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贵州省贵阳市中天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贵州省贵阳市中天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资源简介

贵州省贵阳市中天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1.(2024九上·贵阳期中)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下列诗词分析正确的是(  )
A.“朝坛雾卷,曙岭烟沉”,诗中“雾”的形成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B.“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露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
C.“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霜是由于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2.(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所示,图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图丁,是做功冲程,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气体的内能增大
3.(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发现金属箔片张开了一定的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带正电或负电
B.金属箔片因都带正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C.金属箔的张角越大,说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量越少
D.接触金属球后,玻璃棒的电荷消失了
4.(2024九上·贵阳期中)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可提高热机效率
B.所有的热机都用汽油作为燃料
C.汽车排出的尾气都是有毒气体
D.热机所产生的噪声,可以被热机上的消声器完全消除
5.(2024九上·贵阳期中)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装在相同的容器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比甲的吸热能力强
B.2min时,甲与乙液体具有的内能相等
C.升高相同温度甲吸收的热量更多
D.1min后乙的内能保持不变
6.(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所示,关于手机的使用和充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时,手机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
B.使用时,手机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充电时,手机的电池相当于电源
D.充电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7.(2024九上·贵阳期中)小明同学做“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实验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根据你对实验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应选择规格相同的小灯泡
B.电流表甲测的是通过L2的电流、电流表乙测的是干路电流
C.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既可以改变灯泡型号多次实验,也可以改变电源电压多次实验
D.为了得出实验结论,还需测通过L1的电流,只需将导线a由L1的左端改接到电流表乙的负接线柱即可
8.(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路判断正确的是(  )
A.当甲位置是电流表时,不能同时闭合开关S1、S2、S3
B.当甲位置是电流表时,闭合开关S1、S2,电流表无示数
C.当甲位置是电压表时,闭合开关S1、S3,断开开关S2,两灯都亮,L1与L2并联
D.当甲位置是灯泡时,同时闭合开关S1、S2、S3,L2不亮,甲灯和L1并联
9.(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所示为《天工开物》中描述的古代劳动人民在田间割稻、脱粒等情景,劳动人民将稻草撑开是通过增大或提高   (选填“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或“液面空气流速”)的方法来加快谷物中水分的蒸发。
10.(2024九上·贵阳期中)口罩内部有一层熔喷布,经过驻极处理后使其带上大量电子而带   (选填“正”或“负”)电,能吸引轻小的颗粒物从而增强口罩的过滤效果。把口罩用自来水冲洗晾干后,由于自来水是导体,冲洗晾干会使熔喷布几乎   (选填“带电”或“不带电”),使防护能力降低。
11.(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灯泡L没有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为0。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是   (选填“灯泡”或“电热丝”)发生了   故障。(选填“开路”或“短路”)
12.(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V1的示数为   V,灯L1两端的电压为   V。
13.(2024九上·贵阳期中)2023年4月13日上午,日本政府不顾全球各国的反对,召开有关处理福岛核事故核污染水的相关阁僚会议,会议确认将于“今年春夏期间”开始向福岛近海排放核污染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请从保护水资源或节约用水的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写两条建议)
14.(2024九上·贵阳期中)中国铸币发展史源远流长,如图所示,“钱范”是古代铸造钱币所用的模具,由正、背两块组成,内部均刻有图文。铸币时,合上正、背两块,将液态金属灌入其内,待液态金属凝固后取出,即可得到金属钱币。下表提供两种材料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请回答:
材料 熔点t/℃
铝 660
铁 1525
(1)已知铜的熔点为1083℃,若想复刻铸造纯铜钱币,应选择表中哪种材料制作“钱范”?
(2)根据所选“钱范”的材料,写出所灌注铜液的温度不能超过多少摄氏度?为什么?
15.(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所示实物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均不亮,电流表无示数,已知是其中一盏灯出现了故障,请思考并分析如何检测出故障的元件和故障的类型。(可添加器材)
16.(2024九上·贵阳期中)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甲、乙两种晶体,用相同的加热器同时对它们加热。甲从开始加热至熔化一段时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乙的比热容和熔点均小于甲,请画出晶体乙在相同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
17.(2024九上·贵阳期中)请在图示的实物电路中,补充两根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使得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L2的电压。
18.(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所示,有甲、乙两个金属球,甲球带大量正电荷,乙球不带电,用铜导线连接两球。当铜导线连接两球时,请用“→”或“←”符号在括号内标出铜导线中电子移动的方向及电流的方向,并在乙球中标明其最终所带的电荷种类(用“+”或“﹣”表示)。
19.(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所示的“小太阳”取暖器,其电路主要由发热电阻R、底座上的控制开关S1、底座下的防倾倒开关S2组成。当取暖器水平放置时,S2处于闭合状态,再闭合S1时,发热电阻开始工作。若使用时不慎使取暖器发生倾倒,开关S2自动断开,取暖器将会立即断电,从而避免安全事故。请你画出符合以上描述的该取暖器电路图。
20.(2024九上·贵阳期中)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有下列温度计可供选择:
A.体温计
B.水银温度计(量程为﹣10℃ 110℃)
C.家用寒暑表(量程为﹣20℃ 60℃)
D.酒精温度计(量程为﹣80℃ 50℃)
(1)根据这个实验的要求,应选用   (填序号)温度计;
(2)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3)纠正错误后,测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101 98 98 ……
该实验的数据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min时的温度,由上表可知当地得到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从烧杯底部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如图乙所示,有些气泡没有上升到水面就消失了,这些气泡里也含有一些水蒸气,气泡里的水蒸气去哪里了?   (请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此时水发生的   (选填“是”或“不是”)沸腾现象;
(5)小丽组装好与小凡相同规格的实验器材,但在烧杯上面加了一个盖子,实验后小凡和小丽作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造成两图线不重合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21.(2024九上·贵阳期中)两个探究小组分别用如图甲、乙所示两个电路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实验器材有: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开关、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导线。
