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创新改变生活 导学案 (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创新改变生活 导学案 (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1创新改变生活 导学案
一、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深刻认识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领悟创新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核心地位,增强对民族创新能力的自信。
2.道德修养:深刻认识到每一项创新成果都凝聚着无数劳动者的智慧与汗水,尊重创新人才的努力与付出。
3.法治观念:在创新实践过程中,时刻以法律为准绳,规范自己的行为,确保创新活动符合法律规范。
4.健全人格:积极主动地培养创新意识,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挖掘自身的创新潜力。
5.责任意识: 清晰认识到创新对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增强自身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创新与改革的关系
三、预习导学:
(一)自主预习
通过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以下几个问题,用铅笔画出来重点句子。
1.创新和生活的关系
2.创新有什么积极影响
3.为什么要坚持创新 (创新的重要性)
4.在社会发展中,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知识梳理
1.创新和生活的关系
(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
(3)生活的------------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4)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创新有什么积极影响
(1)对个人:
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②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③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鸡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2)对社会:
①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②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③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3)对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
3.为什么要坚持创新 (创新的重要性)
(1)地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2)对人类社会:创新是推动---------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3)对国际竞争: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4)对国家发展:创新驱动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更好推动我国经济------------的根本之策。
(5)对改革;创新是改革开放的----------。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4.在社会发展中,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
(1)创新是改革开放的-----------。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2)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
(3)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预习反馈
列出预习中的问题清单或列出困惑、读不懂的内容。
四:合作探究
下面是九年级(1)班几位同学在课间休息时的聊天:
甲:我与父母乘坐“复兴号”高铁外出旅游,快捷舒适,我感受到了我们国家的服务业越来越发达,出行越来越方便。
乙:现在“复兴号”84%是中国标准,无论是功能标准还是配套标准都比欧洲和日本标准要高,很多项技术已经领跑世界,中国高铁有着自己的特色,“中国标准”在慢慢成为世界追逐的目标。
丙:回顾高铁建设方面,我国地质条件比其他国家复杂得多,跨越地域广阔。针对诸多困难,科研人员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高铁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我国高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引进技术、摸索学习到高铁核心技术完全国产化的发展历程。对此,你有何感悟
五、课堂达标
(一)达标测评
1.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以下属于创新的有( )
①小红跟着妈妈学习做八宝饭②小新用经典老歌编排出民族舞③小亮用饮料瓶做成手工艺品④小飞每天坚持做50个仰卧起坐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2.我省持续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大力培育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全球首款醇电混动汽车、新型甲醇牵引车和我国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动力机车等研发成果相继推出,改革成效正在逐步显现。这表明( )
A.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新者 B.改革释放了更多创新活力
C.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D.构建新发展格局势在必行
3.我省持续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大力培育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全球首款醇电混动汽车、新型甲醇牵引车和我国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动力机车等研发成果相继推出,改革成效正在逐步显现。这表明( )
A.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新者 B.改革释放了更多创新活力
C.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D.构建新发展格局势在必行
4.古往今来,创新是人类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创新改变生活。感受创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B.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C.创新是个人的创意行为,它与任何团队、集体的力量无关
D.创新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5.一点手机, “掌控”大棚温湿度; “云广播”开通,乡村信息天下知;电商平台,使农产品购销两旺……数字乡村正展现出澎湃动力。这说明( )
①创新改变生活,创新让农民生活更美好②农民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的主体③创新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④创新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天津团市委与信创海河实验室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打造天津市青少年人工智能(AI)体验中心,推动青少年人工智能、信创、信息等领域教育。此举有利于( )
①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②构建青少年人才培养体系③助力培育创新型人才④企业成为制度创新的主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提升训练
7.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我们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新成果。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梦想号探秘大洋,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南极秦岭站崛起冰原,展现了中国人逐梦星辰大海的豪情壮志。我国不断增强创新支撑发展能力,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家为什么要这么做。
六、课后反思
(一)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学会了:
本节课我印象最深的是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本节课后我一定做到
把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
七、教师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围绕创新展开,感受创新和创新引擎,重点是创新的重要意义。对创新的感受容易接受,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容易理解,学习创新的重要性,最好要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典型例子,比如我镇开发区的一些高科技企业,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来学习,这样效果更好,易于学生接受知识。
八、课后作业:
1.背诵本节重点知识。
2.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通过网络、走访附近企业、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本地区和我国近几年的创新科技成果。
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1.生活方式 各个领域2.成就感 思想和方法 丰富多彩 3.第一动力 人类社会 重心 国家命运所系 高质量发展 生命 4. 生命 走向富强 创新引擎
合作探究 :
感悟:(1)我国服务业越来越发达,基础设施逐步完善。(2)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3)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4)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5)我国高铁的发展起点低,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高铁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再到最终实现自主创新,中国铁路人铸就了“中国高铁”品牌。
课堂达标
1A 2D 3D 4D 5C 6C
7.原因:(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3)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4)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5)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6)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