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东方红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东方红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江门市新会东方红中学三模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下图体现了( )
A. 早期国家初具雏形 B. 社会阶级分化初步出现
C.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D. 中国史前文明领先世界
2. 西周时期,周公旦提出“敬天保民”的主张,认为统治者应以身作则,施行德政,爱护、护民,以赢得民心。周公旦的言论体现了( )
A. 严格的等级制度 B. 朴素的民本思想 C. 道家的无为思想 D. 规范的礼乐制度
3. 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遣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
A 保障诏令传达 B. 提高行政效率
C. 加强君主专制 D. 规范文书管理
4. 汉景帝时期下诏准许缺少耕地的农户迁到耕地有余、水利条件好的地方;汉武帝时期兴修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灌溉田地数万顷。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 推行休养生息 B. 统治者勤俭治国
C. 重视农业生产 D. 大一统局面稳固
5. 图为1953年陕西咸阳底张湾隋墓出土东罗马查士丁尼二世金币。这些金币可以用来研究隋朝时期( )
A. 金属制造业 B. 丝绸之路 C. 边疆管理 D. 民族交融
6. 下图为唐朝三省位置图。从布局上看,参与决策的中书省、门下省设在宫城内,负责执行的尚书省则位于皇城中心位置。这一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三省的行政效率 B. 减少决策失误
C. 凸显皇权的至高无上 D. 方便诏令执行
7. 北宋东京,“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据此可知,当时
A. 乡村文化繁荣
B. 夜市已经出现
C. 海外贸易活跃
D. 交子开始使用
8. 就职司和性质而言,元行省犹如大军区,又兼为中央与地方间的财赋中转站和行政节制枢纽,事权既广且重,是元帝国统治的重要支柱。这说明元朝行省的性质是( )
A. 地方最高的行政机构 B. 巡视地方的监察机构
C. 裂土分封的诸侯王国 D. 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9. 清朝前期在平定西北边疆叛乱后,不仅遵循汉族军礼在太庙和祖陵庆祝,还立碑于太学之中“告功于天下”,全国各地文庙纷纷效仿。清朝统治者此举( )
A. 在思想上巩固了统治 B. 鼓励了文人从军建功
C. 意在提高儒学的地位 D. 有利于彻底消灭叛乱
10.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广东传统手工业受到打击,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A. 西方列强势力深入内地 B.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 时局动荡影响商业发展 D. 救亡意识开始萌发
11. 1869年,左宗棠设立西安机器局,生产枪支、开花子弹等军火。1872年,左宗棠将该局搬迁至兰州,并改名为兰州制造局,为成功收复新疆(除伊犁外)提供了部分军火。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
A. 对于应对边疆危机有一定的成效
B. 促进了清朝军事体制的变革
C. 创新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经营方式
D. 开启了中国机器生产的先河
12. 据不完全统计,1895—1897年,维新派和开明人士在全国共创办学会、学堂、报馆等总计51个,到1898年又增加到300多个。这表明维新运动( )
A. 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 B. 成为富国强兵的转折点
C. 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 D. 走上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13. 武昌起义胜利后,两个月内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912年3月19日,甘肃兰州当局正式宣布共和,成为全国最晚承认共和省份。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A. 推翻了清廷专制统治 B. 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C. 废除了封建主义制度 D. 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14. 1917年,段祺瑞政府派出军队收回了德国在汉口的租借地;1919年,北洋政府派徐树铮带领军队收复外蒙古,结束了外蒙古的实际独立状态。这说明北洋政府初期( )
A. 军事实力显著增强 B. 力图维护国家主权
C. 结束列强在华统治 D. 具备近代外交理念
15. 下图为周恩来在某一时期的事迹。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1925年,领导广东革命军进行两次东征;
☆1927年,领导上海工人发动武装起义;
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
A. 辛亥革命推动思想解放 B. 国共合作领导国民大革命
C. 五四运动拯救民族危亡 D. 工人运动掀起第一次高潮
16. 文艺作品是一种观念形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文学家、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下表中的文艺作品共同谱写的时代强音是( )
作者 作品
徐悲鸿 《愚公移山》
田汉、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A. 武昌首义,民国建立 B. 救亡图存,抗击日寇
C. 缓进急战,收复新疆 D. 转战陕北,运动歼敌
17. 一份档案提到“在经济上分配敌伪汉奸恶霸豪绅的土地、房屋、牲畜,使农民有地种、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即是反奸清算,实现耕者有其田”。这份档案可用于研究( )
A. 大革命时期工农革命运动 B.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C. 抗日战争时期大生产运动 D. 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
18. 图为1957年中国邮政总局发行的《耕种》邮票,描绘了一位年轻的合作社社员正在充满热情地用双轮犁铧耕地的情景。该邮票内容反映了( )
A. 一五计划取得重大突破 B. 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 农业合作化道路的成功
