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历史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2分)唐朝诗人皮日休在《汴河铭》中写道:“隋之疏淇汴凿太行,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据此可知,隋朝开凿大运河(  )
A.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 B.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C.有助于唐朝社会发展 D.有利于民族交往交流
2.(2分)唐太宗“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在京流外有犯赃者,皆遣执奏,随其所犯,置以重法。由是官吏多自清谨。”材料说明贞观时期(  )
A.政治比较清明 B.经济得到发展
C.各族关系友好 D.文教事业昌盛
3.(2分)如表反映了907﹣960年的政权更迭,这种局面的实质是(  )
朝代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建立者 朱温 李存瑁 石敬瑭 刘知远 郭威
称帝前身份 唐朝节度使 唐朝晋王 后唐节度使 后晋节度使 后汉节度使
A.阶级矛盾尖锐 B.宦官专权的结果
C.民族政权并立 D.藩镇割据的延续
4.(2分)唐朝在突厥故地设立襄都督府和云中都督府,由突厥贵族担任都督;唐玄宗加封粟末棘羁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这体现了唐朝(  )
A.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写照
B.多元文化共生共建的局面
C.中外文化双向互动的特征
D.沿海地区开发治理的史实
5.(2分)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多有往来,对此结论最有力的证据是(  )
A.被世界广泛使用的“唐人”称呼
B.文艺影视作品中呈现的相关历史情节
C.历史学界研究所形成的学术性成果
D.唐代墓葬中出土的大食人俑等文物
6.(2分)柳宗元认为,宇宙是由混沌的、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柳宗元的认识(  )
A.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
B.关注天理与伦理的联系
C.阻碍了科学的进步发展
D.带动了佛教文化的兴盛
7.(2分)宋高宗时期,“每路文臣为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总一路兵政……武臣副之。”这表明当时朝廷在处理军政事务时主要采取的做法是(  )
A.外重内轻 B.崇文抑武 C.藩镇割据 D.分化事权
8.(2分)如表是历史学家邓广铭论述王安石变法的某一章节目录,根据小节标题,本章最适宜的标题应是(  )
第八章:______
第一节《这次变法是革新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激烈斗争》 第二节《为天下理财的成效:发展了生产,扭转了积贫的局势》 第三节《新法的推翻不等于新法的失败》 ——《邓广铭全集》第1卷
A.改革与创新密不可分 B.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C.王安石变法彻底失败 D.王安石力图治国安邦
9.(2分)如表所示:我国两宋时期大事年表,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订立和约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与金议和
A.北宋和南宋都是被大金所灭亡
B.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C.各民族政权之间“和与战”并存
D.各民族政权由对峙到完全统一
10.(2分)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行省间犬牙交错的局面,从而使行省长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有利于(  )
A.改善自然环境 B.强化地方权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完善选官制度
11.(2分)北宋时期,由于金属货币沉重、携带不便,日常交易受到影响。四川地区为解决这一问题印制并使用了一种名为“交子”的纸币,方便人们买卖物品。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当时(  )
A.商业贸易的繁荣 B.手工业技术高超
C.人民生活较富裕 D.海外贸易的发达
12.(2分)相较于唐朝,宋代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北宋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如瓦子和勾栏;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则更为发达。这一变化(  )
A.体现了宋代崇文抑武政策的弊端
B.适应了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需要
C.反映宋代城市居民的审美新追求
D.体现商业城市生活节奏逐渐加快
13.(2分)郑和出使西洋时,同随行人员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礼品,表达通好的意愿。永乐时,曾到访过的榜葛剌(南亚古国名)派遣使者进献长颈鹿,时人视为瑞兽麒麟,将其绘成《榜葛剌进麒麟图》(局部,如图)。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
A.促进了中外国家的贸易往来
B.是明朝国力强盛的直接体现
C.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D.增进了中外国家的友好交流
14.(2分)思维导图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下列思维导图的主题应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5.(2分)从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康熙时的南书房,再到雍正年间的军机处,这一系列变化的实质是(  )
A.行政机构的简化 B.军事活动的频繁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民主政治的萌芽
16.(2分)整理绘制时间轴有助于厘清历史发展的脉络。下面时间轴反映的主题是(  )
A.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B.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C.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军事力量的不断增强
17.(2分)如表是某同学围绕“优秀传统文化”整理的资料。反映了(  )
朝代 科技文化成果
汉朝 造纸术发明后,东汉蔡伦改良工艺后,逐渐传到世界各地。后来其他国家的造纸技术大多源自中国。
南北朝 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该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宋朝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13世纪之后传到朝鲜及东南亚,后来又传入欧洲。
明朝 宋应星编写《天工开物》记述了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后来传到国外,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A.制度创新促进科技文化发展
B.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做出突出贡献
C.国家统一推动科技文化发展
D.四大发明对世界做出重要贡献
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2大题,共36分)
18.(16分)阅读材料,围绕“人口与社会”学习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材料一
唐朝户口统计数据(部分) 相关史料
高祖武德年间200万户 太宗贞观年间300万户 高宗永徽元年380万户 玄宗开元年间786万户 ——户口统计数据来源于费省《唐代人口地理》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杜甫《垂老别》
崇祯十六年,“瘟疫流行,日死万余人,城门雍拥,千棺不能出。”
——摘编自郑达《野史无文》
康熙二年八月,“松滋堤决,大水浸公安,民溺无算;枝江大水,漂没民居,浮尸旬日不绝”。
——摘编自赵尔巽《清史稿》
材料三 如表所示
时间(年) 全国人口(人) 耕地面积(顷)
顺治十八年(1661年) 1920万 549万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1939万 607万
雍正二年(1724年) 15000万 683万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31000万 741万
注:表格数据整理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1)(5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这一时期户口数据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2)(5分)根据材料二,概括导致中国古代人口锐减的主要因素。
(3)(6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中后期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中国古代人口变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19.(20分)阅读材料,围绕“中国隋唐至明清时期的对外交流”学习主题展开探究活动。
【驼铃帆影汇长安】
材料一 如图所示
【万国商船通有无】
材料二 如图所示
【一纸海禁锁千帆】
材料三 自前代以来,不许出番。今两广、浙江、福建愚民无知,往往交通外番,私易货物,故严禁之。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私相交易者,悉治以罪。
一—《明太祖实录》
(顺治)十一年,代清秦为浙江福建总督。疏请中海禁,断接济,片帆不得出海,违者罪至死。
——《清史稿》
(1)(6分)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唐朝、宋朝对外交通路线的特点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2)(6分)根据上述材料,简述中国唐宋至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变化。
(3)(8分)综合上述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C A D A D A B B C C A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B D D C A B
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2大题,共36分)
18. 答案:
(1)不断增长;唐朝初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治世局面。
(2)战乱;瘟疫;自然灾害等。
(3)人地矛盾突出。人口变化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人口增长促进社会发展,人口减少阻碍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人口增长等。
19.答案:
(1)海陆并举;以海路为主。政权分立导致陆路交通受阻;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宋朝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2)从开放交流到闭关保守。
(3)论题:开放有利于社会进步:论述: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兼收并蓄。鉴真东渡在日本传授佛法,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的贡献。玄奘西行归国后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根据他口述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许多新罗商人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清朝闭关锁国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综上所述,对外开放能够增加国家间的交流,达到互利共赢,更能够促进社会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