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维护秩序靠规则 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维护秩序靠规则 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4.1 维护秩序靠规则(导学案)
姓名: 班级:
课题 4.1 维护秩序靠规则 课型 新授课 课时:1
学习目标 (1)道德修养:通过分析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的案例,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培养尊重他人的道德品质。 (2)责任意识:通过议学活动的探讨,理解社会秩序的实现需要每个成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培养主动承担维护社会秩序责任的意识。 (3)法治观念:通过高铁阻门事例,理解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认识法律、纪律等规则的强制性。
重点 社会秩序的作用;社会规则的作用。
难点 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
课前案
自主预习:标划出重点段、核心句、关键词,落实在课本上。
课堂案
基础知识点(10分钟)
1.社会秩序的含义和内容
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有条不紊、 的状态。
内容: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交通秩序、生产秩序、 等。
2.社会秩序重要性
①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②社会正常运行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安全、 的社会环境。
③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人民安居乐业的 。(P25)
3.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
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 的基础上形成的。
种类:
道德(约定俗成,优良传统)。
纪律(单位或集体制定)。
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道德和法律是两种主要社会规则。
4.社会规则有何作用(重要性)
①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 、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有助于我们的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
5.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1)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怎样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的 )
①为了维护社会各领域的秩序,社会规则明确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行使权利、承担责任,从而使大家可以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②不遵守社会规则,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会受到纪律的处罚、 。
(二)(交流合作→共享共长) 20分钟
组内交流,达到共识;
【学习任务一】环节一:秩序是社会运转的基石吗?
议学情境:
议一议:对比以上两张图片,探究以下问题:
①想想社会秩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②结合这些影响,说说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③图一的井然有序离不开谁的努力?
议学情境:
议一议:这些生活场景中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秩序?
【学习任务二】环节二:规则是秩序的隐形守护者?
议学情境:事件发生后,公众普遍对该女子的行为表示愤怒和谴责。许多网友认为,该女子的行为不仅违反了铁路交通规则,还扰乱了公共秩序,给其他乘客带来了不便和安全隐患。该女子的行为是对公共规则的严重蔑视。
议一议:上述事件中,女子因违反规则遭谴责,那社会规则到底是什么?
议学情境:小李:我暑假出去玩,当时没有买到坐票,一位大哥哥把他的座位让给了我。
小王:高铁广播播报了《乘车须知》:“禁止吸烟,禁止占用应急通道。”前排乘客想偷偷在卫生间吸烟,被乘务员及时发现并劝导。
小赵:《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明确:严禁向铁路扔物,违者将依情节面临罚款,严重的会被追究刑责,大家务必遵守。
议一议:小组合作,以上三个场景分别体现了哪种社会规则?各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议学情境:2020年5月6日,铁路部门颁布《高铁安全管理细则(试行)》,该细则在3月26日经交通运输部第10次部务会议通过,并经公安部等多部门同意。自202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细则指出,在确有必要时,铁路单位可对危害行车安全、扰乱乘车秩序等行为实施惩戒。这让高铁安全管理有章可循,能有力保障运输安全,维护旅客权益,促进高铁有序运营。
议一议:请你谈谈为什么要实施《高铁安全管理细则(试行)》?
【学习任务三】环节三:遵守秩序,你我共同努力
议学延伸:“万事离不开方法,世界离不开秩序”、“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请你谈谈生活中我们该怎样遵守社会规则?
(三)练习
1.2025年1月,安徽一名男子在电影院强行霸占他人座位,殴打工作人员,导致三百多人被迫退票。警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将其强制带离并处以行政拘留。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是( )
A.社会规则是为维护社会秩序制定的法律
B.社会秩序明确了社会规则的内容
C.社会规则保障了社会秩序的实现
D.社会秩序完全依靠法律强制力维持
2.2025年4月起,《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施行,条例明确划定了公共场所摄像头的安装范围、备案制度及安装禁区。该条例出台的根本目的是( )
加强政府管理
B.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C.促进经济发展
D.提高公民道德水平
3.某社区近年来积极打造“共享花园”项目,居民们共同商议制定了《花园公约》,如“爱护花草,文明观赏”“公共设施使用后及时归位"“每月第一个周末集体养护”等。如今,这里绿意盎然、设施整洁,邻里常在此交流种植经验,孩子们也能安全玩耍。这体现了( )
A.规则维护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B.制度保障公平,实现平等参与
C.法律约束行为,守护生命安全
D.道德滋养精神,提升文明素养
4.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要从“礼让”向“理让”转变。《厦门经济特区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行人通过斑马线时,浏览电子设备或者从事其他影响交通安全的活动,妨碍车辆合法通行的,将处以警告或五十元罚款。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
A.自由划定规则的边界
B.规则保障社会秩序
C.制定规则就限制了自由
D.违反规则应承担民事责任
5.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下列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A.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B.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D.社会规则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6.文化和旅游部积极倡导文明旅游,一手抓正面宣传,一手抓不文明行为约束,致力于营造文明、健康、绿色的旅游新风尚。
请分析倡导文明旅游的原因,并说明这一举措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井然有序;公共场所秩序;有序、和谐;重要保障;默契与共识;调节社会关系;法律的制裁;
三、1.C 2.B 3.A 4.B 5.C
6.倡导文明旅游,是因为良好社会秩序是旅游顺利进行的保障,能减少矛盾、提升效率,让社会正常运转。这也能维护“美丽中国”形象,促进社会文明,是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利益的体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