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江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江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季学期质量调研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2324252627
28293031
3233
3435363738
39
40
B
B
A
B
D
A
D
C
A
A
B
A
D
四、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9分。)
41.(1)少数民族:吐蕃、回纥、突厥、室韦、靺鞨(任意两个,每个1分,共2分);
办法:和亲。史实:文成公主入藏。办法:战争。史实:击败东突厥、册封东突厥首领。办法:册封。史
实:册封东突厥首领。办法:设立机构;史实:设立安西都护府。(办法与史实相对应,任意一组即可2分)
(2)A政权:元朝(1分);发展趋势:由政权并立走向统一。(2分)
(3)经略边疆:清朝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等措施,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清朝平定噶尔丹
和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17世纪中期,清朝在雅克萨之战中,两次
击败俄军,于1689年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明确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
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1683年,清军进攻台湾,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
府,隶属福建省,从而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步入
了新的历史时期。(史论结合,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4分)
意义:①奠定了作为近代领土国家的版图。②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间的联系愈益紧密。③奠定了我国今
天的疆域基础。(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共2分)
(4)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多民族国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
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等。(言之有理,写出1点即可,2分)》
42.(1)史料①:实物史料。(1分)史料②:文献史料。(1分)历史信息:中日文化交流:(经济)
商业发展等。(1分)
(2)名称:交子(1分)地位: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分)特点:①在域外广泛使用,国际化程度
高;②具有国际货币职能;③具有财富贮藏功能。④宋代纸币制度领先世界。(每点1分,3分)
(3)变化:由纸币到金属货币或以纸币为主转变为以白银为主。(2分)
原因: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全国性的统一市场的已经趋于形成。③大宗商品被长途贩运而广泛流通。④
钞票被政府滥用:⑤中西贸易的需要。⑥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写出两点即可,2分)
(4)①货币是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见证。②经济发展促进货币的变化。(写出一点即可,2分)2025年春季学期质量调研
31,唐代敦煌壁画多描绘佛教故事,人物形象庄严肃穆:宋代《清明上河图》则以市井生活为题材,展现
普通人的劳动与娱乐。这一变化反映了
七年级历史
A.绘画技法上的进步
B.宗教文化的衰落
C.艺术世俗化的倾向
D.中央集权的强化
32。如下柱状图体现了西汉至南宋时期南北方户数变化的情况。该变化情况产生的影响是
(万户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口北方■南方
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23.下图是七年级某同学制作的隋朝重大历史事件年代图,图中的“?”应填写的是
西汉2年)
唐代(742年)
北家(1080年)句宋(1187年)
A.出现光武中兴
B.北方战乱不断
C.畅通南北交通
D.经济重心南移
A.定都长安
B.统一全国
C.创立科举
D.远征辽东
33.“丝绸之路兴起于秦汉,两宋时期因北方战乱,南方较为稳定,陆上丝绸之路菱缩,日益活跃的‘海
24.随着北方对茶叶需求的增加,茶商们不管是从运量、运费还是便利程度上考虑,都首选大运河,将广泛
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材料反映了两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
种植于南方的茶叶源源不断的运送至北方地区。这一史实表明大运河
A,背景
B.过程
C.意义
D,特点
A.带动了沿岸城镇的发展
B.巩固了大一统的王朝
34.《元史·地理志》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材料
C.加强了隋朝对南方的统治
D.沟通了南北方经济的交流
说明元朝
25.《贞观政要·政体》记载“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由是官吏多自清谨。”材料体现的纪年方法是
A.地方割据威胁中央
B。官吏盘剥引发动荡
A.干支纪年B.王位纪年
C.年号纪年
D,公元纪年
C.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D.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26.右图是七年级某同学的历史学习笔记,据此判断他(她)学习的主题是
35.元朝郭守敬编订的历法著作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他测定的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的取值
1.大运河
A,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周
2.开元盛世
几平相同,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300年。这本著作是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3.鉴真东渡
A.《大衍历》
B.《梦溪笔谈》
C.《授时历》
D.《千金方》
C.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社会变化
4.唐诗绘画
36.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和行省制,明成祖设立内阁,清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这些制度的设计旨在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A,强化专制皇权B.增强监察职能
C.精简政府机构D.防止宦官专权
27.安史之乱后,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
37.“操练雄兵,抗倭驱虏,壮志凌云扬剑气:探研战法,造械撰书,宏才酬国尽衷心。”这幅楹联反映
有其财富。”由此可知安史之乱致使唐朝
的历史事件是
A,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B.出现边疆危机
A,戚继光抗倭
B.岳飞抗金
C.文天样抗元
D.郑成功收复台湾
C,社会遭受了空前的浩劫
D.经济破坏严重
38.据统计,万历六年明朝财政收入约为350余万两白银,支出则为380余万两。后因改府将田赋、徭役
28,玄奘西行而归,他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整理成了一本记载很多国家和地区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的著
及杂税合并为一条,按银两征收。到万历十二年,“太仓粟可支七年,银亦可支二年。”与这一变化有
作,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该著作为
关的是
A.《西游记》B.《大唐西域记》
C.《资治通鉴》
D.《马可·波罗行纪》
A,王安石变法
B.一条鞭法
C.方田均税法
D.范仲淹改革
29,新罗学者崔致远的诗文集《桂苑笔耕集》中收录了15首律诗、45首绝句,诗作在韵律、对仗方面也都
39.如下图中乾隆皇帝的谕令,表明当时清政府
遵从唐代格律诗的创作规范。这一现象表明
◇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
A.唐朝诗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B.唐朝文化对新罗文化影响深远
◇外商必须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商馆中,由“行商”负责“管束稽查
C.朝鲜半岛文学发展己有较高水平
D.唐朝与边疆各族交往频繁
◇不准外商向中国人借款或座佣中国人
30.下表为北宋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部分官员情况统计。这反映了北宋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放弃实行闭关政策
时期
文臣出身
武将出身
C.禁绝一切中外交流
D.鼓励民间对外交往
40.历史事实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评判。下列选项属于
宋初
162人
39人
历史解释的是
北宋中后期
208人
27人
A.元朝时,我国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一回回
B.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A.与辽保持长期和平
B.军队战斗力的提升
C.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
C,推行崇文抑武政策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D.清朝推行文字狱,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4页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