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学案+课时作业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学案+课时作业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1.通过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进程,坚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增强对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2.通过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理解人类社会发展是曲折式前进的过程,辩证、科学地看待科学社会主义,树立科学精神。
(下列带★的内容需重点关注)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来源)★
(1)进步性: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2)局限性: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①废除私有制和雇佣劳动,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②改变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实行共同劳动,合理分配。③消灭商品交换,有计划地组织生产。④消灭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阶级差别。⑤主张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直至最后消亡。⑥妇女解放和婚姻自由问题。
2.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历史前提)
表现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作用 (1)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理论基石)★
(1)创立
①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②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2)内容
①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②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3)意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2.《共产党宣言》(诞生标志)
(1)时间: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内容★
①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俄国十月革命
(1)确立: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2)历史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
(1)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2)曲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3)趋势
①理论角度: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②实践角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显示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正误判断
1.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主张阶级斗争。(  )
【提示】 × 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2.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
【提示】 ×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
【提示】 √
4.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
【提示】 ×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5.巴黎公社的成立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
【提示】 ×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6.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  )
【提示】 ×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说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议题一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为了深入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某校高一学生来到坐落于北京中轴线北燕山脚下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阁,在第三层,他们看到了来自全球各语种共计300多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
在介绍《共产党宣言》时,讲解员分享了完成《共产党宣言》中文翻译的优秀代表陈望道的小故事:一天,陈望道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 ”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母亲进门一看,发现他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他却浑然不觉,还说,“可甜了可甜了”。于是由此就说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任务1 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什么。
【提示】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任务2 故事讲完后,同学们就“真理的味道为什么非常甜”展开激烈的探讨,假设你也参与其中,你准备怎么回答
【提示】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3)《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4)《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这一理想目标所蕴含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其蕴含的科学真理不仅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行动指南,更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激发充沛饱满的精神力量,因此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议题二 社会主义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自创立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严重挫折,有人因此宣称“历史已经终结”于资本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任务1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提示】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任务2 请你结合材料,探究应如何认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发展。
【提示】 (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2)从社会主义的实践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3)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曲折是一种必然现象,我们要坚定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
1.比较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比较项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区 别 理论基础 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通向理想社会的道路 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反对无产阶级革命 强调政治的行动,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对待无产阶级历史作用的认识和态度 仅仅把工人阶级视为同情和救助的对象。同情无产阶级却看不到无产阶级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在他们心目中,无产阶级只是一个受苦最深的阶级 首次发现和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资本主义的剥削决定了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承担起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联 系 (1)都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启发了工人阶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入研究 (2)都对未来理想社会提出了一些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目标 (3)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道德等进行全面的批判
2.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 (空想→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次飞跃 (理论、运动→ 实践、制度)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社会主义由科学的理论发展到实践,在社会主义运动中诞生了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主义第一次成为现实
第三次飞跃 (一国实践→ 多国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和创新发展
3.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知识小结 必背清单
核心概念: 空想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共产党宣言》 十月革命 重要问题: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2.《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包括那些 3.十月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4.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
1.(2024·浙江6月选考)康帕内拉在《太阳城》一书中主张:消灭剥削和私有制度,全部财产归全民所有;每个公民的工作、劳动、艺术、文化、教育等都是共享的,都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得到合适的分配。上述主张(  )
①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找到了建立新社会的阶级力量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素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康帕内拉的主张属于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建立新社会的阶级力量,材料也未涉及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②③排除。
2.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指出,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发现了唯物史观,一个是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  )
①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②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③从理性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 ④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①错误。空想社会主义从理性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③排除。
3.1848年2月,在英国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形式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表述正确的是(  )
①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②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③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③排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④排除。
4.右图是一枚纪念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邮票。如果请你为该枚邮票中的历史事件写一段解说词,下列合适的是(  )
