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5.去外婆家一、字词积累1.识字生字 读音 部首 结构 组词 生字 读音 部首 结构 组词婆 pó 女 上下 外婆 喂 wèi 口 左右 喂食候 hòu 亻 左右 时候 逃 táo 辶 半包围 逃跑趣 qù 走 半包围 有趣 曲 qǔ 丨 独体字 歌曲舅 jiù 臼 上下 舅舅 者 zhě 耂 上下 或者或 huò 戈 半包围 或者 服 fú 月 左右 衣服留 liú 田 上下 留下 扑 pū 扌 左右 扑鼻份 fèn 亻 左右 一份 鼻 bí 鼻 上下 鼻子2.写字3.生词解释:乐趣:使人感到快乐、有趣的事情或感受。宝贝:珍贵的东西;对心爱的人或物的昵称。文中指山里珍贵、好玩、好看的东西。总要:总是会;一定会。表示经常性的行为。欢快:欢乐轻快。形容心情或动作。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许许多多:形容数量非常多。香气扑鼻:香味迎面冲来,形容香味很浓。4.多音字:给 gěi:使对方得到。jǐ:供应,供给。曲 qū:弯,跟“直”相对;不公正。qǔ:歌,能唱的文词;歌的乐调。5.近义词和反义词:乐趣 近义词:快乐、趣味、兴趣 反义词:苦恼、烦恼、无趣宝贝 近义词:珍宝、心肝 反义词:废物、垃圾 (在昵称意义上无反义词)欢快 近义词:欢乐、愉快、轻快 反义词:悲伤、沉重、忧郁总要 近义词:总是、经常、常常 反义词:从不、偶尔、很少许许多多 近义词:很多、众多、数不胜数 反义词:很少、稀少、寥寥无几香气扑鼻 近义词:芬芳扑鼻、香气四溢 反义词:臭气熏天、毫无气味6.词语搭配:动词 + 名词:去 (外婆家) / 带 (山楂、柿子、毛栗子) / 留 (一份)形容词 + 名词:(最大) 的乐趣 / (好) 的天气 / (屋后) 的山 / (欢快) 的小山雀二、句式分析1.修辞手法:拟人: 赋予小山雀人的动作和情感。“小山雀在林间欢快地蹦来跳去”、“唱支小曲给你听”。把小山雀写得活泼可爱,仿佛懂得给人带来快乐。排比:“有吃的,有玩的,还有看的。”句式结构相同,内容相关,列举山里的宝贝,增强语势。夸张:“香气扑鼻”形象地强调了野花的香味非常浓郁、直接。2.句式特点:陈述句: 课文大部分句子都是陈述事实或描述情景。 (例:外婆的家在山脚下。外婆总要给我留一份。)感叹句: 表达强烈的喜爱和赞叹之情。 (例:外婆家真有趣!)三、段落结构1.段落划分与段意概括:第1段 (第1句): 开篇点题,总述“去外婆家”是“我”小时候最大的乐趣。第2段 (第2句): 简要介绍外婆家的位置(山脚下)和总体环境特点(山上山下宝贝多)。第3段 (第3句): 具体写“吃”的宝贝:舅舅带回的山果,外婆总会给“我”留一份。第4段 (第4句): 具体写“玩”和“看”的宝贝之一:欢快的小山雀及其趣事(喂大、叫来、唱歌)。第5段 (第5句): 具体写“看”的宝贝之二:春天满山的野花(杜鹃花和无名野花),以及舅妈戴花带来的香气。第6段 (第6句): 总结全文,再次抒发对外婆家的喜爱之情(外婆家真有趣!)。2.主要内容: 本文回忆了作者小时候去山脚下外婆家的快乐经历。外婆家周围的山上物产丰富,充满了各种“宝贝”:舅舅干活带回的山楂、柿子、毛栗子等好吃的;活泼可爱、能与人亲近的小山雀好玩的;春天漫山遍野姹紫嫣红的杜鹃花和香气扑鼻的无名野花好看的。这些充满自然野趣和亲情温暖的事物,构成了作者童年最美好的记忆,让他觉得外婆家“真有趣”。3.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童年在外婆家经历的温馨回忆,描绘了山野自然的丰富美好和亲情的温暖,表达了作者对充满童趣、自由快乐、充满爱的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和珍视,歌颂了纯朴美好的乡村生活和真挚的亲情。四、表达技巧1.写作手法:记叙: 全文以第一人称回忆的方式,记叙了去外婆家的几件具体乐事(得山果、看山雀、赏山花)。景物描写: 生动描写了山雀的动作(蹦来跳去、飞)、野花的色彩(姹紫嫣红)和香气(扑鼻)。动作描写: 舅舅“带”、外婆“留”、“我”“看”、舅妈“采”、“戴”、“别”、“走”。2.表达效果:生动形象: 运用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和细致的描写(特别是对小山雀和野花的描写),使山野的趣味和童年的快乐跃然纸上,画面感强。条理清晰: 采用总分总结构,中间并列分述,层次分明,脉络清楚。情感真挚: 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对童年、对外婆家、对亲情的深厚感情,亲切自然,容易引起共鸣。五、拓展延伸1.相关知识:杜鹃花: 又名映山红,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常生长在山地、丘陵的灌木丛中。春季开花,花色丰富,有红、粉、白、紫等,非常艳丽。文中“姹紫嫣红”正是对杜鹃花盛开时绚丽景象的生动描绘。山雀: 小型鸣禽,种类较多(如大山雀、黄腹山雀等)。常在林间灌木丛中活动,行动敏捷,叫声悦耳。有些种类(如文中所提)经人工喂养后可以与人建立信任关系。毛栗子: 即板栗,一种坚果。外壳带刺,果实包裹在内,成熟后外壳裂开,果实掉落。味道香甜,可生吃或熟食。2.同类文章推荐:《乡下人家》 (陈醉云): 描绘了乡下自然、和谐的田园生活画卷,与本课描绘的乡村野趣有相似之处。《祖父的园子》 (萧红《呼兰河传》节选): 描写了作者童年时在祖父园子里的自由快乐生活,充满童真童趣和对亲情的怀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文中对百草园充满乐趣的自然景物和童年游戏的描写,与本课寻找自然之乐的主题相通。《桂花雨》 (琦君): 回忆童年与桂花有关的乐事,充满生活气息和亲情温暖,情感表达与本课相似。3.实践活动:“我的乐园”写作: 模仿课文,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地方(可以是外婆家、奶奶家、一个小公园、自己的小房间等),写出它在哪里,那里有什么“宝贝”(人、物、景、活动),为什么给你带来快乐。要求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寻找身边的‘宝贝’”观察记录: 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公园、小区绿地)或留意日常生活,观察并记录下几种他们认为有趣的“宝贝”(一片特别的叶子、一只小昆虫、一个好玩的地方、一件心爱的小物件等),画一画或拍下来,并简单写写它有趣在哪里。朗读与分享: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出对小山雀的喜爱、对野花美景的赞叹以及结尾的快乐之情。小组内分享自己写的“乐园”或找到的“宝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