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专版2026年中考历史专题突破 专题五 开放包容 互鉴共赢——中外历史上的对外交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专版2026年中考历史专题突破 专题五 开放包容 互鉴共赢——中外历史上的对外交往(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专题五 开放包容 互鉴共赢——中外历史上的对外交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2025·大连西岗区一模]某小组进行“中国历史上杰出人物”项目化成果展示,他们设计了四大板块,其中可以入选“开拓·推动交流互鉴”这一板块的人物是(  )
创新·拓展科技边界
开拓·推动交流互鉴
责任·担负民族大义
奋斗·铸就时代丰碑
A.张骞 B.张仲景 C.戚继光 D.郑成功
2. (跨学科·语文)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新,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最能反映下面三幅图片信息的诗句是(  )
A.回鹘衣装回鹘马 B.唐风洋溢奈良城
C.一日看尽长安花 D.忆昔开元全盛日
3.两宋时,在泉州、广州等地都有外国商人居住。他们集中的居住区,政府委派外国商人管理,这些管理人员要穿中国服装。外商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学校,专供他们的子弟受教育。这段材料反映了宋代(  )
A.海外贸易兴盛 B.市民阶层壮大
C.民族交往频繁 D.重视科技文化
4.有西方学者认为:“若无火药、纸、印刷术和罗盘针,我们将无法想象,如何能够消灭欧洲的封建主义而产生资本主义。”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  )
A.推动欧洲社会转型 B.决定西方文明发展
C.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D.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5.[2025·广州模拟]学者陈旭麓指出:“对于中国来说,十三行的出现维护了天朝的规制,而对西方商人来说,十三行却遮断了他们同中国民间和官方的联系。”材料中“十三行的出现”反映了清政府(  )
A.实施闭关锁国的政策 B.断绝与西方的所有联系
C.成功地抵御了西方侵略者 D.禁止中国商人出海贸易
6.[2025·葫芦岛二模]东汉史书上记载的“大秦”在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其“内湖”。据此可知,“大秦”是(  )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罗马帝国
7.[2025·大连金州区一模]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世界古代史研究,一位同学发现古希腊的某个陶壶绘有身着丝绸的妇女形象,另一位同学在文献中找到中国被古希腊人称为“赛里斯”(意为“丝之国”)的记录。两位同学的发现可以证实古希腊时期(  )
A.雕刻艺术高超 B.东西方文明交流
C.理性主义兴起 D.城邦政治的繁荣
8.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等家畜,小麦、燕麦、大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而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生活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C.促进了世界各地物种交流 D.标志着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9.比较下面两幅中国近代开放商埠平面示意图。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  )
A.由内地扩大到了沿海地区
B.不断割占中国西北大片领土
C.从东南沿海深入中国腹地
D.沿海和内地同时被迫开放
10.(高阶思维)1858年清政府与列强议定《天津条约》时,上到咸丰皇帝,下到地方官员,对于公使驻京的条款,都是既恐惧又害怕的。咸丰帝甚至企图通过答应关税全免、增开口岸等条件,来换取取消公使驻京一条。这说明(  )
A.关税在晚清地位不重要 B.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观念
C.中国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D.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
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国际外交的主要贡献是(  )
A.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B.打开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C.使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2.有学者认为,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三个阶段。其中“主动融入世界”阶段始于(  )
A.开放五口通商 B.创办经济特区
C.开放上海浦东 D.加入世贸组织
13. (跨学科·数学)下面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观察该曲线图,分析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的方针获得认可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14.[2025·铁岭三模]习近平指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材料说明了(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中国倡导加强国家间团结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5.[2025·沈阳铁西区二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精准扶贫”理念等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成为国际共识,为全球治理及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援建众多医院和学校。这说明(  )
A.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B.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联合国是当今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D.生态与人口问题深深困扰人类社会
二、非选择题
16.某中学的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对外交往的变迁”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要求。(9分)
【回顾古代对外交往】
材料一 汉代以丝绸之路为纽带,中国丝绸远销中亚、欧洲,西域物产输入中原。唐朝长安成为国际大都会,胡商云集,文化交融。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厚往薄来”,宣扬国威。清朝限制海外贸易,逐渐落后于世界。
——摘编自张维华主编《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汉朝到清朝对外政策有怎样的变化。(1分)根据所学,分析唐朝和清朝不同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2分)
【解析近代屈辱外交】
材料二
  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傲慢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这些战争对中国社会形态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1分)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分析当时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1分)
【展示现代外交风采】
材料三 新中国外交的精彩瞬间
(图2注:乔即乔冠华,时任外交部副部长,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幅图片撰写解说词。(要求:从时间、事件、影响方面作答)(3分)
(4)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从中国对外交往的变迁中,你得到什么启示?(1分)
17.历史小组以“交流·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完成相关要求。(11分)
【史料析交流】
材料一 贞观十九年(645年),他回到长安,将这次所经历的各国各地区的风土、人情、物产、信仰和历史传说等等,撰写成《大唐西域记》12卷,成为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印度半岛等国的历史、地理和中西交通的宝贵资料。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阿拉伯人从中国引入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炼丹术和中医学等科学技术成果。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阿拉伯人从被他们征服的亚历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腊典籍,还从拜占庭收买古希腊手稿,并把它们翻译成阿拉伯文。
——摘编自《阿拉伯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
(1)材料一介绍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根据材料二及所学,请写出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是什么。(1分)概括阿拉伯人在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1分)
【伟业永传颂】
卡片1 卡片2
人物:郑和 事迹:1405—1433年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影响:①________________ 人物:哥伦布 贡献:②________________ 影响:开辟了欧洲通往美洲的新航路,扩大了人类交往的范围;给印第安人带来巨大灾难
(2)请将卡片中①②两处补充完整。(2分)
【交流促发展】
(3)请以“文明交流促进社会进步”为观点,从以下史实中任选两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6分)
答案
一、1.A 2.B 3.A 4.A 5.A 6.D 7.B 8.C 9.C 10.B 11.A 12.B 13.C 14.D 15.B
二、16.(1)变化: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1分)影响:唐朝开放促进了经济文化繁荣;清朝封闭导致经济科技落后,错失发展的机遇。(2分)
(2)影响:使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分)原因:当时中国国力衰弱,国际地位低下;西方列强推行强权政治。(1分)
(3)图1: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他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八下P83)图2: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八下P85—86)图3: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八下P44)(任答一例即可,3分)
(4)国家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要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等。(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1分)
17.(1)事件:玄奘西行。(1分)贡献:阿拉伯数字。(1分)作用: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分,九上P58)
(2)①影响:郑和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1分,七下P72)②“发现”美洲。(1分)
(3)【示例】观点:文明交流促进社会进步。(1分)
论述: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七下P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扩大对外经济交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2分)
综上所述,文明交流促进社会进步。(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