①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十月革命使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俄国确立 ③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④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①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④错误。
5.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实力与日俱增。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B]任何国家都要经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D]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答案】 B
【解析】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多样性,“任何国家都要经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说法绝对,B错误,符合题意。
课时作业
(时间:25分钟 总分:45分)
选择题1~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基础诊断
知识点一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针对当时社会与城市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设想。前期有英国莫尔的“乌托邦”;后期有法国傅立叶的“法郎吉”、英国欧文的“新和谐公社”。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改良设想(  )
①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端 ②没有认识到阶级斗争的作用 ③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④从理想角度推动社会的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是为了解决社会与城市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设想,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端,①错误。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③错误。
2.不论是我国古代人设计的“大同世界”,还是欧洲人勾画的“乌托邦”“太阳城”,它们都是(  )
①在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不能实现的空想 ②反对资本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构想 ③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④人们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种
预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大同世界”是我国古代人的美好构想,不属于空想社会主义构想,②③排除。
3.1844年6月初,德国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为反抗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发动了由3 000多工人参加的起义。他们捣毁了机器和工厂主的住宅,烧毁了票据和账簿,并用石块、木棒与前来镇压的军警进行殊死搏斗。起义持续了3天,终因反动政府的血腥镇压而失败了。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
①展现了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③表明无产阶级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 ④表明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②错误。材料未体现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方式,④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4.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而不是所谓的“天才人物”,推动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由此可见,唯物史观(  )
①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③否定“天才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④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而不是所谓的“天才人物”,这并不意味着唯物史观否定“天才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③错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④错误。
5.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下列对剩余价值学说认识正确的是(  )
①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剩余价值学说未揭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②不符合题意。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③不符合题意。
6.周恩来暮年之时,仍在寻找《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绝对想不到,一位大国总理在垂暮之年依然对这部作品牵肠挂肚。当然,他们也绝对想不到,在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里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忠实追随者。《共产党宣言》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忠实追随者,是因为它(  )
①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①③错误。
7.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择在马克思诞辰104周年纪念日召开,表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组织。100多年前的中国共青团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
①具有革命性,是青年进行革命和武装斗争的物质基础 ②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可以实现中国化 ③具有科学性,是对中国革命实践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 ④具有人民性,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是青年进行革命和武装斗争的精神武器,而不是物质基础,①错误。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不是对中国革命实践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③错误。
知识点三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8.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可见,十月革命(  )
①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③是一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次成功实践 ④像一座灯塔,影响并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①排除。材料并不能体现十月革命影响并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④排除。
9.在自主学习俄国十月革命这一内容的时候,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同学们发表了以下看法。其中合理的是(  )
①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②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③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④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占有生产资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而不是按需分配,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而不是平均占有生产资料,②④错误。
10.有西方学者曾提出了所谓“历史终结论”,把冷战结束看作“历史终结”,认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自此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今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并成功地在世界上举稳了社会主义旗帜,可以说,中国用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这主要告诉我们(  )
①科学社会主义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②马克思主义能够提供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方案 ③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十月革命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①错误。马克思主义无法提供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方案,只能提供方法论的指导,②错误。
进阶提升
11.《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在论述到无产阶级的斗争时强调:“而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资产阶级培养无产阶级为自己的“掘墓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具有共同点,都是围绕国家政权展开 ③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展 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阶级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并非“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③错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④错误。
12.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  )
①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 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 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①不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都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②不符合
题意。
13.(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在伦敦以单行本问世,由此吹响了全球共产主义运动的号角。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矗立起一座马克思主义精神丰碑。《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基础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共产党宣言》出版后的世界历史实践,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与预见性,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绽放出耀眼的信仰光芒。
  请你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的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人类历史进程。
【答案】 (1)《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是科学的理论。
(3分)
(2)《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为世界各国的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4分)
(3)《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2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时作业
(时间:25分钟 总分:45分)
选择题1~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基础诊断
知识点一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针对当时社会与城市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设想。前期有英国莫尔的“乌托邦”;后期有法国傅立叶的“法郎吉”、英国欧文的“新和谐公社”。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改良设想(  )
①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端 ②没有认识到阶级斗争的作用 ③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④从理想角度推动社会的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是为了解决社会与城市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设想,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端,①错误。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③错误。
