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2025·鞍山高新区一模]下面是孙中山的部分经历,可用来佐证他( ) 1894年 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 1894年11月 成立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895年 开展筹款、联络会党和军队等秘密工作,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 1905年 成立中国同盟会,建立革命政党A.是变法维新派的领导人 B.是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C.完成民主革命历史任务 D.实现中华民族主权独立2.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要求民族独立、政治民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它使革命派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成为民主革命的鲜明旗帜。“它”指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扶清灭洋” C.三民主义 D.民主与科学3. (跨学科·美术)(2025·广东模拟)漫画《望风而起》描绘了1911年的中国时局。画面中的“风”指的是(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武昌起义4. (教材母题·八上P49—50正文)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从分裂走向统一 B.从屈辱走向独立C.从封闭走向开放 D.从专制走向民主5.[2025·天津模拟]金冲及在《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中指出,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A.推动了思想解放 B.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C.推翻了封建制度 D.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6. (高阶思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入同盟会者激增,“一日附者率数千”,趋炎附势之徒也竞相加入,借以获得进身之阶。这反映了( )A.民主革命任务完成 B.辛亥革命潜藏危机C.民生主义初步实现 D.军阀割据局面形成7.[2025·福建中考]某历史人物去世后,时人撰写挽联:“抗孙黄以做总统,先临时,后正式,旋改国号,一片心称皇呼帝,忽焉取消,我也笑鳌入紫泥。”这反映出当时( )A.清廷压迫百姓 B.复辟行径不得人心C.军阀割据混战 D.封建制度业已终结8.[2025·盘锦一模]下面是同学们制作的知识结构图。它反映的主题是( )A.辛亥革命历史背景 B.封建帝制的新发展C.列强对华侵略加剧 D.共和与专制的较量9.1922年,四川省军费支出占本省财政开支的88%;1923年,湖北军费支出占本省财政开支的94%;1925年,河南财政支出是收入的2.1倍,察哈尔是2.9倍,四川是2.4倍。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应是( )A.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B.北伐战争的进行C.北洋军阀的混战 D.国民革命的失败二、非选择题10.屈辱、抗争、探索交织成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 清中叶以后,封建制度日趋衰落。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相反却更加腐败。……宣扬“防民甚于防寇”,常常压制与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导致反侵略斗争失败。……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而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列强。这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重要原因。——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2分)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失望之余,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 八年级 上册》(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救国方式的变化。(2分)材料三 下面是一些历史学家或历史伟人对于辛亥革命的观点人物 观点 引文出处陈旭麓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毛泽东 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 《如何研究中共党史》(3)你同意材料三中哪一人物对辛亥革命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8分)答案一、1.B 2.C 3.D 4.D 5.A6.B 点拨:根据题干中“趋炎附势之徒也竞相加入,借以获得进身之阶”可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入同盟会者激增,其中不乏趋炎附势的投机者,说明革命阵营中潜藏危机,B正确。7.B 8.D 9.C二、10.(1)清政府统治腐朽和封建制度落后;清政府经济、技术、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落后。(2分)(2)放弃改良,进行革命。(2分)(3)【示例1】同意陈旭麓的观点。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八上P47)【示例2】同意毛泽东的观点。理由:毛泽东一方面肯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认为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在于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毛泽东的评价更为客观。(任选一种观点作答即可,观点1分,理由7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