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9.雾在哪里一、字词积累1.识字生字 读音 部首 结构 组词 生字 读音 部首 结构 组词论 lùn 讠 左右 议论 切 qiè 刀 左右 亲切暗 àn 日 左右 黑暗 躲 duǒ 身 左右 躲闪岸 àn 山 上下 海岸 该 gāi 讠 左右 应该街 jiē 彳 左中右 街道 悠 yōu 心 上下 悠闲梁 liáng 木 上下 桥梁 闲 xián 门 半包围 空闲甚 shèn 一 上下 甚至 散 sàn 攵 左右 散步至 zhì 至 上下 至于 失 shī 大 独体 消失2.写字3.解词淘气:顽皮、调皮,文中指雾像调皮的孩子。甚至:强调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悠闲:从容闲适而无所牵挂。4.多音字藏:cáng(躲藏、藏起来 );zàng(宝藏、西藏 )散:sàn(散步、分散 );sǎn(散文、松散 )切:qiē(切割、切菜 );qiè(亲切、一切 )5. 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淘气 — 调皮 ;藏 — 躲 ;悠闲 — 闲适反义词:淘气 — 乖巧 ;藏 — 露 ;悠闲 — 忙碌6. 词语搭配动词 + 名词:藏(大海)、藏(天空)、藏(太阳)、藏(海岸)、藏(自己)形容词 + 名词:(淘气)的孩子、(蓝色)的远方、(悠闲)地散步二、句式分析1.修辞手法拟人:把雾当作人来写,赋予雾“淘气”的性格,如“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淘气的孩子”“他躲到城市的上空,说道:‘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让雾的形象生动活泼。2. 句式特点陈述句:如“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陈述雾藏东西的行为。疑问句:如“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体现雾的思考,推动情节。三、段落结构1. 段落划分及主要内容第 1 段(第 1 自然段):总起,介绍雾是个淘气的孩子。第 2 - 5 段(第 2 - 5 自然段):写雾把大海、天空连同太阳、海岸和城市依次藏起来的过程。第 6 - 7 段(第 6 - 7 自然段):写雾把自己藏起来,之后藏起来的事物都露出来。第 8 - 9 段(第 8 - 9 自然段):写雾消失了,以及藏起来的事物恢复后的情景。2. 主要内容课文把雾比作淘气的孩子,讲述它依次把大海、天空连同太阳、海岸和城市藏起来,最后把自己藏起来,藏的事物又重新出现,雾也消失的故事。3.主题思想通过描写雾像孩子般淘气藏东西的奇妙过程,展现自然现象雾的特点,让读者感受自然的神奇有趣,激发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四、表达技巧1.写作手法描写:大量运用场景描写,如雾藏大海、天空等场景,直观展现雾的“淘气”行为和自然变化 ;叙述:以清晰的顺序叙述雾藏东西的过程,让故事条理分明。2.表达效果把雾拟人化,让抽象自然现象变得具体可感、生动有趣,孩子易理解和产生兴趣;叙述有条理,读者能清晰跟随雾的“行动”了解故事。3.写作启示可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性格,让内容活泼;按顺序叙述事件,使文章条理清晰;用重复句式强化表达效果和节奏感。五、拓展延伸1. 相关知识作者:无明确单独作者,是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选入教材。雾的科普:雾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了解雾的形成原理(如冷却、水汽凝结等)。2. 同类文章推荐《火烧云》(同样描写自然现象,展现自然奇妙变化 )、《雷雨》(呈现天气现象的过程 )。3. 实践活动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雾、大海、天空、太阳、海岸、城市等,演绎课文情节,加深理解。写作练习:模仿课文拟人手法,写一种自然现象(如风、雨等),赋予其性格,描述它的“行动”。朗诵比赛:开展课文朗诵,感受文字节奏和趣味,体会自然之美。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