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总量由1984年的680.95亿元增加到了2013年底的64772亿元。这说明,该制度的实行(  )
A.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C.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
D.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2.根据下面的图片可以获知的历史信息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完善
D.中国特色民主制度的探索
3.1997年7月1日的一篇新闻报道中指出,1841年1月英国侵略军将米字旗插上海岛,今天五星红旗在此升起。报道中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鸦片战争 香港回归祖国
B.第二次鸦片战争 澳门回归祖国
C.甲午中日战争 香港回归祖国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澳门回归祖国
4.邓小平曾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这反映出香港回归祖国的重要原因是(  )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我国综合国力增强
C.澳门回归祖国的成功先例 D.谈判双方共同努力
5. (史料实证)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以宪法和澳门基本法为基础的宪制秩序牢固确立;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居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保持稳定和谐,多元文化交相辉映。材料可用于说明(  )
A.澳门回归促进两地交往 B.祖国统一大业进程进一步加快
C.中国法治建设走向完善 D.“一国两制”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6. (新考向·主题探究)某班同学在项目化学习中制作了下面的时间轴。该时间轴聚焦的主题应该是(  )
A.港澳的顺利回归 B.改革开放的进程
C.两岸的经贸关系 D.祖国的统一大业
7.中国台湾省诗人余光中写道:“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这说明(  )
A.“一国两制”获得海峡两岸的认可 B.海峡两岸的人民渴望统一
C.海峡两岸有高度的文化认同 D.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
二、非选择题
8.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巨变
巨变 变化 意义
第一次巨变 和平解放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二次巨变 当家做主 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各民族获得政治上的平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第一次巨变”相关的事件和与“第二次巨变”相关的制度。(2分)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图1、图2这两个数字图案分别与什么重大事件有关。(2分)这些事件有何共同历史意义?(2分)
材料三 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双方应该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自习近平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时的讲话
(3)材料三中双方应该坚持的“九二共识”的核心原则是什么?(1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海峡两岸能够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答出两点即可)(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看法。(2分)
答案
一、1.D 2.D 3.A 4.B 5.D 6.D 7.C
二、8.(1)事件:西藏和平解放。(1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
(2)图1:香港回归;图2:澳门回归。(2分)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分,八下P67)
(3)核心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分)有利因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导;两岸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支持;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任答两点即可,2分)
(4)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祖国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强大;我们要坚决同一切分裂势力作斗争等。(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