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专版2026年中考历史专题突破 专题四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专版2026年中考历史专题突破 专题四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专题四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以大历史观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述事件作出理性阐释,正确的是(  )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2025·大连西岗区一模]在某博物馆举办的“历史瞬间·时代印记”主题展览上,一组画作生动呈现了某一历史阶段的系列关键场景。这组画作反映的是(  )
A.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
C.华北敌后战场的大较量 D.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3. (跨学科·音乐)下面是音乐老师为同学们拟定的一份主题为“历史回响·时代记忆”的红色经典歌曲节目单。这些歌曲有助于我们了解(  )
1.《告别》          5.《过雪山草地》 2.《突破封锁线》       6.《到吴起镇》 3.《四渡赤水出奇兵》     7.《报喜》 4.《飞越大渡河》       8.《大会师》
A.北伐战争 B.抗日烽火 C.长征岁月 D.解放战争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口号经历了由“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停止内战”“实现抗战”“保家卫国”的变化。宣传口号的变化反映了(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建立 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敌后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5.[2025·洛阳模拟]在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军民抗击了58%至75%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连日军自己也承认,“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看,中共军均已成为抗日游击战争的主力”。这段材料可用于说明(  )
A.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东方主战场
B.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觉醒
C.中国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
D.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6. (小切口·党的会议)党的会议在党的历史上起了重大作用,与下图中⑤处对应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7.[2025·营口一模改编]中国共产党解决土地问题的历程贯穿其百年奋斗史。《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作用是(  )
A.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B.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C.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 D.为农村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8.[2025·广东模拟]1953年,中共中央发出全国“支援鞍钢”的号召,国内有55个城市、199个企业从人力、物资、设备等方面支援鞍钢,《人民日报》也连续三天分别介绍鞍钢“三大工程”。这表明当时我国正在进行(  )
A.土地改革运动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社会主义改造 D.民主政治的建设
9.[2025·安徽中考]据统计,1985年中国城镇居民年人均粮食直接消费量为135千克左右,而到1993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约98千克,肉、禽、蛋、水产等食品的消费量则显著提高。这得益于(  )
A.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B.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10.[2025·盐城模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指挥于建芳回忆道:“我们的态度很坚决,必须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奏响中国国歌。我们已经等了一百多年了,一秒钟都不能再等了。”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践行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1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与邻相处的外交实践中,传承并发展了“亲仁善邻”的外交智慧。下列外交活动中,最能体现这一智慧的是(  )
A.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聂荣臻元帅在《艰辛起步的我国“两弹”事业》一文中写道:“陈毅同志……还多次对我风趣地说,我这个外交部长的腰杆现在还不太硬,你们把导弹、原子弹搞出来了,我的腰杆就硬了。”陈毅元帅此话反映出(  )
A.外交发展取决于核武器研制 B.国防建设是外交的坚强后盾
C.没有原子弹就没有真正外交 D.国家的独立离不开武器进步
13.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有三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这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A.以人为本,爱民惠民 B.兼容并包,多元发展
C.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D.发展自身,造福世界
14.纵观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人民“打江山”,在和平建设年代为人民“守江山”,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据此,其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  )
A.坚持理论创新 B.坚持独立自主
C.坚持自我革命 D.坚持人民至上
15. (新考向·主题探究)下面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同学设置的“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专题展板。由此可见,该奋斗历程围绕的核心主题是(  )
A.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B.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C.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D.捍卫祖国完全统一
二、非选择题
16.[2025·沈阳于洪区二模改编]学习百年党史,探寻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11分)
【我标我画,串联红色足迹】
(1)遵义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从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足迹中,总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的革命道路。(1分)
【我查我找,品味红色经典】
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 电影作品:《血肉长城》《气壮山河》 美术作品:《愚公移山》
(2)同学们搜集的红色经典作品和哪一时期的历史相关?(1分)这一主题的红色精神内涵是什么?(2分)
【我走我行,寻访家乡红色记忆】
(3)请你从中推荐一个纪念馆给准备今年暑假外出研学的同学,并阐述理由。(3分)
(4)通过上述红色文化的探究,谈谈你的历史感悟。(2分)
17.[2025·辽宁中考]奋斗·笃行不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破困局 结硕果】
(1)从以上两件文物中任选其一,介绍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要求:从时间和意义的角度作答)(3分)
【夯基础 求发展】
歌曲1 《社会主义好》 创作于1957年,是一首以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为背景创作的歌曲。这首歌曲充分表现了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 歌曲2 《我们走在大路上》 创作于1963年,表现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 ——摘编自李诗原《歌曲中的百年党史》
(2)歌曲1反映的历史事件使我国的所有制实现了怎样的转变?(2分)歌曲2体现了这一时期中国人民怎样的精神风貌?(1分)
【启新程 谋复兴】
(3)邮票1所示成就与我国哪一奋斗目标有关?(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张邮票所示成就取得的原因。(2分)
答案
一、1.D 2.B 3.C 4.C 5.D 6.D 7.B 8.B 9.B 10.D
11.D 12.B 13.C 14.D 15.C
二、16.(1)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八上P84)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分,八上P77)
(2)时期:抗日战争时期。(1分)精神内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答出两点即可,2分)
(3)【示例1】推荐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理由: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首先攻占辽宁锦州,一举切断了敌人向关内的退路。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3分,八上P118)
【示例2】推荐抚顺·雷锋纪念馆。解放军好战士雷锋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榜样,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教育和影响了几代中国人。(3分)
(4)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我们应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铭记历史,珍惜现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2分)
17.(1)【示例1】选择文物1,1927年8月1日爆发的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八上P77)
【示例2】选择文物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八下P4—5)(任答一例即可,3分)
(2)转变: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2分,八下P26)。精神风貌:艰苦奋斗、奋发图强。(1分)
(3)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分)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等。(任答两点即可,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