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3 友善待人(导学案)姓名: 班级:课题 5.3 友善待人 课型 新授课 课时:1学习目标 (1)健全人格:通过分析爱心冰箱的友善行为,理解友善在人际互动中的重要性,培养尊重他人、体谅他人的人格特质。 (2)责任意识:结合爱心冰箱中出现的问题,认识到友善是促进社会和谐的责任担当,树立为营造互信互助社会风气贡献力量的责任意识。 (3)道德修养:在辨析友善难题等活动中,掌握宽容他人、换位思考、助人为乐等友善待人的方法,将友善意识内化为自身道德品质,养成友善待人的行为习惯。重点 友善的含义及其地位、友善待人的要求。难点 友善待人的要求。课前案自主预习:标划出重点段、核心句、关键词,落实在课本上。课堂案基础知识点(10分钟)1.友善的内涵及其地位?(1)含义:友善,就是待人热情友好,(2)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中华民族的 。2.友善的意义?①在社会生活中,以 对待他人,彼此尊重、包容多样,能够传递温情与爱心,加深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营造互信互助的社会风气, 。②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与人为善、 ,让友善的行为在社会蔚然成风。3.友善待人的要求?(1)宽容他人。①学会体谅和包容他人,不苛求他人,做到 、和而不同,不因存在差异或矛盾就回避交往、拒绝合作。②宽容是 ,在涉及道德底线与法律等原则问题上,我们应不让步、不迁就。(2)换位思考。①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 ,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②善解人意,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3)助人为乐。①用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尽己所能搭把手、出份力。②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在 予以支持,在物质上 ,在精神上予以关怀,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二)(交流合作→共享共长) 20分钟【学习任务】环节一:何为友善?议学情境:山东淄博张店区“波涛海参”总经理张涛看到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在夏日的辛苦,7月13日,他把冰柜推到店门口,为他们提供免费冰镇矿泉水,并特意将冰柜温度调至零度左右,防止大家喝太凉的水影响健康。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对他这种做法非常感激。议一议:结合张涛的做法,你认为“友善”是什么?议学情境:视频议一议:友善待人、体谅他人的态度,在千年前的诗句里闪闪发光。友善为什么能跨越千年?【学习任务】环节二:为何友善?议学情境:淄博张涛设爱心冰箱供免费冰水,月送超4000瓶,外卖员和市民接力;杭州蔡锦营发起爱心冰箱,两年扩展至20余台,党员和居民助力传递清凉;济宁赵先生坚持四年设爱心冰箱,不少市民包括赵先生父子补充物资延续善行。议一议:大家自发接力添水对社会有什么意义?【学习任务】环节三:如何友善?议学情境:杭州临安区街头的爱心冰箱,四年间为户外工作者送清凉,众人按需取用、主动添水,善意满满。 近来,一名代驾男子深夜取水,从拿两三瓶到用塑料袋整袋打包。志愿者劝阻时,知其熬夜代驾需多带水,便递水劝:“辛苦啦,也给他人留些。”男子悔悟后,每次只取一瓶还帮添水。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你谈谈我们该如何做到友善?议学情境:社区爱心冰箱旁,志愿者注意到一位环卫工大爷取了冰水却晾在一旁。询问后得知,老人肠胃弱,怕冰水太凉。于是,志愿者悄悄在冰箱旁增设了“常温取水处”,并贴上温馨提示。这个小改变,让更多户外工作者感受到了体贴的关怀。议一议:请结合材料分析,志愿者们的做法为何能更好地传递善意?这体现了怎样的交往之道?议学情境:夏日午后,社区爱心冰箱的水快空了。路过的初中生小林看到后,立刻跑回家,抱来家里刚买的一箱矿泉水,仔细摆进冰箱。 后来,快递员李叔来取水,发现冰箱满当当的,得知是小林所做,笑着说:“这孩子心善,让我们这些跑户外的,随时都能喝上凉水解渴。”议一议:小林的做法给了你什么启示?议学延伸:你的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他们文明有礼、诚实守信、热情友好、乐于助人;在危急关头,他们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他们也许是你的同学、朋友、亲戚、邻居,也许是与你有一面之缘的人。他们在举手投足间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力量。寻找身边的好人,分享他们的故事,谈谈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些道德品质。我们应该如何以身边的好人为榜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练习1.在社会生活中,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彼此尊重、包容多样,能够( )①传递温情与爱心②加深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③营造互信互助的社会风气④促进社会和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地铁车厢内,一位乘客因身体不适呕吐,旁边乘客纷纷避让。此时,中学生小林主动递上纸巾和矿泉水,并协助清理物品。友善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当代价值包括( )①维护个人利益,忽视集体价值②传递温情与爱心,加深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③营造互信互助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正能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下列同学的行为,体现友善待人的是( )A.田宇善于将心比心,能宽容他人的所有过错B.小勇为人谦虚,对他人的意见言听计从C.姜某与人交谈时,谦虚诚恳、语调平和D.玲玲为活跃气氛,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当笑料4.2025年6月24日凌晨2时40分左右,洪峰流量高达5100立方米每秒的大洪水将进入贵州省榕江县兴华乡境内,防汛形势异常严峻。危难之际,有附近村民免费发放食物与开水,也有个别村民把泡好的方便面按市场价格出售,解决了众多受困者的燃眉之急。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私相助,宜大力提倡②有偿服务实属“趁冷打劫”,违反了法律规定③个别村民虽救人急难,但售卖物品行为要受道德谴责④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你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是( )A.平等待人,不因性别和外貌歧视他人B.换位思考,能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C.欣赏他人,真诚地赞美他人的闪光点D.举止端庄,与他人交谈时要优雅得体6.宽容是有原则的,需区分行为的性质 —— 是无心之失、可改正的小矛盾,还是突破法律底线、损害他人重大权益的恶意行为。请结合以下情境,分析哪些行为不能被 “宽容”,并说明理由。情境如下:①余华英被控拐卖 17 名儿童②同桌不小心用笔划到了我的衣服③好朋友误会了我,后来他找我道歉了④有人在网上辱骂他人,并公开了他人隐私上述四种情境中,哪些行为不能被“宽容”?(2)请分别说明你判断的理由(需结合 “宽容有原则” 的核心内涵,即不是非不分、不曲直不辨)。参考答案(一)与人为善;传统美德;友善的态度;促进社会和谐;守望相助;求同存异;有原则的;他人着想;道义上;给予以帮助(三)1.D 2.B 3.C 4.B 5.B6.(1)不能被 “宽容” 的行为:①④(2)理由:①拐卖儿童是严重违法犯罪,侵犯儿童权利、破坏家庭,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绝不能宽容。④网上辱骂他人、公开隐私,侵犯人格尊严与隐私权,有主观恶意,不符合宽容原则,不能宽容。②是同桌无心之失,无严重后果,可宽容;③是朋友误会后道歉,能沟通化解,可宽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