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六 破旧立新 释放活力——中外改革与体制创新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讨论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相同之处,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2025·烟台中考]646年,在从中国留学归国的革新派推动下,日本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成功地移植了中国的典章制度。由此,日本( )A.依靠贵族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 B.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C.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D.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3.绘制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面的示意图反映的主题是( )A.俄国沙皇废除农奴制改革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道路C.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进步4.有学者认为:“倘若我们把‘明治’理解为‘明智’,便会发现,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僚在当时复杂的内外形势下,是多么‘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里的“明智”表现在日本( )A.学习唐朝,向封建社会转型 B.仿效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C.改革旧制,确立君主专制制度 D.抓住机遇,积极发展科技5.[2025·河北中考]经过半年左右的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商业和货币流通的重要性。1921年8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发布指令,改组粮食人民委员部,单独成立国内贸易人民委员部,以全面促进城乡之间的商品流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这一指令( )A.致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B.有利于新经济政策的推进C.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D.旨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6.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规定由政府经营的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进行电力生产和销售,由此打破了私营电力公司的垄断局面。这反映了美国政府( )A.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B.采取国家干预经济手段C.降低生产生活用品价格 D.全面抑制通货膨胀7. (新考法·历史要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村体制的重大问题,使农业生产摆脱了长期停滞的困境,带动了中国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材料反映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A.背景 B.过程 C.性质 D.意义8.隋唐时期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不限财产、门第,允许平民报考。这一做法( )A.体现出重文轻武政策 B.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C.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D.规范了官员选拔的程序9.[2025·丹东三模]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趋势是( )朝代 秦朝 西汉 宋朝 明朝 清朝政治措施 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实施“推恩令”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废丞相、设内阁 设军机处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统一C.完善监察制度 D.推进民族融合10. (新考法·复习提纲)下面是历史老师进行大单元复习时的提纲。据此可知,复习的主题是( )主题:____________ 小主题1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小主题2郡县制:有叛人而无叛吏 小主题3推恩令: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小主题4行省制:外立行中书省十,以领天下诸路A.君主专制 B.选官制度 C.地方管理 D.交通建设11.[2025·沈阳一模]国王将全国土地留下一部分作为其领地后,将其余的分封给大封建主,国王成为封君,被分封的人就成为封臣。材料反映了西欧中世纪实行( )A.奴隶制民主政治 B.封君封臣制C.近代君主立宪制 D.联邦共和制12.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该观点强调“光荣革命”( )A.维护了君主专制 B.避免了流血牺牲C.杜绝了王朝复辟 D.改变了英国制度13.[2025·南京模拟]“我(华盛顿)认为(邦联)国会必须拥有比目前更多的和更广泛的权力;合众国的每一部分都深深感到了国会的无权和无能为力所带来的影响。”为改变上述局面,美国( )A.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C.制定了1787年宪法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4.[2025·广东模拟]1954年宪法草案正式公布后,全国有1.5亿余人参加了宪法草案的讨论,提出了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几乎涉及宪法草案的每一项条款。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是国家的根本大法C.借鉴了苏联立法经验 D.具有社会主义性质15.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它使港澳地区走上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是港澳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安排。“最佳安排”是指(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的方针二、非选择题16.危机,是险境,也是机会。为应对危机,不同国家采取的策略不同,结果各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再现19世纪的中日俄】材料一 19世纪中期的中国、日本与俄国中国 日本 俄国1856—1860年发生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掀起了自救运动 1853—1854年,美国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内外交困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改革方案(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自救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指出日本是通过哪一场改革摆脱了危机,并说明此后日本给东亚地区带来的威胁。(2分)指出俄国通过“改革方案”走上了什么发展道路。(1分)【体会20世纪的体制创新】材料二 列宁说:“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摘编自《列宁全集》等(2)分别写出材料二中列宁为改变“‘强攻’办法”所采取的政策及美国作出的政策调整。(2分)这些调整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1分)【探析二战后苏联的改革】材料三 苏联近半个世纪的改革进程,并未改革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根本弊端,从而带来了积重难返的困难……但是苏联模式的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因为还有其他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摘编自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为改革苏联模式的弊端,苏联进行了怎样的努力。(答出一点即可)(1分)举例说明苏联模式的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1分)(4)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面对各种危机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考验着人们的智慧。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1分)17.某历史小组以“中外文明·制度创新”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0分)【填写卡片·探究制度创新】卡片1 名称:分封制 国家:中国(西周时期) 影响:①________________ 名称:②________________ 卡片2 国家:雅典 影响:能激发公民群体的积极性,有利于雅典城邦的发展。(1)请将卡片中①②处内容补充完整。(2分)【观察图片·体悟政治智慧】(2)图1反映出英国逐步确立了怎样的政体来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1分)图2确立的制度对中国政治建设有着怎样的意义?(1分)【研读制度·论述国家治理】(3)请你以“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为观点,从以下事件中选取两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6分)答案一、1.C 2.B 3.D 4.B 5.B 6.B 7.D 8.C 9.A 10.C11.B 12.D 13.C 14.A 15.D二、16.(1)事件:洋务运动。(1分)改革:明治维新。(1分)说明: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1分,九下P16)道路: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分)(2)政策:新经济政策。(1分)调整:实行罗斯福新政。(1分)作用:促进了本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巩固了政权(或促进了经济发展)。(言之有理即可,1分)(3)努力: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答出一点即可,1分)举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1分)(4)要根据国情适时调整政策;要勇于创新;要善于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等。(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1分)17.(1)①稳定了政治形势,扩大了统治范围,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1分)②民主政治。(1分)(2)政体:君主立宪制。(1分)意义: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1分)(3)【示例】观点: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1分)论述:隋炀帝时期,正式确立科举制,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2分,七下P3)美国建立后,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中央政府软弱无力,1787年通过美国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九上P87)这种制度创新既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又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推动了美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2分)综上所述,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