19. 1969年同中国建交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只有法国等六个国家。1973年时,中国与除美国以外的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基本建交,同欧盟也建立了正式关系。这种情况的变化反映了( )
A.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 中美关系的缓和
C. 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D. 改革开放的需要
20. 过去,我国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大量出口,走俏海外,如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外贸“新三样”凭借新技术、新产品脱颖而出,叫响全球。这种“新F之变”反映了我国( )
A. 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B.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C. 文化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D. 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21. 考古学家发现,古埃及人为死者提供的祭品十分丰盛,包括大麦粥、炖鸽肉、小麦面包、水果等,墓室的壁画中也常常出现农民种植庄稼的场景。据此可知当时( )
A. 法老至高无上 B. 文化灿烂辉煌 C. 阶级分化严重 D. 农耕经济发展
22. 中世纪欧洲自治城市的司法权是不完整的,受到封建教会严密控制,有时还被看成是充当封臣的一个集体,要为封君服军役并履行封臣的其他义务。这表明,自治城市( )
A.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 出现了教育学术新气象
C. 获得免除赋税特权 D. 未完全摆脱封建主控制
23. 据统计。在1492—1548年期间,美洲佛罗里达的印第安人由约100万人降至仅剩5万人,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则减少了约90%。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早期殖民掠夺 B. 罪恶的奴隶贸易
C. 美国独立战争 D.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24. 下面这幅图里有光的色散,有万有引力定律,有天文望远镜,有天空和地面,还有描述这一切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封建迷信束缚了科学的发展 B. 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C. 科学革命深刻改变世界格局 D. 人类对世界的探索不断深化
25. 拿破仑时代之后的很多欧洲国家在制定民法时,都以《拿破仑法典》为蓝本。即便是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等国的民法,都或多或少地参考了《拿破仑法典》。这反映了《拿破仑法典》( )
A. 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范本 B. 扩大了法国的统治范围
C. 唤醒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 D. 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26. 1867—1912年,欧美数百年间的变化在日本急速上演,日本从一个落后封闭的封建国家一跃成为君主立宪制的现代国家。材料表明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 )
A. 保留了旧制度残余 B.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C. 政府重视教育发展 D. 实行“殖产兴业”政策
27. 巴黎和会上,威尔逊、劳合·乔治和克里孟梭决定着哪些国家将存在,哪些将不存在,将创造哪些新的国家,它们的边界应如何划分,谁将统治它们,这表明,巴黎和会( )
A. 维持了世界和平 B. 具有大国强权色彩
C. 为二战埋下隐患 D. 维护了战胜国利益
28. 1949年,苏联作家协会拟定了加强反美宣传的草案,旨在通过文艺作品如剧本、小说和纪实著作等形式,揭露美国社会的腐朽与劳动人民贫穷状况。这一草案( )
A. 深受美苏冷战的影响 B. 标志两极格局的形成
C. 推动第三世界的崛起 D. 加快殖民体系的瓦解
29. 20世纪70年代,埃塞俄比亚通过长期斗争取得土地国有化,但单一的经济形态使得国家不得不依靠侨民在非洲以外的种植园和矿场劳动来获取外汇。这反映出当时的埃塞俄比亚( )
A. 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 B. 完成了民族解放
C. 依靠西方国家的援助 D. 发展与挑战并存
30. 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阶层分化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引起经济议题在政治上意识形态化,并在客观上阻滞经济全球化进程。这一观点反映出
A. 全球化导致世界动荡不安 B. 逆全球化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 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全球化进程受阻 D. 政治因素主导全球化进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2分,第32小题14分,第33小题14分,共40分。
31.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日益密切,中外交流愈发重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乳香
(出土于西汉南越王墓,是主要产于阿拉伯地区的名贵香料)
材料二 开元初,又遣使来朝,因请儒士授经。……其偏使朝臣仲满,慕中国之风,因留不去,改姓名为朝衡,仕历左补阙、仪王友(唐代官职)。
——《旧唐书·东夷传·日本国》
材料三
成就 概况
轮碾磨 唐朝时发明,16世纪传入欧洲,并沿用至今
活字印刷 北宋时发明,13世纪传入朝鲜、日本,17世纪传入欧洲
《授时历》 元朝郭守敬主持编定,13世纪传入朝鲜、日本;近年来日本和美国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的历史文化价值。
(2)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题表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并分析表中所示现象对世界的影响。