表1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通过L1的电流 通过L2的电流 干路电流
0.36A 0.24A 0.6A
表2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L1两端的电压 L2两端的电压 电源电压
1.2V 1.8V 3V
(1)图甲中电流表的测量的是   电流,图乙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是   电压;
(2)如图丙所示,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是   A;
(3)两组同学的数据记录分别如表1、表2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能进行分析与论证了吗?   (选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
(4)实验过程中发现甲图电路中灯L1较亮,乙图电路中灯L2较亮。请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①灯泡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②写出灯泡亮度与它们具体关系的结论。
①   ;
②   。
22.(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所示的“打水漂”是将扁平的石块用力投射,使石块不断在水面上向前弹跳直至沉水。小刚与小明思考“打水漂”时石块的弹跳次数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于是提出了以下四个猜想:
①可能与投射角度有关;
②可能与投射物的质量有关;
③可能与投射速度有关;
④可能与投射物的形状、大小有关。
(1)根据他们提出的猜想,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小刚应选择在   (选填“溪流”或“湖泊”)中进行实验;
(2)小明在岸边进行数据记录,为了能够更准确地记录石块的弹跳次数,小刚应沿   方向投射石块;(选填①或②)
(3)小刚控制其它条件一定时,用不同的力量投射石块,这是为了探究猜想   ;(填序号)
小刚控制其它条件一定时,分别以不同的角度投射石块,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投射角度石块的弹跳次数 5° 10° 20° 30° 35° 40° 45° 50° 55°
2 6 12 7 3 2 1 0 0
(4)小刚分析以上数据得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投射角为20°时石块的弹跳次数最多。小刚得出的此结论   (选填“可信”或“不可信”),理论可信吗?理由是:   ;
(5)小刚查阅资料了解到:当石块掠过水面时,它将带动其下面的水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快速流动,而其更下面的水是静止不动的。请结合上述资料及所学知识思考,想要让石块弹跳次数更多,你还可以怎样做:   。
23.(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甲、乙所示为常见的串、并联电路设计图,请根据电路图分析:
(1)甲电路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A2的示数为0.2A,求通过灯泡L1的电流大小;
(2)若乙电路使用两节新干电池作为电源,闭合开关,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V,求灯泡L1两端电压;
(3)若将乙图中的两灯泡更换为某型号的发热丝制成简易加热器,可以将100g水在10min中内从60℃加热至沸腾,该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实验环境处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24.(2024九上·贵阳期中)“歼一20”作为中国第五代战斗机,融台了全球优秀战斗机的特点,具备了很强的隐形性能、机动性能等。“歼一20”外部涂有能够吸收电磁波(光波)的特殊涂料,表面平整光滑,缝隙处理严丝合缝,总体外形做成流线型。除此之外,它还拥有良好的大仰角升力特性,较大的瞬时攻角与滚转率,并采用先进的光传操纵系统,以光信号的形式传输信号,可随时保证飞机与地面的联系。“歼﹣20”配备了大功率雷达,为解决放热问题,采用了新一代液体冷却系统。该飞机最大起飞质量为37t,最大飞行高度达20km,最大航行速度达2.5马赫(约3000km/h),最大油量为10t,飞行时飞机所受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速度/m s﹣1 100 200 300 400
飞行阻力/N 0.3×104 1.2×104 2.7×104 4.8×104
(1)为了提高飞机的续航,“歼﹣20”的燃油应具备   的特点;
(2)距歼﹣20飞机300km处的某空域出现警情,歼﹣20至少需要多长时间可到达事发地   ?
(3)请你分析并判断若想飞机速度变大,发动机的动力将如何改变   ;
(4)请从能量的角度解释飞机装备液体冷却系统的原因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B.雾、露是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AB错误;
C.霜是固体,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D.冰是水变成固体,是凝固形成的,雪是水蒸气直接变为固体,是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气体直接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液体变为固体,是凝固现象。
2.【答案】C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解答】A、图甲中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空气做功,筒内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增加,故A错误;
B、图乙中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对塞子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空气的内能减小,故B错误;
C、图丙中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C正确;
D、图丁中两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火花塞点火,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
(2)内燃机做功冲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燃气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A.验电器的工作原理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但不能判物体带正电还是带负电,故A错误;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接触验电器后,金属箔片也带正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金属箔片张开,故B正确;
C.金属箔的张角越大,排斥力越大,则验电器所带的电荷量越大,故C错误;
D.接触金属球后,金属球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发生了电子转移,玻璃棒的电荷没有消失,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验电器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物体带电量越大,排斥力越大,带电体接触,发生电子转移,但物体内仍有电荷。
4.【答案】A
【知识点】热机的效率;热机的四个冲程;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解析】【解答】A.提高热机效率时:改善燃烧条件;减少摩擦损失;充分利用废气能量;减少热量损失;采用先进技术,故A正确;
B.热机都消耗燃料,但不一定是汽油作为燃料,还有用柴油、氢的,故B错误;
C.汽车排出的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有的没有有害气体,如氢燃料汽车,故C错误;
D.热机产生噪声,可以被热机上的消声器减弱,但不能完全消除,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充分利用燃料的能量,可以提高热机效率;热机都消耗燃料;汽车的排放废气中,有些有污染物质;消声器不能完全消除噪声。
5.【答案】C
【知识点】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
【解析】【解答】A.图中,甲、乙的初温和质量、吸收的热量相同,乙升温快,根据,乙的比热容较小,比甲的吸热能力弱,故A错误;
B.内能和温度、质量、状态、种类有关,在2min时,甲与乙液体温度相同,但内能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
C.图中,甲的比热容比乙大,根据Q=cmΔt,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时,甲吸收的热量多,故C正确;
D.图中,乙在不断地吸热,故1min后,乙的内能增加,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温度差越大,比热容越小;物体的内能和温度、质量、状态、种类有关;根据Q=cmΔt,结合质量和温度差,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
6.【答案】B
【知识点】电源及其能量转化
【解析】【解答】AB.使用手机时,电池将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通过电能,相当于电源,故A错误,B正确;
CD.在为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池消耗电能,相当于用电器,故CD错误。
故选B。
【分析】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是电源,消耗电能的是用电器。
7.【答案】B,C,D
【知识点】电流表的连接;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解析】【解答】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时,
AC.实验时,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改变电源电压,进行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结论,故A错误,C正确;
