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题)1.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等社会各个群体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据此可知,这次会议的特点是A.代表广泛B.组织严密C.目标明确D.形式多样2.魏巍在《火线春节夜》中写道:“有人指着自己的一缸子白雪,几片肉,一块朝鲜打糕,还有早晨剩下的米饭说,‘你看,这还不是好几个菜吗!这年过得蛮不坏哩!’”这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A.严明纪律观念B.武器装备精良C.革命乐观主义D.业余生活丰富3.土地改革后,“辽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表明土地改革A.巩固了人民政权B.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C.建立土地公有制D.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4.一首歌一座城。与下面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直接相关的是歌曲《老司机》这首欢快的歌曲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转一转这黑黝黝的方向盘那…看一看仪产第一辆国产汽车作为创作背景,既表达表上的中国字啊,按一按小喇叭清澈又嘹了司机马国范即将开上国产车的激动之亮啊,这声音啊叫的我眼发湿啊,心发慌情,又展现了长春人的骄傲和幸福。…也不知国产汽车有股啥力量。A.“一五”计划的实施B.中共八大成功召开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5.20世纪50年代,河南鲁山县某刷团排演了《苏殿选和互助组》一剧后,许多农民提高了思想认识,纷纷转入常年互助组。下列史实与该剧内容密切相关的是A.筹建新中国B.土地改革C.抗美援朝D.三大改造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的精神B.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的精神C.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的精神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7.不同类型的史料价值各不相同。下列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A.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B.某同学整理的相关学习笔记C.小说《春之声》中的相关描述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照片八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初中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1-5:ACDAD6-10:DDCBC11 -15:DABBD16-20:BCCDD21.(1)特点:重工业发展迅速(1分)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工业基础薄弱;巩固政权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实施“一五”计划。(任意2点可得2分)(2)主要趋势:农业和轻工业比重呈上升趋势;重工业比重下降;国民经济发展比例趋向平衡。(任意1点可得1分)》影响: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保证了消费市场的商品供应;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任意1点可得1分)(3)变化: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的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有明显上升。(2分)方向: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1分)》22.(1)对外贸易总额大幅增长;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极大提高;全球货物贸易排名大幅提升。(任意2点2分)(2)经济特区的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改革外贸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任意3点3分)(3)举措: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答出任意2点2分)启示: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任意1点1分)23.(1)铁路、公路、桥梁交通全面发展;交通建设发展迅速,覆盖面积广;注重西部地区的交通建设。(2分,答出任意2点)(2)挑战:路线长、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等。(2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意义:为青海、西藏地区的发展带来机遇;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沿线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2分,任意2点即可)(3)示例:港珠澳大桥(1分)推介语: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带你跨越山海,见证奇迹。(1分)24.(6分)题目:中国方案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共建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繁荣提供新的平台和新的动力。综上,在不同时期的外交活动中,中国提出的方案推动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巩义市202506八年级历史.pdf 巩义市202506八年级历史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