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1.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2.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1.通过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坚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增强政治认同。 2.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用联系和全面的观点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培养科学精神。(下列带★的内容需重点关注)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2.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1)邓小平理论代表人物 邓小平时间节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时代课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重要贡献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人物 江泽民时间节点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时代课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重要贡献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3)科学发展观代表人物 胡锦涛时间节点 党的十六大以后时代课题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重要贡献 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重要内容及意义★项目 重要内容 意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 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关系及要求(1)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要求: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正误判断1.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提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2.邓小平理论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提示】 × 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提示】 √4.经济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经济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提示】 ×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议题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材料一 回顾党100多年奋斗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任务1 探究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进理论创新的。【提示】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任务2 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什么。【提示】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3 探究以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写下了怎样的“精彩篇章”,今天我们又应如何“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提示】 (1)“精彩篇章”指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2)今天,我们“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就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议题二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 自信才能自立,自立才能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让马克思主义永葆蓬勃生机,这正是自信自立的精神气度的有力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既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也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而是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深刻总结党100多年奋斗经验、新中国70多年辉煌历程、改革开放40多年伟大实践以及新时代以来伟大变革基础上探索出来的现代化道路。◆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丰硕成果,是在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取得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任务 结合材料,探究我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是如何彰显自信自立的精神气度的。【提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彰显了高度的道路自信。(2)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彰显了高度的理论自信。(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丰硕成果是在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取得的,彰显了高度的制度自信。(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知识小结 必背清单核心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四个自信” 重要问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如何创立、发展和完善的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回答时代之问、实践之问、人民之问的过程中,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时代课题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A]①→④→②→③ [B]③→①→④→②[C]③→④→②→① [D]④→①→③→②【答案】 D【解析】 邓小平理论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④排第一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①排第二位。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③排第三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②排第四位。综上,正确的顺序为④→①→③→②,D符合题意。2.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奋斗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创新成果分别回答了当时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下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成果认识正确的有( )①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 D【解析】 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②③错误。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从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有力维护公平正义,到颁布新中国首部民法典护航人民美好生活……沉甸甸的成绩单,生动诠释了( )①破除制度障碍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②改革开放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价值导向 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②错误。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在论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时指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①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④错误。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不断刷新科技创新的“成绩单”,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嫦娥”揽月、“天和”驻空、“天问”探火、“地壳一号”挺进地球深处、“奋斗者”号探万米深海……2024年6月,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保证科技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立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决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坚持培育创新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请你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知识,说明新时代我国不断刷新科技创新“成绩单”的原因。[思维可视化]【答案】 (1)坚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为科技的发展提供方向保证。(2)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我国科技的腾飞提供现实路径。(3)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4)坚持培育创新文化,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课时作业(时间:25分钟 总分:42分)选择题1~11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基础诊断知识点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根据不同发展时期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创立、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下选项中,党的指导思想和时代课题对应相一致的是( )序号 党的指导思想 时代课题[A] 邓小平理论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毛泽东思想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 科学发展观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答案】 C【解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A错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B错误。邓小平理论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D错误。2.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重大战略判断,为冷静观察国际问题和深刻思考国内问题,明确回答“中国向何处去”提供了基本前提。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功绩在于( )①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②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③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④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②不符合题意。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③不符合题意。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 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①②排除。4.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下说法属于这一理论的是( )①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②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 ③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④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①不符合题意。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③不符合题意。5.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写在党的旗帜上。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列对上述理论思想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都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 ②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③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④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 毛泽东思想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其他理论思想都是对中国建设经验的总结,①排除。毛泽东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②排除。知识点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6.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①是党和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自主选择、长期探索的伟大成果 ②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③是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④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②不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不符合题意。7.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①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 ②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 ③如果借鉴了他国的政治制度,就一定会水土不服,也根本行不通 ④只有实行扎根东方文明、超越西方经验的管理形式,才能高效运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A【解析】 可以借鉴他国适宜的、优秀的政治制度,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加以改造,为我所用,但不能照搬照抄,③错误。任何国家的管理经验都有共性的、可借鉴的方面,④错误。8.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新征程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 )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②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结合当今时代条件 ④以列宁主义为指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当代中国现实,②错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④错误。9.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前进道路上,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下列关于坚定“四个自信”说法正确的是( )①坚定“四个自信”有利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②制度稳则国家稳,有了制度优势就会有国家的一切 ③坚定“四个自信”有利于增强党、国家和民族的自信 ④坚定“四个自信”,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有了制度优势就会有国家的一切”说法绝对,②排除。坚定“四个自信”,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而不是根本性变革,④错误。进阶提升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40多年来,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并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①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②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文化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 ④制度安排——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我国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的是制度安排,②错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对应的是发展道路,不是制度安排,④错误。11.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在于其( )[A]制度的集中性,能够发挥精神力量,应对风险挑战[B]道路的成功性,能够适合各国国情,增进民生福祉[C]理论的科学性,能够回答时代命题,引领时代发展[D]文化的优越性,能够发挥制度优势,实现多元指导【答案】 C【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发挥精神力量,A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适合中国国情而不是适合各国国情,B错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没有优劣之分,并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不是多元指导,D错误。12.(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历史之问的探索和作答从未停止。“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的笃行,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彰显了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伟力。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历史清晰地昭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答案】 (1)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2分)(2)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来看,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分)(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2分)(4)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3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二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课时作业(时间:25分钟 总分:42分)选择题1~11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基础诊断知识点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根据不同发展时期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创立、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下选项中,党的指导思想和时代课题对应相一致的是( )序号 党的指导思想 时代课题[A] 邓小平理论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毛泽东思想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 科学发展观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答案】 C【解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A错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B错误。