B.图中,灯泡并联,电流表甲和灯泡串联,测的电流;电流表乙测干路的电流,故B正确;
D.测量的电流时,电流表与串联,将导线a的左端改接到电流表乙的负接线柱上,电流表乙和串联,故D正确。
故选BCD。
【分析】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电流表和灯泡串联,干路电流表测量总电流;通过换用不同的用电器,进行多次实验,探究规律的普遍性。
8.【答案】A,D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流表的连接;电压表的连接
【解析】【解答】A.图中,甲是电流表时,同时闭合开关S1、S2、S3,电流表和导线连接电源两端,电源短路,故A正确;
B.甲是电流表时,闭合开关S1、S2,L1被短路,电流表测通过L2的电流,有示数,故B错误;
C.甲是电压表时,只闭合开关S1、S3,电压表与L2串联,电压表电阻非常大,L2不亮,故C错误;
D.甲位置是灯泡时,闭合开关S1、S2、S3,L2被S2短路,甲灯和L1并联,故D正确;
故选AD。
【分析】根据开关状态、分析连接的是电流表或电压表,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并列连接时,是并联电路;导线和用电器并联,用电器短路。
9.【答案】液体表面积
【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解答】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有:温度、表面积、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将稻草撑开,可增大液体表面积,加快谷物中水分的蒸发,是稻草更快晾晒。故第1空填:液体表面积。
【分析】液体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空气流速越大, 蒸发越快。
10.【答案】负;不带电
【知识点】两种电荷;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原子分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熔喷布带上大量电子,带负电。
自来水是导体,用自来水冲洗口罩时,电子被导出,晾干后的熔喷布失去电子,几乎不带电,吸引电子能力降低。故第1空填:负;第2空填:不带电。
【分析】电子带负电;生活用水是导体,能将带电体上的电子导出。
11.【答案】灯泡;断路
【知识点】电路故障的判断
【解析】【解答】图中,灯泡与电热丝串联,电压表测量电热丝两端电压。闭合开关S,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则电路断路,而电压表示数为零,电压表以外的位置断路,可能是灯泡断路或电流表断路或开关断路。故第1空填:灯泡;第2空填:断路。【分析】在串联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无示数,电压表测量范围以外的位置断路。
12.【答案】1.5;6
【知识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解答】图甲中,两灯串联,电压表V1测灯泡L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电源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两表指针位置相同,电压表V2所选量程为0~15V,分度值为0.5V,示数为U=7.5V,电压表V1所选0~3V,分度值为0.1V,示数即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U2=1.5V,L1两端的电压为
U1=U-U2=7.5V-1.5V=6V。故第1空填:1.5;第2空填:6。
【分析】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根据电压表测量的位置判断量程,结合指针位置,测量电压。
13.【答案】水资源危机加剧的主要原因:浪费水和水污染现象,为保护水资源,我们要禁用含磷洗衣粉;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或冲厕所;随手关水龙头等
【知识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解析】【解答】水资源危机加剧的主要原因:浪费水和水污染现象,为保护水资源,我们要禁用含磷洗衣粉;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或冲厕所;随手关水龙头等。【分析】一水多用、污水处理后再排放,随手关水龙头,可以保护水资源。
14.【答案】(1)根据表中数据,铝的熔点为660℃,铁的熔点为1525℃,铜的熔点为1083℃,若用铝制作“钱范”,当铜水倒入时,“钱范”将会熔化,不能使用,应选用铁制作“钱范”;
(2)选用铁制作“钱范”,铁的熔点为1525℃,所灌注铜液的温度不能超过1525℃,超过1525℃,高于铁的熔点,会导致“钱范”将会熔化,不能铸造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点和凝固点
【解析】【解答】(1)根据表中数据,铝的熔点为660℃,铁的熔点为1525℃,铜的熔点为1083℃,若用铝制作“钱范”,当铜水倒入时,“钱范”将会熔化,不能使用,因此应选用铁制作“钱范”。
(2)选用铁制作“钱范”,铁的熔点为1525℃,所灌注铜液的温度不能超过1525℃,超过1525℃,高于铁的熔点,会导致“钱范”将会熔化,不能铸造。
【分析】(1)熔化金属时,所选容器的熔点,要高于所熔化的金属的熔点;
(2)所熔化的金属的熔点若高于容器的熔点,则容器会熔化。
15.【答案】图中,两个灯泡串联,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均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出现断路;
①用一根导线,将其两端分别接在CD、DB、BA两点上,可将断路处连接,当电流表有示数且有灯泡发光,判断此处有断路故障。
②选用电压表,分别并接在CD、DB、BA两点上,如果某次电压表有示数,且等于电源电压,则这两点之间有断路。
【知识点】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故障的判断
【解析】【解答】图中,两个灯泡串联,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均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中出现断路;
①用一根导线,将其两端分别接在CD、DB、BA两点上,可将断路处连接,当电流表有示数且有灯泡发光,判断此处有断路故障。
②选用电压表,分别并接在CD、DB、BA两点上,如果某次电压表有示数,且等于电源电压,则这两点之间有断路。
【分析】串联电路中,电流表无示数,发生断路;利用导线连接断路处,电路接通;电压表和断路处并联,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有示数。
16.【答案】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
【解析】【解答】两晶体的质量和初温相同,乙的比热容小于甲的比热容,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乙升高的温度大于甲升高的温度;乙的熔点小于甲的熔点,乙熔点图像应在甲的下方。如图所示:
【分析】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比热容越小,温度变化越明显;熔点越低,熔化时温度低。
17.【答案】
【知识点】实物的电路连接;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根据要求: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量L2两端电压,先将L1和L2串联,根据电源电压,判断电压表量程,与L2并联,连接电路为:
【分析】各用电器串联,顺次连接;电压表和所测量的位置并联。
18.【答案】
【知识点】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
【解析】【解答】甲球缺少电子,带大量正电荷,乙球不带电,用铜导线连接两球,电子从乙球移动到甲球,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乙球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如图所示:
【分析】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导体连接物体时,电子从多向少的方向移动;电流方向和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19.【答案】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图中,当底座上的控制开关S1、底座下的防倾倒开关S2都闭合时,发热电阻R才能工作,其中任一开关断开,发热电阻R不能工作,则两开关串联,再与R串联,如图所示:
【分析】多个开关共同控制用电器,开关串联,再和用电器串联。
20.【答案】(1)B
(2)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
(3)7;小于
(4)液化成水回到水中;不是
(5)小丽烧杯上加盖子,水上方的气压较高,沸点较高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
(1)表格数据中,沸水的温度是98℃,温度计的测量范围要大于98℃,故选用B温度计。
(2)如图,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操作错误。
(3)实验中,水从第5min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沸点是98℃,第7min的数据101℃,明显高于98℃,是错误的。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实验时是98℃,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此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4)沸腾前,上方的水温低,气泡中含有水蒸气,上升时遇冷,液化成小液滴,回到水中。
此时,水没有沸腾,不是沸腾现象;
(5)图丙中,烧杯上加了一个盖子,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分析】(1)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高于所测量的高温,根据水的沸点,选择合理的温度计;
(2)使用温度计时,液泡不能碰到容器底;
(3)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液体沸点和大气压有关,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4)水蒸气遇冷,便于液体,是液化现象;水底的气泡上升变小,水没有沸腾;
(5)液体沸点和大气压有关,气压变大,沸点升高。
