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商人颠地手指一个精美的彩色瓷瓶嚣张地说:“这就是清朝的形象,丰满、浑圆、骄傲,瞧不起世界上的一切,它满身自以为是,但只要轻轻一碰,它就会粉身碎骨。”鸦片战争中清朝“粉身碎骨”的结局实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
A. 封建经济落后 B. 军事技术落后
C. 外交政策落后 D. 封建制度腐朽
2. 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讲道:对很多人而言,上海是外国人在中国的首都。有人甚至说:“上海是打开中国的一把钥匙。“西方列强拿到上海这把“打开中国国门的钥匙”是通过(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 “我不佩服你--额尔金勋爵,你根本没有敌手,没有敌手却建树功勋的英雄,比拼杀中倒下的战败者还耻辱,焚烧一座没有抵抗的园林,践踏一片不会说话的土地,那是小孩子的手都能胜任的,何用军人的膂力。”这首《我希望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致额尔金勋爵》诗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出现在(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4. 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A. 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 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 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D. 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5.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这表明他( )
A. 维护平均主义分配方案
B. 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
C. 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D. 停留于中国古代的落后思想
6.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李鸿章采取的策略是( )
A. 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B. 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C. 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D. 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7. 观察下图,该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8. 有人评论:甲午一役以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呼啸叫号,发鼓击钲,声撼大地。或主张变法自强之议,或吹煽开智之说,或立危词以警国民之心,或故自尊大以鼓舞国民之志,未几而薄海内外,风靡响应。这说明,甲午战争失败
A. 促使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 刺激了洋务运动的展开
C.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 促成抗日统一战线建立
9. 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曾对属下说:“我从军为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最终他在哪一场战役中,用生命践行了自己诺言:( )
A. 平壤战役 B. 黄海海战 C. 辽东半岛战役 D. 威海卫海战
10.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下列“屈辱”与“抗争”有直接联系有
①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②第二次鸦片战争——京师大学堂
③《马关条约》——公车上书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江南制造总局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1.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但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和开设西学的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等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而随之兴起的学会,则为广开民智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由此可见,戊戌变法
A. 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 改变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D. 直接导致民主革命的兴起
12. 1900年6月11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2000多人强占火车由天津驶往北京,民团手持大刀长矛发起冲锋,虽然伤亡惨重,但成功震慑了敌人,打响了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第一仗。这描述的是( )
A. 天津人民抗击英军入侵 B. 太平军抗击英法联军
C. 中国民众抵御俄国蚕食 D. 义和国抗击八国联军
13. 某条约的第十款规定: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这规定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是
A. 增加了中国劳动人民沉重的负担 B. 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C. 使使馆界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D.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4.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在孙中山这篇《讨袁檄文》的号召下,1915年底,蔡愕在云南宣告独立,起兵北上讨袁,史称( )
A. 黄花岗起义 B. 武昌起义 C. 护国战争 D. 安庆起义
15. 下列近代几位清朝皇帝在位时与发生的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
A. 咸丰帝——不甘做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B. 道光帝——圆明园被烧
C. 光绪帝——打了败仗丢掉香港岛 D. 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清朝统治
16. 辛亥革命后相继发生了一些破坏民主共和的事件,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袁世凯于1915年称帝、张勋于1917年拥护溥仪复辟等。这些事件说明( )
A. 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艰难 B. 辛亥革命带有时代局限性
C. 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D. 军阀割据阻碍民主化进程
17.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这体现的资产阶级思想和原则是( )
A. 司法独立 B. 三权分立,权力制衡 C. 限制皇权 D. 主权民,平等自由
18.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 《新青年》 B. 《民报》 C. 《狂人日记》 D. 《革命军》
19. 《新青年》登载许多文章,介绍世界著名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和关于生物起源、医学、生理学、物理学、体育等科学知识,开展了对有鬼论的批判,大力破除封建迷信,反对愚昧和盲从。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 大力宣扬西方的民主 B. 高举文学革命的大旗
C. 有利于自然科学发展 D. 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20.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序,但都属兔)。”“三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
A. 自强与求富 B. 维新与变法 C. 自由与平等 D. 民主与科学
21. 学者齐卫平认为,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发源地;第二,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第三个主导因素应该是上海( )
A. 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B. 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地方
C. 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D. 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地方
22. 观察下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A.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 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 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23. 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C.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 “废除二十一条”
24. 1918年11月,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指出:“劳工主义的胜利也是庶民的胜利。”1920年4月,陈独秀发表演说强调,劳动者的觉悟第一步“要求待遇”,第二步“要求管理权”。据此可知( )
A. 新文化运动开始向传统思想和道德宣战 B. 国际工人运动在世界范围蓬勃开展起来
C. 此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经被普遍接受 D.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25.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她一经成立,就旗帜鲜明地确定了自己最终的奋斗目标。该目标是( )
A. 推翻帝国主义 B. 打倒北洋军阀 C. 实现共产主义 D. 完成民主革命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26题17分,27题15分,28题18分,共50分)
26. 侵略与抗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纪录片《走向海洋》
材料三 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义和团)中见之,无论欧、美、日本等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摘自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向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报告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场战争之后签订了什么条约?“这场战争”对中国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西方列强“集体观摩”的是哪一次海战?此次海战,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谁?概括这场战争带给中国怎样的严重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危害?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侵略与抗争”的认识。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05年8月 孙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会
1911年4月 黄花岗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A发动______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B______成立
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C______的结束
材料二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皇帝,乃永远没有了答应。”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材料四
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材料五
(1)在材料一表格中的A、B、C处分别填入相应的事件或内容。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辛亥革命的影响。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出临时参议院制定的法律文件的名称。该文件具有什么性质?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说出“猿猴倒行逆施”所指的事件。“国民群起攻之”,发起什么战争?
28. 某校八年级(2)班同学以"中国近代的救国探索"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自救失败】
材料一 (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一大批军工企业……逐步做到了"凡一切枪炮、轮船、军火均能自造"。……(洋务运动)把"近代工业导入中国,开始了中国的机器时代",使中国在工业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众所周知,洋务运动既未能使中国强,也未能使中国富……甲午战争的失败,最终宣告了这场运动的破产
——摘编自谢石敏《世界经济大战:列强称霸之路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制度借鉴】
材料二 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的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被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
——摘编自赵博宇、孙瑛《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正确道路】
材料三 中国工人运动最初主要是自发的经济斗争。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工人运动转变到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阶段。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工人阶级独立斗争是不可能得到胜利的。中共三大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单纯领导工人运动转移到国民革命中来。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运动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分别指出谭嗣同与黄兴所代表的资产阶级派别。
(3)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方。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指导工人运动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国近代各个阶层的救国探索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A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D
【21题答案】
【答案】C
【22题答案】
【答案】D
【23题答案】
【答案】B
【24题答案】
【答案】D
【25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26题17分,27题15分,28题18分,共50分)
【26题答案】
【答案】(1)战争:鸦片战争;
条约:《南京条约》;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海战:黄海海战;
人物:邓世昌;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3)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条约:《辛丑条约》;
危害: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认识:侵略给中国带来灾难,抗争是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体现,落后就要挨打,要不断反抗外来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
【27题答案】
【答案】(1)事件:A.武昌起义;B.中华民国;C.清朝统治
(2)影响: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名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事件:袁世凯复辟帝制;
战争:护国战争。
【28题答案】
【答案】(1)目的:自强求富,维护清朝统治。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但最终失败,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2)谭嗣同代表资产阶级维新派;黄兴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
(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变化:从单纯领导工人运动转移到国民革命中来。
(4)救国探索要符合国情;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要不断改革创新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