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秋·教案科学 三年级上册(YJ版)第二单元 认识物体第8课 认识固体【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并归纳固体的特征。探究实践●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能辨认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是不是固体。责任态度●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兴趣,认识到观察、比较等科学方法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难点:辨认小颗粒固体、粉末状固体、有弹性的固体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含实验视频:固体的性质)、直尺、软尺、天平及砝码等。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新课导入 师: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通常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这三种形态的物体各有什么特点?首先我们先来认识固体。观察身边的物体,说说哪些是固体? 生:……固体有确 定的形状 和体积 师:教室里的课本、书桌、黑板等都是固体,为什么说他们是固体?固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 师:首先,猜测固体是否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 生:…… 师: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验证呢? 生:…… 师:日常生活中,常用长、宽、高等描述固体的大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物体的体积。我们可以用什么工具测量? 生:…… 师:可以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宽、高,用软尺测量周长等。下面同学们试着测量手里的固体的大小,记录下来并交流分享,看它们是否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固体有确 定的形状 和体积 生:……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固体是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的。同学们据此判断,以下物体中,哪些是固体,哪些不是固体。首先,石头是固体吗? 生:…… 师:海绵是固体吗? 生:…… 师:海绵是固体。虽然海绵可以被压扁,但松开后会恢复原状,它有确定的形状;同时它还有确定的体积,不会像液体一样流动。固体不一定是“硬的”(如石头),也可以是“软的”(如橡皮、面包、枕头、纸巾),固体不等于坚硬。再看橡皮筋,它是固体吗? 生:…… 师:橡皮筋放在桌上时,会保持环形或条状,除非你用力拉它;无论拉伸还是松开,橡皮筋的材料多少不变,都满足固体的定义,橡皮筋是固体。固体可以有弹性,比如蹦床、弹簧……现在思考,洗衣液是固体吗? 生:…… 师:洗衣液不是固体,它没有确定的形状,装在洗衣液桶里。如果没有洗衣液桶,洗衣液就会流得到处都是。洗衣液桶是固体。那么洗衣粉呢?洗衣粉是固体吗? 生:…… 师:粉末的“流动性”不等于液态,有同学可能认为洗衣粉“松散”或“可流动”,类似于液体,但实际上是固体颗粒的滑动。这样的固体还有面粉、沙子、盐等。洗衣粉本质上是固态颗粒。固体有确定 的质量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研究一下固体是否有确定的质量。什么是质量? 生:…… 师:质量就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猜测固体有确定的质量吗? 生:…… 师: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 生:…… 师:我们选几个固体物品,例如橡皮、石头、木块等,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 教师播放实验演示视频。视频播放结束后,带领学生共同完成实验。同时讲解天平的使用方法: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通过调整砝码和游码使天平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为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师:根据测得的数据,可以发现固体有确定的质量。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固体,知道了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我们用天平测量了物体的质量。使用天平时,把待测物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就是物品的质量。我们还辨别了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是不是固体,同学们下课后可以互相交流,分辨更多的物体是不是固体。思考与练习 师:找一找身边还有哪些物品是固体,并说明理由。 生:……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水杯、铅笔盒、铅笔、橡皮、盐、糖、纸巾等都是固体。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大小可以被测量。 师:下棋后,我们如果把棋子乱放回棋盒里,可能会放不下,要整整齐齐地摆放才能全部放进棋盒里。这是为什么呢? 生:……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因为棋子和棋盒都有确定的形状,棋子和棋盒的长、宽有一定的比例,需要按特定的方式摆放才能正好契合。板书设计 第8课 认识固体 1.固体 2. 天平的使用方法:调平、左物右码、砝码加游码习题设计第9课 认识液体【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知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描述和归纳液体具有的特征。探究实践●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生活中哪些情况运用了液体的性质。责任态度●测量液体体积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的严谨。【教学重难点】重点: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没有确定的形状。难点:设计实验探究液体的形状、体积、质量特点并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含实验视频:液体的性质)、水、量筒、量杯、烧杯、烧瓶、锥形瓶、天平及砝码等。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新课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讲到了,周围的物体通常分为固体、液体、气体,并探索了固体的特征。同学们还记得固体有哪些特征吗? 生:…… 师: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有确定的质量。那么液体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再一起探索液体的特征。液体没有确 定的形状 师:同学们知道哪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它们有哪些特征呢? 生:…… 师: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有没有确定的形状? 生:…… 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不同容器中水的形状得知。 