(1)由表格数据知,此时沸水的温度是98℃,98℃一定要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内,故选用B温度计。
(2)如图,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这种操作是错误的。
(3)[1]水从第5min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水的沸点是98℃,所以第7min的数据101℃,明显高于98℃,是错误的。
[2]此时水的沸点是98℃,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此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4)[1]气泡中含有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液化成小液滴重新回到水中。
[2]此时水发生的不是沸腾现象,水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
(5)造成两图像不重合的原因是小丽在烧杯上面加了一个盖子,导致液体表面气压不同,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21.【答案】(1)干路;电源
(2)0.2
(3)不能;根据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
(4)在电压相同时,通过灯的电流越大,灯的亮度越大;在电流相同时,灯两端的电压越大,灯的亮度越大
【知识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
【解析】【解答】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时,
(1)图甲中,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上,测量干路电流;图乙中,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直接相连,测量电源电压。
(2)图丙中,电流表连接0~0.6A量程,示数为0.20A;
(3)根据实验,只有一组数据,偶然性较大,应多次测量,探寻普遍规律。
(4)图甲中,两灯并联,灯泡两端电压相等。L1中电流较大,亮度也大。即在电压相等时,电流大的灯较亮。
图乙中,两灯串联,灯泡电流相等,L2两端电压较大,亮度也比较大。即在电流相等时,电压大的灯较亮。
【分析】(1)电路并联,电流表在干路上,测量并联电路的总电流;
(2)根据电流表量程和指针位置,测量电流;
(3)探究电流规律和电压规律时,一次数据具有偶然性,要多次实验,探究普遍性;
(4)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电流越大灯越亮;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电压越大灯越亮。
(1)[1]甲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上,测量的是干路电流,即并联电路的总电流。
[2]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直接相连,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2)[1]电流表使用0~0.6A量程,此时读数为0.20A。
(3)[1][2]只有一组数据,偶然性较大,应多次测量,探寻普遍规律。
(4)[1]图甲中,两灯并联,他们两端电压相等。L1中电流较大,它的亮度也大。即在电压相等时,电流大的灯较亮。
[2]图乙中,两灯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L2两端电压较从,它的亮度也比较大。即在电流相等时,两端电压大的灯较亮。
22.【答案】(1)湖泊
(2)①
(3)③
(4)不可信;各个角度没做全实验,具有偶然性
(5)使石块转动更快,从而带动其下面的水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更加快速流动
【知识点】物理学方法;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1)要探究打水漂的影响因素时,为进行实验,水面应较大,应在平静的湖面进行实验。
(2)为了能够准确地记录石块的弹跳次数,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小刚应沿①方向投射石块,便于观察,再记录数据;
(3)实验时,投射石块的力量不同,控制其它条件一定,石块的速度不度,探究了猜想③。
(4)根据表中数据,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投射角为20°时,石块的弹跳次数最多。得出结论不可信,理由是:其他各个角度没做全实验,具有偶然性。
(5)要让石块弹跳次数更多,可以使石块转动更快,带动其下面的水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更加快速流动。
【分析】(1)探究打水漂时次数的影响因素时,选择湖面更好;
(2)根据光沿直线传播,沿直线方向投射,便于观察和记录;
(3)只改变投射力度,速度不同,可以探究弹跳次数和速度的关系;
(4)根据实验数据,投射角度差距较大,可以探究更细致的度数;
(5)打水漂时,石块转动越快,带动其下面的水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更加快速流动,弹跳次数更多。
(1)根据他们提出的猜想,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应该在平静的湖面,故小刚应选择在湖泊中进行实验。
(2)小明在岸边进行数据记录,为了能够更准确地记录石块的弹跳次数,小刚应沿①方向投射石块(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方便记录)。
(3)小刚控制其它条件一定时,用不同的力量投射石块,使石块的速度不度,所以这是为了探究猜想③。
(4)[1][2]小刚分析以上数据得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投射角为20°时石块的弹跳次数最多。小刚得出的此结论不可信,理由是:各个角度没做全实验,具有偶然性。
(5)想要让石块弹跳次数更多,还可以使石块转动更快,从而带动其下面的水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更加快速流动。
23.【答案】(1)解:因为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支路的电流,所以干路电流为,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
(2)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联,电压表测量灯泡L2两端电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由此可知电源电压U=3V,已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V,则灯泡L2两端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灯泡L1两端电压为
(3)解:水的质量: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则水从60℃加热到沸腾升温
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知识点】比热容;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分析】(1)根据电路连接,判断电路和电流表的位置,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计算支路电流;
(2)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分压之和;
(3)根据Q=cmΔt,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1)因为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支路的电流,所以干路电流为,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
(2)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联,电压表测量灯泡L2两端电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由此可知电源电压U=3V,已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V,则灯泡L2两端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灯泡L1两端电压为
(3)水的质量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则水从60℃加热到沸腾升温
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24.【答案】(1)较高的热值
(2)最少需要0.1h到达事发地
(3)飞机的速度越高,发动机的动力越大
(4)飞机的发动机是热机,热机工作工程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一部分为飞机飞行提供机械能,还由大量的热量损失,如果这些热量不被冷却,这些热量会在飞机上热传递,使飞机的部分部件损坏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燃料的热值越大,燃料质量一定时,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可提高飞机的续航;
(2)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为3000km/h,路程为300km,用时为:;
(3)根据表中数据,飞机的速度越高,受到的阻力越大,匀速飞行时动力等于阻力,飞行速度越高,发动机的动力越大。
(4)飞机的发动机消耗燃料,是热机,热机工作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一部分为飞机提供机械能,还由大量的热量损失,如果这些热量不被冷却,热量会在飞机上热传递,使飞机的零件损坏。
【分析】(1)消耗相同质量,燃料的热值越大, 产生的热量越多;
(2)根据,计算时间;
(3)飞机飞行时,速度越大,受到的阻力越大, 匀速直线运动时,阻力和动力相等,则动力越大;
(4)热机工作时,消耗燃料,燃烧的内能使机械温度升高,需要降温,以保护机械。
(1)提高飞机的续航,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就要提高,燃料的最大油量不变,根据可得,燃料要具有较高的热值。
(2)由题干得,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为3000km/h,飞行路程300km所用的时间为
(3)从表中数据可知,飞机的速度越高,飞机受到的阻力越大,匀速飞行时动力等于阻力,所以飞行速度越高,发动机的动力越大。
