左权,率部抗敌,血洒十字岭,以生命践行爱国誓言;彭德怀,运筹帷幄,指挥百团大战,破敌“囚笼”展豪情;张自忠,战至最后一刻,壮烈殉国,尽显英雄气概;戴安澜,远征缅甸,身负重伤仍率部突围,彰显无畏精神。他们用热血与生命,诠释爱国情怀,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不朽功勋,值得永远铭记!
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毅然跳崖;八女投江,弹尽援绝时,携手沉江,壮烈殉国;杨靖宇孤身奋战,胃里只有棉絮树皮,仍坚守抗日;赵一曼受尽酷刑,宁死不屈,英勇就义。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用生命诠释伟大。让我们铭记:胜利,是无数普通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
少年英雄王二小,把日军引入八路军埋伏圈,自己却惨遭杀害,用稚嫩身躯筑起抗日长城;雨来机智勇敢,面对敌人威逼利诱,坚决不透露八路军行踪,还巧妙帮战士脱险。他们在战火中无畏前行,用小小的肩膀扛起家国大义。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少年也能在危难时挺身而出,为国家贡献力量!
白求恩,加拿大医生,1938年来华,组建医疗队,在战火中抢救伤员,因感染败血症牺牲;柯棣华,印度医生,1938年赴华支援,转战多地,救治数千伤员,在百团大战中连续工作三天三夜,积劳成疾去世。他们跨越国界,以人道主义精神支持中国抗战,彰显了国际社会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坚定支持。
钢铁脊梁:抗日英雄谱
钢铁脊梁抗日英雄谱
钢铁脊梁:抗日英雄谱
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7万余日伪军对晋察冀边区发动秋季大“扫荡”。9月23日凌晨,日军开始进攻狼牙山,当时八路军数千官兵和数万群众在此藏身。9月25日,七连留下六班掩护主力和群众撤退,班长马宝玉等5人将日军主力引向狼牙山主峰棋盘陀,与敌人激战。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他们毁掉枪支,纵身跳下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易县狼牙山为抵抗日本侵略军跳崖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七连六班的五名战士,分别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白求恩
白求恩,全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1890年-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安大略州人,加共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他于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在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1939年11月12日因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终年49岁。毛泽东称其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伟大胜利:历史意义与永恒启示
05
胜利的号角:日本无条件投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反攻阶段。苏军出兵东北,重创日本关东军;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取得胜利,并投放原子弹轰炸广岛、长崎,造成巨大破坏。这些因素共同削弱了日本的战争潜力,使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最终迫使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
日本投降与胜利纪念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密苏里号”军舰正式签署投降书。
9月3日,成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看那日本签署投降书的照片,是罪恶的终结;瞧中国各地庆祝胜利的场景,满是喜悦。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热血换来的,这份荣耀永远铭记!
胜利的伟大意义
1945年抗战胜利,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首次完全胜利!百年间,列强欺凌、国土沦丧的耻辱被一朝洗刷。这一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让中国重回世界舞台。它如一座灯塔,照亮民族复兴之路,让我们坚信: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必能创造更辉煌的未来,自豪与自信在心中永驻!
苏军打败日本关东军进驻中国东北
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取得胜利,并投放原子弹轰炸广岛、长崎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近尾声,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无条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
此时,日本政府忙着不断给日本民众洗脑,提出了一亿玉碎的计划,声称“玉碎”是所有日本民众最终的归宿,日本政府声称:只有挺身而出,不怕牺牲,才能彻底扭转战局,迎来属于日本的胜利。
为了迫使日本迅速投降,减少更多的人员伤亡,美军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就是向日本投放原子弹。1945年8月5日,保罗·蒂贝茨驾驶一架B-29轰炸机从塞班岛的美军基地起飞,目标是对日本广岛进行原子弹轰炸。
被投下的这枚原子弹名为“小男孩”, 然而,日本政府仍然拒绝投降,为了进一步攻击摧毁日本抵抗的决心,面对如此恶劣顽固的日本政府,美军决定采取进一步行动。
1945年8月9日,一枚名为"胖子"的原子弹装被载至一架B-29轰炸机上。这架轰炸机由查尔斯·斯威尼少校驾驶。最初的目标是小仓市,但由于云层较厚,炸弹被投到第二目标长崎。
在两次原子弹爆炸事件之后,日本于8月15日投降,日本天皇在电台宣布了投降决定。9月2日,正式投降书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右)向受降代表何应钦总司令(左)何应钦呈递降书
伤亡与损失数据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超3500万,其中死亡约2100万,军人伤亡约413万,平民伤亡惨重。经济损失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6500亿美元,直接损失超千亿,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与牺牲,胜利是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
巨大的牺牲:不能忘却的数字
铭记: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和平
抗战胜利的纪念,核心是铭记历史教训。那3500多万军民伤亡、巨额经济损失的沉重代价,时刻警醒我们和平的珍贵。看那翱翔的和平鸽、舒展的橄榄枝,它们象征着我们对和平的向往。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从过往汲取力量,以史为鉴,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更好地开创美好未来。日本右翼政客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这些错误言行歪曲历史、伤害受害国感情,助长军国主义复活。我们要以铁证批驳,增强辨别力,坚定维护历史真相,让侵略罪行永远被唾弃。
深远的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民族觉醒与团结
抗战期间,中华民族空前觉醒与团结。工人积极生产支援前线,农民踊跃参军保家卫国,知识分子投笔从戎、宣传救国……各阶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种团结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财富,让我们深知团结就是力量,凝聚民族之力,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01
世界贡献与国际地位提升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抗击日军150多万,占其伤亡总数70%以上;中国牵制日军百万以上兵力,使日本“北进”“南进”受阻,为盟军争取了战略准备时间。中国还派远征军入缅作战,支援盟军。中国战场贡献巨大,极大提高了国际地位,彰显了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应增强民族自豪感,拓宽国际视野。
02
新中国建立的基础
抗战胜利意义重大,为新中国建立奠定基石。政治上,提升了中共威望,推动民主进程;军事上,人民军队壮大,积累了实战经验;思想上,民族意识觉醒,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它是中国历史转折点,让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困境,为新中国的诞生铺就了坚实道路,开启崭新篇章。
03
血火淬炼的精神
抗战精神内涵
抗战精神熠熠生辉,它是天下兴亡时,匹夫挺身而出的爱国担当,无数人以血肉之躯捍卫家国;是面对强敌,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彰显着不屈的脊梁;是血战到底、毫不退缩的英雄气概,书写着壮丽史诗;是百折不挠、坚信必胜的顽强信念,支撑着走过艰难岁月。这些精神跨越时空,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向前,创造新的辉煌。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