教师播放实验演示视频,视频播放结束后,与学生一起完成实验:先观察烧杯中水的形状,再把水依次转移到其他容器中。水静止后,在容器图中画出水体的轮廓。 师: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 师: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把水倒进什么形状的容器里,它就会变成什么形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液体没有确 定的形状 状。而且静止的液体表面一般保持水平,连通器就是应用了这一原理。只要是底部相互连通的容器,注入水后,待水不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会在同一水平面上,这类容器就是连通器。比如茶壶,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等。根据连通器的原理,若想在教室墙上寻找和讲桌同样高的位置,同学们想一想,可以怎样做? 生:…… 师:可以找一根长的水管,注入水,使一段液面与讲桌相平,待液面静止时,与另一端液面相平处便与讲桌同样高。液体有确 定的体积 和质量 师: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如何测得它的体积和质量? 生:…… 师:可以借助不同形状的容器观测水的体积和质量。 教师播放实验演示视频,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实验:用烧杯取100毫升水,依次倒入量筒和量杯。使用量筒和量杯测量转移后水的体积,利用天平测量水的质量。实验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使用量筒和量杯等工具测量液体体积时,要将其放置平稳,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最低处保持齐平。用天平称量装在容器中的液体质量时,要减去容器的质量。 师:水被转移到不同的容器中,体积和质量发生变化了吗? 生:…… 师:水的体积和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这说明水是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的。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液体,知道了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测量液体的体积时,我们用到了量筒、量杯等容器,读数时要注意等液面稳定后再读数,且视线要与液面最低处保持齐平。称量液体的质量时,要注意减去容器的质量。另外我们还知道液体在静止时,液面一般是水平的,并了解了连通器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思考与练习 师:根据这节课学习的液体的性质,如何判断几个不同形状的杯子中哪个装水量最多,哪个装水量最少? 生:……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可以将不同杯子中的水倒入量筒或量杯中测量体积,体积最大的装水量最多,体积最小的装水量最少。也可以在不同的杯子装满水,分别倒入同一个杯子中,水位最高的装水量最多,水位最低的装水量最少。板书设计 第9课 认识液体 液体习题设计第10课 认识气体【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但有确定的质量。科学思维●能够通过固体和液体的特征类推合适的方法探究空气的特性。探究实践●能运用简单的方法和材料观察空气,用科学的方法测量空气的质量。责任态度●能将空气的特征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原理相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有确定的质量。难点:设计实验证明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有确定的质量。【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含实验视频:气体有无确定的体积、气体有无确定的质量)、塑料袋、注射器、皮球、打气筒、天平等。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新课导入 师:前面两节课,我们分别学习了固体和液体的特征。回忆固体和液体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生:…… 师:固体和液体都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但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那么气体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气体的特征。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 师:我们最熟悉的气体就是空气了,首先思考,空气有确定的形状吗? 生:…… 师: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的猜想呢? 生:…… 师:可以用塑料袋装一袋空气并密封,改变袋子的形状。现在同学们拿着我们发给各小组的塑料袋,试一下袋子里的空气形状有无变化? 生:…… 师:改变袋子的形状,袋子里的空气的形状也发生变化。因此气体是没有确定的形状的。 师:气体有没有确定的体积呢? 生:……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气体没有确定的体积 师:我们用实验验证一下同学们的想法。 教师播放实验演示视频,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实验:用不带针头的注射器吸取10毫升空气,堵住注射器口后用手压一压、拉一拉活塞。 师: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有无变化? 生:…… 师:压一压活塞,注射器内的空气体积变小;拉一拉活塞,注射器内的空气体积变大。因此气体没有确定的体积。气体有确定的质量 师:请同学们猜想,气体有确定的质量吗?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呢? 生:…… 师:可以先用天平测量瘪皮球的质量,再往皮球里打入空气,并测量皮球的质量。继续打入同样多的空气,再次测量皮球的质量。观察三次测量的皮球质量有无变化。 教师播放实验演示视频,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试验。 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生:…… 师:每次打入同样多的空气后的皮球增加的质量几乎相同,这说明气体有确定的质量。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以空气为例学习了气体,知道了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但有确定的质量。同学们可以在下课后找一找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能说明气体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哪些现象能说明气体的体积是可以变化的。互相交流,比一比谁发现的多。思考与练习 师:我们经常看到气球可以被拧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这说明了空气的什么特征呢? 生:…… 师:说明空气没有确定的形状。 师:一般情况下,一间普通教室内的空气质量约为250千克,它相当于多少名同学的质量呢? 生:…… 师:三年级学生的标准体重约为25千克。250÷25=10(名)。一间普通教室内的空气质量相当于10名同学的质量。板书设计 第10课 认识气体 气体习题设计第11课 水的三态【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能够准确说出水的三种状态:冰、水、水蒸气,知道它们虽然状态不同,但是同一种物质。●知道冰、水、水蒸气在形状、体积、质量和流动性等方面的区别。