(4)飞机的发动机是热机,热机工作工程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一部分为飞机飞行提供机械能,还由大量的热量损失,如果这些热量不被冷却,这些热量会在飞机上热传递,使飞机的部分部件损坏。
1 / 1贵州省贵阳市中天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1.(2024九上·贵阳期中)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下列诗词分析正确的是(  )
A.“朝坛雾卷,曙岭烟沉”,诗中“雾”的形成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B.“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露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
C.“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霜是由于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答案】C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B.雾、露是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AB错误;
C.霜是固体,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D.冰是水变成固体,是凝固形成的,雪是水蒸气直接变为固体,是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气体直接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液体变为固体,是凝固现象。
2.(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所示,图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图丁,是做功冲程,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气体的内能增大
【答案】C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解答】A、图甲中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空气做功,筒内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增加,故A错误;
B、图乙中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对塞子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空气的内能减小,故B错误;
C、图丙中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C正确;
D、图丁中两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火花塞点火,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
(2)内燃机做功冲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燃气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发现金属箔片张开了一定的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带正电或负电
B.金属箔片因都带正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C.金属箔的张角越大,说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量越少
D.接触金属球后,玻璃棒的电荷消失了
【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A.验电器的工作原理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但不能判物体带正电还是带负电,故A错误;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接触验电器后,金属箔片也带正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金属箔片张开,故B正确;
C.金属箔的张角越大,排斥力越大,则验电器所带的电荷量越大,故C错误;
D.接触金属球后,金属球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发生了电子转移,玻璃棒的电荷没有消失,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验电器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物体带电量越大,排斥力越大,带电体接触,发生电子转移,但物体内仍有电荷。
4.(2024九上·贵阳期中)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可提高热机效率
B.所有的热机都用汽油作为燃料
C.汽车排出的尾气都是有毒气体
D.热机所产生的噪声,可以被热机上的消声器完全消除
【答案】A
【知识点】热机的效率;热机的四个冲程;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解析】【解答】A.提高热机效率时:改善燃烧条件;减少摩擦损失;充分利用废气能量;减少热量损失;采用先进技术,故A正确;
B.热机都消耗燃料,但不一定是汽油作为燃料,还有用柴油、氢的,故B错误;
C.汽车排出的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有的没有有害气体,如氢燃料汽车,故C错误;
D.热机产生噪声,可以被热机上的消声器减弱,但不能完全消除,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充分利用燃料的能量,可以提高热机效率;热机都消耗燃料;汽车的排放废气中,有些有污染物质;消声器不能完全消除噪声。
5.(2024九上·贵阳期中)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装在相同的容器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比甲的吸热能力强
B.2min时,甲与乙液体具有的内能相等
C.升高相同温度甲吸收的热量更多
D.1min后乙的内能保持不变
【答案】C
【知识点】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
【解析】【解答】A.图中,甲、乙的初温和质量、吸收的热量相同,乙升温快,根据,乙的比热容较小,比甲的吸热能力弱,故A错误;
B.内能和温度、质量、状态、种类有关,在2min时,甲与乙液体温度相同,但内能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
C.图中,甲的比热容比乙大,根据Q=cmΔt,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时,甲吸收的热量多,故C正确;
D.图中,乙在不断地吸热,故1min后,乙的内能增加,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温度差越大,比热容越小;物体的内能和温度、质量、状态、种类有关;根据Q=cmΔt,结合质量和温度差,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
6.(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所示,关于手机的使用和充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时,手机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
B.使用时,手机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充电时,手机的电池相当于电源
D.充电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B
【知识点】电源及其能量转化
【解析】【解答】AB.使用手机时,电池将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通过电能,相当于电源,故A错误,B正确;
CD.在为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池消耗电能,相当于用电器,故CD错误。
故选B。
【分析】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是电源,消耗电能的是用电器。
7.(2024九上·贵阳期中)小明同学做“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实验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根据你对实验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应选择规格相同的小灯泡
B.电流表甲测的是通过L2的电流、电流表乙测的是干路电流
C.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既可以改变灯泡型号多次实验,也可以改变电源电压多次实验
D.为了得出实验结论,还需测通过L1的电流,只需将导线a由L1的左端改接到电流表乙的负接线柱即可
【答案】B,C,D
【知识点】电流表的连接;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解析】【解答】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时,
AC.实验时,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改变电源电压,进行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结论,故A错误,C正确;
B.图中,灯泡并联,电流表甲和灯泡串联,测的电流;电流表乙测干路的电流,故B正确;
D.测量的电流时,电流表与串联,将导线a的左端改接到电流表乙的负接线柱上,电流表乙和串联,故D正确。
故选BCD。
【分析】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电流表和灯泡串联,干路电流表测量总电流;通过换用不同的用电器,进行多次实验,探究规律的普遍性。
8.(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路判断正确的是(  )
A.当甲位置是电流表时,不能同时闭合开关S1、S2、S3
B.当甲位置是电流表时,闭合开关S1、S2,电流表无示数
C.当甲位置是电压表时,闭合开关S1、S3,断开开关S2,两灯都亮,L1与L2并联
D.当甲位置是灯泡时,同时闭合开关S1、S2、S3,L2不亮,甲灯和L1并联
