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专版2025-2026学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含答案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专版2025-2026学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含答案 )

资源简介

辽宁专版2025-2026学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 (小切口·龙形器物)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下面的红山文化的玉龙、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盘、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体现了(  )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社会阶级分化初步出现
C.早期国家初具雏形 D.中国史前文明领先世界
2.[2025·沈阳一模改编]将教材内容整理成表格是初中生学习的有效方法。下面措施的实施旨在(  )
朝代 主要措施
秦朝 确立中央集权制
汉朝 实行“推恩令”、盐铁专卖
宋朝 设置通判、转运使
明朝 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三司”
A.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B.提高军队战斗力
C.加强南北经济往来 D.扩大文化影响力
3. (教材母题·七下P17课后活动)(2025·大连二模)“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诗文反映了唐朝(  )
A.城市发展与繁荣 B.民族交往与交融
C.制度创新与完善 D.文学丰富与多彩
4.[2025·沈阳一模]郑和下西洋先后抵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他们访问当地首领,赠送物品,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商业贸易等。这体现了郑和下西洋的突出特点是(  )
A.民间募资 B.技术先进 C.规模浩大 D.和平交往
5.[2025·辽宁中考]某历史小组汇报展示了如下三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汇报的题目为(  )
A.繁荣·商业贸易 B.传世·文学艺术
C.友好·对外交往 D.百态·都市生活
6.(新情境·历史案例)下面两则近代历史案例反映的主线为(  )
重大事件案例 ◎时间:1841.5.30   ◎地点:广州三元里 ◎概况:数千乡民手持武器包围英军,勇猛冲杀 重大事件案例 ◎时间:1851—1864    ◎地点:金田 ◎概况: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从兴起到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A.西方列强殖民扩张 B.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7.[2025·沈阳沈北新区二模]毛泽东曾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和临时革命政府,并制定了一个《临时约法》。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材料描述了辛亥革命的(  )
A.经过 B.背景 C.目的 D.影响
8. (五育·德育)在“中华英雄谱”的(跨学科学习中,某同学选出了四位英雄人物:杨靖宇、赵登禹、张自忠、左权。四位英雄人物共同的时代担当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推翻军阀
C.团结抗日,保卫中华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9.1986年11月1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董事长约翰·范尔林访华,邓小平会见他时特意赠送了一张新中国的股票——飞乐股票。如今,这张股票仍然陈列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橱窗内。飞乐股票可以用来佐证中国(  )
A.农村改革全面进行 B.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经济体制改革开展 D.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10.[2025·大连高新区一模]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希腊的城邦国家,迥然相异,对照鲜明。由此可见(  )
A.古代人类文明呈现多元发展格局
B.罗马法制建设奠定欧洲法学渊源
C.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东西文化交汇
D.欧亚非美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11. (新情境·AI)(2025·大连一模)某同学在学习历史时,与AI展开探讨,AI给出以下内容。该同学与AI探讨的核心问题最可能是(  )
帝国 重要贡献
亚历山大帝国 东征推动希腊文化远播,促进东西方文化大交汇
阿拉伯帝国 沟通东西方文化,传播中国重大发明和印度物产
拜占庭帝国 兼收并蓄东西方文化,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A.帝国的统治与扩张 B.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C.贸易的往来与发展 D.科技的传承与创新
12. (新考向·历史联系)“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这成为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该材料反映了(  )
A.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整体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
B.文艺复兴运动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C.新航路开辟客观上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发展
D.文艺复兴运动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思想基础
13.德国法学家茨威格特认为,《拿破仑法典》对于任何想建立新的法律秩序的人民都具有极大的益处。这一观点的提出,主要是因为《拿破仑法典》(  )
A.体现了自由平等原则 B.推动了法国大革命
C.摧毁了封建君主专制 D.促进了工人的解放
14.[2025·深圳中考]1940年,德、意、日形成轴心军事集团,都希望通过战争扩张自己的领土范围。1942年,26个国家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主张“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这说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  )
A.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B.法西斯军事力量的薄弱
C.联合国的成立和协调 D.团结合作壮大正义力量
1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看电影,学历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观看了下面所示的影片。这些影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B.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C.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增强 D.多极化趋势的逐渐发展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包括4小题。
16.[2025·大连一模改编]汲取·历史智慧。某博物馆举办“溯源古智、照亮现代征程”主题展览,请你参与完成相关要求。(8分)
【多元一体·民族交融的历史交响】
(1)图1中人物的服饰与传统鲜卑服饰相比产生的变化与哪场改革有关?(1分)图2所示现象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1分)
【疆土经略·边疆治理的智慧长卷】
清朝对西藏的治理
时期 治理措施
顺治时期 赐予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封号
康熙时期 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 ① 封号
雍正时期 设置 ② ,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乾隆时期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2)请将表格中①②处补充完整。(2分)清朝在西藏地方实行的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格物致知·古代科技的创新之光】
材料一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摘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蔡伦传》
材料二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摘自[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
(3)请分别写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科技成就。(2分)概括两项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共同影响。(1分)
17.讲好家乡故事·传播时代精神。辽宁省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更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历史悠久】
  辽东郡的郡治在襄平,即今天的辽阳。也就是说,从战国到两汉时期,辽东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辽阳。 ——摘编自《重回辽宁考古现场》
(1)辽东郡反映了秦朝哪一地方行政制度?(1分)秦朝的一项大型工程就是东到辽东,这一大型工程是什么?(1分)
【历经沧桑】