●知道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会增大。科学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对水的三种形态进行类比,并进行总结。探究实践●能设计水结冰实验,并发现水结冰时的变化。责任态度●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知道利用水的三态如何服务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水的三种状态的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难点:设计实验观察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后体积和质量的变化。【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含实验视频:水结冰前后体积和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烧杯、水、天平、小冰箱等。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新课导入 师:流淌在河里的是水,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是水,烧开水时冒出来的水蒸气也是水。水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能变出不同的样子。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水的魔法世界,来探索水的三种状态。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固体、液体、气体的特征。试着说一说以下物体分别是什么状态?(展示水、冰、水蒸气) 生:…… 师:冰是固体,水是液体,水蒸气是气体。水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它能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并且这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例如液态的水可以变成固态的冰,也可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冰和水蒸气也可以变成液态的水。不同状态的水的特点 师:同学们试着比较冰、水、水蒸气的特点,看他们是否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是否可以流动。 生:……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冰是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不可以流动。水是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可以流动。水蒸气是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有确定的质量,可以流动。水结冰后的变化 师:水的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它们都有确定的质量,水和冰都有确定的体积。那么水结冰后,质量和体积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生:……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水结冰后的变化 师: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一下同学们的猜测。 教师播放实验演示视频,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实验:在烧杯内装一些水,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后,在杯壁外齐平水面处做标记;把烧杯放入冰箱冷冻室,等烧杯中的水完全结成冰后取出烧杯,比较水结冰前后的体积和质量,看看是否发生变化。 师: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质量不变。自然界中水的三态 师:水在自然界中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同学们知道这三种状态分别有什么吗? 生:……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冰、雪、霜、冰雹是固态;雨、雾、露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有确定的形状、质量和体积;液态的水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而气态的水蒸气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只有确定的质量。而且我们知道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转化后形状和体积会发生变化,但质量不变。比如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质量没有变化。水的三态变化在生活中有非常多的事例,同学们下课后可以观察身边的现象哪些用到了水的三态变化原理,与小组成员交流。思考与练习 师:用打湿的黑板擦擦黑板后,留下的水迹一会儿就不见了,水变成了什么? 生:…… 师:水变成了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水蒸气。 师:冬季来临,北方的人们常常要用保温材料将室外的自来水管包裹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生:…… 师:水结冰后体积增大,这样做可以防止水管内的水结冰后把水管撑坏。板书设计 第11课 水的三态 1. 不同状态的水的特点 物质状态是否有确定的 形状是否有确定的 体积是否有确定的 质量是否可以 流动冰固态是是是否水液态否是是是水蒸气气态否否是是2. 水的三态可以相互转化,体积变化,质量不变。水结冰体积变大。习题设计第12课 物体的变化【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有些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了变化,如被切成小块,被挤压、被拉伸等,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科学思维●能通过橡皮泥、纸等物体的变化,类推其他物体的变化,找到他们之间共同的特征。探究实践●具备根据已有经验制定简单探究计划的能力,并能通过实验发现物质的变化特点。责任态度●认识到观察和测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研究身边事物的兴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物体的变化。难点:理解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改变,构成物体的物质不变。【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含实验视频:构成物体的物质是否还是原来的物质)、橡皮泥、纸、剪刀等。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新课导入 师:木材制作成桌椅和书本,铁片制作成小船和铁锅……木材、铁片发生了哪些变化?它们还是原来的物质吗? 生:…… 师:切割、挤压物体,物体会发生什么变化?切割、挤压会使物体的形状、大小发生变化 师:各小组桌上都有一盒橡皮泥,同学们各自取一块橡皮泥,用切割、挤压的方法,使它变成你想要的形状。 师:在捏橡皮泥的过程中,橡皮泥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 师:切割橡皮泥,橡皮泥形状改变了,变小了。挤压橡皮泥,橡皮泥形状改变了,大小不变。这样的现象,生活中还有什么例子? 