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安岳中学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图列举了四大文明古国代表性的文明成果。据此可知,人类早期文明具有( )A. 开放性 B. 交融性 C. 多样性 D. 包容性2. “农业、采矿业、渔业和林业产量提高,相应地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地方行政的中心,开始慢慢地出现。”材料反映欧洲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 大学的兴起 B. 市民阶层发展壮大C. 庄园的出现 D.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 某班历史复习课展示了三张图片。这节复习课的主题应该是( )图一 封君和封臣 图二 庄园地图 图三 大学分布A. 古代亚非文明 B. 欧洲封建时代C. 近代文明的曙光 D. 早期殖民掠夺4.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A. 《权利法案》——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B. 《独立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C. 《人权宣言》——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D. 《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5. 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从下面描述中可得出中俄两国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1697年彼得一世派遣贵族青年到欧洲学习海军军事知识。同时期俄国内的新式世俗学校为算术、外语、航海、工程以及海军学校等,给俄国培养了大量人才。 1872年,在李鸿章等洋务派倡导下,第一批留学生被派往美国学习军政、船政知识。同时期国内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等开设了船舶制造、航海理论、几何、物理学课程。A. 瓦解了封建制度 B.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进行制度创新C. 实现了富国强兵 D. 注重自然科学课程,培养科技人才6. 某历史兴趣小组探究“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过程”,应该选用的资料是①图片:《章西女王》 ②图片:《玻利瓦尔》③地图:《印度民族大起义形势图》 ④地图:《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7. 社会转型指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它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发生的超越原有社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下列选项推动“社会转型”的是( )A. 彼得一世改革 B. 明治维新 C. 美国内战 D. 印度民族大起义8. 历史往往就“藏”在我们容易忽视的生活日常中。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近现代人类科技发展史,1914年的美国出现了一种新型交通信号灯,它最有可能是( )A. 人工挥动红、绿小旗子 B. 手拉皮带控制的煤气信号灯C. 计算机控制自动化信号灯 D. 电气信号灯9. 达尔文因病逝世后,人们为了表达对他敬仰,将他葬在牛顿的墓旁。这主要是因为A. 进化论的影响远远超过经典力学 B. 达尔文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C. 二者都对近代自然科学做出贡献 D. 二者都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10.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面是某同学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过程中绘制的时间轴。下列组合中时间与对应的史实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A. ①——《共产党宣言》发表 ②——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B. ②——巴黎公社成立 ③——十月革命胜利C. ③——第一国际成立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 ④——实施新经济政策 ⑤——苏联解体11. 《九国公约》的核心是列强确认并同意把“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他们共同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这说明( )A. 美国和英国仍未实现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B. 日本完全实现了独霸中国的企图C. 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D. 公约真正尊重中国的主权和独立12. 20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深远影响。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②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③《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④莫斯科保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13. 下图是20世纪40年代一幅有关国际关系的漫画《量体裁衣》。该漫画所反映的事件( )A. 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B. 推动欧洲共同体成立C. 美国外交政策重大调整 D. 有利于欧洲战后重建14. 下图“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变化柱状图”。这种变化( )A. 阻碍了社会信息化进程 B. 提高了妇女社会地位C. 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爆发 D. 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题18分,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58分)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农业,种植新的作物,还有更多农民发现,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俄国的农产品产量有了极大提升……在1880年至1914年间的大部分时候,俄国都是最大的食品出口国。——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1799-1900》材料二 尽管战争的代价是沉重的,但美国人民都认为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它确立了所有美国公民首先是国家公民,其次才是各州公民的原则,将松散的联邦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统一而强盛的国家。——摘编自韩瑞珍《从美国南北战争看国家统一》材料三 明治维新期间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采用西方现代化文明的同时,又融入了大量日本传统文化因素……如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他们特别重视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出于维护自身统治利益的目的,大力提倡“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观。——摘自《世界近代史资料选编》(1)根据材料一,概括俄国经济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战争的影响。(3)有人认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日本成功的关键,也有人持相反观点,认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最终导致日本走向歧途。你赞成哪一种观点,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提炼一个学习主题。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不同时期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图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国和法国等主要殖民列强的实力和威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这些国家已筋疲力尽。1945年以后的几十年里,殖民地人民为赢得独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亚非拉人民相互支持,到1990年,民族主义运动已经横扫了殖民统治。——《新全球史》材料三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中,涌现出一系列杰出人物。(1)据材料一,指出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增长最快的是哪一时期(用序号表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以来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的原因。并结合世界殖民体系从形成到崩溃的历程,概括民族解放运动的特征。(3)将材料三中4位人物,按他们参与世界史上重大活动的时间先后排序(填写序号),并选择其中一位人物,仿照示例为其撰写小传。示例:纳赛尔,埃及政治家,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建国后,他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极大地维护了埃及的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1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世界历史风云突变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粮食产量(注:普特=16.8千克)材料二 “1929年以前的几年是充满希望的几年,欧洲逐步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各种争端。相反,1929年以后的几年充满了忧虑和失望,危机一个接一个,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材料四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1)概括材料一中1921—1925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逐步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各种争端”而建立的新秩序及其实质,并分析“欧洲1929年后充满了忧虑和失望”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实施工业化的举措和确立的“新的经济体制”的名称。(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概括这种“试验性疗法”与材料二中苏联“新经济体制的”的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上述材料和问题给我们提供的借鉴。安岳中学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C【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题18分,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58分)【15题答案】【答案】(1)变化: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现代化农业出现;农民开始成为工业劳动力;工业化迅速发展;农业获得极大发展(农产品产量极大提升);成为最大食品出口国。原因: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影响: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消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3)赞成第一种观点;理由:提高了日本国民的文化素质,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赞成第二种观点;理由:宣扬忠君爱国,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4)主题: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16题答案】【答案】(1)时期:①。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2)原因:两次世界大战削弱宗主国实力;殖民地人民为赢得独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亚非拉人民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共同反抗殖民统治。特征:长期性、艰巨性、广泛性、团结性。(3)排序:③①②④。华盛顿:美国政治家,美国独立战争领导人,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独立。建国后,组织制定了1787年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17题答案】【答案】(1)变化趋势:逐步上升。主要原因:实施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主要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沉重打击。(3)举措:确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实施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名称: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4)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或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共同点:国家干预经济。借鉴: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脱离实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