2.不论是我国古代人设计的“大同世界”,还是欧洲人勾画的“乌托邦”“太阳城”,它们都是(  )
①在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不能实现的空想 ②反对资本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构想 ③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④人们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种
预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大同世界”是我国古代人的美好构想,不属于空想社会主义构想,②③排除。
3.1844年6月初,德国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为反抗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发动了由3 000多工人参加的起义。他们捣毁了机器和工厂主的住宅,烧毁了票据和账簿,并用石块、木棒与前来镇压的军警进行殊死搏斗。起义持续了3天,终因反动政府的血腥镇压而失败了。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
①展现了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③表明无产阶级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 ④表明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②错误。材料未体现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方式,④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4.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而不是所谓的“天才人物”,推动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由此可见,唯物史观(  )
①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③否定“天才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④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而不是所谓的“天才人物”,这并不意味着唯物史观否定“天才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③错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④错误。
5.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下列对剩余价值学说认识正确的是(  )
①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剩余价值学说未揭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②不符合题意。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③不符合题意。
6.周恩来暮年之时,仍在寻找《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绝对想不到,一位大国总理在垂暮之年依然对这部作品牵肠挂肚。当然,他们也绝对想不到,在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里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忠实追随者。《共产党宣言》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忠实追随者,是因为它(  )
①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①③错误。
7.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择在马克思诞辰104周年纪念日召开,表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组织。100多年前的中国共青团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
①具有革命性,是青年进行革命和武装斗争的物质基础 ②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可以实现中国化 ③具有科学性,是对中国革命实践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 ④具有人民性,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是青年进行革命和武装斗争的精神武器,而不是物质基础,①错误。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不是对中国革命实践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③错误。
知识点三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8.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可见,十月革命(  )
①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③是一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次成功实践 ④像一座灯塔,影响并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①排除。材料并不能体现十月革命影响并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④排除。
9.在自主学习俄国十月革命这一内容的时候,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同学们发表了以下看法。其中合理的是(  )
①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②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③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④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占有生产资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而不是按需分配,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而不是平均占有生产资料,②④错误。
10.有西方学者曾提出了所谓“历史终结论”,把冷战结束看作“历史终结”,认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自此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今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并成功地在世界上举稳了社会主义旗帜,可以说,中国用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这主要告诉我们(  )
①科学社会主义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②马克思主义能够提供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方案 ③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十月革命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①错误。马克思主义无法提供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方案,只能提供方法论的指导,②错误。
进阶提升
11.《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在论述到无产阶级的斗争时强调:“而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资产阶级培养无产阶级为自己的“掘墓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具有共同点,都是围绕国家政权展开 ③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展 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阶级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并非“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③错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④错误。
12.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  )
①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 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 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①不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都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②不符合
题意。
13.(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在伦敦以单行本问世,由此吹响了全球共产主义运动的号角。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矗立起一座马克思主义精神丰碑。《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基础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共产党宣言》出版后的世界历史实践,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与预见性,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绽放出耀眼的信仰光芒。
  请你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的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人类历史进程。
【答案】 (1)《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是科学的理论。
(3分)
(2)《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为世界各国的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4分)
(3)《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2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0张PPT)
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1.通过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进程,坚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增强对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2.通过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理解人类社会发展是曲折式前进的过程,辩证、科学地看待科学社会主义,树立科学精神。
(下列带★的内容需重点关注)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来源)★
(1)进步性: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2)局限性:仅从 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 ,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理性、正义
阶级调和
·知识拓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①废除私有制和雇佣劳动,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②改变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实行共同劳动,合理分配。③消灭商品交换,有计划地组织生产。④消灭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阶级差别。⑤主张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直至最后消亡。⑥妇女解放和婚姻自由问题。
2.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历史前提)
表现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作用 (1)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 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 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英国宪章运动
工人阶级
科学理论
·特别提醒·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理论基石)★
(1)创立
①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 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②马克思批判继承了 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2)内容
①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 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 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②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 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人民群众
