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7.刘胡兰一、字词积累1.识字生字 读音 部首 结构 组词 生字 读音 部首 结构 组词刘 liú 刂 左右结构 姓刘 买 mǎi 乛 上下结构 买卖兰 lán 丷 上下结构 兰花 似 shì 亻 左右结构 似的派 pài 氵 左右结构 反动派 踏 tà 足 左右结构 踏着由 yóu 丨 单一结构 由于 烈 liè 灬 上下结构 烈士于 yú 一 单一结构 于是 荣 róng 艹 上下结构 光荣卖 mài 十 上下结构 买卖 岁 suì 山 上下结构 岁数员 yuán 口 上下结构 党员 题 tí 页 半包围 题词捕 bǔ 扌 左右结构 抓捕2.写字3. 解词年仅:只有…… 岁,文中指刘胡兰牺牲时年龄很小。威胁:用威力逼迫使人屈服,文中指敌人用死来威胁刘胡兰。牺牲: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文中指刘胡兰为革命事业牺牲。光荣:荣耀、值得尊敬,文中形容刘胡兰的牺牲具有崇高意义。4.多音字似:sì,似乎、类似;shì,似的。踏:tà,踏步、踏平;tā,踏实。肖:xiào,肖像、生肖;xiāo,姓氏。5. 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威胁 —— 要挟;光荣 —— 荣耀;英勇 —— 勇敢;坚决 —— 坚定。反义词:光荣 —— 耻辱;勇敢 —— 懦弱;坚决 —— 犹豫;伟大 —— 渺小。6. 词语搭配(课文原句提取)动词 + 名词:问名字;威胁她;献出生命;亲笔题词。形容词 + 名词:年轻的共产党员;伟大的领袖;光荣的事迹;钢铁似的意志。二、句式分析1. 修辞手法比喻:“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怕。”将刘胡兰的意志比作“钢铁”,形象展现其坚定不屈的精神。2. 句式特点陈述句:“刘胡兰是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以平实语言介绍人物基本信息,简洁明了。对话描写句:“敌人问她:‘你给八路军干过什么事?’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什么也没干过!’”通过对话展现人物与敌人的冲突,刻画刘胡兰的勇敢。三、段落结构1. 段落划分第一段:总述刘胡兰是年轻的共产党员,交代故事背景为 1947 年,敌人进攻云周西村。第二段:描写敌人逮捕刘胡兰,用金钱和活命威胁她,她坚决拒绝回答问题。第三段:敌人用死威胁刘胡兰,她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十五岁。第四段:毛主席听闻后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歌颂刘胡兰的精神。2. 主要内容课文讲述 1947 年,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在云周西村被敌人逮捕后,面对敌人的金钱诱惑和死亡威胁,始终坚贞不屈,最终英勇就义的故事。毛主席听闻后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歌颂了刘胡兰为革命事业牺牲的崇高精神。3. 主题思想文章通过描写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歌颂了革命先烈为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教育读者学习刘胡兰的坚定信念和爱国情怀,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四、表达技巧1. 写作手法对比手法:敌人的残暴威胁与刘胡兰的坚定不屈形成对比,突出刘胡兰的英雄形象。语言描写:通过刘胡兰与敌人的对话,展现其思想境界和性格特点,如“我什么也没干过!”体现其勇敢。神态描写:“愤怒地回答”等描写,刻画刘胡兰面对敌人时的情感态度,使人物形象更立体。2. 表达效果文章通过简洁的叙述和生动的对话,将革命先烈的英雄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语言通俗易懂,适合低年级学生接受,增强了文章的教育意义。3. 写作启示写作时可通过对比突出人物品质,运用语言和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按事件发展顺序组织内容,使文章条理清晰。同时,融入情感元素,让读者产生共鸣。五、拓展延伸1. 相关知识革命历史背景:介绍 1947 年解放战争时期的云周西村,以及刘胡兰牺牲的历史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毛主席题词故事:讲述毛主席为刘胡兰题词的过程,拓展学生的历史认知。2. 同类文章《王二小》:讲述小英雄王二小为保护群众牺牲的故事,与《刘胡兰》都展现革命小英雄的英勇精神。《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描写董存瑞为革命事业牺牲的事迹,与本文主题相通,适合对比阅读。3. 实践活动故事分享:收集其他革命先烈的故事,开展“英雄在我心中”主题班会,交流学习感受。参观寻访: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如有),了解刘胡兰等先烈的生平事迹,制作手抄报。角色扮演:分组表演刘胡兰与敌人斗争的场景,体会人物心理,加深对革命精神的理解。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