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七)(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鄂尔多斯市中考历史模拟测试(七)
总分:5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过着定居生活 ③种植粮食作物水稻 ④会制造陶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改革前,举行祭典依北土旧俗,由有司代祭;改革后,按华夏礼制,由皇帝亲祭。这一变化( )
A.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B.推动了北魏统一南北
C.促进了鲜卑政权的汉化 D.提升了官员政治素养
3.《天工开物》介绍了棉和麻的栽培技术;《农政全书》中有甘薯和玉米的种植方法;《本草纲目》介绍了玉米的药性。上述内容集中体现了明代科技( )
A.深度服务于当地的生产生活 B.广泛吸收外来科技成果
C.注重构建完整科学理论体系 D.在传承基础上大胆创新
4.“如果把“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主题的是( )
A.君主专制强化和近代前夜的危机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5. 朝鲜战争结束之后,西方一个经典的评价是:“在涉及国家安全问题上,新中国再也不会退让。最关键的是,打出了中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发言权。该评价认为朝鲜战争( )
A.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改变了中国的落后面貌
6. “春联”可以折射出社会的风貌。1974年的一副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20世纪80年代的一副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中国农民生活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经济特区的建立
7.苏格拉底曾评价雅典民主制度“用豆子抓阉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置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这反映苏格拉底( )
A.认识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B.主张实行元首制度
C.认识到雅典民主具有全民性 D.主张实行元老院制
8. 钱乘旦认为,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 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该观点强调“光荣革命”( )
A.维护了君主专制 B.避免了流血牺牲 C.杜绝了王朝复辟 D.改变了英国制度
9. 有学者认为,美洲人的生活原本以人和自然的互动为特点,而欧洲人的到来却生硬地切断了这种互动,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一变化始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B.三角贸易 C.列强殖民扩张 D.世界市场形成
10.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关于新秩序说法正确的是(  )
A.确立了太平洋地区的国际新秩序 B.确立了欧洲、西亚、北非的新秩序
C.确立了欧洲大陆均势体系 D.标志着传统欧洲优势地位的丧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11题10分,12题10分,13题10分)
11.谋求发展是永恒不变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独立与发展】
材料一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示意图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分别写出图中阻力F2和动力F1的内容。(3分)
【学习与发展】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的几十年里,西方扩张的威胁和压力对日本的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了致命的挑战。日本的反应从“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敌视、文化上盲目自大,不情愿地承认自身在财富和力量上的劣势”,到后来“以夷制
夷”,获得了成功。明治维新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
——摘编自张光《明治维新》
(2)根据材料二,简述日本明治维新在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举措,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的原因。(3分)
【科技与发展】
材料三 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1848年已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英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它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产总和还要多得多。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3)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2分)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是一个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 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1)材料一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概括其积极作用。(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的具体表现。(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与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以下是我国在科技、经济领域发出的“时代强音”。请以“中国智慧,惠及世界”为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谈谈这些“强音”惠及世界的表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袁隆平:“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习近平:“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以加强传统陆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实现经济共荣、贸易互补、民心相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C B C A D A B
二、非选择题
11.【答案】
(1)事件:美国独立战争(1分);F2:英国的殖民统治(1分); F1: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利坚民族的形成;《独立宣言》的发表;法国的军事援助等。(1分,写到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2)举措:殖产兴业(1分);文明开化(1分);原因: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1分)
(3)成就: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分);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分)
(4)认识: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保护人民的利益。(2分)
12.【答案】
(1)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积极作用: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军政事务,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政权建设、民族交融、边疆治理(管辖)等。
13.【答案】
观点: 中国的智慧为世界服务
论述:中国智慧造福世界。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粮食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世界的粮食问题,为世界作出贡献;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实现经济共荣、贸易互补、民心相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结论: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
第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