阶级斗争
无产阶级
(3)意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 ,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理论基石
2.《共产党宣言》(诞生标志)
(1)时间: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 的诞生。
(2)内容★
①分析了 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 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③阐述了 的理想目标。
科学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无产阶级政党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俄国十月革命
(1)确立: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
,确立了 生产关系。
无产阶级政权
社会主义
·特别提醒·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2)历史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
(1)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2)曲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3)趋势
①理论角度: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 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②实践角度: 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显示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共产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正误判断
1.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主张阶级斗争。(  )
【提示】 × 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2.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
【提示】 ×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
【提示】 √
4.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
【提示】 ×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5.巴黎公社的成立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  )
【提示】 ×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6.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  )
【提示】 ×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说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议题探究
议题一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为了深入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某校高一学生来到坐落于北京中轴线北燕山脚下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阁,在第三层,他们看到了来自全球各语种共计300多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
在介绍《共产党宣言》时,讲解员分享了完成《共产党宣言》中文翻译的优秀代表陈望道的小故事:一天,陈望道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 ”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母亲进门一看,发现他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他却浑然不觉,还说,“可甜了可甜了”。于是由此就说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任务1 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什么。
【提示】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任务2 故事讲完后,同学们就“真理的味道为什么非常甜”展开激烈的探讨,假设你也参与其中,你准备怎么回答
【提示】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3)《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4)《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这一理想目标所蕴含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其蕴含的科学真理不仅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行动指南,更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激发充沛饱满的精神力量,因此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议题二 社会主义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自创立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严重挫折,有人因此宣称“历史已经终结”于资本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任务1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提示】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任务2 请你结合材料,探究应如何认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发展。
【提示】 (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2)从社会主义的实践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3)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曲折是一种必然现象,我们要坚定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
拓展提升
1.比较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比较项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别 理论基础 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通向理想社会的道路 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反对无产阶级革命 强调政治的行动,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对待无产阶级历史作用的认识和态度 仅仅把工人阶级视为同情和救助的对象。同情无产阶级却看不到无产阶级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在他们心目中,无产阶级只是一个受苦最深的阶级 首次发现和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资本主义的剥削决定了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承担起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系 (1)都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启发了工人阶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入研究
(2)都对未来理想社会提出了一些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目标
(3)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道德等进行全面的批判
2.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
(空想→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次飞跃
(理论、运动→
实践、制度)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社会主义由科学的理论发展到实践,在社会主义运动中诞生了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主义第一次成为现实
第三次飞跃
(一国实践→
多国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和创新发展
3.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课堂小结
知识小结 必背清单
核心概念:
空想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共产党宣言》 十月革命
重要问题: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2.《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包括那些
3.十月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4.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
典型例题
1.(2024·浙江6月选考)康帕内拉在《太阳城》一书中主张:消灭剥削和私有制度,全部财产归全民所有;每个公民的工作、劳动、艺术、文化、教育等都是共享的,都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得到合适的分配。上述主张(  )
①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找到了建立新社会的阶级力量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素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解析】 康帕内拉的主张属于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建立新社会的阶级力量,材料也未涉及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②③排除。
2.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指出,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发现了唯物史观,一个是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  )
①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②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③从理性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 ④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①错误。空想社会主义从理性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③排除。
3.1848年2月,在英国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形式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表述正确的是(  )
①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②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③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解析】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③排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④排除。
4.右图是一枚纪念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邮票。如果请你为该枚邮票中的历史事件写一段解说词,下列合适的是(  )
①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十月革命使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俄国确立 ③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④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解析】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①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④错误。
5.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实力与日俱增。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B]任何国家都要经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D]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B
【解析】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多样性,“任何国家都要经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说法绝对,B错误,符合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