生:……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把面揉成馒头、把胡萝卜切成丝、把纸折成飞机……构成物体的物质并不变 师: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了变化,如被切成小块等,构成物体的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吗? 生:…… 教师播放实验演示视频,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实验:掰开、揉搓橡皮泥;将白纸剪碎。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构成物体的物质并不变 师:橡皮泥和白纸发生了什么变化,还是原来的物质吗? 生:…… 师:掰开、揉搓橡皮泥,橡皮泥的大小和形状改变了,但仍然为橡皮泥。白纸被剪碎,形状和大小改变,但仍然是纸。 师: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同学们还知道哪些? 生:…… 师:很多同学喜欢吃棉花糖。你们知道棉花糖是怎么制成的吗? 生:…… 师:棉花糖就是把颗粒状的白砂糖通过机器变成液态的糖浆,糖浆通过高速旋转的转头,从小孔喷射出来后在空气中凝结成糖丝,糖丝缠绕在小棒上,便形成一大团棉花糖。整个过程中,颗粒状的白砂糖变为液态糖浆,再变为固态糖丝。类似的还有糖画。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的变化,知道了有些情况下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日常生活中有相当多的这样的现象,同学们下课以后可以找一找有哪些。思考与练习 师:石狮子是用石头雕刻出来的,冰棍狮子主要是由水制作的。这过程中石头和水发生了哪些变化?不变的又是什么? 生:…… 师:制作石狮子的过程中,石头的形状、大小和质量发生了变化,石头的性质没有改变。冰棍狮子制作过程中,水的形状和状态发生了变化,水的性质没有改变。板书设计 第12课 物体的变化 物质不变习题设计第二单元 单元小结【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物体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理解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有确定的质量。能够辨别气体、固体和液体。●知道液体表面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知道水的三态是冰、水、水蒸气,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水结冰时体积会增大。●理解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改变,构成物体的物质不变。科学思维●能基于现有认识,对想要探究的问题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设计实验验证。探究实践●能开展简单观察实验,并记录实验探究过程。●掌握天平、量筒等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责任态度●初步了解物体的三态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生活中热爱观察的热情和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物体的三态在形状、体积和大小等方面的特点。难点:水的三态变化;物体的三态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新课导入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各种各样的物质构成的世界里,学习第二单元《认识物体》后,同学们收获了什么? 生:……物体的形态 师:首先我们学习了物体的形态,物体通常有哪几种形态?每种形态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生:…… 师:物体通常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我们是从物体是否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等方面来比较它们的特点的。我们先观察了固体,固体有哪些特征? 生:…… 师: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也有确定的质量。在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我们用到了天平。天平的使用方法,同学们还记得吗? 生:……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物体的形态 师:首先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待测物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通过调整砝码和游码使天平平衡。被测物品的质量为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 师:请同学们再回忆,液体有什么特征? 生:…… 师: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且静止时表面一般保持水平。在观察液体时,我们用到了量筒,量筒的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 生:…… 师: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要将其放置平稳,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最低处保持齐平。 师:与固体和液体相似,气体也有一些特征。我们当时是如何发现气体的这些特征的? 生:…… 师:用塑料袋装空气,改变袋子的形状,观察空气有无确定的形状。用注射器吸取空气探究气体有无确定的体积。借助皮球称量空气的质量。最终发现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但有确定的质量。物体的变化 师:掌握物体的形态后,我们又学习了物体形态间的变化。以水为例,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什么? 生:…… 师:水的固态形式是冰,液态形式是水,气态形式是水蒸气。他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变化时有什么现象呢,比如从水变成冰,质量是不变的,但体积增大了。冰、水、水蒸气不管如何转化,本质上都是水。如果把物体撕碎、打破,它还是原来的物质吗? 生:…… 师:物体被打碎、挤压、拉伸等,只有形状和大小变化了,构成物体的物质是没有变化的。单元思考题 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知道了有哪些方法可以研究物体的特征? 生:……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可以通过观察物体的颜色和形状、测量物体的体积和质量、与其他物体作对比等方法研究物体的特征。 师:生活中有哪些与固体、液体和气体特征相关的现象? 生:…… 师:比如向不同形状的气球中打气,是因为气体没有确定的体积和形状……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单元思考题 师: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生:…… 师:掌握了物体三态的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它们,让生活更便利、更安全。例如盖房子用可以保持固定形状的固体,承重能力强;烧水时要避免接触水蒸气,因为水烧开时的水蒸气是水沸腾产生的,温度高……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 单元小结 1. 物体不同形态的特征 状态是否有确定的形状是否有确定的体积是否有确定的质量固态是是是液态否是是气态否否是2. 水结冰体积变大,质量不变。 3. 物体被撕碎、打破,形状和大小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不变。习题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