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识字2.树之歌一、字词积累1.识字生字 读音 部首 结构 组词 生字 读音 部首 结构 组词榕 róng 木 左右 船帆 壮 zhuàng 丬 左右 海港梧 wú 木 左右 海湾 桐 tóng 木 左右 鱼塘掌 zhǎng 手 上下 稻田 枫 fēng 木 左右 垂柳松 sōng 木 左右 公园 柏 bǎo 木 左右 小汐桦 huà 木 左右 花丛 守 shǒu 宀 上下 青翠银 yín 钅 左右 群山 杏 xìng 木 上下 队旗杉 shān 木 左右 铜号 化 huà 亻 左右 口号桂 guì 木 左右2.写字3.多音字柏:bǎi(柏树、松柏);bó(柏林)4.近义词像 —— 似、披 —— 挂5.反义词高 —— 矮、暖 —— 寒、活 —— 死二、课文内容理解(一)文章主旨《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的儿歌。通过朗朗上口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 11 种树木的名称、特点,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树木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中树木的喜爱之情。(二)段落分析整首儿歌每句介绍一种树,如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形象地描述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粗壮和梧桐树叶的形状;“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写出了枫树叶子在秋天的颜色变化以及松柏四季常青的特点;“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体现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环境的不同;“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指出银杏和水杉的古老以及桂花开花时的香气四溢。(三)重点句子“梧桐树叶像手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梧桐树叶比作手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梧桐树叶的形状特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梧桐树叶,加深对这种比喻的感受。“松柏四季披绿装”运用拟人的手法,“披绿装” 把松柏当作人来写,生动地表现出松柏四季常青的特点,使句子更富有情趣。三、课后拓展(一)树木知识小百科鼓励学生收集更多关于树木的知识,比如树木的其他特点、用途等,然后在班级里分享,拓宽知识面。例如,杨树可以用来造纸,桂花树的桂花可以做食品等。(二)制作树木名片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树,制作一张名片,上面画有这种树的样子,写有树的名称、特点和用途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整理能力。(三)猜树谜教师或学生出一些关于树木的谜语,如 “弯弯藤儿架上爬,串串珍珠上边挂(葡萄树,虽然不是课文中的树,但可拓展思维)”“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见谁,总爱喊妈妈(松树,根据松树的外形特点编谜)”,让大家猜,增加学习的趣味性。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