【答案】A,D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流表的连接;电压表的连接
【解析】【解答】A.图中,甲是电流表时,同时闭合开关S1、S2、S3,电流表和导线连接电源两端,电源短路,故A正确;
B.甲是电流表时,闭合开关S1、S2,L1被短路,电流表测通过L2的电流,有示数,故B错误;
C.甲是电压表时,只闭合开关S1、S3,电压表与L2串联,电压表电阻非常大,L2不亮,故C错误;
D.甲位置是灯泡时,闭合开关S1、S2、S3,L2被S2短路,甲灯和L1并联,故D正确;
故选AD。
【分析】根据开关状态、分析连接的是电流表或电压表,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并列连接时,是并联电路;导线和用电器并联,用电器短路。
9.(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所示为《天工开物》中描述的古代劳动人民在田间割稻、脱粒等情景,劳动人民将稻草撑开是通过增大或提高   (选填“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或“液面空气流速”)的方法来加快谷物中水分的蒸发。
【答案】液体表面积
【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解答】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有:温度、表面积、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将稻草撑开,可增大液体表面积,加快谷物中水分的蒸发,是稻草更快晾晒。故第1空填:液体表面积。
【分析】液体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空气流速越大, 蒸发越快。
10.(2024九上·贵阳期中)口罩内部有一层熔喷布,经过驻极处理后使其带上大量电子而带   (选填“正”或“负”)电,能吸引轻小的颗粒物从而增强口罩的过滤效果。把口罩用自来水冲洗晾干后,由于自来水是导体,冲洗晾干会使熔喷布几乎   (选填“带电”或“不带电”),使防护能力降低。
【答案】负;不带电
【知识点】两种电荷;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原子分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熔喷布带上大量电子,带负电。
自来水是导体,用自来水冲洗口罩时,电子被导出,晾干后的熔喷布失去电子,几乎不带电,吸引电子能力降低。故第1空填:负;第2空填:不带电。
【分析】电子带负电;生活用水是导体,能将带电体上的电子导出。
11.(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灯泡L没有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为0。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是   (选填“灯泡”或“电热丝”)发生了   故障。(选填“开路”或“短路”)
【答案】灯泡;断路
【知识点】电路故障的判断
【解析】【解答】图中,灯泡与电热丝串联,电压表测量电热丝两端电压。闭合开关S,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则电路断路,而电压表示数为零,电压表以外的位置断路,可能是灯泡断路或电流表断路或开关断路。故第1空填:灯泡;第2空填:断路。【分析】在串联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无示数,电压表测量范围以外的位置断路。
12.(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V1的示数为   V,灯L1两端的电压为   V。
【答案】1.5;6
【知识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解答】图甲中,两灯串联,电压表V1测灯泡L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电源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两表指针位置相同,电压表V2所选量程为0~15V,分度值为0.5V,示数为U=7.5V,电压表V1所选0~3V,分度值为0.1V,示数即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U2=1.5V,L1两端的电压为
U1=U-U2=7.5V-1.5V=6V。故第1空填:1.5;第2空填:6。
【分析】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根据电压表测量的位置判断量程,结合指针位置,测量电压。
13.(2024九上·贵阳期中)2023年4月13日上午,日本政府不顾全球各国的反对,召开有关处理福岛核事故核污染水的相关阁僚会议,会议确认将于“今年春夏期间”开始向福岛近海排放核污染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请从保护水资源或节约用水的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写两条建议)
【答案】水资源危机加剧的主要原因:浪费水和水污染现象,为保护水资源,我们要禁用含磷洗衣粉;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或冲厕所;随手关水龙头等
【知识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解析】【解答】水资源危机加剧的主要原因:浪费水和水污染现象,为保护水资源,我们要禁用含磷洗衣粉;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或冲厕所;随手关水龙头等。【分析】一水多用、污水处理后再排放,随手关水龙头,可以保护水资源。
14.(2024九上·贵阳期中)中国铸币发展史源远流长,如图所示,“钱范”是古代铸造钱币所用的模具,由正、背两块组成,内部均刻有图文。铸币时,合上正、背两块,将液态金属灌入其内,待液态金属凝固后取出,即可得到金属钱币。下表提供两种材料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请回答:
材料 熔点t/℃
铝 660
铁 1525
(1)已知铜的熔点为1083℃,若想复刻铸造纯铜钱币,应选择表中哪种材料制作“钱范”?
(2)根据所选“钱范”的材料,写出所灌注铜液的温度不能超过多少摄氏度?为什么?
【答案】(1)根据表中数据,铝的熔点为660℃,铁的熔点为1525℃,铜的熔点为1083℃,若用铝制作“钱范”,当铜水倒入时,“钱范”将会熔化,不能使用,应选用铁制作“钱范”;
(2)选用铁制作“钱范”,铁的熔点为1525℃,所灌注铜液的温度不能超过1525℃,超过1525℃,高于铁的熔点,会导致“钱范”将会熔化,不能铸造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点和凝固点
【解析】【解答】(1)根据表中数据,铝的熔点为660℃,铁的熔点为1525℃,铜的熔点为1083℃,若用铝制作“钱范”,当铜水倒入时,“钱范”将会熔化,不能使用,因此应选用铁制作“钱范”。
(2)选用铁制作“钱范”,铁的熔点为1525℃,所灌注铜液的温度不能超过1525℃,超过1525℃,高于铁的熔点,会导致“钱范”将会熔化,不能铸造。
【分析】(1)熔化金属时,所选容器的熔点,要高于所熔化的金属的熔点;
(2)所熔化的金属的熔点若高于容器的熔点,则容器会熔化。
15.(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所示实物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均不亮,电流表无示数,已知是其中一盏灯出现了故障,请思考并分析如何检测出故障的元件和故障的类型。(可添加器材)
【答案】图中,两个灯泡串联,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均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出现断路;
①用一根导线,将其两端分别接在CD、DB、BA两点上,可将断路处连接,当电流表有示数且有灯泡发光,判断此处有断路故障。
②选用电压表,分别并接在CD、DB、BA两点上,如果某次电压表有示数,且等于电源电压,则这两点之间有断路。
【知识点】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故障的判断
【解析】【解答】图中,两个灯泡串联,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均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中出现断路;
①用一根导线,将其两端分别接在CD、DB、BA两点上,可将断路处连接,当电流表有示数且有灯泡发光,判断此处有断路故障。
②选用电压表,分别并接在CD、DB、BA两点上,如果某次电压表有示数,且等于电源电压,则这两点之间有断路。
【分析】串联电路中,电流表无示数,发生断路;利用导线连接断路处,电路接通;电压表和断路处并联,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有示数。
16.(2024九上·贵阳期中)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甲、乙两种晶体,用相同的加热器同时对它们加热。甲从开始加热至熔化一段时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乙的比热容和熔点均小于甲,请画出晶体乙在相同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
【答案】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
【解析】【解答】两晶体的质量和初温相同,乙的比热容小于甲的比热容,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乙升高的温度大于甲升高的温度;乙的熔点小于甲的熔点,乙熔点图像应在甲的下方。如图所示:
【分析】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比热容越小,温度变化越明显;熔点越低,熔化时温度低。
17.(2024九上·贵阳期中)请在图示的实物电路中,补充两根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使得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L2的电压。
【答案】
【知识点】实物的电路连接;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根据要求: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量L2两端电压,先将L1和L2串联,根据电源电压,判断电压表量程,与L2并联,连接电路为:
【分析】各用电器串联,顺次连接;电压表和所测量的位置并联。
18.(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所示,有甲、乙两个金属球,甲球带大量正电荷,乙球不带电,用铜导线连接两球。当铜导线连接两球时,请用“→”或“←”符号在括号内标出铜导线中电子移动的方向及电流的方向,并在乙球中标明其最终所带的电荷种类(用“+”或“﹣”表示)。