32. 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致力于民族独立。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寿多次科考不中,于1862年进入安庆内军械所,眼看当时外国轮船在中国内河横冲直撞,他十分愤慨,潜心研究,1866年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艘蒸汽动力船—黄鹄号,因为他无官职,朝廷只给了他“天下第一巧匠”的称号,……对于古老的帝国来说,科技不过是当时的“奇技淫巧”。1884年徐寿以布衣终,他的人生经历正是晚清无数科技人员命运的缩影。
——摘编自汪广仁《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寿父子研究》
材料二
严复译著 《赫胥黎天演论》封面 1894 年,曾留学英国的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译名《天演论》)。这部译著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优胜劣汰进化论观点,严复对原作通行了再创作,呼吁变革图强,断定因循守旧将会亡国灭种。《天演论》1896年译成出版后,很快发行到全国,发行的版本达三十多种,有的学校以《天演论》为教材。 ——摘编自任朝光《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来祭拜黄帝,并发表祭黄帝陵文。祭文内容如下
共产党 祭黄帝陵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国民党 祭黄帝陵文 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仰维功业,广庇万方。 佑启后昆,恢廓发扬。追承绩猷,群情同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徐寿等科技人员为民族独立所做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寿“以布衣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从两则不同类型的史料中提取出相互印证的信息,并分析严复译著出版《天演论》产生的社会影响。
(3)根据材料三,在国共两党祭黄帝陵文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用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33. 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是历史学习能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所有同时代的革命中,只有法国大革命是世界性的。它的军队开拔出去改造世界;它的思想实际上也发挥了相同作用。美国独立革命一直是美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事件,但(除直接卷入或被其卷入的国家以外)它在其他地方很少留下重大痕迹。法国大革命对所有国家而言,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摘编自[英]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材料二
机器时代的“享受” 攻占冬宫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法国大革命如何在政治上深刻塑造现代世界。
(2)材料二反映的是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三次剧变。选择其中一个历史剧变,从以下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或自定观察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具体史实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
观察角度:(Ⅰ)现代世界(Ⅱ)人类进程(Ⅲ)世界格局
2025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江门市新会东方红中学三模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B
【21题答案】
【答案】D
【22题答案】
【答案】D
【23题答案】
【答案】A
【24题答案】
【答案】D
【25题答案】
【答案】A
【26题答案】
【答案】D
【27题答案】
【答案】B
【28题答案】
【答案】A
【29题答案】
【答案】D
【30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2分,第32小题14分,第33小题14分,共40分。
【31题答案】
【答案】(1)历史文件价值:乳香是研究西汉时期中外交流的第一手史料。
(2)历史信息:唐朝时期中外交流频繁。
(3)标题:中国科技促进世界进步。
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2题答案】
【答案】(1)贡献:潜心研究发明创造,从技术层面达到“自强”的目的;在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中国,由于对科技不够重视,无法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科学研究
(2)印证信息:严复译著《天演论》,引进了赫胥黎的学说,宣传进化论观点;影响:呼吁变革图强,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3)观点示例:国共两党均呼吁中华儿女为保家卫国而斗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依靠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动百团大战等,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战,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3题答案】
【答案】(1)怎么做:拿破仑多次打败反法联盟,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废除各地封建特权;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拿破仑颁布的《拿破仑法典》成为很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
(2)观点: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论述:18世纪60年代,英国纺织部门开始工业革命,此后法国、美国、德国等先后进行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 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确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先地位,它们开展对外殖民扩张,为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而进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