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2025·沈阳于洪区二模]清末状元张謇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在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此后还建立了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由此可见,张謇主张( )A.实业救国 B.废除科举 C.民主共和 D.思想启蒙2. (跨学科·数学)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折。下图中“甲”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欧洲列强都忙于一战C.西方国家大力援助 D.清政府鼓励发展实业3.[2025·福建中考]19世纪末,荣德生在广东、香港等地看到糖厂、自来水厂、矿业等均可获利,后经市场调查,他认为“如仿做,不外吃、着(穿)两门为最妥”。这折射出当时民族资本家( )A.倾向于发展轻工业 B.投身社会福利事业C.重点建设化学工业 D.主张变革政治制度4. (唯 物 史 观)(2025·本溪一模)民国元年《大自由报》刊登此类广告:“启者民国共和告成……本主人有鉴于此,故由上海特聘高等裁剪名师,专做西式各种改良便服……”上述材料反映出( )A.近代新式教育引发思想转变 B.政治变革推动社会生活变化C.民族工业发展抵御外国侵略 D.文学艺术丰富人们精神世界5. (小切口·铁路时刻表)下面是19世纪70年代的一份铁路时刻表(部分),可用于研究( )本线自1876年7月3日星期一开始,在上海与江湾间准时行驶火车开车时刻如下: 上海开:7:0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江湾开:7:30 9:30 *11:30 *13:30 15:30 18:00(每逢星期日,凡带*记号的车次均停开)A.通信事业的发展 B.出行方式的变化C.新式教育的普及 D.政治制度的变革6.在近代的上海,中山装和旗袍随处可见,但传统的长袍马褂仍然受欢迎;人们穿梭在传统中餐饭馆、咖啡馆、西餐厅之中;马路上有着各种交通工具。材料表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 )A.传统习俗根深蒂固 B.新旧并呈多元发展C.自由平等已成主流 D.崇洋媚外追求新潮7.[2025·丹东一模]1902年京师大学堂复校,增设预备科及速成科;1905年,清政府停止科举考试,还兴办学堂,统一全国学制。这段文字反映了( )A.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新闻出版事业的兴起C.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D.交通通信领域的革新8.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申报》随即接连发表对日评论;一·二八事变发生后,《申报》首先大量报道日军进攻中国军队的消息;随着卢沟桥的枪声响起,《申报》对抗战进行了更多报道。材料体现了《申报》( )A.关注社会时局变化 B.传播民主平等思想C.专门发表政论文章 D.号召民众抵制日货9.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这个“最强音”的主题应是( )A.弘扬民族文化 B.批判封建礼教C.宣传抗日救亡 D.推翻君主专制二、非选择题10.某校张老师设计了以“近代中国的变迁”为主题的展板,并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12分)近代中国的变迁救亡 图存篇经济 探索篇 材料一 奉天纺纱厂1923年10月开工生产,是东北地区最早、最大的纺织企业。奉天纺纱厂的兴办,打破了东北地区“洋布”垄断的历史,也推动了东北民族纺织工业的发展。 ——摘编自荆绍福《沈阳影像:1884—1939》 材料二 八王寺汽水厂在食品饮料生产领域有力抵制了日本的经济侵略,为国家挽回了诸多权利,给当时处在外国资本压迫下的民族工业树立了榜样,也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爱国热情。——摘编自杨裕茜《“八王寺汽水”的传奇之路》社会 生活篇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 八年级 上册》(1)请按照示例,将“救亡图存篇”中的图片进行归类,放入相应的主题板块。(填写序号)(3分)【示例】板块一“自强求富”:__A__板块二“变法图强”:________;板块三“民主共和”:________;板块四“民主科学”:________(2)“经济探索篇”中的材料反映出这两个企业走上了什么道路?(1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个企业的创立在当时起到的作用。(4分)(3)根据“社会生活篇”中的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一项实例,并分析其影响。(4分)答案一、1.A 2.B 3.A 4.B 5.B 6.B 7.C 8.A 9.C二、10.(1)D C B(3分)(2)道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分)作用:打破外国垄断,推动民族工业发展;抵制经济侵略,挽回国家利权;树立抗争榜样,鼓舞民众爱国热情。(任答两点即可,4分)(3)实例:男子剪辫。(2分)影响:破除封建陋习,推动自由平等的社会新风尚的发展,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2分,其他合理答案如从“劝禁缠足”“废除跪拜礼”“改称谓”角度作答亦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