【答案】
【知识点】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
【解析】【解答】甲球缺少电子,带大量正电荷,乙球不带电,用铜导线连接两球,电子从乙球移动到甲球,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乙球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如图所示:
【分析】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导体连接物体时,电子从多向少的方向移动;电流方向和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19.(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所示的“小太阳”取暖器,其电路主要由发热电阻R、底座上的控制开关S1、底座下的防倾倒开关S2组成。当取暖器水平放置时,S2处于闭合状态,再闭合S1时,发热电阻开始工作。若使用时不慎使取暖器发生倾倒,开关S2自动断开,取暖器将会立即断电,从而避免安全事故。请你画出符合以上描述的该取暖器电路图。
【答案】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图中,当底座上的控制开关S1、底座下的防倾倒开关S2都闭合时,发热电阻R才能工作,其中任一开关断开,发热电阻R不能工作,则两开关串联,再与R串联,如图所示:
【分析】多个开关共同控制用电器,开关串联,再和用电器串联。
20.(2024九上·贵阳期中)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有下列温度计可供选择:
A.体温计
B.水银温度计(量程为﹣10℃ 110℃)
C.家用寒暑表(量程为﹣20℃ 60℃)
D.酒精温度计(量程为﹣80℃ 50℃)
(1)根据这个实验的要求,应选用   (填序号)温度计;
(2)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3)纠正错误后,测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101 98 98 ……
该实验的数据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min时的温度,由上表可知当地得到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从烧杯底部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如图乙所示,有些气泡没有上升到水面就消失了,这些气泡里也含有一些水蒸气,气泡里的水蒸气去哪里了?   (请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此时水发生的   (选填“是”或“不是”)沸腾现象;
(5)小丽组装好与小凡相同规格的实验器材,但在烧杯上面加了一个盖子,实验后小凡和小丽作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造成两图线不重合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B
(2)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
(3)7;小于
(4)液化成水回到水中;不是
(5)小丽烧杯上加盖子,水上方的气压较高,沸点较高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
(1)表格数据中,沸水的温度是98℃,温度计的测量范围要大于98℃,故选用B温度计。
(2)如图,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操作错误。
(3)实验中,水从第5min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沸点是98℃,第7min的数据101℃,明显高于98℃,是错误的。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实验时是98℃,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此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4)沸腾前,上方的水温低,气泡中含有水蒸气,上升时遇冷,液化成小液滴,回到水中。
此时,水没有沸腾,不是沸腾现象;
(5)图丙中,烧杯上加了一个盖子,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分析】(1)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高于所测量的高温,根据水的沸点,选择合理的温度计;
(2)使用温度计时,液泡不能碰到容器底;
(3)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液体沸点和大气压有关,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4)水蒸气遇冷,便于液体,是液化现象;水底的气泡上升变小,水没有沸腾;
(5)液体沸点和大气压有关,气压变大,沸点升高。
(1)由表格数据知,此时沸水的温度是98℃,98℃一定要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内,故选用B温度计。
(2)如图,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这种操作是错误的。
(3)[1]水从第5min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水的沸点是98℃,所以第7min的数据101℃,明显高于98℃,是错误的。
[2]此时水的沸点是98℃,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此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4)[1]气泡中含有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液化成小液滴重新回到水中。
[2]此时水发生的不是沸腾现象,水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
(5)造成两图像不重合的原因是小丽在烧杯上面加了一个盖子,导致液体表面气压不同,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21.(2024九上·贵阳期中)两个探究小组分别用如图甲、乙所示两个电路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实验器材有: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开关、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导线。
表1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通过L1的电流 通过L2的电流 干路电流
0.36A 0.24A 0.6A
表2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L1两端的电压 L2两端的电压 电源电压
1.2V 1.8V 3V
(1)图甲中电流表的测量的是   电流,图乙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是   电压;
(2)如图丙所示,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是   A;
(3)两组同学的数据记录分别如表1、表2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能进行分析与论证了吗?   (选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
(4)实验过程中发现甲图电路中灯L1较亮,乙图电路中灯L2较亮。请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①灯泡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②写出灯泡亮度与它们具体关系的结论。
①   ;
②   。
【答案】(1)干路;电源
(2)0.2
(3)不能;根据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
(4)在电压相同时,通过灯的电流越大,灯的亮度越大;在电流相同时,灯两端的电压越大,灯的亮度越大
【知识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
【解析】【解答】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时,
(1)图甲中,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上,测量干路电流;图乙中,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直接相连,测量电源电压。
(2)图丙中,电流表连接0~0.6A量程,示数为0.20A;
(3)根据实验,只有一组数据,偶然性较大,应多次测量,探寻普遍规律。
(4)图甲中,两灯并联,灯泡两端电压相等。L1中电流较大,亮度也大。即在电压相等时,电流大的灯较亮。
图乙中,两灯串联,灯泡电流相等,L2两端电压较大,亮度也比较大。即在电流相等时,电压大的灯较亮。
【分析】(1)电路并联,电流表在干路上,测量并联电路的总电流;
(2)根据电流表量程和指针位置,测量电流;
(3)探究电流规律和电压规律时,一次数据具有偶然性,要多次实验,探究普遍性;
(4)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电流越大灯越亮;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电压越大灯越亮。
(1)[1]甲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上,测量的是干路电流,即并联电路的总电流。
[2]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直接相连,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2)[1]电流表使用0~0.6A量程,此时读数为0.20A。
(3)[1][2]只有一组数据,偶然性较大,应多次测量,探寻普遍规律。
(4)[1]图甲中,两灯并联,他们两端电压相等。L1中电流较大,它的亮度也大。即在电压相等时,电流大的灯较亮。
[2]图乙中,两灯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L2两端电压较从,它的亮度也比较大。即在电流相等时,两端电压大的灯较亮。
22.(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所示的“打水漂”是将扁平的石块用力投射,使石块不断在水面上向前弹跳直至沉水。小刚与小明思考“打水漂”时石块的弹跳次数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于是提出了以下四个猜想:
①可能与投射角度有关;
②可能与投射物的质量有关;
③可能与投射速度有关;
④可能与投射物的形状、大小有关。
(1)根据他们提出的猜想,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小刚应选择在   (选填“溪流”或“湖泊”)中进行实验;
(2)小明在岸边进行数据记录,为了能够更准确地记录石块的弹跳次数,小刚应沿   方向投射石块;(选填①或②)
(3)小刚控制其它条件一定时,用不同的力量投射石块,这是为了探究猜想   ;(填序号)
小刚控制其它条件一定时,分别以不同的角度投射石块,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投射角度石块的弹跳次数 5° 10° 20° 30° 35° 40° 45° 50° 55°
2 6 12 7 3 2 1 0 0
(4)小刚分析以上数据得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投射角为20°时石块的弹跳次数最多。小刚得出的此结论   (选填“可信”或“不可信”),理论可信吗?理由是:   ;
(5)小刚查阅资料了解到:当石块掠过水面时,它将带动其下面的水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快速流动,而其更下面的水是静止不动的。请结合上述资料及所学知识思考,想要让石块弹跳次数更多,你还可以怎样做:   。
【答案】(1)湖泊
(2)①
(3)③
(4)不可信;各个角度没做全实验,具有偶然性
(5)使石块转动更快,从而带动其下面的水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更加快速流动
【知识点】物理学方法;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1)要探究打水漂的影响因素时,为进行实验,水面应较大,应在平静的湖面进行实验。
(2)为了能够准确地记录石块的弹跳次数,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小刚应沿①方向投射石块,便于观察,再记录数据;
(3)实验时,投射石块的力量不同,控制其它条件一定,石块的速度不度,探究了猜想③。
(4)根据表中数据,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投射角为20°时,石块的弹跳次数最多。得出结论不可信,理由是:其他各个角度没做全实验,具有偶然性。
(5)要让石块弹跳次数更多,可以使石块转动更快,带动其下面的水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更加快速流动。
【分析】(1)探究打水漂时次数的影响因素时,选择湖面更好;
(2)根据光沿直线传播,沿直线方向投射,便于观察和记录;
(3)只改变投射力度,速度不同,可以探究弹跳次数和速度的关系;
(4)根据实验数据,投射角度差距较大,可以探究更细致的度数;
(5)打水漂时,石块转动越快,带动其下面的水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更加快速流动,弹跳次数更多。
(1)根据他们提出的猜想,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应该在平静的湖面,故小刚应选择在湖泊中进行实验。
(2)小明在岸边进行数据记录,为了能够更准确地记录石块的弹跳次数,小刚应沿①方向投射石块(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方便记录)。
(3)小刚控制其它条件一定时,用不同的力量投射石块,使石块的速度不度,所以这是为了探究猜想③。
(4)[1][2]小刚分析以上数据得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投射角为20°时石块的弹跳次数最多。小刚得出的此结论不可信,理由是:各个角度没做全实验,具有偶然性。
(5)想要让石块弹跳次数更多,还可以使石块转动更快,从而带动其下面的水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更加快速流动。
23.(2024九上·贵阳期中)如图甲、乙所示为常见的串、并联电路设计图,请根据电路图分析:
(1)甲电路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A2的示数为0.2A,求通过灯泡L1的电流大小;
(2)若乙电路使用两节新干电池作为电源,闭合开关,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V,求灯泡L1两端电压;
(3)若将乙图中的两灯泡更换为某型号的发热丝制成简易加热器,可以将100g水在10min中内从60℃加热至沸腾,该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实验环境处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答案】(1)解:因为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支路的电流,所以干路电流为,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
(2)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联,电压表测量灯泡L2两端电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由此可知电源电压U=3V,已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V,则灯泡L2两端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灯泡L1两端电压为
(3)解:水的质量: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则水从60℃加热到沸腾升温
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知识点】比热容;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分析】(1)根据电路连接,判断电路和电流表的位置,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计算支路电流;
(2)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分压之和;
(3)根据Q=cmΔt,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1)因为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支路的电流,所以干路电流为,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
(2)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联,电压表测量灯泡L2两端电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由此可知电源电压U=3V,已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V,则灯泡L2两端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灯泡L1两端电压为
(3)水的质量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则水从60℃加热到沸腾升温
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24.(2024九上·贵阳期中)“歼一20”作为中国第五代战斗机,融台了全球优秀战斗机的特点,具备了很强的隐形性能、机动性能等。“歼一20”外部涂有能够吸收电磁波(光波)的特殊涂料,表面平整光滑,缝隙处理严丝合缝,总体外形做成流线型。除此之外,它还拥有良好的大仰角升力特性,较大的瞬时攻角与滚转率,并采用先进的光传操纵系统,以光信号的形式传输信号,可随时保证飞机与地面的联系。“歼﹣20”配备了大功率雷达,为解决放热问题,采用了新一代液体冷却系统。该飞机最大起飞质量为37t,最大飞行高度达20km,最大航行速度达2.5马赫(约3000km/h),最大油量为10t,飞行时飞机所受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速度/m s﹣1 100 200 300 400
飞行阻力/N 0.3×104 1.2×104 2.7×104 4.8×104
(1)为了提高飞机的续航,“歼﹣20”的燃油应具备   的特点;
(2)距歼﹣20飞机300km处的某空域出现警情,歼﹣20至少需要多长时间可到达事发地   ?
(3)请你分析并判断若想飞机速度变大,发动机的动力将如何改变   ;
(4)请从能量的角度解释飞机装备液体冷却系统的原因   。
【答案】(1)较高的热值
(2)最少需要0.1h到达事发地
(3)飞机的速度越高,发动机的动力越大
(4)飞机的发动机是热机,热机工作工程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一部分为飞机飞行提供机械能,还由大量的热量损失,如果这些热量不被冷却,这些热量会在飞机上热传递,使飞机的部分部件损坏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燃料的热值越大,燃料质量一定时,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可提高飞机的续航;
(2)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为3000km/h,路程为300km,用时为:;
(3)根据表中数据,飞机的速度越高,受到的阻力越大,匀速飞行时动力等于阻力,飞行速度越高,发动机的动力越大。
(4)飞机的发动机消耗燃料,是热机,热机工作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一部分为飞机提供机械能,还由大量的热量损失,如果这些热量不被冷却,热量会在飞机上热传递,使飞机的零件损坏。
【分析】(1)消耗相同质量,燃料的热值越大, 产生的热量越多;
(2)根据,计算时间;
(3)飞机飞行时,速度越大,受到的阻力越大, 匀速直线运动时,阻力和动力相等,则动力越大;
(4)热机工作时,消耗燃料,燃烧的内能使机械温度升高,需要降温,以保护机械。
(1)提高飞机的续航,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就要提高,燃料的最大油量不变,根据可得,燃料要具有较高的热值。
(2)由题干得,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为3000km/h,飞行路程300km所用的时间为
(3)从表中数据可知,飞机的速度越高,飞机受到的阻力越大,匀速飞行时动力等于阻力,所以飞行速度越高,发动机的动力越大。
(4)飞机的发动机是热机,热机工作工程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一部分为飞机飞行提供机械能,还由大量的热量损失,如果这些热量不被冷却,这些热量会在飞机上热传递,使飞机的部分部件损坏。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