邓小平理论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D错误。2.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重大战略判断,为冷静观察国际问题和深刻思考国内问题,明确回答“中国向何处去”提供了基本前提。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功绩在于( )①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②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③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④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②不符合题意。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③不符合题意。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 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①②排除。4.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下说法属于这一理论的是( )①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②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 ③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④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①不符合题意。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③不符合题意。5.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写在党的旗帜上。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列对上述理论思想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都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 ②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③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④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 毛泽东思想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其他理论思想都是对中国建设经验的总结,①排除。毛泽东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②排除。知识点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6.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①是党和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自主选择、长期探索的伟大成果 ②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③是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④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②不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不符合题意。7.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①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 ②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 ③如果借鉴了他国的政治制度,就一定会水土不服,也根本行不通 ④只有实行扎根东方文明、超越西方经验的管理形式,才能高效运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A【解析】 可以借鉴他国适宜的、优秀的政治制度,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加以改造,为我所用,但不能照搬照抄,③错误。任何国家的管理经验都有共性的、可借鉴的方面,④错误。8.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新征程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 )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②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结合当今时代条件 ④以列宁主义为指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当代中国现实,②错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④错误。9.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前进道路上,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下列关于坚定“四个自信”说法正确的是( )①坚定“四个自信”有利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②制度稳则国家稳,有了制度优势就会有国家的一切 ③坚定“四个自信”有利于增强党、国家和民族的自信 ④坚定“四个自信”,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有了制度优势就会有国家的一切”说法绝对,②排除。坚定“四个自信”,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而不是根本性变革,④错误。进阶提升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40多年来,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并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①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②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文化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 ④制度安排——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我国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的是制度安排,②错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对应的是发展道路,不是制度安排,④错误。11.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在于其( )[A]制度的集中性,能够发挥精神力量,应对风险挑战[B]道路的成功性,能够适合各国国情,增进民生福祉[C]理论的科学性,能够回答时代命题,引领时代发展[D]文化的优越性,能够发挥制度优势,实现多元指导【答案】 C【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发挥精神力量,A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适合中国国情而不是适合各国国情,B错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没有优劣之分,并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不是多元指导,D错误。12.(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历史之问的探索和作答从未停止。“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的笃行,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彰显了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伟力。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历史清晰地昭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答案】 (1)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2分)(2)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来看,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分)(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2分)(4)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3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第二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1.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2.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1.通过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坚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增强政治认同。2.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用联系和全面的观点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培养科学精神。(下列带★的内容需重点关注)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 ”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1)邓小平理论代表人物 邓小平时间节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时代课题重要贡献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人物 江泽民时间节点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时代课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重要贡献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3)科学发展观代表人物 胡锦涛时间节点 党的十六大以后时代课题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重要贡献 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 ,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重要内容及意义★项目 重要内容 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 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经济建设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守 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关系及要求(1)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 。(2)要求: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正误判断1.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提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2.邓小平理论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提示】 × 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提示】 √4.经济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经济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提示】 ×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议题探究议题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材料一 回顾党100多年奋斗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任务1 探究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进理论创新的。【提示】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任务2 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什么。【提示】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3 探究以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写下了怎样的“精彩篇章”,今天我们又应如何“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提示】 (1)“精彩篇章”指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2)今天,我们“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就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议题二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自信才能自立,自立才能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让马克思主义永葆蓬勃生机,这正是自信自立的精神气度的有力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既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也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而是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深刻总结党100多年奋斗经验、新中国70多年辉煌历程、改革开放40多年伟大实践以及新时代以来伟大变革基础上探索出来的现代化道路。◆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丰硕成果,是在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取得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任务 结合材料,探究我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是如何彰显自信自立的精神气度的。【提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彰显了高度的道路自信。(2)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彰显了高度的理论自信。(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丰硕成果是在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取得的,彰显了高度的制度自信。(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信。拓展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课堂小结知识小结 必背清单核心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四个自信”重要问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如何创立、发展和完善的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典型例题1.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回答时代之问、实践之问、人民之问的过程中,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时代课题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A]①→④→②→③ [B]③→①→④→②[C]③→④→②→① [D]④→①→③→②D【解析】 邓小平理论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④排第一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①排第二位。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③排第三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②排第四位。综上,正确的顺序为④→①→③→②,D符合题意。2.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奋斗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创新成果分别回答了当时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下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成果认识正确的有( )①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D【解析】 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②③错误。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从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有力维护公平正义,到颁布新中国首部民法典护航人民美好生活……沉甸甸的成绩单,生动诠释了( )①破除制度障碍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②改革开放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价值导向 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②错误。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在论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时指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①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④错误。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不断刷新科技创新的“成绩单”,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嫦娥”揽月、“天和”驻空、“天问”探火、“地壳一号”挺进地球深处、“奋斗者”号探万米深海……2024年6月,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保证科技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立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决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坚持培育创新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请你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知识,说明新时代我国不断刷新科技创新“成绩单”的原因。[思维可视化]【答案】 (1)坚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为科技的发展提供方向保证。(2)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我国科技的腾飞提供现实路径。(3)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4)坚持培育创新文化,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二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学案.docx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二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课件.ppt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二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课时作业含答案(教师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