1894年11月21日,日本攻陷旅顺,对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大屠杀,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屠杀,死难者人数估计2万余人,遇难者葬于白玉山东麓的“万忠墓”。
——摘编自《中国国家地理》
(2)以上材料记录了哪次战争中日军的暴行?(1分)战后辽宁的哪个地方被割让给日本?(1分)
【英魂永存】
  2024年11月29日上午,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43位为保家卫国英勇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英烈在祖国的大地上安息。 ——摘编自新华网《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沈阳安葬》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0年中国出兵朝鲜的目的。(1分)志愿军战士留给我们哪些宝贵的精神遗产?(2分)
【强国担当】
杨利伟出生于辽宁省绥中县。1998年他和其他13位空军优秀飞行员一起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2003年,他成为中国的航天英雄。杨利伟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摘编自《学习强国》
(4)以上材料反映了杨利伟和中国航天史的重要时刻,请你为左图写一段简短的介绍词。(2分)
18.青年·先锋力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回溯青年运动怒潮】
材料一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 ——摘自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二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摘自《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陈独秀《敬告青年》一文所宣传的核心思想。(1分)分析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历史地位。(1分)
【感受青年抗争热潮】
  一大的13个代表,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19岁,作为湖南代表之一的毛泽东仅仅二十八岁……这些人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一心要在中国创立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 入选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到延安去”成为那个时代最响亮的口号之一。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胸怀抗日理想,怀揣报国之志,从天南海北汇聚到革命圣地——延安。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1“创立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的内涵,(1分)并将图2历史事件的入选理由补充完整。(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3中热血青年们发出“到延安去”的口号的原因。(1分)
【见证青年建设浪潮】
时代 宣传性标语或歌词 内容简介
20世纪50—60年代 “向科学进军” 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以中青年为主体的科技工作者,积极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事业当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中国的历史记录。
20世纪80年代 “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由张枚同作词,谷建芬作曲,充分展现了20世纪80年代新青年“开创未来、拼搏奋斗”的精神活力。
(3)“向科学进军”的年代,是一个创造和奉献的年代,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那个年代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1分)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体现了80年代新青年怎样的精神面貌?(1分)
(4)综合以上探究,谈谈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中国青年应如何担负时代使命?(2分)
19.[2025·辽宁中考改编]践行·国强民富。某班以“寻找国家发展密码”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13分)
【任务一 溯源发展之基】
材料一 汉初至文、景的六十多年内,社会经济逐渐由凋敝走向恢复和发展,到武帝时,便出现了一种繁荣的景象。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这一法律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胜利成果,打破了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古老习俗……它的颁布标志着罗马共和国开始从习惯法进入成文法时代。
——摘编自《世界古代史》
(1)材料一中的景象得益于汉初实行了哪一政策?(1分)写出材料二中法律的名称。(1分)
【任务二 探究发展之力】
卡片1 事件名称:①       措施:确立县制,奖励军功等。 意义: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卡片2 事件名称:②       发明:瓦特改进蒸汽机,蒸汽机车等 意义:③                。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将卡片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4分)分析卡片内容,总结推动国家发展的因素。(1分)
【任务三 论证发展之盾】
(3)请以“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为观点。从以下史实中任选两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6分)
答案
1.A 2.A 3.B 4.D 5.B 6.C 7.D 8.C 9.C 10.A 11.B 12.D 13.A 14.D 15.B
16.(1)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意义: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1分)
(2)①“班禅额尔德尼”;(1分)②驻藏大臣。(1分)影响: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1分)
(3)科技成就:蔡伦改进造纸工艺;活字印刷术。(2分)共同影响: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1分)
17.(1)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1分)
大型工程:长城。(1分)
(2)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分)地方:辽东半岛。(1分)
(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分)精神遗产: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2分)
(4)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事迹1分,影响1分,共2分,八下P92)
18.(1)核心思想:民主与科学。(1分)历史地位: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1分,八上P64)
(2)内涵: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1分)入选理由: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2分,八上P90)原因: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延安是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成为令人向往的圣地。(1分)
(3)科技成就: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等。(符合题意,答出一例即可,1分)精神面貌:奋发图强。(言之有理即可,1分)
(4)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等。(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2分)
19.(1)政策:休养生息。(1分)名称:《十二铜表法》。(1分)
(2)①商鞅变法;(1分)②工业革命;(1分)③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分,九上P97)因素:改革创新;技术发明等。(任答一点即可,1分)
(3)【示例】观点: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1分)
论证: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侵略朝鲜并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我国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2分)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中国决心发展自己的核武器和人造卫星。“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国家的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分)
综上所述,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1分)
评分标准:
等级 要求 分数
1 观点、结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2 观点、结论明确,两个史实,表述清晰,论述不够充分 5
3 观点、结论明确,一个史实,表述清晰,论述不够充分 4
4 观点、结论明确,两个史实,表述清晰,无论述 3
5 观点、结论明确,一个史实,表述清晰,无论述 2
6 观点、结论明确,无史实、无论述 1
7 观点、结论错误,无史实、无论述 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